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价(含答案)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价(含答案)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一家炒菜十家香”,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主要性质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不断运动2.马铃薯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

这里的“钠、钾”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 B.氧气 C.氯化钠 D.汞4.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阿秒光脉冲有关,阿秒脉冲可用于测量原子和分子内部的电子运动。

在这些微粒中,带负电荷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电子 D.原子核5.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分子的体积比原子体积大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6.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O B.H C.Fe D.C7.地壳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8.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铜Cu B.钾K C.锌Xn D.汞Hg9.国产大型客机C919 使用了含钛材料,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 22 个质子和 26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2 C.26 D.4810.(太原期中)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氢负离子(H-)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 A B C D11.如图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B.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镁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12.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B.CO2 C.Cu D.NaCl13.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B.张青莲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D.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14.(昆明盘龙区期末)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铝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钙:4.69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变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铝B.氧气C.氯化钠D.水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图中显示了一些息,以下关于钼的说法是正确的。

a.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42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6.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

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b组成,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是一个实心球体7.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的消毒剂,三种物质都含有()。

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8.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金属元素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粒子可以表示为x。

9.图3-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息不正确的是()+图3-3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作燃料——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缘故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硅和储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已知储原子序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5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 B.硅、锗均属于金属元素,能导电C.①为32 D.硅元素、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铂元素的符号为Pt B.铂属于非金属元素C.铂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8 D.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1g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氢原子和氯原子保持氯化氢的化学性质D.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7.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冰水混合物、石油B.氮气、氧气、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钢、氧化镁、空气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10.锶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0)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0)

一、选择题N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1.(0分)[ID:131832]与铵根离子(+4H O D.LiFA.+Na B.-OH C.22.(0分)[ID:1318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3.(0分)[ID:131817]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C.因为所含元素种类不同,所以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0分)[ID:1318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微粒都是分子和原子B.H2O和的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任何情况下不能再分D.O2-、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5.(0分)[ID:131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0分)[ID:131792]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③④7.(0分)[ID:13179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为其它物质的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8.(0分)[ID:131786]已知A-、B2-、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C>D>E>A>B D.E>D>C>A>B9.(0分)[ID:131783]现有质量相同的铁、铜、银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铁、铜、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64、108)()A.铁B.铜C.银D.一样多10.(0分)[ID:13177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1847]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等微粒。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含有N-5A. N-是一种单质5B.1个N-中有5个氮原子核5C.1个N-中共含有35个中子5D.1个N-中共含有34个电子52.(0分)[ID:131844]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D.和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0分)[ID:13184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4.(0分)[ID:1318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D.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5.(0分)[ID:13183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硅C.氯化钠D.二氧化碳6.(0分)[ID:131828]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镁、锰、锌B.铝、银、汞C.氖、钠、硅D.氯、钙、铜7.(0分)[ID:1318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锈蚀都是氧化反应B.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并在通风橱内进行C.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为道尔顿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8.(0分)[ID:131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9.(0分)[ID:131788]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中,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A.钠B.镁C.铝D.铁10.(0分)[ID:131780]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结论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A.A B.B C.C D.D11.(0分)[ID:131774]能量的改变会引起分子运动的速率发生改变。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答案解析)(8)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答案解析)(8)

一、选择题1.(0分)[ID:131850]原子簇是若干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是A.Al3+B.13Al3+C.13Al-D.Al13-2.(0分)[ID:131843]已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又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在二氧化硫分子中,①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②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④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0分)[ID:13184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4.(0分)[ID:131812]根据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都是同一种粒子C.都显电性D.都达到了稳定结构5.(0分)[ID:131809]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属于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6.(0分)[ID:131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7.(0分)[ID:131799]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

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化物D.氧元素8.(0分)[ID:131791]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离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m=nB.m=n+xC.m=n-xD.m=x-n9.(0分)[ID:131786]已知A-、B2-、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C>D>E>A>B D.E>D>C>A>B10.(0分)[ID:13176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上海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复习题

