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桥优缺点与展望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在中国发展中的未来展望

桥梁工程在中国发展中的未来展望

桥梁工程在中国发展中的未来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桥梁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有着更为宏伟的展望与期待。

未来的桥梁工程将手把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切实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多元需求,构建出更为美丽、更为宜居的城市环境。

首先,在未来的十年里,桥梁工程将持续迈向高质量建设。

由于桥梁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对于材料、工程和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未来,感兴趣的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将逐渐发挥其在桥梁工程领域中的优势作用。

这些新技术的作用将是优化桥梁设计的构思、完善运营管理和后期维护机制。

不仅如此,在实际建设中,利用云计算等技术配合场地信息和数据分析,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桥梁工程的风险,提前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在建设完成后极大地降低损失。

其次,未来桥梁工程将实现更为高效率的建设。

从人力资源的配备到施工机器的使用,都将提高效率,因此未来的桥梁工程将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完成。

首先,人力资源方面,未来桥梁工程将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施工队,而不再担心人才短缺的问题。

另外,未来人力资源的获取途径也将更为于便捷,其他领域有着相似的工程和设计技术的专业人才,将更容易地加入到桥梁工程领域,拓宽了人才源头。

其次,机器的使用和引进也将使未来桥梁工程更快完成。

例如,在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使用将为基础设计提供一个更为高效和表现力更强的工具。

此外,3D 打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这将使未来的桥梁工程领域里难度较低的部分,像桥墩、裙边等可以通过3D技术很快完成,而不再需要人工制造,这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时间。

last but not least,未来桥梁工程将拥有更低的成本。

低成本与高质量、高效率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想要拥有这些优秀的业绩表现,将本着控制成本为先的原则,实现全过程的降本和节能,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等多个环节都会在成本控制中综合考虑。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公里,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一、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新亚欧大陆桥在加强亚欧两大洲、经济、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在,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看,有两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一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一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欧洲,在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

2020年(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2020年(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和对策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俩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km,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俩端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俩大经济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仍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于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壹、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新亚欧大陆桥于加强亚欧俩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和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于,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壹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见,有俩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壹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壹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能够连接中亚、欧洲,于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

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进西北大开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陆桥运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大陆桥运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大陆桥运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2年第12期文上海盛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春晓从事大陆桥实际运输工作十几年了,今天,我想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近期我对大陆桥的一些感受。

2012 年,上海盛伦国际物流公司在上海开通了宁波、上海到俄罗斯远东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因此有机会考察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港口,与俄罗斯相关部门也有一些交流。

下面就把我对第一亚欧大陆桥和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感受作一个比较,把比较中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中的成就以及当前的一些问题,各位专家、领导已经作了详细的分析。

我主要讲一下俄罗斯远东第一大陆桥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

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有三个主要的港口,一个是符拉迪沃斯拉克,就是我们所说的海参崴,这座城市大约60 万人,这里有一个渔港和一个商港;第二个是在符拉迪沃斯拉克前面有一个纳霍德市,距离符拉迪沃斯拉克有150 公里;然后在纳霍德市的边上,距离30 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港口叫东方港。

东方港是目前为止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

目前,已经有30 多家船公司在此开通远洋航线,其中包括马士基、CMI、韩进航运以及俄罗斯的远东航运等全球知名的船公司。

该港口的吞吐量,已经实现了纵向50 万标箱的吞吐量。

随着俄罗斯国家开发远东的战略以及普京的大俄罗斯战略的实施,从该港口到中亚,俄罗斯都有比较便利的通道。

大家知道,俄罗斯现在和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塔已经实现关税同盟,未来在中亚五国,可能也要实现关税同盟。

这些因素对将来的区域物流同盟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再从两座大陆桥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来比较,新亚欧大陆桥的优势是铁路运距相对较短,到中亚等国家大概近了1000 公里;运价相对较低,但低的不是很明显;客户的认同感较高,这一条线路大家走了很多年,有感情、有认同。

它的劣势是当前铁路运输拥堵比较严重,交货时间不能得到保证,这对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公里,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经济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一、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ﻫﻫ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新亚欧大陆桥在加强亚欧两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在,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ﻫ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看,有两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一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一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欧洲,在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

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进西北大开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世界大陆桥建设及运营情况调查剖析

