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书包》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识字《小书包》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识字《小书包》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小书包"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小书包"的概念,增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让学生对"小书包"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和书写生字词"小书包"。
2.理解"小书包"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小书包,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书包的外形和材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10分钟)通过拼读、认读、书写、造句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小书包"的发音和书写,并理解它的概念和用途。
3.绘画活动(20分钟)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书包,并在画中注明小书包的用途和特点。
鼓励学生多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4.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让他们口头描述自己画作中小书包的特点和用途。
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拼读、认读、书写、造句、绘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小书包"的发音和书写,并理解了它的概念和用途。
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书包,并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了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巩固和复习,让他们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语文《小书包》教学反思(通用5篇)

语文《小书包》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小书包》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小书包》教学反思1一、情况分析:儿歌《小书包》,是学前语言教材最后一单元“我快要上小学啦”的最后一课。
学前班的孩子已经快完成学前教育了,孩子们对小学的生活即向往又陌生,为了帮助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的活动。
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为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二、本节活动亮点: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到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小学生的书包,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书包内的物品,从而为即将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问题提出有效性实施:本次活动环节,将每个问题设计更加严谨,先让幼儿猜谜语导入活动的主题,进而引入:“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书包里应该装些什么呢?”从而自然过渡过第二个环节(对各种学习用品经验交流分享),在儿歌的学习中紧扣活动内容的问题,让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学习,避免了一问一答的单调提问。
3、活动动静搭配,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中,老师提供给每个幼儿相应的操作机会,从谈话(表达对学习用品的认识)——与同伴分享自己所带来的学习用品——学习儿歌——表演儿歌——画书包,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能够与儿歌进行完整全方位的接触。
三、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在组织幼儿学习朗诵儿歌时,能够注重提醒幼儿对儿歌的情感处理,但是幼儿对于儿歌、诗歌类的朗诵方式还需提高,完整但过于平淡。
四、调整策略:对于诗歌朗诵的情感处理,应在日后的每个语言教学中,首先给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老师有了朗诵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带动参与到活动中。
语文《小书包》教学反思2《小书包》是一年级新教材中第二组识字课,是在学生学完拼音后安排的一组识字课、本课重点是认识11个生字。
因为新教材对识字有特殊要求,即分类识字,重视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识字方法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游戏中识字的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导课环节,我设计了猜谜语,引出课题,小书包,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环节,我安排学生自主读儿歌,读词语,圈生字,同桌互读、互考、互教,逐步渗透“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识记字形这一环节,我引导孩子大胆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识字好方法,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新偏旁时,引导孩子归类识字,帮助学生拓展新知,增加课外识字量;在写字环节,我严格按照新教材的要求,遵循“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指导”的原则,重点指导字的笔画、笔顺,要求学生写字时先讲求正确,再写得整洁美观。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5《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5《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点不碰到横折。
“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尺”和“本”都含有撇捺,但有所不同,“尺”的撇是竖撇。
2.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仿影、临写。
3.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本”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设计意图: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把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h_____ __āo ǐ ___ i __u ò y è二、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三、我要上学去,带哪些东西?请你在“□”里画“√”。
□铅笔 □橡 皮 □小汽车 □方格本 □积木 □布娃娃 □转笔刀 □文具盒 【答案】一、ū b ch z z书包 尺子 作业 毛( )( ) 交( )( ) 果( )( ) 乍( )(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4个句号)3.同学们齐读第1句话(1)书包里,什么东西真不少呀?(宝贝)反义词:真——假,少——多(2)你的宝贝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看课文。
4.请女生一起读第2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你的宝贝是什么呢?(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2)你的宝贝听话吗?我们继续看课文。
5.请男生一起读第3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宝贝上课怎么做?(静悄悄)“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即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预设:夜里静悄悄。
大山里静悄悄。
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
站队时要静悄悄。
指导朗读。
(2)宝贝下课怎么做?(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1《小书包》是一年级新教材中第二组识字课,是在学生学完拼音后安排的一组识字课.本课重点是认识11个生字。
因为新教材对识字有特殊要求,即分类识字,重视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识字方法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游戏中识字的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导课环节,我设计了猜谜语,引出课题,小书包,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环节,我安排学生自主读儿歌,读词语,圈生字,同桌互读、互考、互教,逐步渗透“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识记字形这一环节,我引导孩子大胆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识字好方法,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新偏旁时,引导孩子归类识字,帮助学生拓展新知,增加课外识字量;在写字环节,我严格按照新教材的要求,遵循“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指导”的原则,重点指导字的笔画、笔顺,要求学生写字时先讲求正确,再写得整洁美观。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比如:生字认完后,组词环节,我让学生去发现,11个生字中还有哪两个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这样把认字和学词联系起来,引导孩子联系生活识字,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降低识字难度。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2《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7 小书包》教学反思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7 小书包》教学反思《小书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展现了小学生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让学生认识这些文具,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书、包、尺、作、业、本、笔、刀”等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等字。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学生了解了书包里各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字。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说出书包里有哪些文具,从而引出课文中的生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生字,如“书、包、尺”等,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识字;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如“作、业、本”等,我采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进行识字。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关键笔画。
