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单元测试: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单元测试: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相关现象的是( ) A.利息与利率

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电视机产量与苹果产量

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2.已知盒中装有3只螺口与7只卡口灯泡,这些灯泡的外形与功率都相

同且灯口向下放着,现需要一只卡口灯泡,电工师傅每次从中任取一只并不放回,则在他第1

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 ( )

A.310

B.29

C.78

D.79 3.如图所示,图中有5组数据,去掉组数据后(填字母代号),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性最大( )

A.E B.C C.D D.A 4.为调查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 得到如下结果(单位:人)

根据表中数据,你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的把握有( ) A.90% B.95% C.99% D.100%

5.调查某医院某段时间内婴儿出生的时间与性别的关系,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你认为婴儿的性别与出生时间有关系的把握为( ) A.80% B.90% C.95% D.99%

6.已知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建立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 a bx =+,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 ( )

A.可以小于0 B.只能大于0 C.可以为0 D.只能小于0

7.每一吨铸铁成本c y (元)与铸件废品率x %建立的回归方程568c 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若0r >,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②若0r <,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③若1r =,或1r =-,则x 与y 的关系完全对应(有函数关系),在散点图上各个散点均在一条直线上(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有一个同学家开了一个小卖部,他为了研究气温对热饮销售的影响,经过统计,得到一个卖出的热饮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比表:

不患肺病 患肺病 合计 不吸烟 7775 42 7817 吸烟 2099 49 2148 合计 9874 91 9965 晚上 白天 合计 男婴 24 31 55 女婴 8 26 34

合计 32 57 89

A.100 B.143 C.200 D.243

10.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一门考试,按照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和不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列联表:

) A.0.3~0.4 B.0.4~0.5 C.0.5~0.6 D.0.6~0.7 二、填空题(共20分)

11.某矿山采煤的单位成本Y 与采煤量x 有关,其数据如下: 则Y 对x 的回归系数 .

的估计值为 .13.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

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人秃顶,则2

χ .

14.设A 、B 为两个事件,若事件A 和B 同时发生的概率为3

10

,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B 发生的概率为1

2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15.由一个 2*2 列联表中数据计算得 2

χ = 4.013 ,有__________ 把握认为两个变量有关系.

三、解答题(共70分) 16.国庆节放假,甲去北京旅游的概率为13,乙、丙去北京旅游的概率分别为14,1

5

.假定三人的

行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求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人去北京旅游的概率

17.某教育机构为了研究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包括大学专科)和对待教育改革态度的

关系,随机抽取了392名成年人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对于教育机构的研究项目,根据上述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18.1907年一项关于16艘轮船的研究中,船的吨位区间位于192吨到3246吨,船员的人数从5人到32人,船员的人数关于船的吨位的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船员人数=9.1+0.006×吨位.

(1)假定两艘轮船吨位相差1000吨,船员平均人数相差多少?

(2)对于最小的船估计的船员数为多少?对于最大的船估计的船员数是多少?

19.假设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在每个生日都测量身高,并作出这些数据散点图,则这些点将不会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数据有时可以用线性回归来分析.下表是一

(2)求出这些数据的回归方程;

(3)对于这个例子,你如何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4)用下一年的身高减去当年的身高,计算他每年身高的增长数,并计算他从3~16岁身高的年均增长数.

(5)解释一下回归系数与每年平均增长的身高之间的联系.

20.某个服装店经营某种服装,在某周内获纯利y (元),与该周每天销售这种服装件数x 之间的一组数据关系见表:

已知721280i i x ==∑,72

145309i i y ==∑,7

13487i i i x y ==∑.

(1)求

x y ,; (2)画出散点图;

(3)判断纯利y 与每天销售件数x 之间是否线性相关,如果线性相关,求出回归方程.

21.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

4.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

没有影响;每人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影响.

(1)求甲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2)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中止其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

统计案例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ACB 6-10 ACCBB 二、填空题

11.0.1229- 12. 390 13. 16.373 14.3

5 15. 95% 四、解答题

16.解:因甲、乙、丙去北京旅游的概率分别为13,14,1

5.因此,他们不去北京旅游的概率分别

为23,34,45,所以,至少有1人去北京旅游的概率为P =1-23×34×45=35

. 17.解:22

392(3916715729) 1.7819619668324

K ??-?=≈???.

因为1.78 2.706<,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包括大学专科)和对待教育改革态度有关.