世界大陆桥建设及运营情况调查剖析

新亚欧大陆桥 - 意义
世界大陆橋建設及運營情況調查
09303123 09港航3班 黃燕秋
北美大陆桥
1.北美大陆桥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一条大陆桥。美国 独立战争以后,为了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把铁路 线不断向西延伸。这条大铁路,东起纽约,西止圣弗 朗西斯科(旧金山),全长4500公里,它东接大西洋, 西连太平洋,缩短了两大水域之间的距离,省却了货 物水路绕道巴拿马运河的麻烦。 2.横跨北美大陆的大陆桥将东部的大西洋沿岸港口(如 纽约、波士顿、费城)与西部的太平洋沿岸港口(如 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等)连接起来,可以缩短绕 道巴拿马运河的距离,缓解拥挤的航线。北美的美国 和加拿大的城市、人口都集中在大陆东西两岸,为了 加强联系与往来,北美的铁路也基本上呈东西走向。 北美大陆桥是东西海岸上主要港口与城市之间、沿海 与内地之间重要的物质运输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 开展海陆装箱联运以来,这些铁路均成为国际集装箱 水陆联运的大陆桥。现在,远东到北美东海岸,西欧 至北美西海岸的集装箱,以及它们的相向运输,已越 来越多地利用北美大陆桥来完成
南地亚哥,长1000公 里,联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水域,有利 于南美诸国间的协作,促进经济开发。
西伯利亚大铁路
•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即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俄 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西经莫 斯科,可达欧洲各主要港口。从海参崴到鹿特 丹全长约1.3万千米。通过大陆桥把货物从太 平洋西部运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比经过印 度洋、苏伊士运河或横穿太平洋、通过巴拿马 运河的两条海上运输航线缩短7000多千米,行 程少一个月,运费减少20-25%,因此大受欢迎。 这条铁路是亚洲东部国家与欧洲各国及西亚连 接的铁路运输干线,我国有滨绥线、滨洲线与 之相连。

【高中地理】新亚欧大陆桥

【高中地理】新亚欧大陆桥

【高中地理】新亚欧大陆桥1990年9月12日12点12分,这是一个受到国内外经济界和海内外舆论界密切关注的时刻,当中哈两国铁路交通部门的两位副部长同时扳紧各自铁路的最后一颗螺栓并高兴地互赠扳手时,一座新的联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了。

大陆桥东起连云港、日照等中国沿海港口城市,西出新疆,跨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港口。

全程约11000公里。

因为它是继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连接亚洲和欧洲的第二座大陆桥,所以被称为“新欧亚大陆桥”。

与前一条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整个大陆桥避开高山地区,港口无冰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量大,可全年运营。

2.运输距离短: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5000千米,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

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5000千米,比经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8000千米,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千米,比经北美大陆桥缩短运距9100千米。

3.辐射面广:新欧亚大陆桥辐射欧亚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507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5%。

4.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新亚欧大陆桥吸引范围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

因此,新亚欧大陆桥这些固有的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全线运营,发展壮大,成为沟通亚太地区与欧洲的主导运输线。

新亚欧大陆桥的畅通,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亚欧经济的发展繁荣。

这对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和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有利于促进沿桥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对于推进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各国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有利于开拓中亚市场,对扩大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新亚欧大陆桥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和展望

