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有氧洗涤剂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及其原理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及其原理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有:肥皂、合成洗剂和生物洗涤剂。
1. 肥皂:
- 原理:肥皂是由脂肪酸盐和纯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
在洗涤过程中,脂肪酸盐的亲水性头部与水结合,疏水性碳链部分则与油脂污垢结合。
通过肥皂分子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特性,使油脂污垢与水结合,从而被冲洗掉。
2. 合成洗剂:
- 原理:合成洗剂是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到的洗涤剂,常见的合成洗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洗剂分子的结构中包含两个部分,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一个疏水性烷基链。
亲水性头部与水结合,疏水性烷基链与油脂污垢结合,从而将污垢分散悬浮在水中,达到清洁的目的。
3. 生物洗涤剂:
- 原理:生物洗涤剂是利用生物学酶类来分解和去除污垢的洗涤剂。
生物洗涤剂中含有各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
这些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污垢进行特异性降解,从而去除污垢。
生物洗涤剂对环境友好,对皮肤刺激性较小。
洗涤中的化学总结

洗涤中的化学总结引言洗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帮助我们保持衣物和家居用品的清洁和卫生。
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洗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洗涤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和反应,并对洗涤剂的不同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洗涤剂的基本成分洗涤剂是洗涤过程的关键部分,它包含许多不同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洗涤剂常见的基本成分:1.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它们能够在水和油之间建立联系,降低表面张力,使污垢与水结合并与衣物分离。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去除静电和软化水质,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常用于去除油脂和蛋白质等污渍。
2.氧化剂:氧化剂在洗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
它们能够分解并释放氧气,从而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污渍。
此外,氧化剂还能够消除异味和漂白衣物。
3.螯合剂:螯合剂是一类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洗涤过程中起到去除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作用,从而防止洗衣机和衣物表面产生水垢。
4.碱性物质:洗涤剂中也包含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这些物质能够中和酸性污渍,提高洗涤效果。
洗涤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洗涤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有助于去除衣物上的污垢。
以下是洗涤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反应:1.乳化:表面活性剂在洗涤过程中与水和油结合,形成乳液。
这使油脂和污渍分散在水中,从而被有效去除。
2.分散: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污渍分散在水中,从而防止它们重新附着在衣物表面。
3.乳化分解:洗涤剂中的氧化剂能够分解和氧化油脂分子,从而将其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并使其溶解在水中。
4.去除金属离子:洗涤剂中的螯合剂能够与硬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防止其与洗涤剂和衣物产生反应。
5.中和:洗涤剂中的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性污渍,提高洗涤效果。
不同类型的洗涤剂洗涤剂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洗涤剂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化学成分。
1.衣物洗涤剂:衣物洗涤剂是最常见的洗涤剂类型。
氧洗

氧洗氧洗具有独特的活性氧化酶超洁粒子(SPC&TAED),能迅速溶解,产生有氧气泡,进入衣物纤维之间的缝隙,对油污顽渍进行有效分解溶化,高效去污,去渍,鲜亮。
全称有氧洗涤中文名氧洗外文 Oxygen washing物质定义氧洗 [1] ,有氧洗涤剂的“有氧洗”是依托其中添加的过氧化物而来,最终起氧洗作用的“氧”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氧气,而是过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所生成的OOH-或RCOOOH,二者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人体接触常见细菌和漂白衣物上的色渍。
OOH-由过氧化物直接生成,RCOOOH为过氧化物在释氧活化剂作用下所生成的,是比更为活泼。
是指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过氧化物,如过碳酸钠,过氧化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会释放出能协助洗衣粉去除多种的新生态氧,大大提高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本品专门用于带颜色及图案的棉、麻、化学纤维、混纺等质料的衣物与织品的与漂白,使洗后的颜色更加,并保证洗后衣物不、不脱色,白色衣物更洁白、彩色衣物更鲜艳。
有氧洗突破了传统的漂洗概念,其独特的活性成份具有极强有渗透力。