18. 解:由题意知:(1)船员平均人数之差=0.006×吨位之差=0.006×1000=6, ∴船员平均相差6人;

(2)最小的船估计的船员数为:9.1+0.006×192=9.1+1.152=10.252≈10(人). 最大的船估计的船员数为:9.1+0.006×3246=9.1+19.476=28.576≈28(人). 19.解:(1)数据的散点图如下: (2)用y 表示身高,x 表示年龄,则数据的回归方程为y =6.317x +71.984; (3)在该例

中,回归系数6.317表示该人在一年中增加的高度;

(4)每年身高的增长数略.3~16岁身高的年均增长数约为6.323cm ; (5)回归系数与每年平均增长的身高之间近似相等. 20. 解:(1)345678967x ++++++==,66697381899091

79.867

y ++++++=≈;

(2)略;

(3)由散点图知,y 与x 有线性相关关系,

设回归直线方程:$

y bx a =+, 559

3487761337 4.7528073628

b -??=

==-?,

(完整)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共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 Ag 108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2、纯水在20℃和80℃时的pH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钙反应:H2PO4—+ 2OH—=PO43—+ 2H2O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H2O + 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 + NO3-+ 4H+=Cu2++ NO↑+ 2H2O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6、将0.l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7、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 B.该酸可以与石灰石反应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沉淀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 mol·L-1时的pH为1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 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D.PH值可能为9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昆明一中月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 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神话统治阶级 B.服务于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 4.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 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③中国 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 B.《伤寒杂病论》——“万盛宝典” C. 张仲景——“医圣” D.《本草纲目》——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7.(2013·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姓名朝代著作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 郭守敬元朝《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 首词中所说的“风骚”本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A 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7-10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O H NH () OH (23?-c c B . ) OH ()O H NH (23-?c c C .c (H +)和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 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pH 约为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NaHCO 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 23和OH -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个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2.下列关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B . 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 . 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 . 与原电池不同,电解池放电时,电极本身不会参加电极反应 3.某电池的总反应为Fe +2Fe 3+===3Fe 2+ ,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4.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b 极质量增加 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 极流向d 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 +3O 2+6H 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 B .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6.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 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7.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该电池提供1 mol e-,消耗氧气0.25 mol 8.关于如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 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 ②中正极: Zn-2e-===Zn2+ 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 移动 9.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 mol·L-1CuSO4溶液时,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阳极附近H+浓度增大 B.阴极质量增加 C.阴极上放出氧气 D.溶液蓝色变浅 10.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电极是阴极 B. 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 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8.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 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 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9.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三章单元测试(二)-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选修2-1第三章训练卷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三棱锥O ABC -,点M ,N 分别为AB ,OC 的中点,且OA =uu v a ,OB =uu u v b ,OC =uuu v c ,用a ,b ,c 表示MN uuu v ,则MN uuu v 等于( ) A .()1 2 +-b c a B .()1 2 +-a b c C . ()1 2 -+a b c D . ()1 2 --c a b 2.已知()cos ,1,sin αα=a 、()sin ,1,cos αα=b ,且∥a b ,则向量+a b 与-a b 的夹角是( ) A .90° B .60° C .30° D .0° 3.已知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4,1,3A 、()2,5,1B -、()3,7,C λ,若AB ⊥u u u v AC uuu v , 则λ等于( ) A .28 B .28- C .14 D .14- 4.若向量{},,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一定可以与向量2=+p a b ,2=-q a b 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的向量是( ) A .a B .b C .c D .+a b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已知()2,0,0A 、()2,2,0B 、()0,2,0C 、(D ,若1S 、2S 、3S 分别表示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 A .123S S S =≠ B .231S S S =≠ C .132S S S =≠ D .123S S S == 6.已知a 、b 是两异面直线,A 、B a ∈,C 、D b ∈,AC b ⊥,BD b ⊥且2AB =,1CD =,则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60° C .90° D .45° 7.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为上底面对角线11A C 的中点,若1BE AA xAB y AD =++uu u v uuu v uu u v uuu v ,则( ) A .12x =-,1 2 y = B .12x =,1 2 y =- C .12x =-,1 2 y =- D .12x = ,1 2y = 8.已知()1,1,2A -、()1,0,1B -,设D 在直线AB 上,且2AD DB =u u u v u u u v , 设C 1,,13λλλ?? ++ ???,若CD AB ⊥,则λ的值为( ) A .116 B .116- C .12 D .1 3 此 卷 只装 订 不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一至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4.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6.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 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 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8.要使K2S溶液中[K+]/[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盐酸B.适量NaOH溶液C.适量KOH溶液D.适量KHS溶液 9.在Ca(OH)2(K sp=5.5×10-6)、Mg(OH)2(K sp=1.2×10-11)、AgCl(K sp=1.56×10-10)三种物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H)2的溶解度最小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D.同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0.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NaCl H2SO4CaCO3HNO3 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NaHCO3 非电解质Cl2CS2C2H5OH SO2 A.A B.B C.C D.D 2.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 增大,pH不变 3.向 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 A.一元强碱 B.多元强碱 C.弱碱 D.任何强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弱酸HA的溶液中存在三个平衡,HA的电离平衡,H2O的电离平衡,A-的水解平衡B.可利用反应2CO(g)=2C(s)+O2(g) (ΔH>0、ΔS≤0)来消除CO污染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D.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状态 5.判断下列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B.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C.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是否含离子键 D.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溶于水: NaHS = Na+ + H+ + S2- B.Al(OH)3电离: H2O+AlO2-+H+=Al(OH)3=Al3++3OH- 1/ 11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练习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 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 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一2e一=C12↑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 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7.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江西上饶模拟)《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 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 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 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 D.“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 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 4.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用,和为贵” B.“仁人无敌于天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养心莫善于寡欲” 5 A.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6.“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 7.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出现动荡,儒家的“仁政”学说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统治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高中】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5课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word同步检测

