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优化方案
MR优化知多少讲解

1
5 days
2
14 days
3
10 days搭建 工程参数梳理 无线参数梳理 退服小区处理 翻频区域确定 MR数据采集 DT数据采集 KPI数据采集
第二阶段 网络评估 MR网络评估 DT网络评估 KPI网络评估 问题小区定位 过覆盖小区 弱覆盖小区 ……. 评估报告 问题小区列表
频率规划方案 方案改善预估
总结报告
内部公开▲
三.MR数据采集评估阶段问题解答
用于评估的MR数据采集时长是如何要求的? ② MR数据采集期间为何不允许有BTS故障退服? ③ MR数据采集期间恰好有BTS故障退服,该怎么办? ④ MR评估的网络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第三阶段 邻区优化 问题小区处理 硬件排查 覆盖调整 后台邻区精简 BA 调度 邻区优化 覆盖再调整 问题处理汇总 邻区优化记录
第四阶段 频率规划 BA 调度 干扰矩阵 主邻切换次数 小区话务量 缓冲区定义 频率规划原则
第五阶段 总结评估 频率方案实施 MR数据采集 DT数据采集 KPI数据采集 MR网络评估 DT网络评估 KPI网络评估
形成全面反映实际网络 的干扰矩阵数据,作为 频率规划的基础数据
自动频率规划结合实际网络的 话务量以及切换次数统计来进 行
优先保证话务密集区域 质量
内部公开▲
二. ZXPOS MR优化的实现方案问题解答
中兴系统MR数据采集是如何实现的? ② 目前哪些系统软件版本支持MR功能? ③ MR优化需要增加哪些的硬件设备? ④ MR采集接口机的配置有何建议? ⑤ MR分析服务器的配置有何建议? ⑥ BSC与采集服务器不在一处,所需带宽资源如何计 算? ⑦ BSC开启MR功能后,对CMP负荷影响是否很大? ⑧ ZXPOS MR优化工具以及主要功能有哪些? ⑨ ZXPOS MR优化的服务流程是如何定义的? ⑩ ZXPOS MR优化的具体工作流程是如何定义?
MR覆盖质量较差

MR覆盖质量较差背景这份文档旨在分析和解决MR(小区边缘覆盖率)覆盖质量较差的问题。
在通信网络中,MR通常用来评估小区的覆盖状况和性能。
当MR覆盖质量较差时,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问题描述MR覆盖质量较差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在小区边缘,信号弱且容易掉话;- 数据传输速率较慢;- 用户体验不佳,无法稳定连接网络。
分析原因影响MR覆盖质量的因素很多,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 基站布局不合理:基站布设位置选择不当,导致信号传播受限,无法覆盖到小区边缘。
2. 天线设置不当:天线方向角度不合理,导致信号无法有效覆盖到小区边缘。
3. 基站功率调整不当:基站功率设置不合适,导致信号强度不够,无法覆盖到小区边缘。
4. 建筑物遮挡:周围高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遮挡信号,影响覆盖质量。
5. 信号干扰:周围电磁设备、其他无线信号源干扰造成信号质量较差。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MR覆盖质量:1. 优化基站布设:合理选择基站位置,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小区边缘。
2. 调整天线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方向角度,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3. 合理调整基站功率:根据小区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基站功率,保证信号强度到达小区边缘。
4. 减少遮挡物:移除或减少建筑物、树木等可能遮挡信号的物体。
5. 优化信号源布置:合理布置设备、减少信号干扰。
以上是改善MR覆盖质量的一些建议措施,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提升覆盖质量和用户体验。
结论对于MR覆盖质量较差的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优化基站布设、调整天线角度和功率、减少遮挡物以及优化信号源布置,我们可以提升MR覆盖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案例-MR覆盖率提升优化