上海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复习题

上海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洁净的空气2.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属于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金刚石C.氨D.硫酸铜4.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运动B.浓氨水和浓盐酸可以“空中生烟”―分子在不断运动,同时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改变了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②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③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④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⑤氧气和臭氧(O3)的质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⑥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7.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B.C.D.8.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一、选择题1.(0分)[ID:1318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纯净物;②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O;③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④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目不同⑤已知M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a-x+2;⑥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Mg。

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2.(0分)[ID:131846]如图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B.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⑥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C.②和⑤能形成AB2型的化合物D.①和④的化学性质相似3.(0分)[ID:131839]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H2O B.H2C.O D.2H4.(0分)[ID:131837]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类似的实验,实验如图,关于这两个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都可测定出氧气的含量约为空气中的五分之一B.波义耳加热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火炉中的火元素进入到汞中C.拉瓦锡的实验反应后得到的红色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D.拉瓦锡的实验,玻璃钟罩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5.(0分)[ID:131836]等质量的钠、镁、铝、钙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最少的金属是A.钠B.镁C.铝D.钙N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6.(0分)[ID:131832]与铵根离子(+4H O D.LiFA.+Na B.-OH C.27.(0分)[ID:131827]宜昌磷矿资源丰富。

已知一个磷原子核内含有15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B.15C.16D.318.(0分)[ID:1318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增大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9.(0分)[ID:1318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微粒都是分子和原子B.H2O和的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任何情况下不能再分D.O2-、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10.(0分)[ID:13178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准确读出液体体积B.探究分子运动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D.氧气的验满11.(0分)[ID:13178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而分子不可分12.(0分)[ID:13175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是45 D.硒元素的化学性质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13.(0分)[ID:131933]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共有____种元素的粒子,达到稳定结构的有____(填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测 试 题
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 B 电解水 C 静置沉淀 D 冰融化成水
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牛奶 B蒸馏水 C 精制碘盐 D 啤酒
3 、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
的主要燃料是( )
A 汽油 B 航空煤油 C 液氢 D 太阳能电池
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A 1∶2 B 1∶8 C 8∶1 D 2∶1
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
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水 空气 B 自来水 氧气
C 矿泉水 冰水混合体 D 高锰酸钾 双氧水
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
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稀释作用
8、在化学变化中( )
A分子、原子都不变 B分子变、原子不变
C分子不变、原子变 D分子、原子都改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静置沉淀 B 吸附沉淀 C 过滤 D 蒸馏
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A+B→AB B、AB→A+B
C、A+BC→B+AC D、AB+CD→AD+CB
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
生活的地区( )
A 土壤土质有关 B 空气污染有关 C 水源水质有关 D 居民体质有关
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
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
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 流水漂洗衣物 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 构成的,
如 ;有些是由 构成的,如 。
17、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 分解成 和 ,它们再通过
分别构成 和 ,这其实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个变化能
说明的问题有① ② ‥‥‥
18、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 (填“大于”“=”“小
于”)200ml,这说明了 ,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
例子有(举一例) 。
19、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
④硫粉⑤大理石⑥氧气⑦双氧水⑧空气⑨高锰酸钾。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
表分类摆放(填序号)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物质

混合物
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⑴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⑵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
检验。
⑶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
的方法。
⑷ 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我加入洗洁精
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的功能。
21、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
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22、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
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
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 (填序号)。目前,
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
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 ,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
主要研究点在哪里? 。
24、请观察如下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1分)其含义是什么?(1
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曾经污染或浪费水的事例(举一具体
事例,50字内)(1分);再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源、净化水源

的建议或措施。(2分)

25、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
生锈,于是他认为有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

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实验来验
证。如图,他在A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
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
他将B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
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
的是 ;
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

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他又增添了一套实验装置C,请你帮他画出此
...

装置简图....:

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
是 。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
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 。

26、“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
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 在第

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B A
酚酞试液
蒸馏水A 浓氨水B
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
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 ;棉花上滴加的物质
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
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7、请你用实验鉴别蒸馏水与自来水.........,按照方法、现象、结论的顺序填表:

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

蒸馏水

自来水
28、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
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同学们经过
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
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二组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
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
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
结论
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
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
是 ;
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
的作用可能是 ;
③第三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
正确 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④小三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结合O2的物理性质,提出了一
种更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画出他的实验装置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