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临床科室要准备的
二甲评审-临床科室16个必备资料盒目录

2011年11月29日文件盒1:依法执业1)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文件夹}2)医务人员档案资料 {医务人员执业证书复印文件夹}3)科室月排表存档(1)医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今年医务科下发的小册子}(2)人力资源管理 {医务人员执业证书复印文件夹}(3)科室2010年至目前的排班表 {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文件盒2: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1)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医务、质检科已发}2)专项管理 {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抗菌药物管理等}3)科室医疗质量标准 {包括专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专科疾病医疗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4)质检科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5)科室质控记录本{含自查资料、整改资料及医疗质量持续改查资料}(1)医疗管理规章制度 {2005年医务科统一发给各科}(2)医务科下发的“2010年病历书写规范、2009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38号文件”、质检科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手册(3)2011年4月下发的质控记录本通知含必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抗菌药物检查、处方检查等考核标准(4)2010年每月质量检查反馈给科室的检查结果(5)科室质控本(6)2010年级2011年质控信息文件盒3: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1)医院医疗诊疗常规 {医务科发}2)科室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范3)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要明确科室医师具体的手术权限}4)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医务科已发}文件盒4:医疗安全管理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 {医务科下发的小手册}2)医院及科室医疗安全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包括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下发的预案}3)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防范登记本 {本子前页要有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后面记录科室2010年以来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以来隐患,科室是怎样进行防范的内容}文件盒5:医院感染管理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院感科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资料3)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记录本 {按院感科要求准备}文件盒6:科室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科室一类技术目录;2)江口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资料 {医务科已发}3)科室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资料 {风险预案、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4)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工作记录本(1)科室一类技术目录即科室开展的常规疾病诊治 {不需经省卫生厅、卫生部批准的技术项目}(2)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将临床管理规章制度中的此项内容复印}(3)科室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资料 {科室申报有新工作的要此内容,未申报的则无此项内容};【无论有无新工作申报均要建立此记录本。
二甲复审各科室准备材料

二甲复审各科室准备材料二甲复审是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需要通过复审才能获得医师资格。
在复审过程中,各科室都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
下面是二甲复审各科室可能需要准备的材料:1.内科:-病历:提供多种不同疾病的临床病历,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主治医师或指导教师的评价:包括对病历处理的评价、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
2.外科:-临床操作记录:提供多种不同手术操作的记录,如切口处理、手术过程记录、术后处理等。
-指导医师的评价:包括对手术操作的评价、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安全性等。
3.妇产科:-分娩操作记录:提供多种不同分娩操作的记录,如分娩方式、分娩过程记录、产后处理等。
-指导医师的评价:包括对分娩操作的评价、分娩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安全性等。
4.儿科:-儿科病例:提供多种不同儿科疾病的病历,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指导医师的评价:包括对病例处理的评价、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
5.眼科:-眼科病例:提供多种不同眼科疾病的病历,包括病史记录、眼科检查、辅助检查等。
-指导医师的评价:包括对病例处理的评价、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
6.皮肤性病科:-皮肤性病病历:提供多种不同皮肤性病疾病的病历,包括病史记录、皮肤检查、辅助检查等。
-指导医师的评价:包括对病例处理的评价、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
此外,复审材料还可能包括以下内容:-科研项目: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以及个人在项目中的具体工作等。
-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个人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包括参加进修、培训等的计划。
以上仅为一些可能需要准备的材料,具体要求可能因学校、科室的不同而有差异。
建议考生在准备材料时,详细阅读相关的复审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准备的材料完备和符合要求。
临床科室准备的台账

临床科室台账资料目录1、医疗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记录(PDCA、QCC):有质量检查记录,有持续改进。
科主任、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医疗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能及时用于对管理工作的改进,有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本:(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有成员,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2)制定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包括检查标准、考核方案及改进措施等),有年度效果评价。
