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实训项目汇总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1. 实训目的
本实训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理解和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并能够进行常见故障的排查和维修。

2. 实训内容
2.1 发动机原理
- 研究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基本原理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2 发动机组装与拆卸
- 研究发动机组装和拆卸的操作流程
- 通过实际操作,练发动机的组装和拆卸技巧
2.3 发动机调整与检测
- 研究发动机的调整和检测方法
- 掌握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调整和燃油系统调整技术
- 研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检测
3. 实训安全注意事项
- 实训期间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
- 遵守实训场所的安全规定,禁止随意操作或触摸设备
- 禁止在实训区域内吸烟、吃东西或乱丢垃圾
- 注意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禁止乱堆放工具和材料
4. 实训评估与考核
本次实训将根据学生的实操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训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

请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参与实训,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以上为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实训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

任何有关实训的问题和困难,请随时向实训辅导员或实训教师咨询。

祝愿大家在实训中取得好成绩!。

发动机的实训成果报告书

发动机的实训成果报告书

一、引言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我国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汽车发动机专业人才,我们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发动机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现将实训成果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发动机基本构造及原理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2. 发动机拆装与组装在掌握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后,我们进行了发动机的拆装与组装实训。

拆装过程中,我们按照拆卸顺序,对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进行了拆卸,并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了清洗和检查。

组装时,我们严格按照装配顺序,确保发动机各部件的安装准确无误。

3. 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在发动机组装完成后,我们对发动机进行了性能检测与调整。

检测内容包括发动机的扭矩、功率、油耗等指标。

通过对发动机性能的检测与调整,我们掌握了发动机的调试方法,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行效率。

4.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这一环节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原理、性能检测与调整、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在拆装、组装、检测、调试等实训环节中,我们亲自动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4. 安全意识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了实训过程的安全,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实训总结本次发动机实训课程使我们受益匪浅。

2024年汽车发动机实训总结(2篇)

2024年汽车发动机实训总结(2篇)

2024年汽车发动机实训总结一、实训背景2024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在这一年也有着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为了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我校汽车工程专业于2024年秋季学期组织了汽车发动机实训。

二、实训目标本次实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保养的基本理解,以及动手操作、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常见汽车发动机的检修、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技术。

三、实训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了解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包括汽缸、活塞、曲轴、连杆等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气门控制系统等辅助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2. 发动机拆装与装配学生在实训中亲自动手进行发动机的拆装与装配,了解和掌握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和安装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培养了细致耐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发动机调试和故障诊断学生在实训中学习了发动机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术。

通过对发动机的调试,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发动机各个系统的调节和调试方法。

同时,学生还学习了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技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成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训,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发动机的拆装和装配技术。

学生在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诊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能够独立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工作。

五、实训感悟本次实训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白了每个操作环节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六、实训建议根据本次实训的情况,我对未来的实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际操作环节的设置和实训设备的更新。

2. 加强实训指导,增加实训教师的人员配备和专业技能。

汽车发动机实训归纳

汽车发动机实训归纳

实训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 的拆卸、检查和安装,并能够排 除常见故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训内容:学习发动机各部件的 功能和相互关系,掌握发动机的 基本工作流程
实训效果:通过实训,使学员能 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 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 除能力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结构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结构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提高对汽车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调整
测试目的:确保发动机性能符合要求 测试内容:功率、扭矩、油耗、排放等 测试方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台架或道路试验 调整方法:根据测试结果对发动机参数进行调整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实训目的: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技能 实训内容: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 案 实训步骤:学习使用专业工具,实际操作诊断和排除发动机故障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印证,提高实训效果和学习效率。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 的工作奠定基础。
实训效果评估
04
理论考试
考试内容:涵盖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构造、维修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闭卷,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 考试成绩评定标准:根据考试分数和答题情况给出成绩等级,作为实训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考试作用:检验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实训效果
实操考核
考核内容:操作 步骤、安全规范、 故障排查等
考核标准:按照 操作规范、完成 度、时间等综合 评定
考核方式:现场 操作、模拟故障 排除等
考核目的:评估 学生掌握程度, 提高实操能力

