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2面对死神的召唤_江西寻乌_2.3_特大交通事故纪实_陈吉昌

合集下载

空中怪车事件1994年贵州

空中怪车事件1994年贵州

1994年贵州“空中怪车”事件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贵阳市北郊18公里处的都溪林场附近的职工、居民被轰隆隆的响声惊醒,风速很急,并有发出红色和绿色强光的不明物体呼啸而过。

几分钟过后都溪林场马家塘林区方圆400多亩的松树林被成片拦腰截断,在一条断续长约3公里、宽150米至300米的带状四片区域里,只留下1.5米至4米高的树桩并且折断的树干与树冠大多都向西倾倒,长2公里的4个林区的一人高的粗大树干整齐排列在林场上。

有的断树之间又有多棵安然无恙,个别几棵被连根拔起,周围一些小树有被擦伤的痕迹。

这些被折断的树木直径大多为20厘米至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

和都溪林场相距5公里的都拉营贵州铁道部车辆厂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车辆厂区房顶的玻璃钢瓦被吸走,厂区砖砌围墙被推倒,地磅房的钢管柱被切断或压弯。

50吨重的火车车厢位移了20余米远,其地势并不是下坡,而是略微有些上坡。

除了在车辆厂夜间执行巡逻任务的厂区保卫人员被风卷起数米并在空中移动20多米落下且无任何损伤外,没有任何的人畜伤亡,高压输电线、电话、电缆线等均完好无恙。

视频地址:/show/J7Bos7SHg_rhP-Ph.html昨日,在征得胡其国及相关部门同意后,本报(贵州都市报)向读者公开这批绝密档案。

绝密档案一:从未公开的“空中怪车”第五区域UFO的中文规范译名是“不明飞行物”,大体分为四类:已知现象的误认;未知自然现象;未知自然生物;第四类是指有明显智能飞行能力,而非地球人所制造的飞行器,即我们常说的飞碟。

在全国及国外所有UFO调查中,人们只知道中国UFO三大悬案之一的“空中怪车”事件被破坏林区仅有4个区域,面积达400亩。

胡其国公布的第五区域让所有知情者吃惊,因为根据现场目击也没有第五区域,但胡其国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有力证据和封存事实原因。

1995年2月7日,胡其国再次对都溪林场UFO遗迹进行考察。

本次考察重点为都溪国营林场相邻的尖坡林场和都溪村民组林场,即被UFO破坏的3号林区和4号林区。

关于林义杰奔跑在死亡边缘的名人故事

关于林义杰奔跑在死亡边缘的名人故事

关于林义杰奔跑在死亡边缘的名人故事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实行。

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一样直线下降。

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他们最终逃过了这个劫。

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赛的冠军。

那年,他28岁。

想起那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

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

在神秘的亚马孙雨林,他捧回了亚军奖杯。

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几年来,这个貌不惊人的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如果不是个性执拗,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地打了他的头,叫着:“要拼命!”“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逐步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形。

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

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导演。

他们想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注重。

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篇目

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篇目

消息 不许用人质手段处理经济纠纷
唐湘岳
张祖璜 光明日报
消息 金龙商厦成为首家“十点利”商场 冯晔
王 郁 钱江晚报
消息 出台最低工资,保护工人合法权益 曹敏
中国日报
消息 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
于沛华
文汇报
言论 是“维护人权”,还是推行强权?
姚达添
翟树耀 新华社
——评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
于元江
缪宝根
王金湘 卢仲和 吴永成 中国地质矿产报
3
消息 青岛查办一起雇主残害打工妹案件 孙元涛
刘允海 中国劳动报
消息 “红塔山四条,要硬盒的”
丁咛
文关福 海口晚报
等 消息 阜阳农民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史万春
朱振军 安徽日报
消息 小镇色里布亚建设全国冒了尖镇委 郭复兴 安红

