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内容
绿色食品的生产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绿色食品的生产高中生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绿色食品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的定义与特点理解绿色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掌握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知识1.2 教学内容绿色食品的定义与分类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与标准绿色食品的认证与标志绿色食品的优势与重要性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食品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利用图表和数据,展示绿色食品的优势与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绿色食品概念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2.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原则和方法掌握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流程分析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2 教学内容绿色食品的生产原则和方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流程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提出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绿色食品生产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绿色食品的认证与标志3.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认证的机构和程序掌握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分析绿色食品认证与标志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绿色食品认证的机构和程序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绿色食品认证与标志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认证的机构和程序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绿色食品认证与标志的重要性3.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和程序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绿色食品的消费与推广4.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消费的特点和趋势掌握绿色食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分析绿色食品消费与推广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绿色食品消费的特点和趋势绿色食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绿色食品消费与推广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利用图表和数据,展示绿色食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绿色食品消费与推广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绿色食品消费的特点和趋势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1 教学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要求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绿色食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食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3 教学方法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要求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绿色食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要求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农业技术6.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分析生态农业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6.2 教学内容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农业技术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生态农业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物技术7.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分析生物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7.2 教学内容生物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绿色食品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生物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7.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生物技术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7.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生物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环境保护8.1 教学目标理解环境保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分析环境保护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绿色食品生产中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环境保护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环境保护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九章: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社会责任9.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责任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社会责任的实施与维护分析社会责任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绿色食品生产中社会责任的实施与维护社会责任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中社会责任的实施与维护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社会责任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9.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社会责任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绿色食品生产中社会责任的实施与维护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绿色食品生产案例分析与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绿色食品生产案例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10.2 教学内容分析绿色食品生产案例实践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讨论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问卷,评估学生对绿色食品生产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中关于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内容。
第九讲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第五章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一、农家肥料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肥料。
1.堆肥。
以各类秸秆、落叶、湖草、人畜粪便为原料,与少量泥土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2.沤肥。
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嫌气性)进行发酵而成。
3.厩肥。
系指猪、牛、马、羊、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制成的肥料。
4.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5.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主要分为豆科和非豆科两大类,豆科有绿豆、蚕豆、草木樨、沙打旺、田菁、苜蓿、柽麻、紫云英等。
非豆科绿肥,最常用的有禾本科,如黑麦草;十字花科,如肥田萝卜;菊科,如肿炳菊、小葵子;满江红科,如满江红;雨久花科,如水葫芦;苋科,如水花生等。
6.作物秸秆。
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作物秸秆含有相当数量的为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N、P、K、Ca、S等),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元素经过矿化再回到土壤中,为作物吸收利用。
