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08绿农--种植业

食品理化分析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种植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种植业
②益虫的繁殖和释放 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是利用本地天敌的一种方法。 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是利用本地天敌的一种方法。 通过大量繁殖与散放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 通过大量繁殖与散放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特别是在害虫发 生危害的前期,天敌的数量往往较少, 生危害的前期,天敌的数量往往较少,不足以控制害虫的发 展趋势,这时补充天敌的数量,常可收到较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趋势,这时补充天敌的数量,常可收到较显著的防治效果。
食品理化分析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种植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种植业
③益虫的引进 引进天敌防治害虫已成为害虫防治的一个重要领域, 引进天敌防治害虫已成为害虫防治的一个重要领域,特 别是在害虫原产地引进天敌防治新侵入害虫, 别是在害虫原产地引进天敌防治新侵入害虫,被认为是一项 非常有效的措施。 非常有效的措施。 1979年以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防研究室负责我国害 年以来, 年以来 虫天敌的引进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20多个 多个国家开展 虫天敌的引进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20多个国家开展 了天敌交流,引进天敌200多种次,输出天敌 多种次, 种次。 了天敌交流,引进天敌 多种次 输出天敌150种次。 种次
食品理化分析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种植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种植业
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
二、农业防治技术
三、合理使用农药
食品理化分析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种植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种植业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动植物产品或代谢物对有 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技术方法。 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技术方法。 生物防治分为狭义的生物防治和广义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分为狭义的生物防治和广义的生物防治。 狭义的生物:防治仅指直接利用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狭义的生物:防治仅指直接利用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广义的生物防治:包括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 广义的生物防治:包括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 产物来控制病虫草害。
大学公选课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及应用考试复习

绿色食品期末复习一、绪论1.绿色食品的概念: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2.A与AA的标志: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3.标志的含义: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
二、发展1.绿色食品的产生:①1990年亚运会期间,黑龙江农垦系统推出80多种绿色食品②199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成立,建立绿色食品管理体系,中心负责绿色食品标志申请注册③1996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成立2.近年世界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疯牛病、二恶英、瘦肉精、非典、毒奶粉、苏丹红3.绿色食品为什么在边远而相对落后的北方农垦系统产生,而不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产生呢?答:A.耕地面积大;B.生态环境好;C.职工和科技队伍强;D.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高;E.食品检验手段先进;F.具备食品工程综合开发体系。
4.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生态:绿色食品是生态环境恶化后的明智选择;绿色食品生产对环境的要求(绿色食品第一条标准就是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对环境的保护(绿色食品生产必须严格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包括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与生产操作规程。
)2)社会: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体质;增进人类经济活动的文明程度(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在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同时,融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新理念);推动了科技进步(绿色食品是高科技的物化,是先进的科技成果与传统的农艺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而且其本身具有承载和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3)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使贫穷地区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价格,增强竞争力。
西部优势:生态多样;野生资源丰富;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劳动力成本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国食品出口带来了希望,发展绿色食品为解决我国粮油食品出口危机创造了新机遇)4)三效合一:生产绿色食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消费绿色食品,增进人们身体健康;生产和消费绿色食品, 促进社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三、理论基础1.特点:①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②“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③标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2.绿色食品基地1)概念: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一定标准所认定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设施条件及技术保证措施的食品生产企业或行政区域。
第九讲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第五章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一、农家肥料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肥料。
1.堆肥。
以各类秸秆、落叶、湖草、人畜粪便为原料,与少量泥土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2.沤肥。
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嫌气性)进行发酵而成。
3.厩肥。
系指猪、牛、马、羊、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制成的肥料。
4.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5.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主要分为豆科和非豆科两大类,豆科有绿豆、蚕豆、草木樨、沙打旺、田菁、苜蓿、柽麻、紫云英等。
非豆科绿肥,最常用的有禾本科,如黑麦草;十字花科,如肥田萝卜;菊科,如肿炳菊、小葵子;满江红科,如满江红;雨久花科,如水葫芦;苋科,如水花生等。
6.作物秸秆。
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作物秸秆含有相当数量的为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N、P、K、Ca、S等),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元素经过矿化再回到土壤中,为作物吸收利用。
7.泥肥。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8.饼肥。
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二、商品肥料1.商品有机肥料。
指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2.腐殖酸类肥料。
指泥炭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草炭)、褐煤、风化煤等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3.微生物肥料。
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4.半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
由有机和无机物质混合或化合制成的肥料。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
第五章种植业生产技术

热处理——
利用蒸汽、热水、太阳能、烟火等的热 度对土壤、种子、植物材料进行处理,可以防 治病虫。如利用热水浸种、烈日暴晒、低温保 存,都可以杀死在种子、果实、木材中的病虫。
5、化学药剂防治
• 植物源杀虫剂 • 矿物源杀虫剂 • 微生物杀虫剂 • 有机合成杀虫剂
• 矿物源农药
