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

合集下载

分级的含义是什么

分级的含义是什么

分级的含义是什么在各个领域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分级这个词。

从教育到商品评级再到风险评级,分级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那么,究竟分级意味着什么呢?1. 定义分级是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者特征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它可以用于描述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便于理解和解释的方式。

2. 教育领域中的分级在教育领域,分级通常被用来描述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水平。

这种分级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进程并根据个体的需要进行教学。

学生通常会接受各种程度的分级,例如年级分级、考试成绩分级和能力分级。

年级分级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将他们划分到不同的年级中。

这样做可以确保学生在适合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并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比较。

考试成绩分级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通过对学生在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次考试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自己学习水平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老师提供指导学生和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

能力分级是根据学生在特定领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将他们划分到不同的等级。

这种分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特定领域的强项和弱项,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 商品评级在商品评级中,分级被用来描述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等特征。

分级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决策和比较不同商品的参考依据。

例如,在电子产品领域,手机通常会根据其性能和功能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端、中端和低端。

这样的分级可以让消费者更了解不同手机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程度也会通过分级进行评估。

例如,一些国家会将肉类分为不同等级,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

4. 风险评级在金融和投资领域,分级通常被用来描述投资产品的风险水平。

风险评级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一项投资的潜在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决策。

金融机构通常会对不同的金融产品进行分级,如债券、股票、基金等。

这些分级可以提供给投资者一种衡量风险和收益潜力的标准,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

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

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

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
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是指将食品按照其安全等级进行分类,以便消费者和生产者在购买和销售食品时能够了解其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的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
1. A级:符合国家标准,无任何食品安全问题,是最高安全等级的食品。

2. B级:符合国家标准,但存在轻微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存在微量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3. C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存在较高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4. D级: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存在大量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的质量问题。

除了上述标准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食品安全分层分级标准,如:
1. 有机食品:指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

2. 绿色食品:指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同时符合国家标准。

3. 无公害食品: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均符合国家标准,无任何污染和残留物的食品。

以上标准都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食品安全而
制定的,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应该注意查看标签上的相关信息,选择符合标准的食品。

分级分类使用标准

分级分类使用标准

分级分类使用标准
数据分级分类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来制定,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的重要性: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分类,重要的数据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保护,次要的数据则可以相应放宽。

2. 数据的敏感性:敏感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国家安全等方面,需要采取更加严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3. 数据的使用场景:根据数据的使用场景来制定分级分类标准,例如在金融行业,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数据需要严格保护,而在教育行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4. 数据的处理方式:数据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分级分类的标准,例如数据的存储、传输、使用、销毁等过程都需要进行管理和保护。

5. 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是制定分级分类标准的重要依据,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总之,制定分级分类使用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使用场景、处理方式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等。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

数据分级分类国标

数据分级分类国标

数据分级分类国标
根据国家标准,数据分级分类主要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
行分类和分级,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管理和使用控制。

在中国,数据分级分类国标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具体
包括以下四个级别:
一级:指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的数据。

这类数据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只允许授权的人员
和机构访问和使用。

二级:指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具有较大作
用的数据。

这类数据也需要进行保护,只允许授权的人员和机构访问
和使用。

三级:指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具有一定作
用的数据。

这类数据需要进行基本的保护,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授权的人员和机构提供访问和使用。

四级:指其他不属于一、二、三级的数据。

这类数据不需要特别
保护,但还是需要进行普通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各类数据的分类和分级需要各相关机构和单位按
照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同时,国家也鼓励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强
对数据的分类、分级和保护,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数据分级标准从高到低

数据分级标准从高到低

数据分级标准从高到低一般包括四个级别,分别为1级、2级、3级和4级,具体介绍如下:
1.1级数据:此类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不会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危害。

一般来说,这类数据通常是一些公开数据,如营销材料、联系信息、客户服务合同和价目表等,这些信息一般对个人和组织权益无实质性影响。

2.2级数据:此类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轻微危害。

这类数据通常在组织内部、关联方共享和使用,相关方授权后可向组织外部共享。

例如客户数据、销售手册和组织结构图等。

3.3级数据:此类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一般危害。

这类数据仅能由授权的内部机构或人员访问,如果要将数据共享到外部,需要满足相关条件并获得相关方的授权。

例如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合同信息、员工信息和薪水信息等。

4.4级数据:此类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危害,但不会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利益。