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儿歌、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观察、思考、表达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儿歌。
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然后让学生跟读、自读、指名读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还加深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书包里还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用途。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还拓展了思维,丰富了知识。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二、《小书包》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小书包》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词语和儿歌。
【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学习和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儿歌的学习,感受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课件出示各种文具插图,并在下面配上相对应的词语。
你认识这些文具的名字吗?三、自主识字,教给方法1.谁能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怎么办?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
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的生字。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5.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6.同桌讨论学习:和同桌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7.交流汇报。
四、再读课文1.认识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包里放了哪些文具,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包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
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1.课件呈现五个生字。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书、尺”的笔画及笔顺。
3.指导书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告诉学生要去主动观察,才会获得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摆放、书包的整洁度,审视自身的生活习惯等,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书包与健康的关系。
教师让学生亲历活动的过程,增强其生活体验,促使其感悟、升华,并由此引发学生对书包的进一步研究。
小学语文_ 小书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书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和包字头、竹字头2个偏旁。
会写“书”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会用“我会……”说说自己摆放、整理、爱护文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会用“我会……”说说自己摆放、整理、爱护文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们看!(课件出示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
2.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
②出示“书”“包”两个字古代的字,让学生分辨。
古代的“包”字,中间有个小娃娃,包在妈妈的肚子里。
古代的“书”字和现代的“书”字都有一竖,代表一支笔,古人写字用的毛笔。
4.出示同学背书包上学的两幅图,用一句完整的话介绍清楚。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1.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你们每天背着小书包上学、放学,你们的小书包里都装着什么呀?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书包,我们来看看都装里生么?①出示带音节、图片的词语。
生自拼读后,指名提醒易读错的音节,相机指导轻声的朗读。
②小组齐读,读正确、声音洪亮的小组加标志。
③去掉拼音,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小火车读词语。
(用开火车的方式抽读小组,读得正确,声音洪亮的奖小组优秀标志。
)2.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笔”字。
(1)在这些词语中,有一个字出现了三次,是谁呀?(学生齐答“笔”。
)(2)谁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用常见的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竹字头加“毛”组成“笔”。
)(3)学习竹字头。
(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上面一部分叫竹字头的?相机知道学习方法:不懂就问。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书包》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书、本”两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
3、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文具,学会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
2.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难点:让学生了解到文具是学习的伙伴,养成爱惜文具,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
生:坐下。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首《上学歌》,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那老师现在给大家放这首歌,大家一起跟着唱。
(课件播放《上学歌》,生跟唱)同学们,刚才歌里唱到“上学校”要背着什么呀?(生:书包)对,就是小书包,它是我们上学的好帮手,好伙伴。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一个和小书包有关系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小书包》。
师:同学们,课文题目中的“小”我们前一课刚刚学过,谁能拼一下?(指名学生起立拼读“小”,)拼得很好。
“小”是几拼音节?(指名答“三拼”),回答正确。
现在同学们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小”笔顺(师生书空“小”)小字我们认识了,题目里另两个生字,可以用哪些办法认识它们?(课件出示带拼音“书包”,指名答:问老师,问家长,用拼音)现在我们借助拼音来学习这两个生字。
(指名读,适机正音)书是什么音?(生答:翘舌音)现大家跟着老师拼读sh-u,b-ao,书包。
(生齐读)大家读得真响亮。
齐读课题。
(出示生字卡)书包的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的发音真准。
(齐读,指名读,齐读)。
我们书包里装的(用语文书示意,生齐答“语文书,书本”),到了学校要(生齐答“看书,读书”),读书之前要(生齐答“翻书”)。
放学我们要收拾(生齐答“书包”,再次读课题)。
(出示字卡“包”,指名读),发音很好。
我们认识了包字,再学习一个新偏旁。
(课件出示“勹”)看看这个勹,它把底下的部分包了一半在里面,叫什么结构(指名答“半包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会把文具摆放整齐。
(2)我会自己整理书包。
(3)我会。
九、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附表2:
教学反思表
学校
课名
《小书包》
教师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在《小书包》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应用了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签功能,增强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希沃白板的交互功能,特别是蒙层、课堂活动等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识字、读书效率大大提高,有效地巩固了学过的汉字,快速地掌握了新学的生字。
我们和祖先学会了两种识字方法,一种是根据象形字特点记忆字形和字义 ,另一种是根据会意字特点记忆字形和字义。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你们是否分得清。(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人,进行趣味活动,全班孩子观看并判断)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看图(书包)这是什么?你们每天都背着小书包来上学,小书包里都背着什么?
