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合集下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作者:张芳婷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2年第11期摘要:标准化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标准化绿色食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要点,探讨了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控制措施The Key Point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tandardized Green FoodZhang Fangting(Baoji Jintai District Food and Drug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Baoji 721000,China)Abstract: Standardized green foo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reate high-quality and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een food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een food, and probes into the relevan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hope to be able to standardize the quality of green food security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Keywords: standardized green food; quality safety; key points; control measures隨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大众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种形势下,“标准化绿色食品”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饲料,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相对薄弱,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够完善,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比较薄弱,对绿色食品的认证和监管不够严格。

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绿色食品生产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高,导致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监管,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大对绿色食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建设。

优化绿色食品产业链的结构,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四,加大对绿色食品宣传和推广力度。

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改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传统观念,推动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

第五,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

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须加强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建设,加大对绿色食品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

绿色食品生产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控制绿色食品是指通过环境友好型的种植和加工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或者使用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残留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污染环境的可能。

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严谨管理,要求从种植、饲养到加工、销售环节保持环保意识。

那么,如何做好绿色食品的生产控制呢?种植环节绿色食品的生长过程需要严格的规范和控制。

在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不使用或最大限度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同时加大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自身免疫力。

应加强田间管理和生态环境控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如在病虫害防治中,推广使用生态、生物、器械等防治技术,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品种,确定适用的种植技术,合理选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以达到高产、高质、低成本、低污染的效果。

饲养环节对于禽畜养殖,应提供保持充足新鲜空气、合适的饮水、适宜的温度等良好的生产环境。

同时,采用良种选择、优良配合、合理营养和增强免疫力等技术手段,减少使用的激素类、抗生素类等药物和化学饲料,遵循“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约束原则,控制肉蛋产物的质量。

加工环节在加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加工技术和设备,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执行,保证从货源采购到出厂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同时,加强工艺流程中的材料类别和配比的控制,确保产品中不含有害物质。

销售环节销售过程中应加强监管,明确销售证明,设立标准化的绿色食品销售标识、遵循统一的标准化包装、加强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测。

同时,建立官方到户的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提升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任感。

以上便是绿色食品生产控制的详细内容,从上文内容可知,要做好绿色食品的生产控制,需要做好从种植、饲养到加工、销售环节的环保意识。

同时,应制定严格的生产控制标准和溯源体系,使所有绿色食品都能追溯到其原产地,并且质量可靠、安全健康。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主要污染因素和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控制措施,为大力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产;污染;控制措施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

绿色食品在我国起源于90年代初期,它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质量管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发展绿色食品,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也是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特定品质,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求对产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限制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

因此,分析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主要污染因素和途径,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要。

1 绿色食品的定义和内涵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2类,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等同于有机食品。

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2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主要污染因素、污染途径和控制措施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污染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使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受到污染,从而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聚集;二是随着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学产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农作物吸收残留在农产品中;三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空气细菌二次污染、手部细菌二次交叉感染、一些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的不适当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四是贮存、加工不当导致的微生物污染。

其中,绿色食品生产的第一环节是农作物的生产栽培,这个环节的污染是导致最终产品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关键。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邓 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摘要: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不仅能够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构建,同时也能为农业产业的绿色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以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为研究对象,对其关键点进行研究,从投入品、生产档案等多个维度入手来提出保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策略0 引言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不仅是保证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前提,同时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和理念。

当前,越来越多绿色食品经过认证并进入市场,其质量安全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和关注。

绿色食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其质量安全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逐步促进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1 绿色食品与质量安全概述1.1 绿色食品的概念所谓绿色食品,其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特定的方式生产、在经过专业机构认证、允许去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且无污染的食品。

根据国家所规定的标准等级,绿色食品可分为级和AA级。

其中,AA级绿色食品则与国际标准接轨,所有标准均需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食品。

但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A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仍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我国当前的绿色食品主要以A级产品为主,此类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同样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1.2 食品质量安全的概念所谓食品质量安全,其指的是食品能够、在营养、卫生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对食品的添加剂、标签的规范性、食品是否被污染等问题相关。

就我国目前的食品行业现状来看,食品质量安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首先,食品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物理性或生物性污染等;其次,由食品工业技术所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品添加剂;最后,滥用食品标识,主要表现为警示说明未达标、缺乏食品标识甚至对食品标识进行 伪造等。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摘要]标准化绿色食品对食品生产环境,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标准化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标准体系不完善和管理措施滞后等原因,导致标准化绿色食品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文章着重探讨了标准化绿色食品内涵,并立足现实层面提出了控制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关键点;绿色食品;标准化;质量安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标准化绿色食品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优质农产品创建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有着重要价值。

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标准化绿色食品产业更好地发展,应不断建设完善质量监管机制,保证标准化绿色食品安全控制达到较好效果,能从食品产地环境,管理制度及投入品管控与证后监管入手,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充分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把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建设。

1.标准化绿色食品基本概况所谓标准化绿色食品,就是无污染食品,安全食品和优质食品之统称。

所谓绿色就是无污染,主要表现为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出来,同时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出来,并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利的有关食品。

根据标准等级的差异,绿色食品可以划分为AA级和A级[1]。

目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消费理念也有了很大变化,日常生活更加偏爱选用无污染绿色食品。

然而由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导致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AA级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相对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从整体上看,绿色食品市场仍然前景十分广阔。

2.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对策绿色食品,是指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管理和生产而取得的优质食用农产品及其有关制品。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现状和问题分析