这类数据按照批准
的授权列表严格管理,仅能在受控范围内经过严格审批、评估后才可共享或传播。

例如客户身份信息、个人身份和信用卡信息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领域,还可能存在更细粒度的数据分级标准,以满足该行业或领域的特殊需求。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分类分级的方式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数据的性质、用途和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数据的分级级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中国社会九层分级

中国社会九层分级

中国社会九层分级1级:以在任政治局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1和2级的区别在于,1级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级没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份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

和3级的区别在于,2级能影响国家政策,3级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

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级不能。

3级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级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

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

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

和5级的区别在于,4级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级没有。

5级: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

和6级的区别在于,5级有自己的事业,6级没有。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

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

和7级的区别在于,6级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级很难。

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最后能够定格在第5级就算是很不错了。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着、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

和8级的区别在于,7级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级不能。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

和9级的区别在于,8级能够自食其力,9级不能。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不能自食其力。

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是草根阶层。

安全生产分类分级

安全生产分类分级

安全生产分类分级
安全生产的分类分级是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安全生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安全生产是指可能导致特别重大事故的生产活动,如核能、煤矿等高风险行业。

一级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严格,必须有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级安全生产是指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生产活动,如化工、建筑等领域。

二级安全生产管理虽然不如一级严格,但也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

三级安全生产是指可能发生一般事故的生产活动,如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相对低风险的行业。

三级安全生产管理注重日常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不同级别的安全生产要求不同,但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督导,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安全生产的分类分级是为了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分级管控分级标准

安全分级管控分级标准

安全分级管控分级标准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 d )2 1 d / D P ( ) 2 ( D Db ) 1 Db / D
若筛孔D为1mm,对两种筛丝的不同颗粒通过的概率比较如下:
筛分通过概率的影响因素
若筛面倾斜,筛孔的大小将减少为D’=Dcosα,则球形颗粒通 过筛孔的几率减少,颗粒若是长方,方或不规则,通过几率将减 小. 实际球形颗粒通过筛孔的几率将比计算的结果稍大,原因如 图,只要 不超过一定的范围,颗粒仍有被弹起而再落入筛孔的 可能.
图4.5斜筛目对颗粒通过的影响
图4.6 颗粒的弹性通过
筛分效率
含有大小不同颗粒的物料经筛分后,仍有小于筛孔粒径的颗粒不穿过 筛孔,也即筛上料中仍含有筛下料的颗粒.一般用筛分效率来表征筛分质量. 设入筛物料中含有筛下粒级的质量为m1,筛上料为 m2,混在筛上料中 的筛下料为 m3, 实际筛出的筛下料为m4, 则:
mg

6
d 3 ( s a ) g p
最终沉降速度
颗粒最终沉降速度与雷诺数大小而不同, Rep越大,dp 越大, 终端速度随dp的2,1,1/2次方变化.
1、Rep<3 , 层流状态
2、 103>Rep>3, 紊流状态
3、 Rep>103,湍流状态
重力分级机示意与分级结果
粗分级机的原理与设备
第二区域为导向叶片形成的漩流区,当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与气流向心方向流速 分量数值上相等时,相应的颗粒粒径即为最小分级粒径,若颗粒为球形,可以由 下式计算:
离心式分级机的原理与设备
又称内部循环式选粉机,与粉磨机联合形成圈流粉磨系统. 构造: 由上为圆柱下为圆锥的内外筒体4 ,5套装而成.上部 有转子,由撒料盘10,小风叶2,大风叶1等组成.大小风叶内 筒上边缘装有可调界的档风板11,内筒中部装有导向固定 风叶6,内筒支架3,7固定在外筒内部。
牛顿分级效率
将某一粒度分布的粉料用分级机进行二分,令大粒部分为粗粒级,小粒部 分为细粒级,则分级效率的表达式为:
n
粗粒级中实有的粗粒量 细粒级中实有的细粒量 1 原料中实有的粗粒量 原料中实有的细粒量
设mF:原料量, mA:粗粒级量, mB:细粒级量,ωa:原料中实有的粗粒级比率 (质量分数),ωb:粗粒级中实有的粗粒比率,ωc:细粒级中实有的粗粒级 比率,则上式可写成: m m (1 c ) n A b B 1 mF a mF (1 c ) a b 1 a (1 b ) 按物料平衡, mF=mA+mB, 和 mFωa= mAωb+mBωc 可得:
m1 m3 m4

