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梁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主次梁搭接的构造要求

主次梁搭接的构造要求

主次梁搭接的构造要求
主次梁搭接的构造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在主梁的侧面(横方向)连接次梁时,通常有以下两种作法:
* 将主梁作为次梁的支点并将次梁的两端与主梁的连接作为较接连接来处理(即简支梁形式)。

* 将主梁作为次梁的支点,并将次梁的两端与主梁的连接作为刚性连接来处理(即连续梁形式)。

2. 次梁两端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铰接连接还是刚性连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 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常采用整浇式或搁置式连接形式。

* 多数整浇式预制主-次梁连接中,预制主梁中部预留现浇区段,底筋连续,预制次梁底筋伸出端面,伸入预制主梁空缺区段内,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连接。

* 由于预制主梁中部预留缺口,增加预制和吊装难度,故也可设置预制主梁不留缺口的整浇主-次梁连接。

该连接在主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抗剪钢板,同时预留与次梁下部钢筋连接的短钢筋,预制次梁吊装到位后,下部伸出钢筋与主梁的预留短钢筋通过灌浆套筒进行连接。

请注意,这些只是基本的构造要求,具体的构造措施可能因不同的建筑规范、材料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施工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图2-10。该内力值可通过取隔离体的方法计算求得,即 弯矩设计值: 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
Mb = M -V0×b/2
支座中心线处截面的弯矩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48
剪力设计值:在均布荷载作 用下:
支座中心线处截面的剪力
Vb= V -(g+q)×b/2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 Vb=V 当板、梁中间支座为砖 墙时,或板、梁是搁置在钢 筋混凝土构件上时,不作此 调整 图2-10
红色外包线即为所求弯 矩包罗图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图2-9
(a) 弯矩包络图;(b) 剪力包络图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47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支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计算值)
(1)问题的提出:由于将实际结构简化为直线,故所求得
的支座弯矩和剪力是支座中心线处的数值,实际最危险的截
面应该在支座边缘,所以应将所求得的数值加以调整,见附
l2/l1≤2 时,按双向板设计;2 <l2/l1<3 时,
宜按双向板设计。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16
2.1 概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 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 按双向板计算。
l2
q1
A
1m
fA A
l1
1m
q2 fA A
图2-2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13
2.1 概述
化简上式得:
ql q l
4 11
4 2 2
4 l ,即 q q 2 (c) 1 2 4 l1
பைடு நூலகம்

梁的设计尺寸

梁的设计尺寸

梁柱设计经验一、梁的设计1.梁尺寸确定。

该工程定为纵横向承重,主要为横向承重,根据梁尺寸初步确定:主梁高h : (1/8—1/12)L, 宽b(1/3—1/2)h连系梁高h : (1/10-1/15)L, 宽b(1/3-1/2)h次梁高h : (1/12-1/18)L, 宽b(1/3-1/2)h2我这里引用一些梁设计的经验:(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

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梁外皮与柱外皮齐平。

当建筑有要求时: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

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

(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此条是从弹性计算角度出发)。

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5).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

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

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6).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

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

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

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

梁柱截面确定)

梁柱截面确定)

板厚一般取板跨的40分之一,或者30分之一,不全面,具体可参见《砼规》GB50010-2010第9.1.2条,想必你应该很容易弄到规范吧。

板的经济跨度一般为2-3米,次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4-7米,主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5-8米。

梁的截面确定:先根据梁的跨度来确定梁截面的高度。

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十五分之一,主梁一般取十二分之一。

然后根据高度不超过宽度的四分之一来确定宽度,主梁宽不要小于250,次梁宽度不要小于200为宜。

切记,结构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可以在规范上找到相关规定。

你所做的每一个步骤中的数据、计算公式都要到规范中去找。

荷载其实相对于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了,主要是其中的几个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神马的,其它的到没什么。

说一下荷载的布置,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好办,主要是板,梁,柱以及其它建筑层的重量,比如填充墙、门窗、抹灰等。

这个荷载是除了钢筋混凝土的梁板柱以外都是要自己手算然后用到建模里面的。

活载主要分成楼面均布活载、集中荷载。

具体工程的活载是不一样的,主要参见《荷载规范》GB50009-2001,现在要出新的荷载规范了。

1、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2 柱剪跨比宜大于2;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2、梁截面尺寸选择取决于梁的跨度,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与跨度有关,主梁 H= 1/12~1/16跨度,B=1/2~1/3H;次梁 H= 1/12跨度,B=1/2~1/3H;柱B=1/15跨度,H= 1~1.5B;1、梁的截面尺寸(1) 梁的一般要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

主次梁钢结构设计

主次梁钢结构设计

主次梁钢结构设计主次梁是钢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梁型之一,它具有梁材轻、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领域。

本文将从主次梁的定义、设计方法、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主次梁的定义。

主次梁是指在钢结构中,承担主要荷载的梁称为主梁,承担次要荷载的梁称为次梁。

主次梁在结构中起着承载和传递荷载的作用,主梁承载的荷载较大,通常为楼板和屋面荷载,而次梁承载的荷载较小,通常为挡土墙荷载或局部荷载。

其次,主次梁的设计方法。

主次梁的设计主要包括受力分析、截面设计和节点设计。

首先,通过对结构荷载和支座条件的分析,确定主次梁所受荷载的大小和类型。

然后,根据荷载大小和跨度选择合适的钢材型号,并进行截面设计,计算梁的承载能力和挠度。

最后,进行节点设计,确定连接方式和节点尺寸,保证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再次,主次梁的施工要点。