汽车发动机实训项目汇总

汽车发动机实训项目汇总
• a.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 b. 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实训 • c. 实训结束后,按照规定关闭设备和电源 • d. 保持场地整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实训考核标准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熟悉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 a. 打开电控系统,检查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 b. 进行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的检测与诊断 • c.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模拟 • d. 对故障进行排除并记录实训结果
• 注意事项: a.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b. 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实训 c. 实训结束后,按照规定关闭设备和电源 d. 保持场地整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检测与维修:对发动机进行检测,找 出故障并进行维修
工具准备:根据实训需要准备相关工 具和设备
组装与调试:按照相反的顺序组装发 动机,并进行调试
发动机拆卸:按照顺序拆卸发动机各部 件,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清理现场:实训结束后,清理现场并 归位工具
实训考核标准
发动机拆装工具使用熟练 发动机拆装步骤正确 发动机零部件清洗干净 发动机安装后工作正常
实训内容:拆卸和安装发动 机,检测各部件状态和性能
实训方法:分组进行,教师 现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发动机拆装实训
02
实训目的和要求
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熟悉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训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训前准备:确保实训场地安全,穿戴 好防护用品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汇总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汇总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2.1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大纲一、实训目的1.通过实训,熟悉发动机拆装采用的工具、量具、器具等。

2.巩固发动机构造基本知识。

3.掌握发动机机械结构拆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二、实训任务通过实习(实训),应达到以卞要求:1.掌握发动机拆装采用的工具、量具、器具等的使用方法。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拆装工艺。

3.掌握配气机构拆装工艺。

4.掌握发动机润滑系、冷却系、燃油系等的拆装工艺。

三、实习项目与时间安排实习总时间2周,其中1周时间查阅资料、安全教育、关键问题指导、观摩,另1周时间学生实操。

实操项目时间安排如下表2-1:表2J实操项目与时间安排四、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项目1:拆装工具、量具、器具的使用1.基本要求:熟悉拆装工具、量具、器具的型号、规格及正确使用方法。

2.场地要求:摆放工具、量具、器具的工作台。

3.仪器设备、材料、资料要求:1)全套的梅花扳手、开I 1扳手、套筒扳手、扭力扳手、橡胶锤、铁锤子、螺钉旋具、钳子等;2)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千分表、磁性表座;3)气门弹簧拆装专用器具。

项目2:汽油机点火系的拆装1.基本要求:1)能熟练地使用工具,拆装汽油机点火系;2)熟悉点火线圈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

2.场地要求:发动机拆装工作台。

3.仪器设备、材料、资料要求:1)拆火花塞专用套筒扳手及其它通用扳手。

2)供拆装用发动机。

项目3:燃料供给系拆装1.基本要求:1)熟悉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2)熟悉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3)熟悉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2.场地要求:发动机拆装工作台3.仪器设备、材料、资料要求:1)扳手、钳子等。

2)供拆装用的汽油机及柴油机。

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教材。

项目4:润滑系拆装1.基本要求:1)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拆装:2)熟悉发动机润滑油路的走向。

2.场地要求:发动机拆装工作台。

3.仪器设备、材料、资料要求:1)扳手、螺钉旋具、钳子等;2)供拆装用的汽油机或柴油机: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教材。

发动机综合实验实训报告

发动机综合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发动机综合实验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及维修技术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认识;2. 发动机各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原理;3. 发动机的拆装、调整和维修技术;4.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实训内容1. 发动机拆装实训(1)实训目的: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2)实训内容:以四缸直列发动机为例,进行发动机的拆装。

包括:① 拆卸发动机外部附件,如发电机、起动机、分电器等;② 拆卸发动机内部零件,如曲轴、连杆、活塞、气缸盖、气门等;③ 拆卸发动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等;④ 拆卸后的零件检查、清洗、润滑、装配等。

2. 发动机性能测试实训(1)实训目的: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掌握发动机性能测试方法。

(2)实训内容:① 发动机功率测试:使用功率测试仪对发动机进行功率测试,分析发动机功率变化;② 发动机油耗测试:使用油耗仪对发动机进行油耗测试,分析发动机燃油消耗情况;③ 发动机排放测试:使用排放测试仪对发动机进行排放测试,分析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情况。

