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部分复习笔记-完整版(要求背诵)
法律案例分析必背(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分析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广大法学学子更好地进行法律案例分析,本文将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案例分析必备的知识点和技巧。
二、案例分析必备知识点1.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分析案例时,要明确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
2. 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分析案例时,要关注法律事实的存在与否以及法律事实的性质。
3.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国家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规范的行为准则。
分析案例时,要掌握法律规范的种类、适用范围和效力。
4.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范含义的阐明。
分析案例时,要了解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原则。
5.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分析案例时,要明确法律责任的种类、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6. 诉讼程序:诉讼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活动的基本步骤。
分析案例时,要掌握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及其法律依据。
三、案例分析技巧1. 提取关键信息:在阅读案例时,要关注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便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 分析法律关系:根据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明确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分析各方权利义务。
3. 运用法律规范:结合案例中的法律关系,查找相关的法律规范,分析其适用性和效力。
4. 考虑法律解释:针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原则,对法律规范进行解释。
5. 分析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范和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分析案例中各方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
6. 评价案例: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案例分析实例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实例,供读者参考: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货款为100万元。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完型笔记背诵清单-2025届高三上学期英语一轮复习专项

完型:第一段:I’ve been motivated — and demotivated — by other folks’ achievements all my life.我一生都被别人的成就所激励,也失去了动力。
motivate v使有动机motivated adj有动机的motivation n动机demotivated adj使失去动机的achievement n成就achieve v实现第二段:teenager青少年neighborhood 邻居won (win的过去式,赢得)a marathon race一场马拉松比赛Feeling motivated, I started running regularly, but then two things happened. 当我十几岁的时候,一位邻居朋友41,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
感觉很有动力,我开始定期跑,但后来发生了两件事。
First, a girl I met one day told me she was training for a “super,” referring to a 52.4-mile double marathon. 首先,有一天我遇到的一个女孩告诉我,她正在为一场“超级”比赛训练,指的是52.4英里的双人马拉松比赛。
met是meet的过去式,meet 遇见regular adj定期的;规律的train v/n训练double 双倍Then, the next day I went on my longest run — 15 miles. To be honest, I hated it!然后,第二天我进行了我最长的跑步——15英里。
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个结果!to be honest实话说Between the girl making my achievement seem small and the pure boredom of jogging, I decided that the only reason I’d ever run again is if a big dog was running after me!在那个让我的成就看起来很小的女孩和慢跑的纯粹无聊之间,我决定,我唯一能再跑的原因就是除非有一条大狗在后面追我!pure adj纯粹的bore v使厌烦bored adj无聊的boredom n无聊run after追求,追赶run 跑步;经营第三段:turned to转向cycling骑自行车rode (ride的过去式,骑行)I dreamed of entering cycle races until I flew to San Diego to visit my sister. 我梦想着开始参加自行车比赛,直到我飞往圣地亚哥看望我的妹妹。
法律案例分析必背(3篇)

一、案例分析概述法律案例分析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以下是对法律案例分析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二、案例分析基本步骤1. 确定问题:在阅读案例后,首先要明确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
2. 梳理事实:对案例中的事实进行梳理,找出与法律问题相关的事实,为分析提供依据。
3. 查找法律依据:根据梳理出的事实,查找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等,为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4. 分析论证:结合法律依据,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5. 总结结论:根据分析论证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案例进行总结。
三、案例分析注意事项1. 客观公正:在分析案例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
2. 理论联系实际:将法律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逻辑严谨:分析论证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4. 语言规范: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时,要注意语言规范,使用专业术语。
四、案例分析示例以下是一个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例分析示例:【案例】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方按照约定支付了50万元预付款。
然而,在货物交付过程中,乙方以货物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交付。
甲方认为乙方违约,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乙方则认为,货物质量确实存在问题,但并非自己的责任,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1. 确定问题: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合同纠纷,具体包括违约责任的承担。
2. 梳理事实:甲方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50万元预付款,乙方拒绝交付货物,认为货物质量不合格。
3. 查找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4. 分析论证:本案中,乙方拒绝交付货物,构成违约行为。
案例分析复习要点

