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观察心脏实验报告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泵血的功能,为全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心脏的实验。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准备了一只新鲜的动物心脏。
这只心脏被取出后,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器官。
我们将心脏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它的各个部分。
首先,我们注意到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这四个腔室通过心脏壁上的瓣膜相互分隔,起到了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瓣膜的存在,并且可以观察到它们在心跳过程中的开合。
接下来,我们注意到心脏壁肌肉的厚度。
左心室的壁肌肉最为厚实,这是因为它需要将血液推送到全身,所以需要更大的力量。
相比之下,右心室的壁肌肉相对较薄,因为它只需要将血液推送到肺部。
在观察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氧合后的血液返回到左心房,然后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为身体各个部分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观察心脏的实验还包括了心电图的记录。
通过将电极贴在心脏的特定位置,我们可以记录到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形成了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除了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验来进一步了解心脏。
例如,我们通过给心脏施加不同的刺激,观察心脏的反应。
我们发现,当心脏受到刺激时,它会加快跳动的速度,以应对外界的需求。
这是心脏自身的调节机制,确保身体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心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作为人体的泵,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心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进而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总结起来,观察心脏的实验让我们对这个神奇的器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心脏的观察实验报告

心脏的观察实验报告心脏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泵血并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实验过程、观察结果以及对心脏的深入理解。
实验目的:1. 观察心脏的外部结构,包括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2. 分析心脏的内部构造,包括心房、心室、心瓣和血管等。
3. 研究心脏的功能,如心跳节律和血液循环等。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一只新鲜的动物心脏(在实验室内获取)。
2. 实验方法:a. 将心脏放置在实验台上,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
b. 使用手术剪刀小心地切开心脏,以便观察其内部构造。
c.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心脏的细节,并记录观察结果。
d. 测量心脏的大小、重量和其他相关参数。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外部结构观察:我们观察到心脏呈锥形,大约与拳头大小相当。
它的表面光滑,颜色为深红色。
心脏的上部是两个心房,下部是两个心室。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心脏表面有一些突起,这是心脏的血管。
2. 内部构造观察:在切开心脏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被分为左右两侧,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分别连接在一起。
心脏的内部有四个心瓣,它们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这些瓣膜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3. 功能观察:我们观察到心脏有规律地跳动,这是由于心脏自身的起搏和传导系统的作用。
心脏的收缩使血液被推入动脉,然后通过血管系统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随着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血液被循环并不断供应给身体各部分。
4. 对心脏的深入理解: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心肌组织构成。
它的收缩和舒张是通过心肌细胞的协调运动实现的。
心脏的功能是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泵,还与其他器官和系统密切相关。
结论:通过这次观察实验,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观察心脏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心脏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观察心脏在心脏起搏点的作用;3. 分析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结构主要包括心房、心室、瓣膜和冠状动脉等。
心脏的起搏点是心脏的窦房结,负责产生心跳信号。
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运送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实验器材:1. 新鲜猪心脏;2. 剪刀、镊子、解剖刀;3. 解剖显微镜;4. 计算机采集系统;5. 纱布、棉线;6. 任氏液。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新鲜猪心脏清洗干净;2. 用剪刀和镊子将心脏的血管剪断,去除心脏周围的组织;3. 将心脏放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结构;4.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5. 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6. 观察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7. 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心脏的跳动,分析心跳信号;8. 观察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包括血液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2. 观察到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3. 观察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4. 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到心脏的跳动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心跳节律正常;5. 观察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再通过瓣膜流入动脉,最终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2. 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这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3. 观察到心脏瓣膜的结构,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正确,防止血液倒流;4. 观察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这是心脏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5. 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到的心跳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心跳节律正常,说明心脏功能良好;6. 观察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再通过瓣膜流入动脉,最终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这是心脏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心脏的实验报告

心脏的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泵血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探究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研发相应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解剖心脏和进行心电图测量,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材料和方法材料•实验用心脏标本•解剖工具包(刀、剪刀、镊子等)•心电图仪器•导电胶布•心电图导联线方法1.准备工作:–将实验用心脏标本清洗干净并摆放在解剖台上。
–准备好解剖工具,确保工具整洁。
2.心脏解剖:–用剪刀和镊子小心地剪开心脏外围的心包膜,并将其完全剥离。
–观察心脏的外观和其与周围组织的连接情况。
–利用解剖工具,将心脏分开并观察室间隔、心房、心室等结构。
3.心电图测量:–将活体心电图传感器的导电胶布粘贴在受试者胸部适当位置。
–将活体心电图传感器与心电图仪器连接,并打开仪器。
–观察仪器显示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与讨论心脏解剖结果通过解剖,我们观察到实验用心脏标本外观正常,色泽鲜红,没有明显异常。
解剖过程中,我们发现心脏与周围组织紧密相连,并通过血管与全身其他部位相连。
在分开心脏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心脏的室间隔、心房和心室等结构。