(二)有个小朋友的小书包里还背着和你们不一样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请你们仔细听歌曲。
六、课中休息
25’00”-26’00”
课中休息、感悟小书包作用
视频《小书包》歌曲
听歌曲,自由学唱。
视频歌曲的播放,激发孩子兴趣,放松心情。
七、巩固练习
26’00”-35’00”
巩固生字,进行说话训练。
生字“早、校、课”;“铅笔、橡皮”等词语;补充句子。
补充句子;分组竞争活动;看图编小故事。
借助希沃软件,进行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
小书包里都有什么?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圈一圈;说一说。
借助希沃软件,了解学习用具的作用,通过读词语、搭配词图等形式,巩固文中学习用具名称。
五、学生字
15’00”-25’00”
认识“尺、作”等生字和单人旁、竹字头。
“尺、作”等生字和单人旁、竹字头。
认生字和偏旁、组词语。
借助希沃软件,认识生字和新偏旁,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三、学习者分析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也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再加上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还在习惯养成当中,他们好奇心很重,好玩好动。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希沃软件的作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小书包》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部编版语文章节源自第五单元学时第1课时
年级
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书、包、尺”等 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尺、刀”两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逐步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复习
0’00”-1’30”
通过复习,巩固学过的两种识字方法。
复习学过的象形字和会意字。
学生进行趣味分类。
通过学生参与希沃软件的趣味活动,区分象形字和会意字,复习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30”-6’00”
导入新课,认识“书包”两个字
认识“书包”两个字和“包字头”
(四)导入新课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的小书包里到底都有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第8课齐读课题:8小书包
三、正确朗读课文
1.打开书70页,把课文读正确,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2.同桌互相检查,读得好夸夸他(她),读不好教教他(她)。
3.听语音范读课文。
4.自己再自由朗读课文。
5.指名读书,纠正错音。
听歌曲回答问题;认识生字,组词语。
通过听歌曲,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借助希沃软件识字“书、包”。
三、正确朗读课文
6’00”-11’30”
能正确朗读课文,为识字奠定基础。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范读课文音频,为指导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受奠定基础。
四、分组学习、汇报交流
11’30”-15’00”
知道学习用具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四、小组学习,汇报交流
1.小书包里都有什么?用笔圈出来?
2.分组汇报小书包里都有什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3.哪个小组来汇报。
出示句式:小书包里有______ ,用的。
如:小书包里有笔袋,是装铅笔和橡皮用的。
4.图文拖曳。
5.出示词语动画,读词语
6.说说你的小书包里,还有哪些“宝贝”?
五、学生字
1.淘气的生字宝宝离开了词语,想看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学生字
尺:猜谜语——读词语
刀:字形演变——读词语——了解字义
笔:竹字头——借助毛笔体会会意字特点——你都有什么笔?读“笔”在后面的词语——把“笔”字放在前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读“笔”在前面的词语。
作:认识单人旁——了解单人旁的字——了解“乍”字组成的字(昨 怎)
六、课中休息
再听歌曲《小书包》,想学的可以学唱
七、巩固练习
1.说话训练
小书包是我的,我要。
是我的,我要。
小书包里的文具都是我的,我要。
2.分组竞争活动:随机抽取选手,找出小书包里的文具。
3.看图讲故事识字
(1)现在让我们跟着小动画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一天的生活吧!
(2)你能用屏幕上的三个字(早、校、课)讲讲你一天的生活吗?
(3)说说:这三个生字宝宝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识字、写字是本课重点,记住字形、写好汉字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加生字在孩子眼前再现的机会;借助希沃软件,结合孩子生活实际,认识很多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强化字形在孩子大脑中的记忆。通过希沃软件,指导孩子写好“尺、刀”两字。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书包不大分量重,因为它背着什么呢?(山里新希望)你们的小书包里也背着不老屯地区的新希望,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能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繁荣富强。
(三)认识“书包”两个字
书:平时在哪里见过“书”?
包:认识象形字“包”
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包?读词语。
认识“包字头”:仔细看象形字的“包”,看看包字头表示什么?了解包子头的字。(蒙层效果)
八、集中写字
35’00”-38’30”
能正确书写“尺、刀”两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写“尺、刀”
写字
利用希沃软件形状工具,帮助孩子直观了解“尺、刀”的整体形状。
九、总结
38’30”-40’00”
总结自己的收获。
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出示课文,便于孩子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
六、教学流程图
一、复习象形字和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