以天然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农药
第五章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第二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肥料使用技术 第三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农药使用技术 第四节 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
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含义
优良的环境条件 优良的品种 先进的耕作和栽培技术
作物健壮生长 提高抗性
产地和环境无污染
常见:晶体石硫合剂、肥皂酒精液、草木 灰等
• 在AA级和A级的绿色食品生产中,均可以 使用矿物油乳剂、植物油乳剂。
• 微生物杀虫剂(“以菌治虫”)
包括:细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 细菌杀虫剂
常见种类:苏云金杆菌(Bt) 青虫菌 杀螟杆菌
• 真菌杀虫剂
•
白僵菌、绿僵菌
•
蚜霉菌
•
• 病毒杀虫剂
3、生物防治
• 引进天敌控制害虫 • 人工繁殖天敌 • 本地天敌的保护 • 利用害虫不育技术
4、物理防治
捕杀法—— 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 性、假死性的害虫。例如,用竹竿打树枝振落 金龟子,组织人工摘除袋蛾的越冬虫囊,摘除 卵块,发动群众于清晨到苗圃捕捉地老虎以及 利用简单器具钩杀天牛幼虫等,都是行之有效 的措施。
A级—有机肥可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 1比1为宜。
除在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外,尽可能避免选择 烧灰还田的做法。
绿色食品行业培训资料

监管机构
卫生监督部门 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律条文
绿色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 广告法
小结
绿色食品行业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和执行,是保 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确保 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绿 色食品。
● 06
第六章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展 望
念。
绿色食品行业发 展挑战
绿色食品行业在发展 过程中面临着产业链 长、投资大、技术要 求高等挑战。需要通 过技术创新、政策支 持和国际合作等手段 解决这些挑战,促进 绿色食品行业健康持 续发展。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挑战
Hale Waihona Puke 产业链长生产流程复杂, 涉及多个环节, 导致管理成本增
加。
技术要求高
绿色食品生产对 技术要求高,需 要不断引进和培 养高素质人才。
绿色食品行业培训资料
汇报人:大文豪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绿色食品行业概述 第2章 绿色食品行业认证体系 第3章 绿色食品行业生产技术 第4章 绿色食品行业市场分析 第5章 绿色食品行业法律法规 第6章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展望
● 01
第一章 绿色食品行业概述
绿色食品行业定 义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 加工、销售和消费过 程中,尽量减少对环 境的损害,同时保护 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食 品。绿色食品的推广 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 代开始
绿色食品行 业兴起
环保意识增 强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消费者关注 健康
市场潜力巨 大
环保意识增 强
绿色食品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概述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领域中,采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生产食品。
这种生产技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以及降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1. 水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植被覆盖和保护河道,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一些常见的水土保持技术包括建设边坡护坡、搭建田间排水系统和种植防风带等。
2. 有机农业技术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系统。
使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和生物灾害控制方法来保护作物免受有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伤害。
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3.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基因工程和其他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作物和畜牧业产物的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对于绿色食品生产至关重要。
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饲料残渣等。
通过垃圾堆肥、沼气发酵和生物质能源生产等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这种技术注重优化饲料配方、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加强水质监控和采用循环水系统等。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6. 节能减排技术绿色食品生产还包括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农业和水产养殖领域,可以通过使用高效农机、采用节能灯具、改善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
结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是推动可持续农业和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采用水土保持、有机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绿色水产养殖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概述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概述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种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食品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进行概述,包括绿色食品的定义、绿色种植技术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管理。
绿色食品的定义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和绿色管理方法,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绿色食品不仅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种植技术1.有机种植技术:有机种植技术是一种以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为原则的种植技术。
它强调培育土壤生态,保持土壤活性和肥力,减少对化学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的依赖。
有机种植技术包括有机肥料的使用、有机农药的替代、生物防治和土壤管理等。
2.智能化种植技术:智能化种植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种植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并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控,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精准灌溉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是一种基于植物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溉的技术。
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结合植物生长和需水模型,确定植物的需水量,并进行精确的灌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水分的过度饱和。
4.农药替代技术:农药替代技术是通过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控制手段来代替化学农药的技术。
例如利用天敌和捕食性生物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利用覆盖物和陷阱等物理手段来防控病害和害虫。
绿色食品的生产管理1.农田环境管理:农田环境管理包括合理选择耕地、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合理用药等。
通过合理管理农田环境,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防止土地退化,并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监控是指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气候、病虫害等因素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通过科学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以及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
一、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1、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技术,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是指在绿色农业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实现绿色食品的全程控制和质量保障。