m4 m m3 100 % 1 100 % m1 m1
上式也可用累积筛下百分含量表示:
a (b c ) b c 100 % 100 % b (a c ) b (1 c )
ωa ---筛下料中含筛下料的质量分数,一般筛面不破时为100%, ωb—入筛物料含筛下粒级的质量分数, ωc—筛上料中含筛下粒级的质量 分数. 一般工业实际筛分效率为70%-98%,影响因素有:筛面运动,料层厚,筛 孔形状与有效面积比,颗粒形状,大小粒度及分布,含水率等.
2.筛分设备
工业上一般按筛面的运动方式来划分筛分设备
振动筛的工作原理
4.3 颗粒流体系统分级设备
流体分级: 对小于100μm的物料可利用粒度变化对流体阻 力和颗粒所受的力的平衡原理而分级.流体是水时为湿式分 级,利用空气时为干式分级.
重力式分级机: 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调整 颗粒粒度进行分级. 设想颗粒在流体中进行自然沉降,速度逐 步增加,流体对之阻力逐步加大, 颗粒速度到达一定程度后,重 力和流体阻力平衡,速度保持一定,此后颗粒在此定速下继续 沉降,设颗粒为球形,所受的重力为: (式中,ρs-颗粒密度,ρa-流 体密度,dp-颗粒直径)。
工作原理与沉降粒径
工作原理:固气悬浮体系在负压下以10-20m/s的流速进入内外锥之间的空间. 大颗粒先碰撞反射棱锥体4,落下后,经粗粉管排出.两锥间气流速度降至46m/s时,又有粗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分选出来.气流上升到顶部,气流方向突变,同 时气流在导向叶片的作用下作旋转运动,较粗颗粒由于惯性力和离心力而甩向 内锥内壁,最后也进入粗粉管5.细粒随气流中心排气管7带出. 分离产品细度为 0.08mm方孔筛筛余10-20%. 粗分离机分级的第一区域主要是重力沉降,可分离的最小粒径可用下式表示:
分级的作用
分级是粉体工程学中最基本的 操作过程之一。
(1)按需要去除粉体产品中过大(小)的颗粒, 使原料或产品的粒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与粉碎操作配合,组成粉碎-分级系统。 (3)进行产品的粒度分布测定。
分级系统
一般粉碎与分级串联进行:
1.分级性能的评估
部分分级效率曲线: a为粉末原料的粒度分布曲线,b为分级后粗粒部分的粒 度分布曲线.设粒度d 和d+Δd区间原料重量为Wa,同区间 的粗粒的重量为Wb,则Wb/Wa=ηd称为部分分级效率,又叫 区间回收率.图(b)按相同粒度描绘Wb/Wa值,所得曲线c为 部分分级效率曲线.该曲线与50%水平线的交点称为50% 分级点,对应的粒度为d0或d50.
mA a c mB b a 和 mF b c mF b c 代入后整理得 :
n
(b a )(a c ) 100 % a (1 a )(b c )
牛顿分级效率的物理意义为实际分级机达到理想分级的质量比.
分级粒度与分级精度
分级粒度:三种表示方式 a) d50—部分分级效率为50%时的颗粒直径. b) da---表示错位料量相等,如图,通过da作垂线,使面积I 与面积II相等, 即为 分级粒径. c) dp— 用某一孔径的筛子筛分,其粗粒的筛下量与细粒的筛上量相等时,这 时筛孔的尺寸为分级粒径. 一般均用d50作为分级粒径.
旋风分离机动作原理
工作原理
气流:空气在离心机19的作用下以切线方向进入选粉机,经由滴流装置 11的间隙内旋上升,进入选粉室(分级室).
