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热电偶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

合集下载

热电阻热电偶选型样本

热电阻热电偶选型样本

分度号 K E K E
测量范围℃ 0~800 0~1000
0~600
0~800 0~1000
0~600
保护管材料
不锈钢 1Cr18Ni9Ti
规格
总长 L 置深 l
mm
mm
300 350 400 450 550 650 900 1150 1650 215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750 1000 1500 2000
K
WRN-625
WRE-621
单支镍铬-铜镍
E
WRE-625
温度范围℃ 0~600
保护管材料
不锈钢 1Cr18Ni9Ti
热相应时间 <20 s <30 a <20 s <30 s
工作端形式 接壳式 绝缘式 接壳式 绝缘式
-10-
德利电器
DE LI ELECTRIC
固定锥形螺纹保护管型号规格对照表
固定螺纹规格 产品型号
WRE-420A φ95 φ70 φ36 10
WRE2-420 φ95 φ65 φ45 15
WRN-430 φ95 φ65 φ45 15
RN2-430 φ95 φ65 φ45 15
WRE-430 φ95 φ65 φ45 15
WRN2-430 φ95 φ65 φ45 15
WR 系列热电偶
-8-
德利电器
WR 系列热电偶
固定法兰式热电偶 热电偶类别 产品型号 WRN-420
单支镍铬-镍硅 WRN-420A
双支镍铬-镍硅 WRN2-420 单支镍铬-铜镍 WRE-420
WRE-420A 双支镍铬-铜镍 WRE2-420 单支镍铬-镍硅 WRN-430 双支镍铬-镍硅 WRN2-430 单支镍铬-铜镍 WRE-430 双支镍铬-铜镍 WRE2-430

热电偶参数

热电偶参数

热电偶参数
热电偶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是由两个不同金属材料
焊接在一起而生成的,当两个焊点温度不同时,会在其两端产生热电
势差。

通过测量这个热电势差来推算温度变化,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

热电偶的参数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电压输出、精度、响
应时间、工作温度范围等。

首先是电压输出,一般情况下热电偶的电
压输出范围比较广,从几毫伏到数十毫伏不等,因此在选购时需根据
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输出范围。

其次是精度,热电偶的精度是指其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热电偶的精度一般在0.1%~0.2%之间,而高精度热电偶的精度甚至可以达到0.01%。

响应时间是指热电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一般情况下响应时间越短,热电偶的灵敏度越高。

最后是工作温度范围,热电偶的工作温度范围决定了其适用领域。

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如K型热
电偶适用于工作温度在-200℃~1300℃范围内的场合,而N型热电偶
则适用于工作温度在-270℃~1300℃范围内的场合。

总之,热电偶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具有电压输出、精度、响应时间和工作温度范围等多个参数,用户在选择时需根据实际
需要加以考虑。

通过熟练掌握热电偶的参数,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测量
温度的作用。

1,.热电偶型号

1,.热电偶型号

●结构与原理工业热电偶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若配接输出4~20mA、0~10V等标准电流、电压信号的温度变送器,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装配式热电偶是由感温元件(热电偶芯)、不锈钢保护管、接线盒以及各种用途的固定装置组成。

铠装式热电偶比装配式热电偶具有外径小、可任意弯曲、抗震性强等特点。

适宜安装在装配式热电偶无法安装的场合,它的外保护管采用不同材料的不锈钢管(适合不同使用温度的需要),内充满高密度氧化物质绝缘体,非常适合安装在环境恶劣的场合。

隔爆式热电偶通常用于生产现场伴有各种易燃、易爆等化学气体。

如果使用普通热电偶极易引起环境气体爆炸,因此在这种场合必须使用隔爆热电偶,隔爆热电偶适用在dⅡBT1—6及dⅡCT1—6温度组别区间内具有爆炸性气体的危险场所内。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量端叫工作端(热端)接线端子端叫冷端,当热端和冷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里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会指示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应温度值,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增长。

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的材质以及两端的温度有关,和热电偶的长短粗细无关。

●热电偶的种类热电偶的主要种类区别在其热电偶芯(两根偶丝)的材质不同而不同,它所输出的电动势也不同,热电偶主要有以下几种(见下表),名称型号(代号)分度号测温范围(℃)允许偏差(℃)镍铬-镍硅WRN K 0—1200±2.5或0.75%︱t︱镍铬-铜镍WRE E 0—900±2.5或0.75%︱t︱说明:表中“t”为实测温度;代号后加“K”字即为铠装式热电偶。

1>装配热电偶装配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可选型号B型、S型、K型、E型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热电偶时间常数◆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破裂。

热电偶类型及参数

热电偶类型及参数

热电偶类型及参数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主要取决于热电极的高温性能,也就是说,在高温介质中,热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能越稳定,则由它组成的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就越宽。