MR覆盖率提升优化案例摘要:覆盖率差有几个原因,邻区缺失导致覆盖问题、重选切换参数导致覆盖问题、纯粹弱覆盖原因、干扰问题导致。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提升覆盖率。
关键字:覆盖率弱覆盖【故障现象】:1、提取MR数据发现L800BZ-利辛-周集-HFTA-439426-21小区MR覆盖率低,如下:2、提取MR数据发现800M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0小区MR 覆盖率低,该站800M三个小区0913覆盖率如下:【原因分析】:1、该站点为L1800和L800共站址覆盖,L800BZ-利辛-周集-HFTA-439426-21小区MR的覆盖率较低;MR覆盖分析该小区的MR差点分布在距离本小区2469米左右,由于L800的覆盖范围比L1800的覆盖范围较广,对现网中L800与L1800共站同覆盖的800M小区进行异频测量A1与A2进行调整,可以使L800的MR差点及时切换到同覆盖用户体验更佳的L1800上,从而减少MR差点,并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和优化网络结构;该小区位置和MR覆盖如下图。
2、通过MR小区覆盖分析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0主覆盖区域用户较少,现网核查该站800M三个小区方位角为30/120/300,通过谷歌地图核查方位角和电子下倾角,发现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导致弱覆盖现象;该小区位置和MR覆盖如下图。
➢现网核查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0小区的电子下倾角信息【问题处理】:1、调整BZ-利辛-周集-HFTA-439426-21小区的电子下倾角由3度到6度,合理控制覆盖,异频切换参数修改成A1/A2为-75/-80。
2、调整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1小区的方位角由120度调整到150度。
3、调整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2小区的电子下倾角由3度到5度,方位角由300度调整到303度。
4、调整BZ-涡阳-张杨李-HFTA-439285-20小区的电子下倾角由3度到5度,方位角由30度调整到88度。
MR指标定义及优化思路

MR指标定义及优化思路1.MR相关考核项定义1.1面覆盖率指标定义:面覆盖率=(RxLev_DL>-90dBm的采样点数)/(MR有效采样点总数)*100%.面覆盖率主要反映了网络的深度覆盖强度,提升该指标需要增强网络的深度覆盖。
1.2网络干扰水平指标定义:网络干扰水平=网络上行干扰水平+网络下行干扰水平=(RxLevUL>-80dBm并且RxQualUL>=4的采样点数+RxLevDL>-80dBm并且RxQualDL>=4的采样点数)/(MR有效采样点总数)*100%1.3MR数据达标率指标定义:MR数据达标率=(上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下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 ×20%+(1-干扰小区比例)×40%+(1-过覆盖小区比例)×20%。
其中过覆盖小区定义:(下行电平高于-80dBm 且TA大于1的采样点数)*100%/(小区采样点总数)”大于等于20% 的小区。
2.考核规则:2.1网络干扰水平(10分)2.1.1指标定义网络干扰水平=网络上行干扰水平+网络下行干扰水平=(RxLevUL>-80dBm 并且RxQualUL>=4的采样点数+RxLevDL>-80dBm并且RxQualDL>=4的采样点数)/(上行电平_上行质量MR有效采样点总数+下行电平_下行质量MR有效采样点总数)*100%2.1.2考核时间选择按月评估。
每月每周选取工作日的实际忙时数据进行评估,实际忙时指一天24 小时中各BSC语音话务量与数据等效话务量之和最大的时段。
2.1.3计分规则满分为10分。
网络干扰水平高于5%时计0分,小于等于5%时的得分计算公式为:(5-指标值)*10/5。
2.2GSM网MR数据达标率(10分)2.2.1指标定义MR数据达标率=(上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下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 ×20%+(1-干扰小区比例)×40%+(1-过覆盖小区比例)×20%上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RxQualUL=[0,1,2,3]的采样点数/上行质量MR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100%;下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RxQualDL=[0,1,2,3]的采样点数/下行质量MR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100%;网络干扰水平:(RxLevUL>-80dBm并且RxQualUL>=4的采样点数+RxLevDL>-80dBm并且RxQualDL>=4的采样点数)/(上行电平_上行质量MR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下行电平_下行质量MR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100%干扰小区比例:“(RxlevDL>-80dBm并且RxQualDL>=4的采样点数)*100%/(下行电平_下行质量MR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大于等于30% 的小区占所有小区的比例过覆盖小区比例:“(RxLevDL>-80dBm 且TA>2的采样点数)*100%/(下行电平_TAMR 的csv文件中有效采样点总数)”大于等于20% 的小区占所有小区的比例。
MR重叠覆盖率优化报告