7.泥肥。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8.饼肥。
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二、商品肥料1.商品有机肥料。
指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2.腐殖酸类肥料。
指泥炭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草炭)、褐煤、风化煤等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3.微生物肥料。
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4.半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
由有机和无机物质混合或化合制成的肥料。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和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本文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的详细介绍。
1.课程背景绿色食品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中采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食品。
由于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业生产者需要掌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2.课程目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原则和标准,并掌握相关的生产技术。
同时,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课程内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包含以下内容:-绿色农业的原理和实践。
学生将学习如何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他们将了解有机农业和生物动力农业的基本原则,并学习如何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
-绿色畜牧业的技术。
学生将了解如何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他们将学习如何改善畜牧场的环境条件,控制动物废弃物的处理,并减少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环保食品加工技术。
学生将学习绿色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他们将了解如何选择和利用环保的食品加工设备,并学习如何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回收和处理食品加工废弃物。
-绿色食品销售和消费。
学生将了解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并学习如何进行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选择和购买绿色食品,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4.课程学习方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
通过理论讲授,学生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亲自操作并掌握相关的技术。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将了解实际的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并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经验。
5.课程评估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主要研究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调节控制技术及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目的在于提高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大纲依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而编制。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能够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并能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了解各主要作物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意义;(3)掌握各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特点、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1)初步具有指导作物生产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有作物及与作物生产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能力;(2)初步具有进行作物生产技术推广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应根据课程具体内容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播放教学录像和科技型短片视频短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结合科研项目,使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以致用。
五、必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地区主栽的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情况为案例,结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实践,强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时可根据生产季节与蔬菜实训条件调动前后章节顺序,课时内没有安排的实验实训内容可结合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放在实训周进行。
六、学时分配七、章节内容大田作物部分第一章作物概述[教学目的]了解作物的分类、作物的生态类型、作物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及作物栽培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作物的概念和生态类型,作物栽培课程的内容。
第五章种植业生产技术

热处理——
利用蒸汽、热水、太阳能、烟火等的热 度对土壤、种子、植物材料进行处理,可以防 治病虫。如利用热水浸种、烈日暴晒、低温保 存,都可以杀死在种子、果实、木材中的病虫。
5、化学药剂防治
• 植物源杀虫剂 • 矿物源杀虫剂 • 微生物杀虫剂 • 有机合成杀虫剂
• 矿物源农药
以天然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农药
第五章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第二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肥料使用技术 第三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农药使用技术 第四节 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
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含义
优良的环境条件 优良的品种 先进的耕作和栽培技术
作物健壮生长 提高抗性
产地和环境无污染
常见:晶体石硫合剂、肥皂酒精液、草木 灰等
• 在AA级和A级的绿色食品生产中,均可以 使用矿物油乳剂、植物油乳剂。
• 微生物杀虫剂(“以菌治虫”)
包括:细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 细菌杀虫剂
常见种类:苏云金杆菌(Bt) 青虫菌 杀螟杆菌
• 真菌杀虫剂
•
白僵菌、绿僵菌
•
蚜霉菌
•
• 病毒杀虫剂
3、生物防治
• 引进天敌控制害虫 • 人工繁殖天敌 • 本地天敌的保护 • 利用害虫不育技术
4、物理防治
捕杀法—— 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 性、假死性的害虫。例如,用竹竿打树枝振落 金龟子,组织人工摘除袋蛾的越冬虫囊,摘除 卵块,发动群众于清晨到苗圃捕捉地老虎以及 利用简单器具钩杀天牛幼虫等,都是行之有效 的措施。
A级—有机肥可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 1比1为宜。
除在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外,尽可能避免选择 烧灰还田的做法。
第五章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烟叶
.
〔2〕A级绿色食品农药运用本卷 须知
允许运用植物源、植物源农
药和微生物农药,在矿物农药中
运用硫制剂和铜制剂。严厉制止
运用剧毒、高度、高残留和致癌、
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
3、严厉限制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 4、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多菌灵、粉锈宁、拖布津、波尔多液等。 5、推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轮作、清洁田园、土壤和种子消毒、预测预
低容量喷雾
静电喷雾
气流辅佐喷雾枯燥机
风幕气流辅佐喷雾
第四节 绿色食品消费中的病虫 草害生态控制技术
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是以农作物及其农田
生态系统为研讨对象,以群落生态学及化先生态学
为实际指点,综合思索作物区划、种类规划、间作、
套作、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和生物防治、抗性种类
的选育和应用等植保措施以及水肥管理等农事操作,
2、土壤耕作
耕作项目包括:翻耕、犁、耙对立、 中耕等。
作用:松碎土壤,添加土壤透气性。
3、实行轮作
调理土壤营养何水分 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 减轻病虫杂草的危害
.