有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有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
(3)质量分析每月一次,参加人员是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分析内容包括:①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②统计指标完成情况;③病历质量检查反馈内容;⑤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⑥院内感染情况;质量教育记录本:有职工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有培训记录,有培训材料。
(培训内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病历质量及相关质量方面的内容)。
科室质量自查登记本:(1)有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本科室质量每月进行检查有记录。
(2)自查内容要具体到人和事。
(3)对科室人员质量考核奖惩挂钩情况。
2、危重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有科主任或副高职称的医师主持。
讨论的目的要明确,是明确诊断还是确定治疗方案;还是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进行讨论。
对三天内诊断不明确者要组织科内讨论,七天内诊断不明确者要组织全院讨论。
参加人员有关医疗人员和护士长、责任护士,除了医疗人员发言外,还要有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发言记录。
最后有主持人的个人发言和总结发言记录,记录人签字,主持人签字。
3、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有科主任或副高职称的医师主持,重点讨论死亡原因,认真查找在诊断和治疗过程有无过失。
参加人员有关医疗人员和护士长、责任护士,除了医疗人员发言外,还要有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发言记录。
最后有主持人的个人发言和总结发言记录,记录人签字,主持人签字。
4、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本和上班登记表:记录抢救经过及抢救结果。
5、业务学习计划及记录本:每月一次,有学习计划、有记录、有学习材料学习人员有学习笔记。
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材料准备目录

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材料准备目录一、基本信息1.科室名称及简介2.科室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3.科室人员数量及职称分布4.科室设备设施概况二、科室管理1.科室管理制度2.科室工作流程及标准3.院科联动与合作4.科室内部会议纪要及病例讨论三、医疗服务1.临床服务范围及特色2.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3.重点专科介绍及技术水平4.精确医学(个体化诊疗)服务5.医疗质量控制与护理工作四、人才培养1.人才培养模式及规划2.临床医务人员培养方案3.教学科研工作及成果五、财务管理1.科室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2.收入质量与费用控制3.盈亏情况及评估六、患者满意度1.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2.投诉处理及改进措施3.就医流程及便利程度七、科研成果1.科研项目及成果汇总2.文章发表及专著编写3.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情况八、荣誉奖项1.科研及临床奖项2.学术职称及荣誉称号九、安全管理1.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制度2.器械消毒与感染控制3.医疗事故处理与预防十、制度运行1.科室内政策宣贯与落实情况2.制度执行情况与考核以上是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材料准备的目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添加。
准备时应包括科室的基本信息、管理情况、医疗服务、人才培养、财务管理、患者满意度、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安全管理和制度运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准备材料,科室能够全面展示自身的实力和优势,为医院评审提供详实的信息。
每个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展示科室的特色和亮点,以及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在准备材料时要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可信。
临床科室三甲复审准备要点

临床科室三甲复审准备要点1.制定复审准备计划:明确复审的时间表和目标,确定任务分工和责任人,确保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科室的责任和职责,规定各项工作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医疗质量的可控性和持续性改进。
3.完善医疗设置和设备:确保科室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符合标准和要求,保证各项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优化医疗流程:对科室的医疗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5.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建立科室的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定期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指标,发现和纠正问题,及时改进工作。
6.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疗技能和专业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做好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引进和推广。
7.建立临床质控小组: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临床质控小组,负责制定和推广科室的临床路径、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8.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同合作: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交叉科室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9.注重患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保护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意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10.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鼓励科室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升科室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11.制定复审演练方案:根据评审标准和要求,制定复审演练方案,模拟复审过程,熟悉操作流程和评审规则,增强应对复审的能力。