1.耐高温--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主要取决于热电极的高温性能,也就是说,实验电炉在高温介质中,热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能越稳定,则由它组成的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就越宽。

2.再显性好--用相同的两种热电极材料的热电偶,要求它们的电热性能相而而稳定,这样能使热电偶成批生产,并有很好的互换性;3.灵敏度高,线性好--要求电偶所产生的温差热电势足够大,并与温度呈线性关系;4.要求热电有为材料除能满足上述几点要求外,并希望它的电阻系数和电阻温度系数尽可能地小,且其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目前常用的热电偶有以下几种:[1)铂铑/铂热电偶——其分度号为S,正极是90%铂和10%铑的合金,负极为纯铂丝。

这种热电偶的优点是能容易制备纯度极高的铂铑合金,因此便于复制,且测温精度高,可作为国际实用温标中630.74—1064.43℃范围内的基准热电偶。

其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宜在氧化性和中性气氛中使用;它的熔点较高,故测温上限亦高。

在工业测量中一般用它测量1000℃以上的温度,在1300℃以下可长期连续使用,短期测温可达1600℃。

铂铑/铂热电偶的缺点是价格昂贵,热电势小,在还原性气体、金属蒸气、金属氧化物及氧化硅和氧化硫等气氛中使用时会很快受到沾污而变质,故在这些气氛中使用它他须加保护套管,另外,这种热电偶的热电性能的非线性较大,在高温下其热电极会升华,使铑分子渗透到铂极中去沾污它,导致热电势不稳定。

[2]镍铬/镍硅热电偶——其分度号为K,正极成分是9—10%铬、0.4%硅,其余为镍,负极成分为2.5—3%硅,<0.6%铬,其余为镍。

这类热电偶的优点是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其他学稳定性好,热电势较大,热电势与温度问的线性关系好,其热电极材料的价格便宜,可在1000℃以下长期连续使用,短期测温可达1300℃。

热电偶型号:B,S,E,K,R,J,T的适用范围,教你正确选用!

热电偶型号:B,S,E,K,R,J,T的适用范围,教你正确选用!

热电偶型号:B,S,E,K,R,J,T的适用范围,教你正确选
用!
在工业自动化仪表进行温度测量时:就地的温度测量我们可以选择温度计等现场温度指示设备,但是在温度信号进行远传的时候,我们用的最多的温度测量远传设备就是:热电阻和热电偶了。

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应对多变的工作温度环境,热电偶也有许多的种类:B型,S型,E型,K型,R型,J 型,T型等热电偶类型,不同的温度测量环境中,我们使用不同的热电偶类型,用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温度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那么我们一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选用热电偶的呢?为了大家便于保存,我们用图片形式说明。

热电偶使用选择标准
热电偶对比选择使用
介质环境不同,热电偶类型不同
铠装热电偶比较常用
国标:标准热电偶
特殊场合:使用非标热电偶
七种标准热电偶类型
热电偶和热电阻线性区别
以上是常用的热电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选用标准,熟练的掌握热电偶的选用标准,可以让我们的仪表测量工作事半功倍!说的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师傅们及时斧正,感谢!一起交流学习电气仪表知识!。

热电偶型号含义(精品文档)_共3页

热电偶型号含义(精品文档)_共3页

技术参数B型、S型、K型、E型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热电偶与热电阻均属于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尽管其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不尽相同。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器件,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测量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更能够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

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势顾名思义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

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热电偶的电信号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

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补偿导线又分为补偿型和延长型两种,延长导线的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但是实际中,延长型的导线也并不是用和热电偶相同材质的金属,一般采用和热电偶具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导线代替。

热电偶电极直径

热电偶电极直径

热电偶电极直径
摘要:
1.热电偶电极直径的定义和作用
2.常见的热电偶类型及其电极直径
3.热电偶电极直径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4.我国热电偶电极直径的标准和规定
正文:
热电偶电极直径是指热电偶中两种不同金属导线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热电偶电极直径的选择和设置对于热电偶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热电偶类型包括:K 型热电偶、J 型热电偶、T 型热电偶和N 型热电偶。

这些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各有不同,例如,K 型热电偶的电极直径通常为2-4 毫米,J 型热电偶的电极直径为2-3 毫米,T 型热电偶的电极直径为1-2 毫米,N 型热电偶的电极直径为2-4 毫米。

在选择热电偶电极直径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热电偶材料、被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安装方式和使用环境等。

不同的因素会对热电偶电极直径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测量范围较小的热电偶需要较小的电极直径,以提高测量精度;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需要选择耐高温的热电偶材料,并适当增加电极直径,以提高热电偶的稳定性和寿命。

我国对于热电偶电极直径的标准和规定主要包括:GB/T 1591-1994《热电偶》和GB/T 16839.1-2011《热电偶和热电偶传感器第1 部分:总则》
等。