物料:物料由进料管5落到撒料盘后,向四周抛出, 与上升的气流相遇. 1)物料中的粗颗粒因其质量大,受撒料盘及小风叶作用而产生的离心 惯性力大,被甩向选粉室的内壁而落下,至滴流装置处与此处的上升气 流相遇,再次分选.粗粒最后落到内锥下部经粗粉管口排出. 2) 物料中的细粒部分因质量小,进入选粉室后被上升气流带入旋风 筒7,被收集下来,落入外锥体,经细粉出口管13排出. 循环气流:消除细粉后的空气出旋风筒管经集风管6和导风管14返回风 机19.形成了选粉室外部气流闭路循环.循环风量.循环风量可由气阀16 调节. 分选粒度调节: 支管调节气阀17,用来调节经支风管15直接进入旋风筒 的风量与经滴流装置进入选粉室的风量之比,也就是控制选粉室内气 流上升的速度,借此,可大幅度调节产品细度.通过改变撒料盘的转速及 小风叶数量也能单独调节细度,一般主要靠调节气流速度来控制产品 细度. 与旋风分级机相比的优点: 1)对细料(比表面5000-6000cm2/g),分级效率高. 2)设备的磨损件少.轴承受力小,振动小,结构简单, 3)调节细度灵活方便,只需调节风门,不需停机.
1.筛分机理
颗粒筛分条件:在筛分过程中,颗粒若通过筛孔,其必要条件是颗粒的大小 一定要比筛孔小,充分条件是颗粒与筛面间要保持相对运动。 颗粒通过概率: 如图一方形筛孔,筛孔净边长为D,筛丝直径为 Db,而被筛 分的颗粒直径为 的球形d,.球粒中心的运动范围为(D+Db)2,球若落下其球心 的位置应在(D-d)2,球落下的几率为:
分级精度: 按部分分级效率曲线,取d25/d75或d75/d25值作为分级精度指标. 有时当粒度分布范围较大时用d10/d90,或粒度分布较陡斜时用(d90d10)/d50.
4 . 2 筛分
筛分:将粉末颗粒置于具有一定大小孔径或缝隙的筛面上, 使通过筛孔为筛下料,被截留在筛面上为筛上料.这种分级方 法为筛分。 筛制: a) ISO制:以方孔筛的边长表示筛孔大小. b) 公制筛:每平方厘米筛面面积上含有筛孔的数 目表示 筛孔大小,一般用1cm长度上筛孔数目表示筛号. 筛制对比见 c) 英制筛:每1英寸长度上筛孔的数目表示筛目. 教材表4.1 d) 筛系列: 标准筛的筛比为(2)1/4=1.189,常用于测定粒 度分布. 另有与之并列的筛比为(10)1/10=1.25的系列. 孔隙率: ηs 也称开孔率或有效面积比,指筛孔净面积占筛面总面积的 比率(%): ηs=(1-zDb)2100%, z--单位长度内的筛孔数, Db-筛丝直径. 筛孔较小时,有效面积比较低,可能影响粒子通过 筛孔的可能性。
4 分 级
4.1.概述
定义:按生产工艺的要求,把粉碎产品按某种粒度大小或不同 种类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过程称为分级。 利用颗粒的几何特征的差别进行操作的。即是利用粉体颗 粒的大小或形状的差别将其分离的操作。通常所说的粉体分 级,一般就是指粒度分级。
分级方式:按照分级原理或分级方法、手段的不同分为 筛分分级:适合粒度大于0.05mm粉末的分级。 流体(液体或气体)分级: 适合粒度小于0.05mm粉末的分级。 分级粒径:将任一组颗粒进行分级,若粗粒部分未混入小于d0 的颗粒,细粒部分未混入大于d0的颗粒,此时由于d0粒度的分级 进行的完全,称为理想的分级. d0为分级粒度或分级颗粒直径, 此时的分级效率为100%.
影响筛分的因素
物料方面: a)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大时(>0.5)筛分粒处理能力与颗粒密度成正比,密 度小时,由于颗粒飞扬,正比关系不易保持. b) 粒度分布,细粒多则处理能力强,最大允许粒度不应大于筛孔的2.5-4 倍,粗粒,阻碍粒愈小,越易筛分. c)含水量,含水量高,颗粒间粘附而结成团块或堵塞筛孔,筛分能力下降. 筛分机械方面: a) 孔隙率, 筛面开孔率越小,筛分处理能力越小,但使用寿命长. b)筛孔大小, 筛孔大小与处理能力成正比. c) 筛孔形状,正方形筛孔的处理能力比长方形的小,但正方形的筛分精 度高. d) 振动的幅度与频率, 振动使物料在筛面上运动,防止堵塞,振动有利于 提高筛分效率. e) 加料均匀性, 加料均匀有利于筛分,特别是对于细料. f)料速与料层厚度, 筛面倾角大,可增加料速,又增加处理能力,但降低筛 分效率, 料层薄,会降低处理能力,但提高筛分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