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训(1)实训目的: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故障排查能力。

(2)实训内容:① 故障现象分析:通过观察、询问、试车等方法,分析发动机故障现象;② 故障原因诊断: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如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等;③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发动机综合实验实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我对发动机结构、原理及维修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2. 提高动手能力:在拆装发动机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提高了动手能力。

汽车发动机技能训练

汽车发动机技能训练

汽车发动机技能训练
1. 发动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等。

学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

2. 发动机拆卸和装配:学习正确的发动机拆卸和装配技巧,包括工具的使用、螺栓的紧固顺序和力度等。

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发动机内部结构,并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

3. 发动机故障诊断:掌握常见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如检查油压、水温、排放等。

学会使用诊断工具,如汽车故障诊断仪,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4. 发动机调整和维修:学习进行发动机的调整和维修工作,如调整气门间隙、更换火花塞、更换滤清器等。

了解常见的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5. 发动机性能测试:学习如何测试发动机的性能,如测量压缩比、检查排气排放等。

这有助于确保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6. 燃油系统和排放控制:了解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喷射、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等。

学习排放控制系统的功能,如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技能训练,你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这对于从事汽车维修和保养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记得在实践操作中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有经验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实训项目1、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2、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汽车发动机技术是汽车行业中的核心容,学好发动机技术有利于他们掌握一门好的职业技能,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课程教学总目标;完成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的发动机理论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4、课程教学分期目标;第一学期;完成两大机构的教学任务,第二学期;完成五大系统的教学任务,5、主要教学模式与方法:分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法实施6、实训项目: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理论教学。

任务二:配气机构理论教学。

任务三:启动系统理论教学。

任务四:润滑系统理论教学。

任务五:冷却系统理论教学。

任务六:燃油供给系统理论教学。

任务七:点火系统理论教学。

实训项目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实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构成及功用。

2.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损坏形式及原因。

4.拆装的详细步骤。

二、设备工具:解剖发动机一台,典型的缸体、缸盖、缸垫、缸套、活塞、活塞环、连杆轴瓦、曲轴和活塞连杆总成。

三、操作步骤:1 .活塞连杆组的拆卸.2 .曲轴飞轮组的拆卸.3 .活塞连杆组的分解.4 .装合活塞连杆组.5 .曲轴飞轮组的装配.6 .将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四、技术标准及要求:1 .活塞环的侧隙为0.02~0.05mm ,三道环不要装错,三道环的开口要错开120 度;2 .活塞环的端隙为:第一道气环0.03~0.45mm ,第二道气环0.25~0.40mm ,油环0.25~0.50mm ,磨损极限值为:1.0mm ;3 .曲轴主轴承盖螺栓拧紧力矩65 N·m ,曲轴前后密封法兰紧固力矩M8为20N·m ,M10 为10 N·m ,曲轴后端滚针轴承应低于曲轴后端面1.5mm ;4 .飞轮紧固螺栓按对角线,分2~3 次旋紧,拧紧力矩为75N·m 。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二:配气机构的拆装一、教学目标:1.熟悉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各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二、实训器材: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轿车发动机等。

三、操作步骤:1.配气机构的拆卸配气机构的拆卸顺序:卸下气门室罩;卸下凸轮轴正时带轮;卸下凸轮轴轴承盖;取出凸轮轴;取出挺柱;用专用工具压气门;取出气门锁片;取出气门弹簧;取出气门油封及气门。

2.配气机构的装配配气机构的装配顺序:安装气门;装气门油封;装气门弹簧;装气门弹簧座;用专用工具装气门锁片;装挺柱;装凸轮轴;装凸轮轴正式带轮。

四、技术要求:1.拆卸配气机构的步骤和方法。

2.结合实际操作,叙述配气机构的装配标记和顺序。

3、凸轮轴转动时,曲轴不可位于上止点。

4、装配时应清洗零件,并吹干。

5.扭紧力矩按厂家规定调整。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三:起动机的测量与拆解检修一、教学目标:1.掌握起动机的拆装顺序。