案例分析复习要点(1)第一部分应该了解的内容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级别、类别和编制方法内容(或基本要素):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4、应急设备与设施;5、能力与资源;6、保护措施程序;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9、培训与演练;10、应急预案的维护。
级别: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6个级别。
1、Ⅰ级(企业级);2、Ⅱ级(县、市/社区级);3、Ⅲ级(地区/市级);4、Ⅳ级(省级);5、Ⅴ级(区域级);6、Ⅵ级(国家级)。
类别(或类型):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4种类型: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针对已辨识的危险源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2、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3、互助应急预案(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4、应急管理预案(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等4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
3、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一)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中关于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包括哪几个方面:1、用于伤亡者的费用;2、物资损失;3、生产成果的减少;4、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5、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
法律案件笔记(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
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于2018年8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将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房屋出售给王某,房屋总价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王某依约支付了购房款,但李某未按合同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二、争议焦点1.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2. 李某是否应当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三、案件事实1. 2018年8月,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将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房屋出售给王某,房屋总价为100万元。
2. 合同签订后,王某依约支付了购房款,共计100万元。
3. 然而,李某未按合同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4. 王某多次与李某协商,要求其履行合同,但李某以各种理由拒绝。
四、法院判决1. 关于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内容明确,主体适格,因此该合同合法有效。
2. 关于李某是否应当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问题,法院认为,李某作为房屋所有权人,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由于李某未按合同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李某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即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五、案件评析1. 本案中,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合法有效。
2. 李某作为房屋所有权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李某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即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3. 本案提醒广大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明确,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造成纠纷。
4. 同时,购房者应关注合同履行情况,及时与卖方沟通,确保合同约定得以履行。
六、案件启示1. 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法律案例分析必背知识点(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概述1. 案例分析的定义:案例分析是对具体法律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对案例事实的剖析,探讨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法律适用原则。
2. 案例分析的目的:提高法律思维和实务操作能力,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的步骤:事实分析、法律分析、论证和结论。
二、案例分析必备知识点1. 法律事实(1)法律事实的定义: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2)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3)法律事实的认定:分析案例时,要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2. 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的定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分析案例时,要明确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原因。
3. 法律规范(1)法律规范的定义: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2)法律规范的种类: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3)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规范的效力分为一般效力和特别效力。
4. 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2)法律责任的形式: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3)责任能力的认定:分析案例时,要判断当事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
5. 法律解释(1)法律解释的定义: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范含义的说明和阐释。
(2)法律解释的种类:文义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3)法律解释的方法: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比较解释。
6. 法律程序(1)法律程序的定义:法律程序是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和方式。
(2)法律程序的种类: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行政程序。
(3)法律程序的效力:法律程序具有独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
7. 国际法(1)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完整版)刑法笔记背诵版(精心整理)

第二讲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体系,也称犯罪论体系,是复习刑法总论的知识框架。
一、定罪体系: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四二一三七)(一)两阶层体系简图:客观(违法)阶层:客观要件----------客观(违法)阻却事由主观(责任)阶层:主观要件----------主观(责任)阻却事由详图:二、定罪立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先客观后主观原则)三、定罪方法:三段论推理(先确定大前提,然后确定小前提,最后循环往复使用三段论推导)大前提是法律规定,小前提是案件事实。
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解释大前提(法律规定);二是认定小前提(案件事实)。