3、绿色食品的特点绿色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好、安全健康等特点,对人体健康有益,也符合环保要求。
4、绿色食品的分类绿色食品根据生产过程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等。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实践应用1、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过程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养殖、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必须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生产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2、绿色食品的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的加工技术是指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保持食品的原色原味。
3、绿色食品的运输和储存技术绿色食品的运输和储存技术是指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运输和储存技术,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4、绿色食品的销售和营销技术绿色食品的销售和营销技术是指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销售和营销技术,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农药技术 的使用
一、农药的公害 主要来自农药的残留的毒性。 主要来自农药的残留的毒性。
2、绿色食品生产中减少农药污染 、 的主要途径
遵守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 遵守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 对农药品种、剂型、用药量, 对农药品种、剂型、用药量,施用方 最后一次施用与收获的间隔天数。 法,最后一次施用与收获的间隔天数。 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 禁用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 禁用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
二、绿色食品生产的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 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之相应的 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一、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品种
1、绿色食品良种选育的基本要求 既要兼顾高产、优质的优良性状, 要注意抗性强的优良性状。同时 要注意保存当地原有的地方优良 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
2、良种繁育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做好种子 田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良种应 是纯度高、杂质少、籽粒饱满、生 活力强的种子,要健全防杂保存制 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良种混杂 退化,并有计划做好良种去杂优选、 良种复壮工作。
第五章 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第一节 绿色食品无公害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无公害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无公害栽培技术:指在对环境 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优良品种为 中心,协调运用水、 热等因素, 中心,协调运用水、肥、气、热等因素, 采用先进的耕作、 技术, 采用先进的耕作、栽培 技术,建立良好 的立地生态条件,使作物生长健壮、 的立地生态条件,使作物生长健壮、抗 性高、病虫减少,减少农药、 性高、病虫减少,减少农药、化肥的残 实现产品和环境的无污染。 留,实现产品和环境的无污染。
3、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化肥的一般特性: 化肥的一般特性: 肥效快、肥分单纯、养分含量高、 肥效快、肥分单纯、养分含量高、 不含有机质、具有一定的酸碱性。 不含有机质、具有一定的酸碱性。
2、化肥存在的问题
利用率越来越低 过量使用化肥 过量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3、绿色食品生产中化肥的适用原 则
所使用的肥料必须限制在不对 环境和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后果; 环境和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后果;不 使农产品中有毒物质残留超出对人 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限度; 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限度;使足够数 量的有机质返回到土壤, 量的有机质返回到土壤,增加生态 体系的生物活性。 体系的生物活性。
三.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 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 的肥效供应,从而促其生长茁壮和产量 增加的一种肥料。
.
1.种类:细菌肥料(根瘤菌肥、固氮菌 种类:细菌肥料(根瘤菌肥、 种类 肥等) 肥等) 放线菌肥、真菌肥等。 放线菌肥、真菌肥等。
2.作用:
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固定大气氮素供作物利用 提高农作物吸收营养的能力 分泌生长刺激素 增加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
.
3、良种引种 引种: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新作物、新的 优良品种,供当地生产推广应用。 引种时要目的,要根据当地生产中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 的进行,避免重复引种,减少浪费。引种 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状等, 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品种,严格做好引种 时的检疫工作。
. 1、绿色食品生产对耕作制度的基本
2、土壤耕作
耕作项目包括:翻耕、犁、耙镇压、 中耕等。 作用:松碎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
3、实行轮作
调节土壤养分何水分 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 减轻病虫杂草的危害
.
4、提高复种指数 同一块地上,一年内种植2季或2季 以上作物的叫复种。 5、间作套种
第二节 绿色食品生产的肥料使 用技术
一、增施有机肥 1、有机肥的特点 全面性 缓效性 持久性 改良农产品品质 改良土壤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
3.微生物肥的施用技术(自学)
4、注意事项 、
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包装、标签完整,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包装、标签完整, 使用说明清楚。 使用说明清楚。 产品种类与使用农作物应相符。 产品种类与使用农作物应相符。 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贮存温度要合适。 贮存温度要合适。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应注意避免与造成微生物死亡和降低作 用的物质使用。 用的物质使用。 在中低肥力水平的地区使用效果较好。 在中低肥力水平的地区使用效果较好。
要求
不提倡单纯从土地中索取,而强调“种地”和 “养地”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田间作物配置,建 立绿色食品的种植制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及 其相关的自然资源,全面改善农田营养物质循环, 减少和避免土地恶化进程。合理调节和保护现有 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并为持续增产 创造条件。同时要求通过耕作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益于微生物繁衍的条件, 以防止病虫草害的发生。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肥的种类和施肥技术
种类: (1)粪尿肥 (2)堆沤肥。厩肥、堆肥、沤肥、 沼气发酵肥等。 (3)秸秆类有机肥 (4)绿肥 (5)土杂肥 (6)饼肥 (7)其他有机肥 施用方法:自学。
3、绿色食品生产使用有机肥的注 意事项
所选用的有机肥料种类应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肥料施用 所选用的有机肥料种类应符合《 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要求。 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要求。 除秸秆还田外,其他肥应作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后使用。 除秸秆还田外,其他肥应作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后使用。 对成分不清楚的肥料要慎用。 对成分不清楚的肥料要慎用。 级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 A级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 除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外, 除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外,尽可能避免选择烧灰还 田的方法。 田的方法。 绿色食品的有机肥要就地积造,就地生产,就地使用。 绿色食品的有机肥要就地积造,就地生产,就地使用。 外来肥料、商品肥、新型肥要进行确认标准、经过国家 外来肥料、商品肥、新型肥要进行确认标准、 有关部门的认证后才可使用。 有关部门的认证后才可使用。 因施肥造成的污染, 因施肥造成的污染,应及时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报告。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