主次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证梁的几何尺寸和拱度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偏差。

其次,梁的初始计算预应力应合理施加,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强度。

接下来,施工时要确保梁的防腐措施和防火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保证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要进行梁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精度、截面精度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保证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主次梁作为钢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诸多优点,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确保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主次梁的设计和施工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做好细致的分析和计算,保证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主次梁的布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主次梁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地分担楼板荷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结构设计中主次梁布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主次梁的定义和作用主次梁是建筑结构中的两种梁,它们承担了楼板荷载的传递和分担的任务。

主梁是指跨越建筑物主要跨度的梁,通常沿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次梁是指跨越建筑物次要跨度的梁,通常与主梁垂直方向布置。

主次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担楼板荷载的传递和分担,将荷载传递到柱子上;2.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3.支撑和固定楼板,保证楼板的平整和稳定性。

主次梁布置的规则主次梁的布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主次梁布置规则:1. 主次梁的间距主次梁的间距应根据楼板荷载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主梁的间距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跨度来确定,次梁的间距可以根据主梁的间距来确定。

间距过大会导致楼板的变形过大,间距过小则会增加结构的材料和成本。

2. 主次梁的尺寸主次梁的尺寸应根据楼板荷载和梁的跨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主梁的高度和宽度要比次梁大,以承担更大的荷载。

主梁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来确定,次梁的尺寸可以根据主梁的尺寸和间距来确定。

3. 主次梁的布置方式主次梁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形式来确定。

常见的主次梁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平行布置:主次梁平行于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适用于长方形建筑物和矩形平面布局。

•垂直布置:主次梁垂直于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适用于正方形建筑物和正方形平面布局。

•网格布置:主次梁按照网格状布置,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物和复杂平面布局。

4. 主次梁的支座形式主次梁的支座形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来确定。

常见的主次梁支座形式有以下几种:•悬挑支座:主次梁的一端或两端悬挑在柱子上,适用于柱子间距较大的情况。

主次梁钢结构设计

主次梁钢结构设计

主次梁连接节点设计由于所有的次梁截面都相同,选取荷载较大的次梁节点进行验算。

楼面荷载Q G V V V 4.12.1max +=kN65.7125.264.1085.292.1=⨯+⨯= 屋面荷载Q G V V V 4.12.1max +=kN 45.4675.34.1335.342.1=⨯+⨯=设计指标:所以选取最大的楼面荷载进行计算,kN V 65.71max =。

主次梁连接为铰接,腹板连接采用8.8级M20高强螺栓,采用摩擦型连接,摩擦面采用喷砂处理,kN P 125,45.0==μ,连接板双面连接(2=f n )。

次梁腹板:22/125,/215,5.6mm N f mm N f mm t v ===;焊缝:角焊缝2/160mm N f w f =。

设计假定:次梁梁端剪力:kN V 65.71=。

设计计算:1) 螺栓布置安装缝隙mm f 15=,切角mm b 25=,主次梁间隙mm d 01=。

螺栓至连接板端部的距离mm d b 4422220=⨯=≥,取mm c 45=;螺栓至连接板边缘的距离mm d d 335.10=≥,取mm d 35=;螺栓间距mm d c 6630=≥,取mm c 70=。

2) 螺栓抗剪验算单个螺栓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双连接板2=f n )kN P n N f R b V 25.10112545.029.0=⨯⨯⨯==μα由剪力确定所需的螺栓数为: 7.025.10165.71===b V N V n ,取3=n ,双排布置。

剪力作用的偏心距为:mm e 5.14435102199=++= 螺栓群所承担的弯矩为:m kN Ve M e ·35.10105.14465.713=⨯⨯==- 在梁端剪力作用下单个螺栓所受的剪力为:kN n V N V 88.23365.71=== 在偏心弯矩Ve M e =作用下,边行受力最大的一个高强度螺栓所受的剪力为:kN y y M N ie M 93.73702701035.10232max =⨯⨯⨯==∑ 在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受力最大的一个高强螺栓所受的剪力为:22max )()(M V N N N +=kN N kN b V 25.10103.2688.2335.1022=<=+= 满足要求。

梁板的一般构造要求(1)

梁板的一般构造要求(1)
13
• 三、板的配筋
• 1、板的受力钢筋 • ①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板的 受拉区,承担由产生
的 拉应. 力 • ②受力钢筋常采用 HPB235级和 HRB33级5 钢筋。
常用直径为 6mm、8mm 、10mm、12m其m中现浇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
• ③受力钢筋最小间距为 70mm,最大间距,当板 厚h≤150时不宜大于 200m,m当板厚h>150时不 宜大于 250m,m且不宜大于 1.5。h
≥30mm
1.5d c≥cmin
d
1、钢筋外边缘至砼外边 缘的距离 称作砼保护层
厚度C。
2、主要作用,一是保护
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
h0
的耐久性;二是保证钢筋
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三是
≥cmin 1.5d
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钢 筋过早软化。
a
c≥cmin
3、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 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不
d ≥cmin c≥cmin
板: as= 15~20mm
31
(3)梁宽则由高宽比来确定:一般矩形截面h/b=2~3 ,T形截 面h/b=2.5~4。常用梁宽为 120、150、180、200、m3m00,…大于 250mm以后以 为50模mm数递增。
19
3.2.1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梁、板截面高跨比h/l0参考值
构件种类
简支梁
主梁
连续梁
整体肋形梁
悬臂梁 简支梁
21
• 三、梁的配筋 • 钢筋砼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
箍筋及架立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22
• 三、梁的配筋
• 1、纵向受力钢筋 • 单筋截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