(一)解释大前提,用到解释技巧和解释理由。
解释的对象是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二)认定小前提,是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的任务。
存疑时,适用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原则。
四、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主观还是客观判断)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只需根据客观上的事实判断即可确定的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需要法官根据主观上的价值判断才能确定的要素。
2.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否成文)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必须具备的要素。
(不需说明,依常理应该具备的要素)三处:(1)盗窃罪、抢劫罪;(2)包庇、纵容;(3)侵犯商业秘密罪3.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正面表明犯罪成立)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反面否定犯罪成立)(是否构成犯罪)4.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主客观层面的要素)5.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表面的(虚假的)的构成要件要素(难点)(例子)(是否为法益侵害提供根据)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能为行为的法益侵害性提供根据的要素。
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要素都是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
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没有为行为的法益侵害性提供根据的要素(也称界限要素)。
案例分析整理笔记

公告期间的规定 序号法律文件名称、发布时间 媒体的规定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04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330次会议通过,2005年1月11日起实施)。
第十一条:“拍卖应当先期公告。
拍卖动产的,应当在拍卖七日前公告;拍卖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力的,应当在拍卖十五日前公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1999 年12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三十二条:“海事法院裁定拍卖船舶,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体发布拍卖公告,拍卖外籍船舶的,应当通过对外发行的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体发布公告”。
“拍卖船舶的公告期间不少于30日”。
3 《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8月28日最髙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88次会议通过,2001年9 月30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拍卖股权,人民法院应当委托拍卖机构于拍卖日前10天,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或者《上海证券报》上进行公告”。
4《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 12月3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于2004年2月1日起实行)。
第十四条:“转让方应当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
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采取拍卖方式转让国有企业产权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5《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2002年4月3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2007年9月21日国土资源部第3次部务会议修订)。
第八条:“出让人应当至少在投标、拍卖或者挂牌开始日前20日,在土地有形市场或者指定场所、媒体发布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公告,公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宗地的基本情况和招标、拍卖、挂牌的时间、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于案例部分是较难攻克的一门课,所以本人在案例这门课上花费了大量时间。附件部分是我自己根据王老师(王起全)老师的音频,逐步逐步总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用。和大家分享成果就是一种成功的过程。祝愿大家都能一次性通过考试,为我国的安全事业添砖加瓦。
案例部分复习笔记: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流程: 五个基本保障(重点内容): 1确定目标 2组织机构保障 3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4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规章制度的建设 5 教育培训 五个重要保障: 1 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 2 作业安全 3 隐患排查和治理 4 重大危险源监控 5 职业健康 三个事后监督 1. 应急救援 2. 事故管理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安全文化建立的操作步骤: 1. 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Tim等 2. 制定规划——道康宁全场的安全 3. 培训骨干——成品工厂和JV工厂的个区域负责人 4. 宣传教育——通过入场培训和DCU培训 5. 努力实践——实践 重大危险源的计算:q1/Q1+q1/Q2+…+qn/Qn≥1,q1:代表危险源的实际存在量(吨),Q1:代表各种危险源的临界量。 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的依据是: 1. 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和行业规范 2. 核心是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3. 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为依据 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的八大流程: 主要负责人授权安全部门起草安全规章制度(3-5年全面修订一次): 1. 起草——授权安全部门 2. 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 审核 4. 签发 5. 发布-通过红头文件 6. 培训 7. 反馈 8. 持续改进
职位 高危行业(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 其他企业
安全资格培训 继续教育 安全管理培训 继续教育
主要负责人 48 16 32 12 安全负责人 48 16 32 12 一般作业人员 72 20 24 特种作业人员 48 8(复审培训) 安全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1. 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2. 措施名称 3. 措施目的和内容 4. 经费预算和来源 5. 实施部门的负责人 6. 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 预期效果和检查验收 安全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五同时): 1. 确定措施计划的编制时间——计划 2. 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布置(确定内容) 3. 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和内容——编制(安全部门负责制定) 4. 编制措施计划——审批(总工) 5. 下达安全措施计划(实施) 三同时的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建设单位委托评价机构根据可行性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前)——1. 送安监局备案 2. 建设单位给设计单位===根据安全预评价出设计安全专篇和图纸和方案——施工单位——严格施工(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和安全全权负责)——施工结束——验收评价(试生产后正式投产前)-验收报告——1. 企业留底 2. 送安监(竣工验收意见书)——合格 和 不合格 案例考生写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1. 危险源辨识 2. 对周边设施和居民的影响 3. 周边的设施和居民对本项目的影响 4. 自然灾害的影响 编制安全检查表(考试重点)