新亚欧大陆桥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和展望

关键 词 新亚欧大陆桥 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F 5 3 1 文献标识码 : A 陆桥 的量越来越多 , 迂 回运输情况 出现 。 3新亚欧大陆桥开展国际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 1 ) 阿拉 山 口. 多斯 托 克 是过 境 频 率最 高 , 耗 时 最长 的 一对 过境点 。 造 成两 边 过 境 点 时 间长 的 主 要 原 因是 海 关 清关 、 卸货 和装货 、 等待、 更 换 轮 距 和 列 车 编 组 。火 车 从 阿 拉 山 口过 境 平 均 需要 2 1 . 5小时 , 而在 多斯托克平均 需要 4 6小时 。 ( 2 ) 战 略利 益 不 一 致 。集 装 箱 过 境运 输 时 , 哈 方 的利 益 不 是很 明确 ,换装费和运费使得 哈方 的利润点很低。所 以需要 达成相关方利益的一致。 ( 3 ) 区域 内铁路运输的不平衡性会导致排空车的数量加大 。 总体来看, 新亚欧大陆桥 向西的货物量大于向东的货物量 。 从 区段 上 看 ,由哈 萨 克 斯 坦进 口货 物 量 大 于 出 口货物 量 。 即集 装箱 ( 平板 车) 向西的多, 敞车 向东 的 多 。 ( 4 ) 西伯利亚大陆桥带来的竞争压力 西伯利亚大陆桥 的 经营者为 了招揽货源, 简化沿途手续, 并制动优惠政策, 弥补 了其路线长的不足点, 使新亚欧大陆桥 许多货物流失 。 4推进大陆桥 集装箱运输 的对策 ( 1 ) 调整运输价格 , 降低运输成本 。新亚欧大陆桥在运输 距离上 比西伯利亚大陆桥减少接近 3 0 0公里 , 但运 费并没有 比西伯利亚大陆桥节省 , 使得 部分货源转到西伯利亚大陆桥 。 ( 2 ) 建立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 公共信息平台。 建议 以陆 桥运输为主线, 为沿桥企业 、 行业、 政府等组织搭建一个安全、 中立、 便捷 的信息服务平 台, 促进 整个物流产业的信 息共享和 服务融合。 ( 3 ) 3 n 强 新 亚 欧大 陆 桥 沿 桥 国家 的协 调 。 建 立 新 亚 欧大 陆 桥 的 多 边 合作 协 调 机 制 , 协 调 各 国的 利 益 , 共 同 探讨 制 定有 关 运输价格、 时间 、 服务 、 快速通关 、 运输安全等方面的新亚欧大 陆桥多边过境运输 协议。 ( 4 ) 加 快 口岸 换 装 、 压 缩 口岸 滞 留时 间 。中 哈应 该 建 立 信 息沟通制度, 即提供每天 己换装 的车辆和运输 预报信息 , 并建 立信息服务窗口, 定时向 口岸 公布换装信息, 从而减少 口岸滞 留时间, 增强对客户 的吸 引。 ( 5 ) 发 挥 国 际组 织 的 作 用 , 优 化 通 关 环 境 。建立 一 系 列 保 护 公 平 竞 争 和投 资 者 权 益 的 制 度 、 政策框架、 公 共 的技 术 和 质 量标准、 投 资规 则 和 程 序 、 运输安全保障等 。 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题背景收资情况观点论据撰写规范性创新性总分上海电力学院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论文题目:大陆桥优缺点和发展希望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年级:2010181学生姓名:祝牵云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17日1.目录引言 (1)2.大陆桥建立的背景 (2)3.大陆桥现状与相关学者认识意见 (3)4.欧亚大陆桥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极其展望 (4)结论 (7)参考文献 (8)大陆桥优缺点和发展希望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当大陆桥优缺点的分析,小部分说道了大陆桥的污染的提出对于大陆桥附近民俗的影响。

重点提出大陆桥的未来发展优势下的展望。

关键词:大陆桥;优点;缺点Continental bridg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of hop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when Continental Bridge, the fraction of the said land pollution put forward for Continental Bridge near the influence of folk customs. Focus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bridg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vantage。

Keywords:Continental Bridge;advantages; disadvantages引言大陆桥是指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陆上通道,是横贯大陆的、以铁路为骨干的、避开海上绕道运输的便捷运输大通道。

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比如有跨越亚欧的交通要道——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是一条跨越亚欧大陆而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的陆上桥梁,被人们称之为亚欧大陆桥或西伯利亚大陆桥,她为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欧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大陆桥货物运输需求量逐年增加,2012年12月6日在连云港举行的2012大陆桥论坛上获悉,新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专列从1992年刚开通时的每月1列,到去年经连云港至阿拉山口到中亚日均3列,今年下半年受运能影响为每天1列。

20年来,经连云港港口累计过境集装箱运输近60万标箱,占我国东部沿海港口过境运输总量的50%以上。

2.大陆桥建立的背景1.1欧亚大陆桥是由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在中国西部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接轨从而构成了一条沿当年欧亚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经亚洲、欧洲诸国直到大西洋的另一条陆上通道这就是新欧亚大陆桥。

它将是一条对欧亚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丝绸之路”。

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

现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

新欧亚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欧亚大陆桥是相对旧欧亚大陆桥而言。

它东起太平洋西岸日照、连云港等中国东部沿海港口西可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横贯欧亚两大洲中部地带。

它的东端直接与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相连它的中国段西端从新疆阿拉山口站换装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通往欧洲。

北线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北上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通往西欧及北欧诸国。

中线由哈萨克斯坦往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至英吉利海峡港口转海运或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南下沿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塔什乾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行至克拉斯诺沃茨克过里海达阿塞拜疆的巴库再经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及波季港越黑海至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并经鲁塞进入罗马尼亚、匈牙利通往中欧诸国。

南线由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向南入伊朗至马什哈德折向西经德黑兰、大不里士入土耳其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经保加利亚通往中欧、西欧及南欧诸国。

1.21990年9月欧亚大陆桥实现全线贯通1992年12月从连云港始发首列过境集装箱列车标志着这条欧亚大动脉正式投入运营。

1993年决定陆桥中国段全线开发开放明确将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列为重点开发建设的经济区域不断加强与欧亚有关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目前欧亚大陆桥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近年整体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因此急需较为全面、深入的对新欧亚大陆桥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确保其快速发展3.大陆桥现状与相关学者认识意见2.1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现在新欧亚大陆桥的研究已经被许多研究者所重视并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韩松认为尽快实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发开放战略实现其真正贯通将有利于促进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繁荣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开拓中亚市场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中国著名地理学家罗开富认为国际社会关注现代丝绸之路建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使得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东西桥头堡加快发展建设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国内段国际走廊的步伐加快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西部和中亚市场的发育和繁荣。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郭凤霞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陆桥因运距短、速度快、时间省、质量高等优势运输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商贸和物流企业选择亚欧大陆桥运输来代替传统的海运。