室间隔分离了左右两个心室,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与心室相连。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心脏的瓣膜结构,包括二尖瓣和三尖瓣。
心电图测量结果心电图测量结果显示正常的心电波形。
波形的变化反映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电活动的变化。
其中,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心脏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心电活动是否正常,并进一步分析心脏的功能和节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由多个部位组成,其正常运作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心脏解剖和心电图测量,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心脏的疾病发生机制,为未来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心脏的细胞结构和心血管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

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以及对心脏结构的进一步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只新鲜的猪心作为实验样本。
首先,我们将猪心放置在实验台上,仔细观察它的外观特征。
然后,我们使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心脏,以便更好地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切开心脏之前,我们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了心脏表面,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位于心脏的顶部,而左心室和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底部。
心脏的外层是一层坚韧的心包,它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进一步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我们发现心脏内有一系列的血管和瓣膜。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它们分布在心脏的表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三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
这些瓣膜起到了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的切割和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心脏内部的肌肉组织。
心肌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它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电信号的能力。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心脏能够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次实验观察,我们对心脏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的四个腔室和血管系统共同协作,确保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
瓣膜的存在使得血液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避免了血液逆流的问题。
而心肌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则保证了心脏能够持续地收缩和舒张,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任何一个部分的损坏或异常都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
因此,了解心脏结构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非常重要。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观察,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心脏诊断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脏诊断方法,掌握心脏功能的基本检查方法,了解正常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熟悉心脏疾病的常见诊断技术,并能初步判断心脏疾病的类型。
二、实验原理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诊断主要依靠对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检查。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和MRI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健康志愿者- 心电图机- 超声心动图仪- 心脏CT扫描仪- 心脏MRI扫描仪2. 实验仪器:- 心电图机- 超声心动图仪- 心脏CT扫描仪- 心脏MRI扫描仪四、实验方法1. 心脏听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放松肌肉,医生用听诊器分别听诊心尖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三肋间等部位。
- 注意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等。
2. 心电图:-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连接心电图电极,记录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T波等。
- 分析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3. 超声心动图:-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医生用超声探头分别探测心脏各部位,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运动、血流等情况。
- 分析超声心动图,判断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变、心包病变等。
4. 心脏CT扫描:-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进行心脏CT扫描,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血管等情况。
- 分析心脏CT,判断心脏肿瘤、心脏血管病变等。
5. 心脏MRI扫描:-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进行心脏MRI扫描,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血流等情况。
- 分析心脏MRI,判断心脏肿瘤、心肌病变、心包病变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听诊:- 心率:60-100次/分- 心律:窦性心律- 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额外心音:无- 杂音:无2. 心电图:- P波:正常- QRS波群:正常- T波:正常- 心律:窦性心律- 心率:60-100次/分3. 超声心动图:-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心肌运动:正常- 血流情况:正常4. 心脏CT扫描:-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血管情况:正常5. 心脏MRI扫描:-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血流情况:正常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扫描和心脏MRI扫描等诊断方法,对心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体验心脏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 掌握心脏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观察心脏的跳动,感受心脏工作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由心肌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心脏的跳动是通过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从而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
本实验通过观察心脏的跳动,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或青蛙一只;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1. 暴露动物心脏取蟾蜍(或青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入(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2. 观察心脏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
然后,用蛙心夹固定心脏,连接计算机采集系统和张力传感器,记录心脏的跳动情况。
3. 观察心脏的跳动观察心脏的跳动,注意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过程,记录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
4.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结构观察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连接,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心脏的跳动是通过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
2. 心脏跳动观察通过计算机采集系统和张力传感器,我们记录了心脏的跳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律稳定,符合正常心脏的工作状态。
3.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