.$1 $ 同期 " 绿色食品出口额占农产品
出 口 额 的 比 重 也 由 %"*$1 上 升 到 然 "我 们 也 应 该 看 到 "绿 色 食 品 出 口 额占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还很小 " 年 平均比重仅为 &"’.1 # 虽然近三年绿 色 食 品 出 口 量 年 均 增 长 为 &%(1 " 但
+")+1 " 年均增长幅度大约为 .%1 # 当 口较少 #
$%%$ 年底 "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 是 绿 色 食 品 出 口 率 分 别 只 有 $"(1 % 江 西 % 广 东 % 吉 林 等 . 个 省 & 区 ’ 出 口
到 &’() 个 " 产 品 总 数 达 到 *%+) 个 " )"(1 %&&")1 2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其 中 , 级 产 品 $-’. 个 ",, 级 产 品 心 "$%%*0 #
的专门认证机构 $ 出口产品达到 *%& 个 " 占绿色食品产品总数的 -".1 # 从 表 & 可以看出 "&--’#$%%$ 年间 " 我国 农产品出口额在先降后升的情况下 " 而绿色食品出口额总体却呈现出快 速上升趋势 " 由 $%%& 年的 %"( 亿美元 剧 增到 ’((’ 年 的 ."+ 亿 美 元 ") 年 间 增加了大约 &) 倍 " 年 均 增 长 幅 度为 数 和 出 口 总 额 的 &+"’1 和 &%"’1 $ 饮 品类产品 / 含茶叶和酒类产品 4 出口 ** 个 " 出口额为 %"( 亿美元 " 分别占出口 产 品 总 数 和 出 口 总 额 的 &&")1 和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措施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措施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措施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蔬菜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蔬菜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就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措施做一简要探讨。

一、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居世界之首,但蔬菜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低产和低效我国蔬菜生产的单产和产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种植面积已居世界之首,但总产量并不高。

同时,我国蔬菜占地面积过大,而种植效益并不高。

2.品种固化我国的蔬菜市场上品种繁多,但在具体生产上,品种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生产,市场上缺乏专业化的种植基地。

3.市场分散由于生产缺乏规模化,生产效益不高,蔬菜行业的市场分散,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不高,向量化经营和劳动力使用效率低下。

二、蔬菜产业的发展措施针对以上问题,蔬菜产业的发展需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技配套,提高单产和产值气候变化对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尽可能增加单产和产值。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项目,蔬菜种植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和精益生产技术。

2.加强品种的改良与研发加强对新品种的考察、研究和改良,使之适应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面向市场需求开展新品种研发,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3.推广现代化科技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蔬菜种植需要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从种植基地、种植方式、品种选育、肥料施用与农药使用等全面推进现代化科技,实现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

4.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发展蔬菜产业,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该行业。

提供一系列支持措施,如产业升级补贴,政策支持和信用贷款,可大力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5.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现代营销战略应该成为蔬菜产业的一部分。

通过构建和维护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加速流通,提高“绿色食品”品牌知名度,提供可追溯性,提升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推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李莉摘要:本文在提出绿色食品概念的基础上,对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要求进行了概述,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绿色食品生产所面临的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绿色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发展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1]。

这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2]。

1绿色食品概述“民以食为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吃的方面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品供应渠道越来越呈现社会化的趋势,更多的人依赖食品工厂和饮食企业获取现成的食物相应地,人均的土副食品生产也走出分散的小作坊加工模式,以现代化人性化规模的集中生产取而代之。

这就决定了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越来越多的人,任何一点事故带来的灾难都会形成相当大的影响面[3]。

这种影响力还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从一个企业蔓延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

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的食品,绿色食品便应运而生。

绿色食品成为21世纪食品发展的土流[4]。

1.1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是食品中的精品,是21世纪的主导食品,由此可见,绿色食品不是普通意义上仅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的食物,而是包涵了生态、经济、社会、科技等协调发展的高品质、安全、营养等特定质量要求的产品[5]。

绿色食品并非“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

绿色象征生命和活力,而食品是维系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将其定为绿色食品[6]。

1.2绿色食品的标准与标志1.2.1绿色食品的标准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7]。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A级绿色食品标准。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A级绿色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8]。

1.2.2绿色食品的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在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上使用、以区分此类产品与普通食品的特定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止圆形,意为保护、安全[9]。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白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 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见图一),注册在以食品为士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上都同时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的文字和批准号。

如LB-40-9801011231, LB代表“绿标”,40代表‘产品类别’,,98代表“年份”,O1代表“中国”,O1代表、北京市、123代表“当年批准的第123个产品”。

1代表“A级绿色食品”(如果2则代表AA级绿色食品)。

除包装标签上的印制内容外,尚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印制的防伪标签,该标签上的编号应与产品上的编号一致。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为我国第一例特定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从而使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专用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保护,这样既有利于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又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1.3绿色食品具备的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农业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10]1.4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

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11]。

我国顺应时代要求,也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以食为大”。

在食品短缺年代,人们以裹腹为土要目的,根本就谈不上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12]。

发展绿色食品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

实践证明,发展绿色食品符合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趋势,适应了新阶段和入世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探索了一条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供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3]。

1发展绿色食品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2发展绿色食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3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我国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我国农业资源,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发展绿色食.钻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发展绿色食1unn是保证食品供给安全、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扩展到欧洲和日本的只在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有机农业”思潮影响了许多国家。

一些国家开始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鼓励、支持本国无污染食品的开发和生产[14]。

自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许多国家从农业着手,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减缓石油农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压力。

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了生态农业的研究。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并且将它们定名为“绿色食品”[15]。

2.1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16]。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

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

(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

(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水产类产品上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4%。

(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

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