于丹、王雅璨、王志刚在新偶大陆桥竞争力分析中认为新亚欧大陆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因此衡量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的竞争力尽可能地找出其竞争力发展的瓶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的竞争力主要是指作为一条路桥运输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其优势与劣势所在重点从运输距离、运输费用、运输速度、口岸通关能力、信息服务能力几个方面来比较和衡量,以强化包装材料与科学合理包装的技术研究,严格掌控危险货物包装质量[3]。

4.欧亚大陆桥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极其展望3.1大致的优势所在1.运输距离缩短在途时间少。

从下表可以看出欧亚大陆桥的运输距离远远小于相同两地的海上运输距离。

下表具体数字来源于郝诚之发表于《北方经济》2004年第2期——《欧亚大陆桥与向北开放带》起点/终点路途距离国内里程国内里程所占比例在途时间海参崴/鹿特丹13000 1428 10.98% 20~30天大连港/鹿特丹11000 1881 17.1% 8~12天天津港/鹿特丹10506 1041 9.9% 8~12天连云港/鹿特丹10800 4244 39.3% 12~24天海上运输20300 无20~30天2.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少。

海上运输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暴雨海浪过高都会对运输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北半球在冬季有于天气的原因会进行封海。

海上运输不得不停止。

而铁路运输就不需要考虑着一问题冬季的寒冷比不过不会对铁路运输造成影响。

这也是铁路运输以相对较大的优势。

整体运输期就会比海上运输长达4到5个月这一部分的运输是海上运输无法挽回的也是海上运输的弱点的去发现问题,从而保障企业运营的安全。

3.铁路运输不需要考虑海盗因素。

我国在国际海运业所用航道是世界海盗区,恰好分布周围有附近以亚洲的马六甲海峡、北非的索马里海域和几内亚湾的尼日利亚海域。

2008年,索马里海域的危险系数急升,据设在肯尼亚蒙巴萨的海员救助组织说2008年头10个月该海域已发生87起海盗袭击事件占全球同期海盗袭击事件总数的四成以上。

4.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陆桥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加速货物运转。

仅仅是个开端从发展趋势看大陆桥运输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3.2已确定的劣势1.平均的运费的贵过海运。

每一20GP集装箱从大连港运送到鹿特丹港海运费用平均为1020元。

而铁路运输费用为7412.8元。

铁路运输费用比海上运输费用多了6392.8元。

每一40GP集装箱从大连运送到鹿特丹港海运费用平均约1930元而铁路运输费用为14492.2元。

铁路运输费用比海上运输多了12562.2元。

因此铁路运输的费用远高于海上运输的费用想。

数据来自《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20周年庆典暨2012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研讨会》2.沿线铁路的的建设前期投入较大。

轨距规格不同各国之间的铁路铁轨的轨间距不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芬兰使用的是1.520米或1.524米的宽距铁轨。

而中国瑞典挪威使用的1.435米的标准铁轨。

这增加了边境口岸货物转运的工作量耽搁了运输的时间。

目前北欧提出了一种设想即从挪威纳尔维克到芬兰边境可能直接建设一条宽距铁轨作为专用通道,但是成本没有具体数字。

3.物品种类受到限制。

大陆桥途径多个国家,在货物和地方民族习惯上有不可调和的地方,欧洲各国与西亚各国在民族信仰及宗教方面有所不同难免在一定的特殊货物方面有所冲突。

为避免冲突常常不运输禁忌物品4.铁路运输的污染较大。

如机车牵引动力机械及设备对环境的污染,是指牵引动力机械的轰鸣与鸣笛的噪声、机车牵引车辆时与钢轨的摩擦声、车辆与车辆挂钩出的碰撞声音以及不同类型牵引机车的动力燃料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的废弃、废渣和烟尘等。

还有沿线各站段厂的生产、生活设施排放的“三废”、工作人员的列车在运行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粪便、运输各类物资储运和装卸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和飘散粉尘对环境的污等等无法完成超级大量的货物运输5.与海上运输相比路上运输的运输量相对较小。

集装箱运输船平均运输箱数约3000到5000但是火车运送量就相对较少一般2万吨级的载重列车平均每车次运送约150到200箱。

单次运输海上运输的量约为铁路运输量的20到25倍。

从量上来讲铁路运输的量要远远小于海上运输。

因此在面对大量货物的运输的时候一般选择的是海运3.3大陆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我们知道运输距离短在途时间少是新欧亚大陆桥最大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