【关键字】高中 训练5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基础过关] 一、金属的腐蚀 1.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H2↑ 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2.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 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 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生锈 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 D.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3.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二、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4.下列关于钢铁的析氢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铁为正极 B.碳为正极 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 D.析氢腐蚀在任何溶液中都会发生 5.在铁的吸氧腐蚀过程中,下列5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 ①Fe由+2价转化成+3价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 ⑤杂质C被氧化除去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c (NH ? H O) B . 人教版选修 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A 卷)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1--6 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7-10 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 用水稀释 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c (OH - ) 3 2 c (NH ? H O) 3 2 c (OH - ) C .c (H +)和 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 10mL 量筒量取 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 NaCl C .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2.3 D .用 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 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 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 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 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 的电离方程式 H 2SO 3 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 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 pH 约为 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 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 CH 3COONa 、NaOH 和 Na 2CO 3 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 3COOH 和 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 的 NaHA 溶液,其 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检测题2016.8.18 1.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救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2.“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材料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3、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 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4.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札义道德遏制人欲 5.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6、对比佛教、道教,有史学家认为:“孔子儒教,不成为一项宗教……其 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淑世,不求出世。”材料认为儒教不能成为一项宗教的理由是: A、无专门的宗教组织 B、教徒超然于政治外 C、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D、只求出世,不求入世 7.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 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0、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顶端,没有人或制度能够制约 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保持相对有序的环境。”□□□中的字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孟子D.老子 11、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 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C.新儒学吸收了法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 12.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

数学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一、选择题. 1. sin 7°cos 37° - sin 83°sin 37° 的值为( ). A.2 3 - B.2 1 - C.2 1 D.2 3 2. sin 15° sin 30° sin 75° 的值等于( ). A.4 3 B. 83 C.8 1 D.4 1 3. 函数y =??? ??-??? ? ? +4πsin 4πsin x x 的周期为( ). A. 4 π B. 2 π C. π D. 2π 4. 函数y = 2sin x (sin x + cos x )的最大值是( ). A.21+ B.12- C.2 D. 2 5. 化简2 cot 2tan 2cos 1ααα-+,其结果是( ). A.2 1-sin 2α B.2 1sin 2α C. - 2sin α D. 2sin 2α 6. 若sin (α + β)=2 1,sin (α - β)=31,则β αtan tan 为( ). A. 5 B. - 1 C. 6 D.6 1 7. 设tan θ和tan ?? ? ??-θ4 π 是方程x 2 + px + q = 0的两个根,则p ,q 之间的关系是( ). A. p + q + 1 = 0 B. p - q + 1 = 0 C. p + q - 1 = 0 D. p - q - 1 = 0 8. 若不等式4≤3sin 2 x - cos 2 x + 4cos x + a 2≤20对一切实数 x 都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5≤a ≤-3,或3≤a ≤5 B. -4≤a ≤4 C. -3≤a ≤3 D. -4≤a ≤-3,或3≤a ≤4 9. 若α∈??? ?? ?2π3 ,π,则α αααsin 1sin 1sin 1sin 1-++--+等于( ). A.2 tan α B. 2 sin α C. 2 cot α D. 2 cos α 二、填空题. 1.? +?-15tan 3115tan 3 = ___________.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4选修4第四单元测试

选修4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共50分) 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局面,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 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王朝的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2、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 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②③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 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C.传播民族、科学思想 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5、同盟会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依据不包括 A.思想上与保皇派进行论战 B.经济上制定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政治上成立中华民国 D.军事上策划组织发动武装起义 6、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暴力推翻清政府 C.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 D.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7、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8、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 因为孙中山 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