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找找学习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找找学习好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好习惯的重要性,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
2.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学习好习惯,并能够分享给其他同学。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好习惯。
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习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给学生讲《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认真做事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互动法,比如“好习惯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各种学习好习惯。
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认为的学习好习惯有哪些,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习好习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好习惯的魅力。
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养成好习惯,比如给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贴纸。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呀,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特别好玩的小故事。
从前有两只小兔子,一只叫小白,一只叫小灰。
小白特别爱学习,每天上课的时候呀,小腰板挺得直直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听着。
下课了呢,小白也不着急出去玩,而是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了才去玩。
小灰呢,就不一样啦。
上课的时候,小灰总是东张西望,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看看窗外。
下课了,别的小朋友都去做作业了,小灰却跑出去玩得满头大汗。
到了考试的时候呀,小白轻轻松松就考了个好成绩,小灰却啥也不会,急得直哭。
老师问同学们,为啥小白能考得好,小灰却不行呢?(稍作停顿,等学生回答)对啦,就是因为小白有好多好的学习习惯。
那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学习好习惯。
(二)知识讲解同学们,大家想想看,我们平时在学校里,都有哪些学习好习惯呢?(点名让几个学生回答)有的同学说认真听讲,非常棒!认真听讲呀,可重要啦。
比如说,老师在讲台上讲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如果我们不认真听讲,就不知道这个故事有多有趣。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20244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20244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20244)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3、通过与自然、社会的接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进行探究和实践。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而得出结论。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时间本课程共8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四、教学材料1、教材:《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材》2、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3、教学视频: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视频。
4、PPT: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入1、开场白:老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课程安排。
2、案例展示:通过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3、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感兴趣的方面。
4、小结: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观察自然环境1、引导:老师介绍观察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学生分成小组,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分享: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4、小结:老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动手制作小物品1、引导:老师介绍制作小物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小物品,老师巡回指导。
3、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分享制作经验和感悟。
4、小结:老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并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
第四课时:了解社会文化1、引导:老师介绍了解社会文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学生分组到社区进行文化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3、分享: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调查结果和心得体会。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春天来了活动目标:1. 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内容:1. 春天的歌曲:学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
2. 春天的植物: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了解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3. 春天的活动:组织户外活动,如放风筝、捉迷藏等。
二、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学习:学习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环保手工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3. 环保实践活动:参与校园环保志愿活动,如清理垃圾、绿化校园等。
三、活动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1. 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剪纸、书法等。
2. 传统文化手工制作: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
3.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
四、活动主题:安全常识学习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活动内容:1. 安全知识学习:学习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常识。
2. 安全演练活动:进行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应急演练。
3. 安全宣传活动:制作安全宣传海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五、活动主题:快乐运动会活动目标:1. 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活动内容:1. 运动项目学习:学习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远等。
2. 运动会筹备:组织同学们进行运动会筹备工作,如布置场地、准备道具等。
一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受自然融入自然》教学设计主题一《树叶博物馆》活动目的: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自然植物,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的说出叶子特征。
经过初步的教学让学生能按照不同条件给叶子进行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其特性。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热爱大自然。
活动导入: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的一生都在为大树提供着养分,为大自然净化着空气。
但是,作为美丽花朵的陪衬,树叶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你有喜欢的树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走进树叶博物馆,一起去发现树叶的美吧!活动准备:1、学生事先采集的各类树叶2、不同叶子的实物、带枝干的树叶串以及图片3、分类盒、纸、笔、教材4、投影图片及资料活动过程:活动一:叶子的集会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并告知每种叶子的特点,让学生思考每种叶子有什么特点、在什么地方比较常见了解不同叶子植物的大概分布位置。
2、让学生了解并记录不同叶子的特点及采集地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叶子形状、颜色等进行联想叶子像什么。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一种类的两片叶子是否会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3、给叶子分分类。
通过上一步骤的想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投影图片或实物叶子展示并比较。
总结叶子的共同特征: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让学生针对叶片的各种不同之处(颜色、品种、形状等)对叶片进行分类记录,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叶慢慢长。