4、提高复种指数 同一块地上,一年内种植2季或2
季以上作物的叫复种。 5、间作套种
第二节 绿色食品消费的肥料 运用技术
菌〕、放线菌、病毒。 (2)农用抗菌素
木霉菌
木霉菌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 普遍散布于土壤、空气、枯枝落 叶及 各种发酵物上,从植物根 圈、叶片及种子,球茎外表经常 可以分别到,是目前消费与运用 最普遍的生物防治的真菌菌种。
木霉菌可抑制多种植物真菌 〔至目前报道约29种真菌〕病, 研讨最多的真菌是根腐病、立枯 病、猝倒病、茂盛病等土传病害、 灰霉菌、腐霉菌、丝核菌、炭疽 菌、镰刀菌、菌核病。木霉菌运 用于拌土、拌种、注射及喷洒, 经实验能增加土壤中病原真菌的 密度,并降低病害的发作。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实训课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训课程,是农业高职高专种植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实训课,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中对预先设计处理或自行设计处理的作物个体(群体)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作物栽培理论的理解,掌握作物栽培学试验的手段,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课程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实用性强、实践可操作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巩固和深化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毕业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三、课程总学时:64学时课程总学分3分实训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30 总学分:必开实训个数:5 选开实训个数:2个四.适用专业:食品生产与经营五.考核方式及办法:出勤40分实训态度10分,实训报告50分六.配套的实训教材或指导书:《作物栽培》第二版李振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蔬菜部分自编教材。
七.实训项目:实训一种植制度调查实训学时数: 6学时(一).实训类型:验证型(二).实训类别:专业基础实训(三).每组人数:每小班按5人为一小组,自愿结合或由教师安排分组,每组确定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落实。
(四).实训目的: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种植制度的调查方法,同时通过与农村、农民的接触,学生要学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通过对调查材料的总结,提高查阅、收集信息和写作的能力。
(五).实训内容:主要通过与农村代表的交流进行调查,内容如下:11. 自然条件:包括光、热、水资源、主要自然灾害等;土壤类型和利用特点。
2. 生产条件:不同肥力土地的比例,水利设施等。
3. 作物布局:作物种类、品种、面积、主要作物种植现状等。
4. 种植方式:复种、轮作、间套作等的方式。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需要配车接送。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实训课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训课程,是农业高职高专种植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实训课,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中对预先设计处理或自行设计处理的作物个体(群体)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作物栽培理论的理解,掌握作物栽培学试验的手段,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课程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实用性强、实践可操作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巩固和深化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毕业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三、课程总学时:64学时课程总学分3分实训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30 总学分:必开实训个数:5 选开实训个数:2个四.适用专业:食品生产与经营五.考核方式及办法:出勤40分实训态度10分,实训报告50分六.配套的实训教材或指导书:《作物栽培》第二版李振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蔬菜部分自编教材。
七.实训项目:实训一种植制度调查实训学时数: 6学时(一).实训类型:验证型(二).实训类别:专业基础实训(三).每组人数:每小班按5人为一小组,自愿结合或由教师安排分组,每组确定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落实。
(四).实训目的: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种植制度的调查方法,同时通过与农村、农民的接触,学生要学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通过对调查材料的总结,提高查阅、收集信息和写作的能力。
(五).实训内容:主要通过与农村代表的交流进行调查,内容如下:1. 自然条件:包括光、热、水资源、主要自然灾害等;土壤类型和利用特点。
2. 生产条件:不同肥力土地的比例,水利设施等。
3. 作物布局:作物种类、品种、面积、主要作物种植现状等。
4. 种植方式:复种、轮作、间套作等的方式。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需要配车接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三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获 农家肥料
原
得
料
形 商品肥
种
式
类
其他肥料
有机肥料 腐殖酸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 半有机肥料 无机矿质肥料 叶面肥
四、允许使用的肥料
1、农家肥
堆肥 ; 沤肥 ; 厩肥 ; 沼气肥 ; 绿肥 ; 作物秸杆肥 ; 泥肥 ; 饼肥。
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肥料。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五、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基本规则 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质返回土壤,肥料应
以对环境和作物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六 、绿色食品生产肥料开发的重点 以有机肥料为主; 绿肥、叶面肥为必要补充 。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七、肥料使用方法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 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产生和有利于天敌生长、 繁殖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 和生物多样化。
第二节 农药使用准则
四、允许使用的农药 1、生物源农药
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或从生物体提 取的物质作为防止病虫害的农药。
1、生物源农药
喷雾一次 喷雾一次
敌
0.1
百 低毒 0.05
虫
0.1
蔬菜10 水稻15 பைடு நூலகம்橘25
90%固体100g 90%固体100g 90%固体1000-500倍
喷雾一次 喷雾一次 喷雾一次
五、 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 (AA级呢?)