它可以破坏织物上污垢的化学结构并除掉它,同时不损伤织物的固有颜色,使白色织物更加洁白,彩色衣物更加鲜艳,它从本质上消除了因用劣质洗衣粉和氯系漂白剂造成织物泛黄的弊病。
成分生态氧污渍分解系统:SPC(过碳酸钠)+TAED(四乙二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酶制剂、水软化剂、污垢悬浮剂。
原理污垢主要由金属氧化物(铁、钙、锰等)碳和油脂有机物(即碳水化合物如人体分泌物、矿物质、植物油)及化学物质组成,氧洗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还原能力和分解力的活性氧水,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水;与油脂类有机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氢氢化物;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与各类化学物质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碱或可溶性盐。
通过活性氧与各种污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污渍去掉,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浅议有氧洗涤剂

浅议有氧洗涤剂[摘要] 概述了洗涤剂的“有氧洗”,分析了“有氧洗”的洗涤机理,讨论了有氧洗涤剂的技术要求。
最后,对目前市场上有氧洗涤剂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对“有氧洗”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洗涤剂;过氧化物;洗涤机理;有氧洗洗涤剂的“有氧洗”概念最早起源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近些年在国内迅速流行。
2012年,在第32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院长王万绪先生进一步预言“有氧洗”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洗涤剂的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国内有氧洗涤剂的知名生产商有花王、利洁时、美生和南风集团,其所推产品分别是KAO 彩漂、V ANISH氧动力、MEXON有氧洗和KEON富氧炫漂。
此外,还有许多知名不知名洗涤剂生产厂为追踪时尚,也都纷纷出牌“有氧洗”。
纵览国内洗涤剂市场,“有氧洗”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氧洗呢?基于此,作者撰写本文,希望能给国内洗涤剂生产厂家以借鉴和启发,给消费者以解惑之用。
1. 有氧洗涤的概述有氧洗涤剂的“有氧洗”是依托其中添加的过氧化物而来,最终起氧洗作用的“氧”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氧气,而是过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所生成的OOH-或RCOOOH,二者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人体接触常见细菌和漂白衣物上的色渍。
OOH-由过氧化物直接生成,RCOOOH为过氧化物在释氧活化剂作用下所生成的过氧酸,是比过氧化氢更为活泼的杀菌、漂白剂。
2. 有氧洗的洗涤机理有氧洗涤剂中具有氧洗功能的物质都是过氧化物。
目前,洗涤剂中常用的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过碳酸钠和过氧化硫酸钠。
过氧化物在水溶液中的洗涤机理因有无释氧活化剂存在而异。
机理1 在没有释氧活化剂的情况下,过氧化物溶于水后,先行分离出过氧化氢,然后过氧化氢再进一步分解出OOH-,起洗涤作用的物质为OOH-。
具体化学反应过程式如下,其中的X为过氧化氢的附着载体无机盐。
X•H2O2 → X + H2O2H2O2 + OH- → H2O + OOH-机理2 在有释氧活化剂的情况下,由过氧化氢分解出的OOH-则进一步酰基化生成过氧酸。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含氧清洁剂的区别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含氧清洁剂洗衣的区别在古代,人们使用棒槌“捣衣”,十九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二十世纪初,洗衣粉被发明出来,二十世纪中期,第一瓶洗衣液问世,今天,又出现了含氧清洁剂,这些琳琅满目的清洁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一、肥皂。
1、肥皂的发现:有一个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没有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著自己满手的油腻,他想:这么脏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啊!他一边犹豫著一边把手放到了水中。
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那满手的油腻就很容易地洗掉了。
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
这个厨师很奇怪,就让其他的厨师也来用这种灰油试一试,结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来更加干净。
于是,厨房里的佣人们就经常用油脂拌草木灰来洗手。
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让厨师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2、肥皂的定义:资料Word.简单来说,肥皂就是油脂与碱的混合物。
3、肥皂去污原理(如下图):肥皂中有特殊的分子结构,这种分子像一根火柴棍,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
亲油脂的那一端一头扎进污渍里,亲水的一端扎进水里,然后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能够快速地将污垢润湿,润湿后的污垢会膨胀,纤维同时也会湿润膨胀,在膨胀的过程中,污垢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就会降低,再通过外力的作用,从而把污渍从纤维上给拨下来。
也就是说,用肥皂需通过外力比如说“搓洗”或者靠洗衣机的转动,污渍才能很好的去除掉。
但是,深入到纤维中的污渍会较难洗掉。
二、洗衣粉。
洗衣粉的成分比肥皂复杂,简单点就是两类,一类是表面活性剂,一类是助剂。
而助剂包括助洗成分、缓冲成分、增效成分、填充料和香精等。
而其中起到去污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去污原理请参考上图。