让学生观察同一根枝条上的不同时期的树叶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大多数树叶是绿色的,因为其中含有叶绿素,所以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以为大树的生长提供养分。
树叶的一生都会经历叶芽、嫩叶、长大的叶、老叶、枯叶几个时期。
让学生了解树叶的不同时期以及树叶的基本用处。
活动二:叶子的踪迹1、找一找生活中叶子的踪迹。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并记录找到叶子的地点、叶子的品种、数量以及这个叶子的实际作用是什么。
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研究必备欢迎下载我长大了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本活动主题通过“讲故事”、“想一想”、“看一看”、“写写画画”、“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研究记录成长的方法,体会老师、同学、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同时知道自己的变化与周围事物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三、课时建议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一)导入可通过教师讲故事《柯里亚的宝盒》或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进行导入。
(二)活动的组织1.想一想。
提问:XXX为甚么找不到自己的“宝盒”了?你能帮助他吗?2.看一看。
一个学期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同学有什么变化?研究必备欢迎下载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身体、研究、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3.写写画画。
引导学生联系研究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画)下来。
4.说一说。
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里是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黉舍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教师要注意点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发展中生活和研究的快乐。
5.做一做。
这个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6.写一写。
此举动为选做。
可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框里,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活动参考资料让孩子快乐成长未成年人处在生理和身体的发育时期,过小的年龄显然负担不了过大的压力,如果引导不好,容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缺乏信心、没有热情、考试焦虑、过分自责等等。
这些因素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塑造。
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歧途。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篇一」教案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培养学生有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案重点:人为什么要经常洗头、洗澡、理发、换衣?教案难点:人为什么要经常洗头、洗澡、理发、换衣?教案辅助:多媒体、挂图教案过程: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理发间隔多长时间;多长时间洗一次澡;多长时间换一次衣服?二、探究新知。
1、人为什么要洗头?2、学生回答。
因为人的头发暴露在外面,容易被灰尘弄脏,再加上头皮油脂分泌、汗水浸渍,易形成污垢。
所以要勤洗,以促进头发健康的生长。
否则在细菌的作用下头发会发臭、头皮发痒,用手搔破了还会发炎,有时还会引起头癣。
3、人为什么要勤洗澡、勤换衣呢?⑴洗澡是个人卫生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洗澡能将衰老的细胞及时清除,并且洗去皮肤上的汗渍及油垢,使毛孔畅通,人会感到舒服、轻松,充满活力。
⑵洗澡时由于水温、水压以及水中所含的一些元素,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排泄作用。
改善肌肤营养,使肌肉松弛,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3)换衣:衣服分内衣和外衣,外衣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生。
内衣要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
夏天,气候炎热或劳动后,人要大量出汗,衣服被弄湿,通透性就会下降,不利于散热。
因此,夏天宜选用麻、真丝、毛、棉等通透性、吸湿性能良好的织物。
冬天宜选棉、毛织物做成的内衣。
不要穿纤维类的织物内衣。
夏天,每天或每隔1~2天就要换洗一次,冬天可每周换洗一次。
⑶换衣:衣服分内衣和外衣,外衣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生。
内衣要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
夏天,气候炎热或劳动后,人要大量出汗,衣服被弄湿,通透性就会下降,不利于散热。
因此,夏天,每天或每隔1~2天就要换洗一次,冬天可每周换洗一次。
4、那多长时间理发呢?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有学生的发型,头发的长与短是学生精神面貌和仪表的体现。
定期理发,天天梳整,对头皮还有按摩作用,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毛囊的新陈代谢,既有利于头发生长,又可预防头皮疾病。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第一章:介绍我自己1.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提高交际能力。
1.2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简单的自我介绍。
1.3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2) 学生互相提问,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友好相处。
1.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我的家庭2.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增进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培养家庭责任感。
2.2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关于家庭的简单介绍。
2.3 活动过程(1) 学生逐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学生分享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工作等情况。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家庭,承担家庭责任。
2.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家庭介绍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和家庭责任感。
第三章:我的学校3.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3.2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关于学校的简单介绍。
3.3 活动过程(1) 学生介绍学校的环境、设施、师资等。
(2) 学生分享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3.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学校介绍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归属感。
第四章:我的家乡4.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2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关于家乡的简单介绍。
4.3 活动过程(1) 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
(2) 学生分享家乡的趣事、传说或名人故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传承家乡文化。
4.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家乡介绍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第五章:我的节日5.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5.2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关于一个节日的简单介绍。
5.3 活动过程(1) 学生介绍节日的起源、习俗、活动等。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第一章: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征2. 春天里的动植物变化3. 春天的活动安排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天的了解和感受。
2. 讲解:教师讲解春天的特征和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
4. 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察成果,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二章: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校园的基本布局2. 校园的设施和功能3. 校园里的活动安排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的了解。
2. 讲解:教师讲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功能区域。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探险,了解各功能区域的作用,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
4. 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探险成果,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热爱校园。
