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长和发展造成危害的病菌和虫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存和木材的质量。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1. 预防措施:做好森林的草灌木和垃圾的清理工作,保持林间的通风和日照条件,及时修剪和修整林木,提高林木的抗病虫能力。

2. 良种育苗:通过选育优质的树种和培育抗病虫品种,提高林木的抵抗力。

加强育苗管理,提供良好的育苗环境,注意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并加强对育苗过程中的传染病和传染虫害的监控。

3. 森林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红外线、臭氧、辐射等物理方法对苗床、苗圃、育苗箱具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杀死病菌和虫卵,防止病虫的传播和扩散。

4. 生物防治:利用好的天敌或天然对抗病菌和虫害的微生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使用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使用无毒的微生物来降低病菌的致病能力等。

5.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化学药剂防治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并遵守药剂的安全用药规范。

7. 综合防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等手段,结合具体的病虫害情况和环境条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与方法,结合科学管理和监测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森林灭虫施工方案(3篇)

森林灭虫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制定本森林灭虫施工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

2.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施工范围本次施工范围为我国某森林区域,总面积为10万亩。

四、施工时间本次施工时间为2023年3月至2023年11月。

五、施工方法1. 生物防治法(1)引入天敌:在适宜的季节,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病原菌等,通过天敌的捕食和繁殖,降低病虫害的种群密度。

(2)利用昆虫信息素: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和迁徙,降低其种群数量。

2. 物理防治法(1)人工捕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人工捕杀,针对病虫害的幼虫、成虫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人工捕杀方法。

(2)物理隔离:在病虫害发生区域设置隔离带,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3. 化学防治法(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合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生物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4. 综合防治法(1)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森林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2)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合理配置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抗病虫害能力。

六、施工步骤1. 病虫害调查与评估(1)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分布范围等。

(2)对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防治方案(1)根据病虫害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2)明确防治目标、防治方法、防治时间、防治区域等。

3. 施工准备(1)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

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正文】一、引言森林病虫害是指发生在森林中的疾病和害虫活动,对森林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包括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

二、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警2.1 病虫害监测技术2.1.1 野外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记录病虫害的类型、分布范围、严重程度等信息。

2.1.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和无人机等遥感设备,获取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信息。

2.1.3 生物学监测方法:采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来监测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

2.2 病虫害预警系统2.2.1 建立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存储病虫害监测数据,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2.2.2 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基于统计模型建立病虫害的预警模型。

2.2.3 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病虫害的预警指标,制定相关预警标准并进行预警触发。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3.1 生物防治3.1.1 引进天敌:通过引入食草昆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3.1.2 使用微生物制剂:利用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来防治害虫和病害。

3.1.3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害虫的交配和繁殖行为。

3.2 化学防治3.2.1 农药使用规范: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并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3.2.2 农药剂型优化:选择适合森林环境的农药剂型,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3.2.3 农药残留监测: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森林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3.3 防治措施评估3.3.1 成本效益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3.3.2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3.3.3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防治措施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提前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表格2.病虫害防治指导手册3.农药使用操作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森林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引言概述: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中广泛存在的病害和虫害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和影响、防治策略和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正文内容:1.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和影响1.1森林病虫害的分类和常见病虫害种类1.2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1.3森林病虫害对经济的影响2.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2.1预防为主的原则2.2综合治理和综合防治的重要性2.3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2.4化学防治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2.5机械防治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3.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3.1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3.2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3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技术体系建设3.4防治方法的选择与策略的制定3.5病虫害防治经验的总结与推广4.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和评估4.1预案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性4.2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的评估4.3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4.4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信息化建设4.5病虫害防治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支持5.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挑战和展望5.1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5.2新型病虫害的出现和防治对策5.3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修复的角色5.4跨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5.5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前景总结: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森林病虫害现状和影响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策略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强化研发和推广、加强防治管理和评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型病虫害等方面的挑战,是未来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工作方向。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各级政府、专业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第一章背景与目的1. 背景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病害和虫害,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全面、科学地防治森林病虫害,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的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病虫害调查与监测1. 病虫害调查a. 建立病虫害调查团队,负责森林病虫害的定期调查工作。

b. 使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对不同森林类型的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c. 对已确定的病虫害区域进行详细现场勘察,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和原因。

2. 病虫害监测a.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b.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等,实时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和程度。

c.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和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第三章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1. 生物防治a. 研究和培育有效的天敌和天然杀虫剂,以生物方式控制病虫害的扩散。

b.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森林病虫害预警与预防a. 建立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提前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

b.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修剪植物,清理积雪和落叶,增加森林害虫的天敌种群。

3. 化学防治a. 选择安全、有效的化学药剂,及时控制和消灭已发生的病虫害。

b. 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规定,注意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第四章病虫害防治措施1. 引导森林管理措施a. 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规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砍伐。

b. 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提高森林植被的抗病虫害能力。

2. 防治技术措施a. 注重早期预防,加强森林病虫害的即时监测和及时处理。

b. 推广实施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如喷洒药剂、栽培抗病虫害品种等。

3. 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a.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以提高防治效果。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引言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类病虫害。

它们会破坏森林植被的健康,降低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帮助森林保护工作者和生态环境管理者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

1. 森林病害的防治措施1.1 建立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加强森林的生态修复和恢复,提高森林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 增加森林内适宜种植的树种,提高森林的抵抗力和自然恢复能力。

- 加强对森林土壤的管理和保护,防止土壤侵蚀和营养流失。

1.2 提高森林病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建立完善的森林病害监测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森林病害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 建立准确的森林病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病害的突发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3 加强森林病害防治技术和方法研究- 开展对森林病害的病原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探索和开发对森林病害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微生物、天敌和天然抗病虫材料等。