2.了解起动机各零件名称和作用。

3.掌握对起动机进行简单测量的方法。

4.学习拆解检修及装配起动机作业的基本方法。

二、实训器材:汽车用起动机;万用表;维修工具。

三、操作步骤:1、认知汽车起动机的基本结构常见汽车起动机的基本结构如图1-防尘箍2-磁场绕组电刷3-磁场绕组接头4-接触点(至蓄电池)5-开关盒外壳6-开关接触点(至点火线圈)7-接触点(至磁场绕组)8-接触盘9-起动机接线柱10-连接片接线柱(至磁场绕组)11-保持、吸引线圈12-保持、吸引线圈外壳13-回位弹簧、顶杆及铁芯14-调整螺杆15-保护盖16-拨叉支承销17-拨叉18-驱动端盖19-驱动齿轮20-单向离合器21-滑环22-单向离合器固定盖板23-电枢轴24-螺旋槽25-电枢绕组26-电枢铁芯27-换向器28-磁场绕组29-磁极30-机壳31-电枢绕组电刷32-电刷架33-后端盖2、起动机拆解和清洗对分解的零部件进行清洗。

清洗时,对所有的绝缘部件,只能用干净布蘸少量汽油擦拭,其他机械零件均可放入汽油、煤油或柴油中洗刷干净并凉干。

3、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磁场绕组(定子)的检查;电枢绕组(转子)的检查;电刷的检查;换向器的检查;控制装置的检查四、技术要求:1.电刷长度应在10~16mm,弹性在标准围。

2.正确的装卸步骤。

3、转子与定子线圈的阻值在标准围。

4、控制装置吸拉线圈,保持线圈和接触盘的检查方法。

5、拨叉与移动铁芯安装正确。

6、装配完成后起动机直接搭电瓶能正常运转。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四:起动系电路检测一、教学目标:1.学习汽车电路图的读识技巧2.学习在汽车上检测起动系电路的方法3.了解起动机的电流走向二、仪器与工具:试验轿车一台、万用表、旋具、起动线路试验台(或相关零部件)三、操作步骤:1.根据汽车电路图分析起动系电路。

(图见下页)2.检查起动机控制线路,主要检测线路的通断情况。

3.检查起动机供电线路,重点检测线路各节点的电压降情况,各节点连接处的电压降不得大于0.2V。

4.连接起动系电路。

四、技术要求:1.次试验通电时间不要超过5s,以免损坏起动机及蓄电池;3.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避开弹簧秤夹具,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4.注意个接头点导通情况。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五: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一、教学目标:1、冷却系的组成及各部件的装配;主要机件的构造;冷却水的循环路线及控制方式。

2、冷却系主要零件的检验方法。

二、实训器材:1、设备汽车发动机4台;2、工具4套工具,电炉1台,万用表4块,温度计4 个。

三、操作步骤:(一)冷却系组成、主要机件的构造、冷却水的循环路线1、观察冷却系主要机件的安装位置、连接关系。

2、熟悉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及控制方式。

3、熟悉冷却水温调节方式。

4、观察散热器、风扇、水泵、缸体与缸盖水套、水温表传感器、节温器等主要机件的总体构造。

5、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水泵。

3、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节温器。

4、用工具从散热器上拆下热敏开关。

(二)冷却系主要总成的检修1、检测节温器2、检测硅油风扇离合器3、热敏开关的检查。

4、冷却液的检查5、检查皮带磨损、老化、裂纹,视情况更换皮带。

四、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更换所有衬垫和密封圈;2 保证叶轮与泵壳的轴向间隙、叶轮与壳体的径向密封处的间隙,满足轴承的润滑条件。

3、如果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不符合要求,或在常温下关闭不严,应更换节温器。

4、检查冷却液高度应符合要求;冷却液高度不符合要求,检查冷却液是否泄漏。

5、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热敏开关接线端与外壳间的电阻。

当水温达93 ~98 °时,开关应导通;当水温下降至88 ~93 °时,电阻应为无穷大。

否则,热敏开关损坏。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七:润滑系的拆装和检修一、教学目标:1、掌握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2、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与检验方法。