12.准备相关材料和文件:准备复审所需的材料和文件,包括科室运行情况报告、病案质量评估报告、手术操作规范等,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3.注重复审的整体规划和筹备:充分了解复审的评审标准和要求,分析科室的短板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改进计划,提前进行筹备工作。
14.重视复审的宣传和推广:在科室内外开展复审的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复审意识和认知,增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复审挑战。
创“三甲”临床科室必备台账(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三甲”临床科室必须配备的台账(整改修订版)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
把预防人身、电网、设备事故作为重点安全工作来抓,检查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安全生产“三大规定”情况,检查(两防)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防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生产目标收到一定的效果。
通过前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我班到现时为止在此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防止人身事故方面(重点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在运行维护、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事故。
我班通过对每周的安全会议和工作负责人对现场高处作业管理的检查,使得安全防范思想、工作、监督到位;使安全工作责任、措施及整改落实,从而安全工作得到保证。
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
包括高空作业现场查勘,使工作人员对该任务的危险点(安全措施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措施,并正确派选合适胜任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2、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该作业的危险点。
作业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监护人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动向,及时提醒和纠正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使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到位。
3、认真落实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配备可靠的(按规定期限内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带(绳)、升降板、脚扣、竹(木)梯等,并能够正确使用此类工器具。
4、在高空作业的工作全过程中,强调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确保自身安全行为:△定期对登高工具和安全工器具(安全带、安全绳、脚扣、升降板、竹木梯子等)进行试验,试验或外观检查不及格的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
二甲评审科室必备档案盒目录及内容条细

二甲评审临床科室必备档案盒目录及内容条细按二甲复审要求,现将各临床科室必备的15个资料盒目录整理于下:请各科室按要求认真及时做好档案资料的完备工作。
〔时限规定:2021年9月30日内完成档案盒置备,10月15日内初步完成档案资料,10月25日内全部完善档案工作,10月26—30日进行全面检查。
时间紧、任务重,辛苦大家抓紧落实。
一、总体要求1、科室需准备文件盒,将目录所要求完成的资料进行归纳。
2、科室为了便于管理,自己可以在15个文件盒的根底上增加文件盒。
3、文件盒侧面需打印出以下15个管理条目,文件盒内第一页要有大目录,每组一卷封面要有标题,根据需要标明时间,每一卷要小目录及页码。
4、对所有纸质材料统一用A4纸,不同规格纸张用A4纸标衬。
二、具体目录文件盒1:依法执业管理档案1〕目录2〕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文件夹}3〕医院下发的依法执业的相关文件4〕执业医师档案登记表、执业护士档案登记表{医护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处方权授予表、各种手术权限{科室医师具体的手术权限}、进修结业复印件、省市学术会任职复印件等}5〕特殊上岗证大型设备上岗证、母婴保健许可证等相关岗位资质证〕6〕科室排班表存档 {科室2021年1月1日至今的排班表;注: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文件盒2:科室培训考核记录档案{所有培训资料按照课件、成绩汇总表、签到人员,考试试卷、照片等内容准备}1〕目录2〕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3〕法律法规培训记录及考核4〕三基培训记录及考核表课件/试卷,签到/成绩〕5〕业务培训记录与考核表6〕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7〕科室的持续改良记录文件盒3:医疗质量平安管理及持续改良记录档案1〕目录2〕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3〕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的组成人员及分工4〕科室、质控小组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方案和工作总结5〕科主任质控手册6〕质控小组的工作会议记录、检查与评价记录7〕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8〕科室的持续改良记录文件盒4: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记录1〕目录2〕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3〕二类以上技术准入申请书及批准文件4〕科室的一、二、三类技术目录5〕科室新技术、新工程管理资料。
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目录

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目录在临床科室中,准备完备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医务人员工作的基础和依托。
一份完整的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目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典型的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目录的内容。
1. 患者病历档案:患者病历是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病情、诊断治疗、用药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在临床科室中,必须保证每位患者都有完整、准确的病历记录。
病历档案应包括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过程和效果等内容。
2. 医疗记录表:医疗记录表是医务人员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包括患者病情、医嘱、用药、检查结果、护理措施等信息的主要文件。
医疗记录表不仅是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工具,也是医疗质量评价和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3. 处方笺:处方笺是医务人员开具药物的重要凭证,包括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
处方笺必须书写清晰、准确,符合规范,避免因处方错误导致患者用药不当或出现不良反应。
