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采访函

合集下载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稿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稿

服务大局促和谐司法为民创佳绩——记“全国优秀法院”水城县人民法院【核心提示】:水城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 服务1个镇,32个乡,总面积3584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现有干警 90人,派出八个人民法庭。

“十一五”期间,水城县人民法院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体干警,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三个至上”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坚持“严打”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扎实抓好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法院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

多项工作因成绩突出,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表彰。

2007年荣获“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荣获全省“勤政廉政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7月荣获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12月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7月荣获全省“全省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党组”称号。

2006年和2007年荣获省高院“优秀人民法院”称号,2009年2月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省档案局表彰1次;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表彰24(项)次,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2007、2008、2009、2010连续四年目标考核为县直部门前列。

——服务大局创载体,拓展为民新渠道。

“十一五”期间,水城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法院工作主题,党组一班人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工作到位、服务到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服务。

一是创建便民诉讼载体。

2005年,针对人民法庭服务面积大,群众诉讼不便的实际,在没有法庭的24个乡分别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和诉讼接待站。

人民法庭干警定期到巡回审判点接待群众,就地立案,就地审理,方便群众诉讼。

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

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

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卓尼县商贸流通业发展之缩影——卓尼县佳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进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拓市场、促消费、扩内需,积极落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出购销两旺、持续活跃的发展态势。

全县商贸流通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消费市场规模明显扩大,新兴业态迅速成长,商贸流通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商品流通平稳运行,城乡商业市场不断扩张。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40万元、12370万元、14095万元、16140万元,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比“十一五”初增长1.77倍,5年年均增长16%。

回眸十一五,在我县的商贸流通领域,变化最大的当属农牧村的商品流通网络。

为解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与农村商品流通相对滞后的矛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县就在全国第一批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拉开了构建新型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大幕。

项目实施企业卓尼县佳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金400万元,是一家以零售业为主的商贸有限公司,总营业面积2500㎡,公司下设烟酒百货、副食、食品、化妆品、收银、桥南分店、家电家居、外阜八个部门,安排就业人员120人。

年销售额从2006年的455万元增加到2010年2000万元,年均为国家上缴税金20万元。

2009年以家电下乡政策为契机,开拓家电市场,投资200万元创办了第一个子公司——“佳美家电、家居超市”。

2009年佳美超市食品柜班组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同年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党建篇:服务大局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党建篇:服务大局

经济社会大发展,党的建设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紧紧抓住服务、推动科学发展“牛鼻子”,围绕“立足岗位、找准定位、力求作为、谋求地位”工作方略,自觉把组织工作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项工作在探索中得到加强,在改革中得到推进,在创新中得到提升。

既注重总体,加强组织工作宏观指导,又抓好具体,以务实举措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从去年3月开始,全市2623个单位、36789名党员干部,分两批参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市委和各级基层组织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载体,紧紧把握“矢志发展,科学跨越”的主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强化保障,注重实践,在完善工作思路、理顺重大关系、推进项目建设和系统加强领导班子、干部作风、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对两批活动的满意率都在99%以上,省委、娄底市委指导检查组多次来涟源检查指导、调研推介工作经验。

通过活动开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解决了一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既注重抓好党建第一工程,又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宗旨,不断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将干部因素转化为发展因素,不断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的基础上,把发展实效作为衡量和鉴别干部的重要“参照系”,提出“围绕发展选用干部,在发展中选用干部,选用发展型干部,选用、储备有发展潜力干部”的工作导向,根据发展需求考察选用干部,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哪些干部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就提拔重用哪些干部,对贯彻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主动、不作为的干部,果断进行调整。

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

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

今天下午,山东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黄三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启忠出席发布会,就大家关心的山东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二五”纲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情况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做了介绍。

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超超各位记者、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展望"十二五"发展前景。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代会正在审议的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情况。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全省生产总值先后突破2万亿和3万亿,2010年达到39416.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24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比2005年翻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79.1亿元,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6亿元,年均增长18.9%;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年均增长19.6%;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3.9亿美元。

