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秋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 第2课 当仁不让于师

2020秋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 第2课 当仁不让于师

第一单元第二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绥.(suí)之喟.(wèi)然卓.(zhuó)尔诲.(huì)人B.莞.(wǎn)尔箪.(dān)食瓢.(piáo)饮曾皙.(xī)C.侍.(shì)坐饥馑.(jǐn)哂.(xī)之以俟.(sì)D.舞雩.(yú)户牖.(yǒu)哭恸.(dònɡ) 铿.(kēnɡ)尔【解析】A.喟:kuì,C.哂:shěn,D.恸:tònɡ。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D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②夫子矢之曰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⑦莫春者,春服既成⑧唯求则非邦也与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A.①②⑤B.③④⑥C.⑦⑧⑨D.③⑤⑨【解析】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如有所立卓尔②夫子莞尔而笑③吾无隐乎尔④以吾一日长乎尔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⑥子路率尔而对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⑧作计乃尔立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解析】形容词词尾/代词“你”/代词“这样”。

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AD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解析】AD是或者,连词,B连词如果,C介词至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C.稍稍宾客其父...当年万户侯。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见”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仪封人请见B、使子路反见之C、见其二子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加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夫晋,何厌之有?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特殊句式类型和“真州逐之城门外”相同的一项是( )A、为巡船所物色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C、夫晋,何厌之有D、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而莫之夭阏者。

A、都督阎公之雅望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今臣亡国贱俘D、乐夫天命复奚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B、叶叶相交通C、共事二三年D、进退无颜仪【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虚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演练:模块检测卷一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演练:模块检测卷一

模块检测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

二、当仁,不让于师一、熟语积累及运用1.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2.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3.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4.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5.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运用】(判断下面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1.从神态看,他面带微笑,非常耐心,和蔼可亲,可以说是循循善诱....,身边人听得全神贯注,看起来对他是非常信服的。

(√)2.干了四十年航天,他好像永远诲人不倦....,只要是说起火箭的事儿,便激情澎湃,充满活力。

(×。

应用“不知疲倦”)3.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下,制止餐饮浪费现象,食堂当仁不让。

.....(×。

应用“责无旁贷”)4.说到底,立法对广场舞进行限制,让大妈们不再任性,并非割鸡焉用牛.....刀.,而是城市化精细治理或者说城市升级管理的必然要求。

(×。

应用“小题大做”)5.这位中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四川师范大学著的学者本色。

(√)名教授,虽登上学术顶峰,但依然不失箪食瓢饮....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的学生颜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老师学识丰富,博大精深。

2.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

这是在一般情况下。

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

3.《论语·先进》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论语·先进》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ord含答案2

高中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ord含答案2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文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仲弓问仁时,孔子所作的回答。

其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

孔子又将这八个字概括为一个字“恕”,它在根本点上是跟“仁”相同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的消极原则(即否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

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

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得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

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君;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父;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兄;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对待朋友。

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孔子对“仁”的认识和态度。

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有“克己复礼为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有“爱人”是“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举直错.诸枉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知.者利仁通“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①归⎩⎪⎨⎪⎧ 天下归.仁焉: 秦伯归.女五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臣请完璧归.赵: 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②事⎩⎪⎨⎪⎧ 今日之事.何如: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举⎩⎪⎪⎨⎪⎪⎧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举.类迩而见义远: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戍卒叫,函谷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古今异义①樊迟问仁。

【文选】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1

【文选】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1

【关键字】文选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语基落实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知不好学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C.故旧不遗,则民不偷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解析A项,“知”通“智”;B项,“亡”通“无”;D项,“弟”同“悌”。

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困惑。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

C.贤贤易色贤:尊重、崇尚。

D.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

解析D项,敏:勤勉。

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B.敏于事而慎于言C.陈亢问于伯鱼D.于吾言无所不说解析A、B、D三项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C项,表示动作趋向,“向”。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行有余力,则以学文C.古之学者为己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解析A项,“偷”在句中指浇薄、不厚道;今义指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C项,“学者”在句中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D项,“烈士”在句中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Word版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B .闻义不能徙C .颠沛必于是D .非其鬼而祭之 解析:A 中的“要”通“约”,贫困。

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即使) B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安居,享受) C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哪里) D .人不厌.其言 (满足) 解析:D 项中的“厌”意为“讨厌”。

答案:D3.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 ①富而.可求也②不义而.富且贵 C.⎩⎪⎨⎪⎧ ①不以.其道得之②文之以.礼乐 D.⎩⎪⎨⎪⎧①曲肱而枕之.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解析:A 项,即使/虽然;B 项,通“如”,表假设/表修饰;C 项都是介词,用;D 项,代词/主谓间结构助词,不译。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义.然后取 B .饭.疏食饮水 C .己欲达而达.人 D .以告者过.也 解析:A 、B 、D 三项,名词活用为动词,C 项,使动用法。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5~8题。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真实、不虚) B .夫子时.然后言 (按时) C .岂其然.乎 (正确) D .人不厌.其言 (满足)解析:B 项,时,“在适当的时候”;C 项,然,“这样”;D 项,厌,“讨厌,厌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一单元+第6课+有教无类+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一单元+第6课+有教无类+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doc

《有教无类》课堂作业第六周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语.上()愠.色()弑.君()罔.()不悱.不发()一隅.()殆.()切磋.()贫而无谄.()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中人..以上 _2、可以语上..也 _3、闻斯.行诸 _4、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_5、三已.之,无愠色.. _6、弃而违.之 _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_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10、于吾言无所不悦. _11、贫而无谄. _12、始可与言.《诗》已矣.. _13、起.予者商也 _三、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不思则罔 _2、于吾言无所不说 _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含义。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古义:_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作见证的人2、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至于:古义:_今义:表达到了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五、找出一下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其含义。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_ ____2、求也退,故进之 _ ____3、由也兼人,故退之 _ ____六、判断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回也非助我者也起予者商也(_ ____)2、赤也惑,敢也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_ )3、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_ )4、其斯之谓也何谓也(_ )七、背诵并翻译句子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拓展训练1、合作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第六课堂作业2、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