解剖学实验心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心脏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指导老师:XXX教授实验目的:1.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各腔结构。
2. 熟悉心脏的传导系、心脏的血管分布。
3. 掌握心瓣膜的结构及其生理意义。
4. 了解心壁的构造。
5. 了解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实验材料与仪器:1. 人心解剖标本和模型2. 新鲜猪心3. 解剖器械4. 解剖盘5. 循环系统组成图6. 心血管系统组成图7. 淋巴系统组成图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位置和外形:- 将人心解剖标本和新鲜猪心置于解剖盘上,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 注意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两肺之间,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2. 观察心腔结构:-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 注意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界限,以及心房和心室内部的分隔。
3. 观察心瓣膜:- 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房室瓣、动脉瓣和三尖瓣。
- 了解心瓣膜在心动周期中的作用,包括收缩期瓣膜和舒张期瓣膜。
4. 观察心脏传导系:- 观察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网。
- 了解心脏传导系的功能,即产生并传导冲动到心脏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地收缩。
5. 观察心脏血管分布:- 观察心脏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 了解心脏本身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途径。
6. 观察心壁构造:- 观察心壁的构造,包括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
- 了解心壁各层的功能和特点。
7. 观察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观察并分析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如先天性心脏病(CHD)、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等。
实验结果:1. 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两肺之间,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2. 心脏有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3. 心脏瓣膜包括房室瓣、动脉瓣和三尖瓣,在心动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4.1 暴露动物心脏
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 ___)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
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
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
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
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
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
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其搏动频率。
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此称为斯氏第二结扎。
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搏动次数。
4.4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4.5 记录心搏曲线
按步骤1暴露另一只蟾蜍的心脏,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粱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
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
记录心搏曲线。
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的关系。
5.1 蛙心起搏点分析
表1.斯氏结扎记录表
对照组(正常时)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频率均为70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64次·min-1,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频率相同均为44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56次·min-1,心房的收缩频率为42次·min-1,心室的收缩频率为22次·min-1。
静脉窦、心房收缩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验项目对照第一结扎第二结扎频率/次·min 静脉窦 70 64 56 -1心房 70 44 42 心室 70 44 22
量程:10Mv,低通:1.0Hz,高通:10Hz
蛙心搏曲线显示,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高而宽的波为心室波,矮而小的波为心房波。
通道1 (V)
通道2 (mV)
刺激1 刺激2 刺激3
刺激:1V 脉冲持续时间:1.0ms 频率:1.0Hz
刺激1不引起刺激;刺激2和刺激3第一个波峰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第二个波峰,呈现了期外收缩;刺激后,后一个波得出现时间延长,呈现出代偿间隙的现象。
6.1 蛙心起搏点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心脏的自律性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
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
正常情况下,自动节律性高低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表现出各自的节律,所以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因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静脉窦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控制潜在起搏
点,心房、心室等潜在起搏点自身的节律性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斯氏第一结扎结扎了窦房沟,切断了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解除了超速抑制,心房和心室恢复过来,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的频率一样。
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静脉窦慢,因为静脉窦是正常起搏点,仍能进行正常搏动,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降低。
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最快,心房次之,心室最慢。
因为当结扎房室交界后,切断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路,心室潜在起搏点解除抑制恢复过来,显示出自身的自动节律性,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但由于心室的自律性比心房差,所以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房慢。
综合以上得出正常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6.2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
而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此时进入相对不应期,给予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
当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恰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收缩期时,心室不再发生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
因此,在期外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记录到的正常心搏曲线通常是心室波和心房波,一般记录不到静脉窦的搏动曲线。
如图1所示,在没有电刺激下,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心房收缩为低峰,心室收缩为高峰,没有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
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
由图2可知,当刺激1落在有效不应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2和3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因为整个收缩期都处于有效不应期内,在心室收缩期给以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
在心室舒张中后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
后面出现代偿间歇,原因是期外收缩也有兴奋性变化,也有不应期,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发生。
所以在期外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即代偿间歇。
有期外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