有机砷杀菌剂:如福美甲砷、福美 (所有作物) 有机锡杀菌剂:如薯瘟锡 (所有作物) 有机汞杀菌剂:如西力生、赛力散 (所有作物) 氟制剂:如氟化钙、氟化钠等(所有作物) 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六六六、林丹等(所有作物) 有机氯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蔬菜、果树) 有机磷杀虫剂:如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所有作物) 有机磷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所有作物)
优质绿肥:草木樨
四、允许使用的肥料
2、商品肥
商品有机肥; 腐殖酸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半有机肥(有机复合肥); 无机矿质肥料; 叶面肥料(微肥、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
四、允许使用的肥料
3、其他肥料
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纺织工业副产物; 不含防腐剂的鱼渣、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畜
有效成分来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
无机杀螨杀菌剂 无机杀螨杀菌剂可分为硫制剂与铜制剂,
前者有硫悬浮剂等,后者有波尔多液等。 矿物油乳剂
3、有机合成农药
有机合成农药是指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有机 化学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的一类农药,包括杀虫 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
只能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上限定品种限量使用。
微生物源农药
农用抗生素,如: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华 光霉素等。 活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 病毒等。
1、生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
如昆虫信息素或昆虫外激素(如性信息素)、 活体制剂(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动物)。
1、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如除虫菊素、大蒜素等。
2、矿物源农药
第五章(1)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 技术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包括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包括农药、肥 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 料添加剂等的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以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依据,按作物种类、畜禽种类和 不同农业区域的生长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 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规定。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第二节 农药使用准则 第三节 生产操作规程 第四节 绿色果品生产技术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一、绿色食品生产肥料的筛选与开发原则 以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无机矿 质肥料为主,以生物菌肥、腐殖酸类、氨基酸 类叶面肥为必要补充。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二 、绿色食品生产对肥料的要求
第二节 农药使用准则
二、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基本准则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 药剂处理种子,加强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利用灯光、 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 施,防治病虫草害。(尽量不用农药) 生物防治0-18,29:
30-33
第二节 农药使用准则
三、绿色食品生产对农药的要求
1、AA级绿色食品 禁止使用化肥。 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医院垃圾、工业垃圾。 推荐使用秸杆肥、绿肥、叶面肥、饼肥、微生物肥料。 堆肥、厩肥需经堆置高温发酵才可使用。(为什么?)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七、肥料使用方法
2、A级绿色食品
尽量不用化肥,如使用,应与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料配合 使用,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四、允许使用的农药
4、生产A级绿色食品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举例)
农药 急性 允许 最后一次 常用药量(g/次.亩
口服 残留量 施药距
或 ml /次.亩
名称 毒性 (mg/Kg)采收期/d
及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 最多使用
次数
敌中 敌等 畏毒
0.1 茶叶10 0.1 蔬菜10
50%乳油150-250g (1000-800倍) 50%乳油150-250g (1000-800倍)
五、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续)
氨基甲酸脂杀虫剂:如克百威、灭多威(所有作物)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如杀虫脒(所有作物)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水稻) 取代苯类杀虫杀菌剂:如稻瘟醇(所有作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所有作物) 二苯醚类除草剂,如草醚、草枯醚(所有作物) 除草剂,各类除草剂(蔬菜)
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d进行。 城市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方可使用。 允许用少量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 其他同AA级绿色食品。
第一节 肥料使用准则
八、其他规定
秸杆烧灰还田方法只有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 采用较为适宜,应当尽量避免盲目放火烧灰的做法。 (为什么?)
第二节 农药使用准则
一 、绿色食品生产农药开发原则 环境相容性好。 活性高、用量少, 对环境污染小。 市场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