洗涤剂的化学组成对环境的影响

洗涤剂的化学组成对环境的影响洗涤剂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但是你是否曾经想过洗涤剂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化学角度分析洗涤剂的成分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 洗涤剂的成分1.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在洗涤剂中广泛存在,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然而,这种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此外,有机磷化合物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柔顺剂中,其作用是使衣物更加柔软。
然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和水中的阴离子产生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对水体造成污染。
此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起到去污能力的作用。
虽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比有机磷化合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要小,但是其仍然会对水体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失衡。
4. 合成染料合成染料广泛用于洗涤剂中,其作用是为衣物着色。
然而,合成染料不仅会与水体中的颗粒物质结合,形成难以降解的物质,还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
二. 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1. 水土污染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会被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引起水污染。
有机磷化合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成分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污染。
2. 生态系统失衡水体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不同种类的生物相互依存。
洗涤剂的含有的成分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作用,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
3. 水资源浪费在洗涤衣物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水。
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用水,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水的浪费不仅对人类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三. 如何减少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1. 选择低污染的洗涤剂选择低污染的洗涤剂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
例如,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洗涤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洗涤效果,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2. 减少使用量减少使用洗涤剂的量同样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洗涤剂的原理

洗涤剂的原理
洗涤剂是一种能够去除污渍的化学物质,它的原理是通过一系
列化学反应来分解、溶解和去除污渍,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洗涤
剂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添加剂等成分,它们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洗涤的效果。
首先,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分散、渗透、乳化和起泡等作用。
当洗涤剂与水混合时,表面活性剂能够降
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从而有效分散和
溶解污渍。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能够使污渍与衣物表面分离,防止
再次沉积,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其次,助剂是洗涤剂中的辅助成分,它能够增强洗涤剂的清洁
能力。
例如,螯合剂能够与污渍中的金属离子结合,防止其再次沉
积到衣物上;缓蚀剂能够减少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防止其与洗涤
剂发生反应而降低清洁效果。
助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洗涤剂的适用范
围和清洁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污渍的清洁需求。
此外,添加剂是为了提高洗涤剂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而添加的
成分。
比如,增稠剂能够增加洗涤剂的粘度,使其更容易附着在衣
物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防腐剂能够延长洗涤剂的保存期限,保持
其稳定性。
添加剂的加入能够使洗涤剂更易于使用和保存,提高了
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洗涤剂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添加剂等
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对污渍的分解、溶解和去除。
它们能够降
低水的表面张力,分散和溶解污渍,防止污渍再次沉积,提高洗涤
剂的清洁能力和使用性能。