1.4 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培训森林保护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高森林病害防治能力。

- 大力宣传森林病害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2.1 合理的森林管理和经营- 种植抗虫性强的树种,减少森林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 合理选择和配置树种,减少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 注意森林间的空隙管理,减少虫害的繁殖和滋生环境。

2.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等生物控制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方法和措施,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2.3 化学防治- 在虫害危害较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指南进行施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天敌引入- 针对某些特定的森林虫害,可以引进其天敌来进行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简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简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一、引言森林病虫害是指威胁森林健康和稳定的各种疾病和虫害。

它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制定科学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二、分析病虫害类型在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森林病虫害的类型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森林病虫害的不同特点和危害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细菌的侵入破坏森林植物的组织和器官。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溃疡病、叶尖弯曲病等。

2.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它们通过孢子等途径传播,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衰弱和死亡。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黑炭疽病、白腐病等。

3. 性病害性病害是由感染引起的,通过昆虫等媒介进行传播,导致森林植物出现变异和死亡。

常见的性病害有烟草花叶、马铃薯Y等。

4. 虫害虫害是指由各种昆虫引起的害虫侵袭,它们以植物为食物或寄生在植物上,损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虫害有松毛虫、冠毛虫等。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病虫害,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1. 加强防疫工作在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早期,应加强监测和防疫工作。

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定期巡查和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展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天敌、天然杀菌剂等生物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3. 推广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法在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遵守农药使用标准,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

同时,加强对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和技能。

4. 强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需要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来进行弥补。

加强森林种植和培育,增加森林植物的抵抗能力和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病虫害侵袭。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森林病虫害对我们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帮助我们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1. 合理森林经营管理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基础。

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多样性种植:推广森林多样性种植,减少单一树种的种植数量,增加不同树种的比例。

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 合理林分布局:根据森林地形、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需求,科学规划林分布局,合理调整森林结构。

这样可以优化森林生态环境,增强森林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防治技术的应用为了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和繁殖,合理运用防治技术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等对病虫害进行生物控制,降低它们的数量和繁殖能力。

例如,引进益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运用农药进行喷洒或熏蒸来控制病虫害。

但是,应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对于及时发现和防治森林病虫害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手段,如航空遥感、定点观测和虫情调查等,提前预测和发现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航空遥感技术: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大面积森林进行监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发现森林植被的变化和异常情况,从而提前预警病虫害的发生。

- 定点观测和虫情调查:通过在重点森林区域设置观测点,定期进行观察和虫情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教育宣传和培训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是提高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

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意识和认知,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和防治方法,从而积极参与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

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

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构建五个体系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

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络体系。

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管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络已基本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万亩,监测覆盖率达%,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

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

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

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应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

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特别是对云南最主要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

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控制。

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3 / 15 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五是构建目标管理体系。

目标管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

省森防部门继续加大了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管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二、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20XX年是云南森防总站建站23年来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把“行政执法”提到了总站的首要职能,全省首次实行了统一着装上岗执法,彻底解决了XX年国家《植物检疫条例》颁布以来没有着装上岗执法的问题。

派业务精干人员参加“省政府对外服务中心”实施检疫的社会化服务。

全省依法检疫种子、苗木、木材率达99%,商品木材及主要林产品的调运检疫率达95%,同时加大了源头执法,对外地调入本省的这些检疫项目也加大了复检力度,全省实现了电脑办理《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和上传输,严防了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

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二是加大资金支撑力度。

资金是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程的有力保证。

国家和省财政对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总量在逐年加大,20XX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比20XX年增加4倍以上,通过界定使用范围,专款专用,强化管理,确保了重点区域的治理资金和投资效益。

三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根据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强化舆论宣传”的要求,制定出台了《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任务、指导思想、宣传报道重点、途径与形式、奖励机制、组织领导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全省各级森防站主要领导要像抓防治业务一样,亲自抓、具体抓、始终抓、抓到底。

四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综合业务性强、专业水平要求高、技术知识更新快。

为了不断拓宽防治业务知识,XX年重点举办了检疫员、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和除治、椰心叶甲防治、小蠹虫综合防治、松毛虫病毒增殖及林间防治等技术培训班,强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达500多人次,占全省专兼职森防人员的35%。

对松材线虫病还特地从中国林科院邀请著名专家到云南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5 / 15 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三、推进四个转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大了“四个转变”的新进程,即防治思想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防治策略由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防治效果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

20XX年又有了新的飞跃和推进,特别是对小蠹虫治理有效药物的科学实验和筛选,有效遏制了小蠹虫发生和危害面积的扩散蔓延,对“松毛虫病毒增殖加工技术”科研成果的有效运用,使云南找到了对松毛虫生物防治的最佳方法,有名的松毛虫老灾区永仁、弥勒、易门等地能连续控灾8年以上。

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性防治”新理念有了更大的转变,实行生物防治新举措有了更大的突破,防灾御灾主动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监测+预防性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低成本可持续控灾新防治模式正在得到新的推行。

四、“十二五”新目标“十二五”XX之年,省森防部门在提出全省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商品木材及产品调运检疫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8%以上,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物危害高发势头,促进云南林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目标同时,又提出了“四个”新的亮点,即,促进一个转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由“灾后救灾”向“预防为主”转变,抓好一个创新,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制上将具体的防治行为逐步面向社会推向市场,打好一个攻坚战,集中资金技术人力打好小蠹虫攻坚战,组织两个歼灭战,对入侵云南的重大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积极除治,予与歼灭。

篇二,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一、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

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

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

受害轻时,叶片呈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

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在5月底6月初,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7 / 15 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