第三章:家庭小能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家居生活技能,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自主承担家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的家居生活技能2. 家庭劳动的意义3. 家庭小能手的活动安排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劳动的看法。
2. 讲解:教师讲解基本的家居生活技能和家庭劳动的意义。
3. 实践:学生在家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如整理房间、洗碗等,并记录自己的成果。
4. 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家庭劳动实践成果,引导学生重视家庭劳动。
第四章: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提高学生合作宣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2. 环保行动的意义3. 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安排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我爱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校, 2、观察图形,了解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学校的作用。 2、通过自己的成长来了解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学校的日子里,你们快乐吗? (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学校。 板书课题:我爱我们的学校 3、新课教学。 教师领读。并填空。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校的美丽。 通过看图,然学生自己填空。P2页 教师加以指导。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自己的学校多么的美丽。这里是我们温暖的家。大家一定要喜欢她,好好学习。 第二课时 课题:找春天 教学目的:1、通过找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学会说话。 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的有哪些景物吗? 学生回答。教师作肯定。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天。 教师板书课题:找春天 3、教学新课: 学生看图P5页,读一读,看一看,找一找。教师引导。让学生说一说。 再填空P6页。带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春天。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 4、教师作总结。 5、学生齐唱歌曲《美丽的春天》, 6、启发学生在注意观察春天,看看自己还发现了哪些? 第三课时 课题:奇妙的指印画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指印画。2、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颜料、纸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手会做哪些事?学生回答。 教师作肯定。今天我们来学习指印画。 板书课题:奇妙的指印画 3、新课教学。 A、学生观察P8页,教师做示范。 B、学生拿出材料,开始制作手印画。 C、教师辅导。 学生可以自己想图案。 4、教师评比谁的画漂亮。 5、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玩球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让他们了解球类。 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各种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手中是什么? 生回答,篮球。 你们想玩吗? 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玩一玩,好吗? 教师板书课题:玩球 3、新课。 A、教师出示各种球。学生认识。 B、教师将各类球的打法。 C、学生到操场,做游戏。 比哪一组最快。教师讲规则。 D、学生活动。 4、小结 第五课时 课题:纸片变变变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动脑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小棒、纸(颜色各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今天就让这张纸变。 板书课题:纸片变变变 三、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小棒套好。用手玩。看看它的形状变没有? 2、学生观察。 3、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教师总结。 5、学生动手,教师启发他们。看谁最聪明。 6、自己发现什么。再说说。 四、教师小结。 第六课时 课题:好朋友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 重难点: 1、培养学生会帮助别人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后,你们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板书课题: 好朋友互帮助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读P24页儿歌。 再说一说两只小鸟的做法。 2、学生说一说。 A、当朋友生病了,你该怎样做?P25页 B、同学之间讨论一下。 3、说说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好朋友。 四、小结。 第七课时 课题: 玩绳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难点:1、教学生会和别人一起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绳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跳过绳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跳绳。 板书课题: 玩绳 三、新课。 1、教师讲跳绳的种类。 A、单人跳。 B、双人跳。 C、多人跳。等等 但绳子很多玩法。 2、先看书,再想想。 3、学生到操场玩绳。 四、小结 第八课时 课题:奇特的武器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动物吗?今天我一起来了解动物奇特的武器。 板书课题:奇特的武器 三、教学新课 1、学生看书P30页。 认知观察浙西动物的武器。 2、看书 P31-32页。再连一连。画一画。说一说。 3、教师作总结。 四、小结 第九课时 课题:比眼力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难点:学生学会细心观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游戏,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笔有几支?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题: 比眼力 三、新课教学 1、学生观察P33页的图。再说说。 教师行间辅导。 2、在观察P34-35页,填一填。 教师指导。 3、玩数字游戏。 4、拓展 四、小结 第十课时 课题:爱鸟护鸟 我知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鸟吗? 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了解怎样做才是爱鸟呢? 板书课题:爱鸟护鸟我知晓 三、教学新课: 1、观察P37页,认一认。说说鸟名字。 自己还认识那些鸟? 2、出示谜语:学生猜一猜。再说说鸟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3、看图讲故事。 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鸟类。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四、小结,惊天我学会了保护鸟类,在以后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要让别人伤害它们,保护好自然环境,鸟儿才有自己的家。 第十一课时 课题:宝贵的水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没有水,就会没有生命。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 重难点:1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热爱大自然。喝干净的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吃了那些东西?学生回答。(食物、水等)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今天学习后,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宝贵的水 三:新课教学。 1、看图说话41页 2、让学生说一说,水的用途。 3、教师发言。 4、通过了解,生活不能缺少水资源。 5人类每天都要喝水,那要哪些水才安全呢?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 6、看图说说。7、判断44页的做法。 四、教师小结。 第十二课时 课题:保护我们的牙齿 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同学们:同桌看看对方的牙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说。 教师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牙齿 三、新课教学。 1、看图编故事45页。 2、学习46页内容。 A、牙齿的分类。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看图47页说说。 4、教师联系生活谈谈。 四、小结。 第十三课时 课题: 神奇的太阳灶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玻璃瓶 镜子 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在生活中,你们注意观察了吗?当有水的瓶子,放在太阳下晒,会有哪些变化? 生回答。 今天,我们学习后自己做一做。 板书课题: 神奇的太阳灶 三、新课 1、看图48页。想想。再说说。 2、教师做一做。 3、学生在做。 4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小结。 第十四课时 课题:气球火箭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气球 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同学们: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火箭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气球火箭 三、新课教学 1、学生看图52页。再说说。 2、想一想,教师手拿起球。如果老师松开手,气球会怎样? 许文胜观察后回答。 3、教师在做一做。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后再说说。 4、学生自己动手做。
5、总结。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