洗涤剂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清洁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洗涤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洗涤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洗涤剂是一种用于清洁和去除污垢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剂、溶剂和添加剂组成。
洗涤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性能。
首先,洗涤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性能。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最主要的成分,它们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分子更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从而使污垢与纤维分离。
此外,洗涤剂中的助剂和添加剂还可以增强去污性能,如螯合剂可以使金属离子与污垢结合,增加去除污垢的效果。
其次,洗涤剂具有优良的泡沫性能。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水中形成大量细小的泡沫,这些泡沫能够迅速扩散到整个物体表面,增加洗涤剂与污垢接触的面积,提高去污能力。
此外,洗涤剂的泡沫稳定性也很重要,稳定的泡沫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清洗效果。
第三,洗涤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双重特性,能够将水和油脂等疏水性物质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
乳化后的物质更容易被水洗净,从而提高洗涤效果。
洗涤剂的乳化性能还可以应用于清洗油污和润滑剂残留的机械设备和零件。
第四,洗涤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洗涤剂中的成分大多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检测,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洗涤剂中还会添加香精、漂白剂等物质,使洗涤后的衣物更加清爽和亮丽。
由于洗涤剂具有出色的去污性能和良好的应用性能,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家庭中,洗涤剂主要用于清洗衣物、餐具、厨房用具等。
在工业生产中,洗涤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化工、纺织等行业,用于清洗机械设备、工具、原材料等。
洗涤剂的应用性能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有氧洗涤剂
[摘要] 概述了洗涤剂的“有氧洗”,分析了“有氧洗”的洗涤机理,讨论了有氧洗涤剂的技术要求。
最后,对目前市场上有氧洗涤剂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对“有氧洗”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洗涤剂;过氧化物;洗涤机理;有氧洗
洗涤剂的“有氧洗”概念最早起源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近些年在国内迅速流行。
2012年,在第32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院长王万绪先生进一步预言“有氧洗”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洗涤剂的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国内有氧洗涤剂的知名生产商有花王、利洁时、美生和南风集团,其所推产品分别是KAO 彩漂、V ANISH氧动力、MEXON有氧洗和KEON富氧炫漂。
此外,还有许多知名不知名洗涤剂生产厂为追踪时尚,也都纷纷出牌“有氧洗”。
纵览国内洗涤剂市场,“有氧洗”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氧洗呢?基于此,作者撰写本文,希望能给国内洗涤剂生产厂家以借鉴和启发,给消费者以解惑之用。
1. 有氧洗涤的概述
有氧洗涤剂的“有氧洗”是依托其中添加的过氧化物而来,最终起氧洗作用的“氧”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氧气,而是过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所生成的OOH-或RCOOOH,二者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人体接触常见细菌和漂白衣物上的色渍。
OOH-由过氧化物直接生成,RCOOOH为过氧化物在释氧活化剂作用下所生成的过氧酸,是比过氧化氢更为活泼
的杀菌、漂白剂。
2. 有氧洗的洗涤机理
有氧洗涤剂中具有氧洗功能的物质都是过氧化物。
目前,洗涤剂中常用的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过碳酸钠和过氧化硫酸钠。
过氧化物在水溶液中的洗涤机理因有无释氧活化剂存在而异。
机理1 在没有释氧活化剂的情况下,过氧化物溶于水后,先行分离出过氧化氢,然后过氧化氢再进一步分解出OOH-,起洗涤作用的物质为OOH-。
具体化学反应过程式如下,其中的X为过氧化氢的附着载体无机盐。
X•H2O2 → X + H2O2
H2O2 + OH- → H2O + OOH-
机理2 在有释氧活化剂的情况下,由过氧化氢分解出的OOH-则进一步酰基化生成过氧酸。
起洗涤作用的物质为RCOOOH。
以四乙酰乙二胺(TAED)为例,具体化学反应过程式如下:
过氧化氢和过氧酸的洗涤机理是不同的,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氧化强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过氧酸的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臭氧,远高于过氧化氢,三者分别是:过氧酸1.81ev,臭氧2.07ev,过氧化氢1.33ev。
3. 有氧洗涤剂的技术要求
众所周知,相比酸性条件,过氧化物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要差的多,而对于大多数洗涤剂来说又恰恰都呈碱性。
因此,如何提高过
氧化物在洗涤剂中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此外,针对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在实际洗涤时释氧温度过高问题,必须复配适当的释氧活化剂以提高释氧速度和洗涤效率。