4. 医疗器械清单:医疗器械清单包括临床科室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设备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
医疗器械清单有助于科室及时了解器械设备使用情况,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检查检验单:检查检验单是医务人员开具进行各类医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的重要文件,包括检查项目、目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检查检验单的准确填写和及时执行,对确诊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6. 医疗护理记录单:医疗护理记录单是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生活照料、护理措施、反应情况等信息的重要依据。
医疗护理记录单的详细和准确记录,有助于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7. 急救处理流程:急救处理流程是临床科室应急处理重症患者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心肺复苏、气管切开、血管穿刺等紧急处置措施。
急救处理流程的建立和宣传可以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临床科室要准备的资料1、科室情况介绍2、科室“十二五”规划3、科室工作计划(2010、2011、2012)4、科室工作总结(2010、2011)5、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2010版、2011版、2012版)6、优势病种的疗效分析、总结、优化(2010版、2011版)7、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8、一级质控成员名单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控制制度10、应急管理制度11、传染病管理制度12、医疗风险预警机制13、医疗技术损害预警机制14、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手术科室)15、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手术科室)16、医患沟通制度17、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科室)请各科室在6.1前将资料电子版交医务科相关附件为参考资料要有自己的内容附件1:临床科室情况介绍附件2孝感市中医院××科发展规划一、发展方向二、主要目标(说明:三年的工作目标)三、建设内容1、文献整理2、诊疗规范3、基础研究(含:科研课题、论文发表)4、梯队建设(含:人才培养和培训)5、学术交流(含:承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基础设施建设(含:设备配备、病床设置等)7、信息建设……四、关键指标1、临床疗效2、评价标准注:1、标题可改为:湖北省“十一五”重点专科或湖北省“十五”重点专科、孝感市“十一五”重点专科附件5诊疗方案样式不寐的诊疗方案一、中医病名:不寐二、西医病名:失眠不寐(insomnia)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相当于西医的失眠症。
三、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安、多梦。
(3)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
无睡眠感。
亦有多梦、、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或彻夜不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诊断为不寐。
2、西医诊断标准(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心理上极度关注失眠,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3)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4)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二)症候诊断1、肝郁化火主症: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
次症: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2、痰热内扰主症: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
次症: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
舌脉:苔腻而黄,脉滑数。
3、阴虚火旺主症: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
次症: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
舌脉:舌红,脉细数。
4、心脾两虚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
次症: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弱。
5、心虚胆怯主症:不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遇事善惊。
次症: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舌脉:舌淡,苔薄,脉弦细。
四、治疗方案(一)中药治疗(1)肝郁化火治法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味: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加茯神、龙骨、牡蛎以安神;若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等以疏肝解郁。
(2)痰热内扰治法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方药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味: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
加黄连、山栀。
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再加珍珠母;痰湿阻滞胃气不和者加神曲、山楂、来菔子。
(3)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加味: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
加柏子仁、酸枣仁。
若心火旺为主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可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黄、当归);心阴虚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制》:生地黄、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
(4)心脾两虚治法补益心脾,以养气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党参、白术、黄芪、茯神、酸枣仁、龙眼、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5)心虚胆怯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二)针灸治疗1.体针(1)不寐:以养心安神为主,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脉原穴或背俞穴,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或针灸并用。
主穴:神门、三阴交。
配穴:肝郁化火,肝阳上亢配肝俞、间使、太冲;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心脾两虚配心俞、厥阴俞、脾俞;心胆虚怯配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脾胃不和配胃俞、足三里。
不寐选神门、心、脾、肾、皮质下;多寐加肾上腺。