这些标准和规定对热电偶电极直径的测量、表示和精度等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热电偶的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热电偶电极直径是热电偶的重要参数之一,其选择和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tc热电偶参数

tc热电偶参数

tc热电偶参数TC热电偶参数的重要性TC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由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组成,通过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在工业生产中,TC热电偶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领域。

它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TC热电偶的参数是评估其性能和适用范围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对TC热电偶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介绍。

1. 温度范围:TC热电偶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是评估其适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的TC热电偶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如K型热电偶适用于-200℃~1250℃的温度范围,而J型热电偶适用于-210℃~1200℃的温度范围。

2. 灵敏度:TC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单位温度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

灵敏度高的TC热电偶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

3. 线性误差:TC热电偶的线性误差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偏离程度。

线性误差越小,TC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精度越高。

4. 响应时间:TC热电偶的响应时间是指它从受到温度变化到输出电压稳定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TC热电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越快。

5. 稳定性:TC热电偶的稳定性是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输出电压的变化程度。

稳定性好的TC热电偶能够提供可靠的温度测量结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TC热电偶的参数对其性能和适用范围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和使用TC热电偶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TC热电偶,并关注其温度范围、灵敏度、线性误差、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我们的测量和控制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TC热电偶的安装和使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T 5219—91)工业热电偶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
最后更新:2004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5219—91
工业热电偶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拆卸的和铠装的工业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的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一对或两对热电极、保扩管和接线装置或其它附加装置的热电偶。

2 热电偶型式
2.1热电偶的保护管形状和固定装置型式见表1。

表1
序号
保护管
形状固定装置
型式
示意图
1 直带


形管



2

形装置
3
直形固定螺纹
4 5
6

形固活定动卡卡套或套螺螺纹纹
7

形固定法兰
8
9

形活动法兰
10 固活定动卡卡套或套法法兰兰
11 直







12 直






此图和“11”图中分开的。

13

形固定螺纹
14
锥形焊接
注:表中序号5图中M:尺寸为M20×1.5,亦允许用户与生产厂协商制造其它尺寸。

2.2 热电偶的接线装置型式
热电偶的接线装置有以下几种型式:
无接线盒;
简易型;
防护型(防淋、防溅、防喷等);
隔爆型;
插接座型。

3 基本参数及尺寸
3.1 热电偶基本参数
热电偶的类型、分度号和温度范围见表2。

表2
热电偶类型分度号温度范围℃
铂铑10%—铂
铂铑30%—铂铑6% S
B
0~1600
600~1700
注:热电偶的实际工作温度范围是与保护管材料,被测介质,偶丝直径等有关,应由生产厂在使用说明书中加以规定。

3.2外露长度
外露长度(L0)见表4。

表4 mm
注:表1中序号5图中L,尺寸亦允许用户与生产厂商制造其它尺寸。

3.3 直角形保护管的长度
热电偶直角形保护管的长度L A、L B均可为500或750mm。

3.4固定装置尺寸
不同型式的固定装置其尺寸见表5、表6、表7。

表5 mm 固定装
置型式示意图
保护

直径
d
M h S D0
公称压力
MPa
直固形定保螺护纹管
8 M16×1.515 22 φ30
10 10
M27×232 32 φ40
12
16
20 M33×235 36 φ48
锥固
形定
保螺
护纹

—M33×232 36 φ4830
注:①插座接线盒的热电偶,当保护管直径为12mm时,可选用M22×1.5的联接螺纹。

②当特殊用途时,经用户与生产厂协商,允许生产其它尺寸的固定装置。

表6 mm 固定装
置型式示意图
保护管
直径d
D D1D2d0H h
公称压
力MPa
活动法兰
8
φ70φ54—φ6——常压10
12
16
20
25
固定法兰
8
φ95φ65φ45
φ14
16
2 2.5 10
12
φ105φ75φ55
18
16
20 φ115φ85φ65
表7 mm
固定装
置型式示意图
保护管
直径d
M H S
公称压力
MPa
卡套螺纹
1.0
M12×1.5
15
19












1.5
2.0
3.0
4.0
4.5
M16×1.522
5.0
6.0
2.5 常压
8.0
续表7 mm
固定装
置型式示意图
保护管直
径d
D D1D2d0H h S
公称压力
MPa
卡套法1.0
φ95φ65φ45φ1416 2 19






1.5
2.0
3.0
4.0

4.5 套





5.0 2.5 2.5 常压
6.0
8.0
3.6 接线盒出线孔尺寸
接线盒出线孔尺寸见下图。

A =φ8mm、φ10mm、φ12mm和φ15mm四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小白、黄宝奎、贺国良、何诗豪。

本标准自实施日期起原机械工业部发布的ZBY 023—81《热电偶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和ZBY 024—81《铠装热电偶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作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