3.1 轻垢型洗涤剂配方
为了提高过氧化物在洗涤剂中的储存稳定性,延长产品保质期。
产品研发师在设计配方时通常会优先选择碱性稍弱的原料,以降低最终产品的整体pH值。
这种接近中性的低pH值洗涤剂对衣物保护性好,具有增白、增艳效果,但对重度污垢去污力稍差。
因此,又称轻垢型洗涤剂,比较适合丝绸、羊毛等高档布料制衣的洗涤和护理。
3.2 过氧化物稳定技术
过氧化物应用于重垢洗涤剂,通常对配方及其自身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目前,解决过氧化物在重垢洗涤剂中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提高洗涤剂原料纯度,降低有害金属离子含量;对过氧化物进行包覆以隔绝外界金属离子、水分和pH的影响;对过氧化物进行造粒降低比表面积以减少其与外界有害金属离子、水分接触机会;降低洗涤剂配方中的含水量。
3.3 洗涤剂特殊包装材料
无论是采用中性配方体系,还是应用各种过氧化物稳定技术,随着产品储放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过氧化物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分解,释放出氧气。
配方中过氧化物含量越高,释放的氧气也越多,这必然会造成产品内部气压过大,出现包装“涨袋”现象,影响产品外观。
因此,对于有氧洗涤剂的包装通常采用半透膜材料或对包装袋进
行“打孔”处理,以及时缓解产品内部压力,保证产品外观包装上的美感。
3.4 过氧化物释氧活化技术
文献报道[1],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的最佳释氧温度分别在60 ~80℃和40~60℃之间。
由于欧美等国习惯用热水洗涤,因此二者均被广泛应用到有氧洗涤剂产品的配方当中。
但是对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喜欢常温洗涤,因此过硼酸钠或过碳酸钠的氧洗作用就不能被充分发挥。
故而必须选择合适的释氧活化剂以降低其释氧温度,目前可选的活化剂主要有四乙酰乙二胺(TAED)、壬酰氧基苯磺酸钠(SNOBS)、四乙酰甘脲(TAGU)、五乙酰葡萄糖(PAG)等,其中以四乙酰乙二胺(TAED)最为常用。
在没有释氧活化剂的水溶液中,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释氧过程式的平衡受温度控制,低温分解很慢。
如果有释氧活化剂,过氧化氢分子的过氧键会发生转移,同释氧活化剂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过氧酸。
这个反应不需要很高的温度,即使在低温下,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释放出的少量过氧化氢也会使该反应发生,并且这个反应打破了原来的释氧平衡,使其向加速释放过氧化氢的方向移动。
另外,所生成的过氧酸由于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低温洗涤时也表现出比过氧化氢更好的活性。
这样,释氧活化剂既在低温下促使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更容易释放过氧化氢,又直接参与了低温洗涤过程。
4. 有氧洗涤剂的种类
4.1 彩漂液
严格意义上讲,彩漂液并不能称得上是洗涤剂,它主要起杀菌、漂白作用。
因此,在洗涤衣物时必须同洗涤剂配合使用。
换一个角度来说,将起漂白作用的过氧化物同起去污作用的洗涤剂分离,用时复合也不失为一种解决过氧化物稳定性,延长功能有效期的良好方法。
目前,国内市场上也可以见到少数“有氧洗衣液”产品,实际上过氧化物在液体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期很难保证,国外确实有采用特殊材料对过氧化物进行造粒包覆后制成的结构型液体洗涤剂,但至少在国内还没有此项技术。
彩漂液所用过氧化物通常是过氧化氢,而配方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要求对过氧化氢要有一定的稳定作用,比如脂肪醇的硫酸盐和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酰胺与氧化乙烯的缩合物等。
配方中的过氧化氢稳定剂多为有机膦酸或多聚磷酸盐。
表-1为彩漂液的基本配方。
表-1 彩漂液配方组成
组成w%
过氧化氢10 ~30
表面活性剂1~10
稳定剂0.1~5
香精适量
去离子水补足100
4.2 洗衣粉
近些年,欧美等国多次出现过硼酸钠对农作物及环境有害报道,因此过硼酸钠在洗涤剂中的应用逐渐被过碳酸钠取代。
在我国的有氧洗涤剂配方中,应用最多的为过碳酸钠和过氧化硫酸钠。
南风集团曾对过碳酸钠和过氧化硫酸钠及其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2],为洗涤剂研发师在配方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过氧化物提供了
参考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酶制剂同过氧化物混合使用,则极易造成酶的分解,影响酶活力。
因此,在添加过氧化物的有氧洗涤剂配方中通常不再添加酶制剂。
表-2为有氧洗衣粉的基本配方。
表-2 有氧洗衣粉配方组成
组成w%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 ~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15
无机盐填充剂20~50
荧光增白剂0.3-1
抗再沉积剂0.5-2
固体过氧化物5-20
香精适量
其他助剂余量
4.3 硬表面清洗剂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款洗衣机(槽)专用清洁剂其实都是过氧化物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产物,利用过氧化物的氧化性达到杀菌、除异味目的。
表-3为洗衣机(槽)专用清洁剂的基本配方。
表-3 洗衣机(槽)专用清洁剂配方组成
组成w%
固体过氧化物35~50
表面活性剂10~15
香精适量
无机填充剂余量
此外,城市公厕、污水管道以及医院等场所使用的固态消毒、除臭、清洁品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过氧化物配方,其组成同洗衣机(槽)专用清洁剂大同小异。
5. 结语及展望
洗涤剂的“有氧洗”概念在国内虽说兴起时间不长,但其所宣传理念已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其安全环保、无毒性化学残留的优势毕
将助其在未来的市场上大展宏图。
参考文献
[1] 凌爱莲,徐哲.含氧洗涤剂的洗涤剂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4,20(1):66-71.
[2] 刘心建,王泽云,景素琴,等.过氧化硫酸钠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1,41(6):4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