序号内容结果依据备注1特种作业人员持合格1 特种作业培训考核规定2 安全生产法2汽油车间防雷接不合格防雷接地标准345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 1. 隐患产生的原因和产生原因 2.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度分析 3. 隐患治理方案— 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度评价 安全措施对策和建议 安全评价程序: a 前期准备(法律法规) b 风险源辨分析 c 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单元特征) d 定性、定量评价 e 提出安全措施和建议 f 做出安全结论 g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 A 目的 b 评价依据 c 概况 d 危险源辨识 e 划分单元 f 安全预评价方法 g 安全对策和建议 h 安全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a 封面 b 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c 著录项 d 前言 e 目录 f 正文 g 附件 h 附录
GB13861-2009(找隐患) 人的因素 生理:负荷超限(体力、视力、听力超负荷)、健康状况异常、禁忌作业(女工保护:不允许下煤矿、不能从事低温冷水作业、连续性负重不超过20公斤、间歇性是25公斤、女工不能从事四级IV的体力劳动特殊状态不可超过三级劳动,未成年工保护:16-18周岁, 不能下煤矿、不能从事四级以上的作业、不能从事有毒作业) 心理:三个周期:疲劳周期(23-25天爆发一次)、智力周期(33天)、情绪周期(25-28天爆发一次),外界因素压力大:抑郁症,辨识功能异常:色盲 行为:违章指挥、监护失误、指挥错误 两个错误一个失误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害: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装置)、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焊接)、运动物伤害、明火、引起灼伤的高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识缺陷、其他风险。 化学性危害:爆炸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自然性物品(白磷)、甲纳镁与水反应、腐蚀品,粉尘 生物性危害:治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场地通道、照明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道路狭窄等 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有毒有害气体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 安全卫生责任制 管理规章制度 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 其他因素 GB6441-1986(20类伤害)(找危险源) 一个打击:物体打击 四个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伤害 四个常见: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坍塌 四个煤矿: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 四个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粉尘属于其他爆炸) 一个中毒与窒息:氮气、CO2、缺氧窒息 两个不常见:灼烫、淹溺 其他类 七大类有害因素: 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气压、气流、辐射 所以危险源一共有20+7=27类
现场处置步骤(事故发生后的安全操作规程): 1、 报警——报告119等 2、 处置——细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等 3、 逃生路线——佩戴合适的劳防用品(包括救援的过程) 4、 注意事项——在救援、逃生、撤离过程中,必须正确配备防护用品,在撤离过程中带领受影响人员一起撤离。
专项预案: 1、 自然灾害 2、 火灾 3、 重大危险源 4、 特种设备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可以合并。
预案编制程序: 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组长:企业负责人)-安全部门为核心、生产部门、技术、后勤、工会、财务、HR等 2、 收集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技术资料 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哪些事故可能发生 4、 应急能力评估——担架、药品、消防设施设备、灭火器等是否可用 5、 应急预案的编制——分组编制,安全部门:危险源辨识,人力资源部:组织机构,财务部门:资金保障,后勤:应急资源(多少消防栓、灭火器、担架等) 6、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内外审完成后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报安监部门备案。 7、 7、 实施——培训和教育,演练作为附件,综合演练:一年 实站演练:半年,桌面演练和功能演练(会议室演练):一年 事故预案的基本结构 1、 基本预案 2、 应急功能设置 3、 特殊风险管理——专项预案 4、 标准操作程序——现场处置预案 5、 支持附件——
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 1、 应急预案的概况——发生事故先救人 2、 2、 事故预防 危险分析——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附件) 3、 3、 准备程序——组织机构、应急资源(担架等)、教育培训和演练,互助协议 4、 4、 应急程序 接警和通知 指挥与控制——企业主要负责人 警报和紧急通告——真实性,当事企业发布(松花江案例) 通信 事态监测和评估——决策支持,监测水, 警戒与治安(拉设警戒线) 人群疏散和安置——区域、距离和路线 医疗和卫生 公共关系——对家属安抚、控制谣言, 应急人员安全 抢险和救援 危险物质控制
5、 5、现场恢复 6、 6、持续改进——内审和外审
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的区别:前者在会议室进行,前者不需要提交演习报告,后者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登等级和分类 事故名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经济损失 调查处理机构 汇报 主要部门构成
特别重大事故 30 100人以上 1亿(含) 国务院安监部门 汇报国家安监总局 安监部门、政府、公安局、检察院、工会、检查机构 企业参与的部门构成 重大事故 10-29 50——99 5千万-1亿 省级安监部门 汇报国家安监总局 安全部门、工会、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专家
较大事故 3-9 10-49 1千万-4999千万 市级安监部门 汇报省级安监机构 一般事故 2 9 100万-1000万 县级安监部门 汇报市级安监机构 轻伤事故 损失工作日105日以下 企业自己负责调查
轻伤——损失工作日小于105日 重伤——105-6000工作日 死亡——大于等于6000工作日(6000除300=20年) 法规部分:如死亡一个人:丧葬补助金(6×上半年平均工资)+一次性死亡补助金(20×全国城乡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人每月30%,寡妇老人\孤儿在变准基础上上浮10%) 伤残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1-10级)+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支付)+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大部分不能自理40%,部分不能自理30%)
事故报告内容: 1、 1、单位概况 2、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现场状况 3、 3、事故简要经过 4、 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5、 5、已经采取的措施(应急)
事故调查: 1、 1、查明事发的经过 2、 2、事故发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机械、物质环境、人员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