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这五年,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新进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10.7:57:32.3,调整为9.1:54.3:36.6。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 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 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 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 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 坚定。
新北川中学映ຫໍສະໝຸດ 新城重建后的什邡红白小学• 作为东道主的 中国代表队, 表现出色,取 得了51枚金牌, 首次登上金牌 榜首位,并且 总奖牌数也达 到了100枚的 历史最好成绩。
履带自行榴弹炮方队
海军05式两栖步战车方队
空中方队
• 核导弹方队
中 国 航 天 事 业 的 发 展
神七飞天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 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 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 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 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 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 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 小时27分钟。宇航员翟志刚成 为进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人。
3、社会建设方面
• (1)统筹城乡发展
• 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推进 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 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 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完全符合我 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 “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 一是在发展方向上,要做结构上的战略调整; 二是在发展理念上,要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是在发展目标上,要关注民生、注重保障; 四是在发展重心上,要把节能减排、环境协调作 为突破口; 五是在发展动力上,要坚持改革开放。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科学发展强国富民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

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

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这些答案随着十一五计划的结束也渐渐浮出水面。

首先,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快速增长1.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这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壮阔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作为一个大国,就它的发展成就来说,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那究竟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其实通过我国近几年关于民生问题相关政策地陆续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党和国家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还有医疗卫生支出等,我国是连年加大预算安排。

据数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从2010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教育支出从536亿元增长到215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38亿元增长到1389亿元。

大家知道,在这及年里,我们既要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又要大力的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特别是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我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了31.7%。

从这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拳拳爱民之心。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中学时政热点专题训练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1、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2、走过“十一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年均经济增长率10℅,人均GDP翻一番目标超额完成,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二位。

3、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

“十一五”被誉为“民生五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每一年政府报告中。

中央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一笔笔“真金白银”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6年的2010.02亿元提高到2010年预算安排3185.08亿元,连年递增;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10年预算安排1389.18亿元,高达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1.6万亿元。

4、“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捷报频传,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开发成功,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顺利完成,高速铁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集成电路装备、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化工1002 祁园201048090214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

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

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市场报社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
采访函
吉林省粮食局:
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下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落笔。

五年一个刻度,中国粮食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五年一个单元,中国粮食发展站在新的起点。

10月22日,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局党员大会上指出,要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认真总结粮食行业发展“十一五”时期的经验,修改完善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基于此,《粮油市场报》拟近期策划推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对全国各省市区粮食局、重点产粮县市以及粮食经济其他领域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经验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借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

此次系列报道,本报将派记者前往贵地进行实地采访(拟报道方案另附),敬请支持,为盼。

此函。

粮油市场报社
2010年11月11日《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选题吉林省报道方案
拟采访时间:11月18日—11月25日
拟出版时间:12月上旬
拟执行记者:1—2人
拟报道主线如下:
第一版块(宏观介绍)
第一部分综述
回眸“十一五”,阐述五年间吉林省粮食工作的整体成绩。

第二部分:领导访谈
专访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祝业辉,宣传吉林省在整个国家粮食流通体系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所做出的贡献,并介绍吉林省粮食局在粮食工作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

第三部分:展望“十二五”
请吉林省粮食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吉林省粮食局“十二五”期间粮食工作重点和方向。

第二版块(亮点剖析)
第一部分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
吉林具有发展粮食物流的特殊地理位置,据了解吉林省也在做此方面的工作,就如何打造东北亚现代粮食物产业流园做法及载体进行实地采访。

第二部分国有粮企改革
选择1-2家国有粮食企业,请企业负责人介绍粮食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对企业如何解决“三老”问题,如何转变经营体制,如何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宣传。

第三部分粮食产业化进程
请吉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吉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状况,介绍省粮食局扶持发展粮食龙头企业的相关经验,同时采访两家省局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报道,侧面反映出吉林省粮食局工作的成绩。

以上为大致采访方向,可根据吉林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