小区数量
占比
郊区
9
5%
农村
173
87%
普通城区
18
9%
汇总
200
100%
由于城区用户普遍较多,城区/郊区小区重叠覆盖分母采样点比农村采样点相对较多,将城区/郊区场景小区cellMaxActiveMDTUEsTraced设置为5,避免总体重叠覆盖分母采样点减少。
提取重叠覆盖率较好小区,按重叠覆盖分母从小到大排序,前300个小区中城区/郊区小区将cellMaxActiveMDTUEsTraced设置为20,农村场景小区cellMaxActiveMDTUEsTraced设置为15。300个小区覆盖场景分布以及占比情况:
15.68
无锡
359.45
91.4
96.16
84.839ຫໍສະໝຸດ .5396.3417.48
苏州
364.83
90.62
96.14
85.42
92.67
96.28
12.17
扬州
441.08
88.58
95.64
83.35
91.4
95.62
14.15
南京
417.58
87.02
95.77
83.23
91.23
95.48
14.55
镇江
529.43
86.59
94.83
81.57
90.45
95.19
17.75
盐城
700.18
86.25
94.72
82.14
90.91
95.49
16.89
南通
713.39
85.93
95.59
MR无线网络优化

1 服务要求1.1 MR 重叠覆盖优化1.1.1 重叠覆盖度定义 1.1.1.1重叠覆盖概述在TD-LTE 同频网络中,可将弱于服务小区信号强度6dB 以内且RSRP 大于-105dBm 的重叠小区数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定义为重叠覆盖区域。
重叠覆盖给TD-LTE 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同频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受影响区域的用户性能,相比于未受重叠覆盖的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的吞吐量将会受到很大损失,且随着重叠覆盖程度的加深,同频干扰造成的性能损失会进一步加大。
从重叠覆盖影响范围来看,不同场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可通过研究重叠覆盖影响的大小和范围来寻找规避和解决的方法。
重叠覆盖原理示意图如下:上图四个小区中间的棕色椭圆处是重叠覆盖区域,实线覆盖的为主覆盖小区,虚线覆盖的为干扰小区。
评估的目的是找出重叠覆盖区域,通过RF 优化达到改善甚至消除重叠覆盖。
由于市区内诸如密集型住宅小区、城中村这样的区域类型较多,从路测数据上难以完全将这些区域的重叠覆盖呈现出来,而通过采集MR 数据后进行栅格化分布,就能直观地反映出这些问题区域。
1.1.1.2重叠覆盖的评估方法工具:OMstar(网络评估);评估数据源:MR数据、ATU数据、工参;评估的基本思路如下:1基于MR数据,以栅格(50米*50米)为单位,通过OMstar工具评估南宁市网格内的重叠覆盖情况;2重点分析存在成片重叠覆盖栅格的区域,结合路测数据、干扰贡献度给出优化建议。
1.1.2重叠覆盖的来源2.1.1.1站点结构方面不同的区域重叠覆盖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重叠覆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与测试环境的网络结构密切相关。
网络中的高站、过近/过远站点的存在是重叠覆盖的重要来源之一,站高或天线挂高高容易覆盖过远对周边站点产生干扰;站点过近或过远容易出现主服小区不明显,多个信号叠加。
在理想的站点结构中,TD-LTE天线高度不宜过高,在站间距为400~500m时,天线挂高建议为30~35m,或与整网平均站高基本保持一致,且站点分布尽量均匀。
精品案例-MR覆盖率提升优化经验总结

河北电信MR覆盖率提升优化经验总结目录背景 (3)MR采集原理 (3)1.MR定义 (3)2.MR测量机制 (4)3.MR上报流程 (4)MR覆盖优化方法 (5)1.新建站开通 (5)2.基站故障排查 (5)3.RF优化及天馈改造 (5)4.多网协同优化 (6)5.功率优化 (9)整体优化效果 (11)总结 (12)背景目前4G业务发展较快,移动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对LTE深度覆盖在面向高速数据速率、VoLTE高清语音、更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的深度覆盖成为首要任务,河北分公司开展MR覆盖率优化提升专项,包括五高一地场景和农村场景MR覆盖率提升。
MR 覆盖率的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感知,MR覆盖也直观反应网络覆盖的情况。
现网中的MR覆盖率目标值95%,MR覆盖率提升是优化工作重中之重。
MR采集原理1.MR定义MR是指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信道在业务信道上以一定时间间隔向基站周期上报所在小区的下行信号强度、质量等物理信息,基站将终端上报的下行物理信息和自身收集的上行物理信息上传给基站控制器,并由其收集与统计。
2.MR测量机制MR由周期或特定事件触发测量,以某项测量内容为单位,记录呼叫过程中的某时间某点处的网络环境特征。
MR数据由基站控制器生成,并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存储在OMU单板上,SAU单板会到OMU单板上下载并保存。
MR测量报告内容包括: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异系统测量/业务量测量/质量测量/UE内部测量/UE位置测量。
MR是通过eNodeB的打点输出移动要求的北向格式(XML文件),原始打点是由eNodeB 输出,目前这些打点是承载在eNodeB的外部CHR中。
MR北向文件包括MRO、MRE和MRS三种文件:MRE(Event)代表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MRO(Originality)代表周期性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文件,MRO只包括周期性的样本数据,不包括事件触发的样本数据;MRS(Statistics)代表测量报告统计数据文件,目前包括一维统计数据和二维统计数据,MRS只是针对MRO文件中样本数据的统计,不包括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
中国联通安徽蚌埠分公司MRR优化