二、仪器与工具:1、设备汽车发动机4台;2、工量具4套工具,塞尺,机油泵、滤清器各4个,精密直规三、操作步骤:(一)润滑系组成主要机件的构造、润滑油路、曲轴箱通风的原理和连接关系1、观察机油泵、滤清器、机油散热器、限压阀、旁通阀等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2、按正确顺序分别将润滑系统各零部件从发动机机体上分解下来。

(1)放尽油底壳的机油。

(2)拆卸滤清器、油底壳。

(3)旋松分电器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拆去卡板,拔出分电器。

(4)拆下机油泵总成紧固螺栓,将总成一起拆卸下来。

(5)拆卸机油泵与集油器、连接管(吸油管组)。

3、对照润滑油路示意图,观察润滑油路中缸体、缸盖油道,在观察主油道与各道主轴承座孔油道时。

(二)机油泵的拆装与检修;1、机油泵的拆卸与分解2、机油泵的检查四、技术要求:(1)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时,将机油泵盖拆下,用塞尺在互成120 °角三个位置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

新机油泵齿轮啮合间隙为0.05mm, 磨损极限值为0.20mm 。

(2)检查主、从动齿轮与泵盖接合面的间隙: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间隙。

正常间隙应为0. 05mm, 磨损极限值为0.15mm 。

(齿轮与泵盖接合面间隙的检查)(3)检查主动轴的弯曲度:将机油泵主动轴支承在V 形架上,用百分表检查弯曲度。

如果弯曲度超过0.03mm ,则应对其进行校正或更换。

(4)检查主动齿轮轴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的间隙应为0.03 ~0.075mm ,磨损极限值为0.20mm 。

否则,应对轴孔进行修复。

(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间隙的检查)(5)检查泵盖:泵盖如有磨损、翘曲和凹陷超过0.05mm, 应以车、研磨等方法进行修复。

(6)检查安全阀:检查安全阀弹簧有无损伤、弹力是否减弱,必要时予以更换。

检查安全阀配合是否良好、油道是否堵塞、滑动表面有无损伤,必要时更换安全阀。

五、配分、评分标准:实训项目八:燃油供给系的清洗保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燃油供给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2、掌握燃油供给系各级保养的规操作及要求标准。

二、仪器与工具:柴油箱、柴油粗滤器、细滤器、输油泵和低压油管,喷油泵及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专用工具。

三、操作步骤:1、柴油机油箱的技术保养。

(1) 班次技术保养,先打开油箱下部的放油开关,放出少量沉淀油。

加油前先将加油口周围的灰尘、油泥清理干净,打开油箱盖,抽出过滤网,用清洁柴油清洗干净后装回加油口,然后才能开始加油。

(2)在三号技术保养时,清洗油箱。

打开放油开关放出油箱牛全部存余油;拆下供油开关处的输油管,并将管口包好,以防脏物进入管路中。

打开供油开关和油箱盖,从加油口加入清洁柴油反复冲洗油箱,直到从两个开关流出的油中不带脏物为止。

清洗过滤网和油箱盖,关闭开关,加满柴油,上好油箱盖,再装上输油管。

2、粗滤器和细滤器的技术保养(1)一号保养时,先打开细滤器的放气开关,同时拧开粗、细滤器的两个放油螺塞,放出粗滤器和细滤器中的沉淀物。

拧紧放油螺塞,打开油箱开关,使新油充满粗、细滤器。

用手压泵从放气开关排除供油系中的空气。

(2)三号技术保养时,清洗粗滤器和细滤器。

关闭油箱开关,放出粗、细滤器中的全部存油。

清洗粗滤器:拆下滤芯,放在清洁的柴油或煤油中,用毛刷将其清洗干净。

用清洁柴油或煤油将粗滤器弹簧及壳体腔清洗干净,然后将零件装复。

清洗细滤器:拆下细滤器滤芯,如果脏污严重,则要更换。

用干净柴油将壳体和盖的腔及固定板、弹簧座等零件清洗干净,然后装复。

四、技术要求:1、喷油量的调整包括额定供油量、怠速供油量、供油均匀性和冒烟限位器的调整等。

2、调速器作用转速调整包括额定转速、怠速转速和校正器工作转速围调整等。

3、喷油泵供油时刻的调整包括预行程和喷油正时的调整,以及凸轮转角均匀度的调整等作业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