埋压王不留行籽,使局部有酸胀感,每日自行按压数次,3-5日换籽。
(三)专药专方1、单味药:(1)酸枣仁:研末,每次服用1.5~3g睡前吞服。
养心安神,主治心肝血虚之虚烦不寐。
(2)灵芝:10~15g煎服,或研末1.5~3g睡前吞服,或制成片剂、胶囊。
养心安神,补气益血,适用于心气血虚之不寐。
2、中成药:(1)朱砂安神丸适用于心火旺心神不宁者,1丸/次,2~3次/日。
(2)归脾丸(浓缩剂)适用于心脾两虚者,8丸/次,3次/日。
(3)补心丸(天王补心丹)适用于心阴虚者,3~9g/次,3次/日。
(4)肾气丸(浓缩剂) 适用于肾阳虚衰者,8丸/次,3次/日。
(四)预防与调护1、预防要点弄清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特点和规律。
调摄精神状态,使心情舒畅,劳逸结合,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戒除烟酒,睡前不喝茶、咖啡等饮料。
2、调护要点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对失眠患者要针对病因,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进而消除紧张和忧虑。
睡前不喝茶、咖啡及兴奋性饮料。
嗜睡与阳气不足、阳气郁闭关系密切,故勿居潮湿之地,饮食要节制肥甘厚味,选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
五、难点分析不寐一病除部分病程短,病情单纯者治疗收效较快外,大多属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者,治疗难以速效。
且病因不除或治疗失当,易使病情更加复杂,成为顽固性失眠,又容易产生其他变证和坏证,治疗难度增加。
属心脾两虚证者,如饮食不当或过用滋腻之品,易致脾虚加重,化源不足,气血更难;又食滞内停,往往导致虚实错杂。
属阴虚火旺、痰热内扰者,如病情加重则成狂或癫之势。
六、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证候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
(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30%。
(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二)评价方法有效性评价指标(1)主症变化情况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白天精神状态,(2)次症变化情况(情绪状况及全身状况及舌脉象变化分析)至少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
(3)证明本病疗效的睡眠评测检查。
附件6疗效评价、总结、优化样式(参考他们的大标题)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重点病种痴呆病疗效评价及总结(2009年度)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在前期主攻病种诊疗方案梳理的基础上,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和协作分组开展了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工作。
我院脑病专科加入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中心牵头的中风病协作分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由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牵头的失眠协作分组、由南方医院脑病专科牵头的头痛协作分组方案验证工作,并按照协作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参与验证工作,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了基础。
我脑病专科参加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急性缺血中风辩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获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证书编号:200801-05LC-21)。
(详情见附件一)目前,脑病科是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和2010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中医防治中风病技术转化与社区推广研究”课题的主要参加单位。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科诊断疗效标准》治愈:0%显效:8%有效:72%未愈:20%(二)疗效分析本专科诊疗方案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痴呆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目前采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相对规范。
大约60%~80%患者为肾虚痰浊血瘀证,补肾益气、活血祛瘀、豁痰开窍法是本专科针对该证候选用的共同治疗方法。
2009年对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补肾益气、活血祛瘀、豁痰开窍法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0%。
在痴呆的治疗中,目前本专科根据病程不同阶段而采用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和证候选择静脉用药、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针灸、食疗及康复训练等多种干预措施,同时强调规范护理和调摄。
我专科的护理措施中包括了现代整体护理内容,并强调应涵盖生活起居、饮食、气候和精神调摄等,重视心理调摄,但中医特色的发挥尚显不足,缺乏将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与现代整体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
三、难点分析中医对于痴呆的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 作为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的老年期痴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关该病中医研究报道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但目前个案报道多,几乎未见大系列病例和多单位验证的研究,结果大多难以重复而且由于大多数研究未采用严格科研设计,未采用对照方法,结果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
所以,这些研究资料所能提供的经验还十分有限。
尽管中医古代文献中不乏有关痴呆或类似痴呆症状的描述,但是在这些文字中,很难找到有关痴呆的年龄界定,发病因素也多为精神刺激,与现代医学的痴呆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现代人在生存环境、体质素养、文明程度等方面也明显与古人不同。
因此,古代中医文献所能提供的理论依据也十分有限。
再者由于老年期痴呆本身具有病程绵长, 呈渐进性发展的特点, 远期疗效和药物的稳定性都不易观察。
因此,也给真实评价药物的作用带来困难。
四、解决思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痴呆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
五、解决措施通过通过中医流行病学调查, 总结分析痴呆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
在研究过程中, 不仅要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 而且还应当注意紧密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如肾虚、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及七情所伤等在老年期痴呆发病中的作用,设计出具有中医特点的统计表, 争取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