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Qiang Jiang错误!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错误!未知的2010-05-26 错误!未错误!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中国联通蚌埠分公司MRR优化专项优化人员:宫海天2010年6月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Qiang Jiang错误!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错误!未知的2010-05-26 错误!未错误!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1 概述目前关于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种:话务统计和现场测试。
话务统计是对客户在通话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和统计,其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规律,但无法反映无线网络的覆盖与质量的具体分布情况,不便于对造成异常事件的覆盖原因进行分析和优化;现场测试是从客户感受网络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对网络局部范围的无线覆盖与质量进行现场测量。
一般来说,只能采集到测试路线或区域上的数据,数据的统计规律性依赖于测试范围和测试工作量的大小,效率低,成本高、统计规律性较差。
MRR利用BSC对服务小区的无线信号测量功能,对每个小区的上下行的信号质量、信号强度、TA、路径损耗、功率控制等级等信息进行了分类统计。
其特点是对服务小区无线信号测量统计,而不是对事件的统计,具有信息全面、效率高的优势。
将MRR统计与现场测试、话务统计相结合,可全面、深入地分析无线网络覆盖质量、客户感受和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010年中国联通集采优化采用了新的考核标准,其中:MR数据达标率=(上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下行质量优于4的比例) ×20%+(1-干扰小区比例)×40%+(1-过覆盖小区比例)×20%这项指标的考核对网络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作用,其中上行质量、下行质量、过覆盖小区的检查优化均可通过MRR测量分析。
可控性、可优化性很强,对提升通话质量有很大作用。
2 蚌埠网络现状蚌埠市现2个BSC:BBBSC1 、BBBSC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优化方案
1、覆盖优化:
通过日常MR数据分析,对过覆盖小区实施覆盖控制,降低网络干扰。
过覆盖小区定义:TA大于等于2的-80dBm以上的采样点比例在20%以上。
弱覆盖小区优化方法
合理控制室分外泄,降低室分信号对外网的影响。
2、话务优化
2.1双频网优化
对主城区实施双频网覆盖,在话务密度高区域充分利用1800M频率资源,提高1800网络承载业务比例,均衡双频网负荷;1800M网络应在热点区域实现连续覆盖,
提升网络质量。
2.2半速率占比优化
对MR考核区域进行话务分析,降低考核区域半速率占比,提升网络质量,对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低,话务较闲的小区进行关闭半速率,对较忙小区进行话务忙门限调整,对高话务小区实施扩容或话务分流等方式降低半速率占比。
2.3 信道精细化配置优化
通过信道精细化配置:减少PDCH分配数量,降低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的干扰。
2.4 信道分配策略优化
将原有的容量优先的信道分配策略更改为质量优先,提升网络质量。
3、频率优化
定期对MR考核区域进行频率核查,对同频同BSIC小区,同HSN 同MA小区进行集中优化处理。
对于下行干扰较严重小区实施手动频率优化与RF优化,降低网络干扰。
对与上行干扰较严重的小区进行排查,主要从频点、外部干扰、互调干扰、直放站干扰等方面排查。
4、邻区与切换链优化
邻区优化主要是从漏配、冗余、单向等方面进行优化,优化小区的邻区关系,
提升服务小区的切换判决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优化MR考核区域的切换链路,根据小区的覆盖区域,分场景优化小区的切换链,提升小区切换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提升切换成功率。
5、隐性故障排查
定期对MR考核区域进行隐形故障集中优化排查,对现网中存在上下行不平衡,干扰带占比较高、主分集差异大等故障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提升网络质量。
6、分场景参数优化
根据场景进行参数优化,提升网络质量
5、1 功控类参数优化
根据不同的覆盖场景设置功控参数,使功控效果达到最优,提升网络质量。
5.2 RLT参数优化
对于无线环境较好的小区,通过减少RLT参数提升网络质量。
5.3 紧急切换门限/边缘切换门限
根据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优化切换门限有利于提升网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