书记色买提当上部长顾问
张 杰 新疆日报
庞建华 王国荣
专题 情牵
姚和平 尹 超 尹 超 河南电视台
江海涛
姨和平
专题 军营临时家属院——青藏线纪行之 马林海 仁青吉
青海电视台

编排 1994 年 7 月 21 日《新闻联播》
新闻中心
中央电视台
编排 1994 年 1 月 2 日《黄金时间》
集体
赵小华 浙江电视台
三 消息 河西走廊探明巨大“地下海洋”
云南电视台
刘晓明 王旭东
专题 湖北棉花掺杂使假问题严重
闫大荣 李绥生 闫大荣 湖北电视台
李田
6
民取得进展
评论 少应酬,多办事
史敏
曹仁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论 扣扣“政绩”里的“水儿”
周振江 罗天柱 汤晓光 吉林前郭广播电台

2024年高考备考作文热点素材《人民日报“暖闻热评”系列人物》

2024年高考备考作文热点素材《人民日报“暖闻热评”系列人物》

热点素材:人民日报“暖闻热评”系列人物精选+硬核鲜素材1、“板凳男孩”方宇翔:用“我不能掉队”喊出坚韧的意志【故事】最近,方宇翔参与军训的视频在网络刷屏。

2岁时,方宇翔因车祸高位截肢,日常生活仅靠一对木制板凳代步,被网友称为“板凳男孩”。

今年,入学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时,他坚决要求和新同学一起参加军训。

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走……这些寻常动作,对方宇翔而言,却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据方宇翔的妈妈说,由于天气太热,而身体又离地面太近,热气蒸得方宇翔皮肤起了红疙瘩。

面对老师和教官的善意劝阻,方宇翔拒绝特别照顾,坚持“我不能掉队”,这一幕感动了很多网友。

写作关键词:励志、意志力、命运的挫折、起跑线【部分评论精选】面对命运的挫折,方宇翔也曾低迷、也曾消极,但最后他选择了积极面对。

身体残缺,没有让他的心灵受困,努力学习成为方宇翔的目标。

有人投来异样目光,他说“我不理会,走自己的路就行了”;假肢稳定性有限、在教室穿脱不便,他就每天做两组俯卧撑、半小时举重训练,增加肢体力量,用板凳代替假肢去上学。

保持乐观心态、坚韧意志、不懈努力,成为方宇翔生活的法宝。

这个小伙子用自身经历告诉人们,生活中的沟沟坎坎并非不能逾越,只要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再尝试一次,或许就能跨越难关、超越自我,站上新的起跑线。

(摘自人民日报文章《从战胜挫折中汲取成长养分(暖闻热评)》)2、“挖姜男孩”姚胜旺:托举每一个向上的梦想【故事】不久前,家住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姚胜旺以621分的成绩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

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姚胜旺刚从地里挖生姜回来,他顾不得洗掉手上的泥土,颤抖而郑重地签收下录取通知书。

这一幕感动了许多网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挖姜男孩”。

生长于云南山区,姚胜旺一家并不富裕。

据媒体报道,姚胜旺一家6口人,父亲有肢体残疾,母亲在外打零工。

为了补贴家用,姚胜旺挖姜之余,每天还要做兼职。

了解这些情况后,大连理工大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姚胜旺,承诺根据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与学校奖助学金规定,给予全过程帮扶。

2024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之“肯定一步都不能退”(重庆山火救援者)

2024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之“肯定一步都不能退”(重庆山火救援者)

人物素材之“肯定一步都不能退”——重庆山火救援者【故事】从8月9日开始,重庆市北碚、巴南、大足、长寿、江津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甘肃森林消防总队靠前驻防分队、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1200余名指战员先期投入扑救行动,云南、四川森林消防队伍1000余人跨省增援。

各路驰援的救援团队,重庆市民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逆行而上的普通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8月26日,重庆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其中一些感人瞬间成为难忘的记忆。

【点评】面对肆虐的山火,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冲在一线、昼夜鏖战。

进入消防队伍已20年的刘景强和队友们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最近时距离明火只有10米,靴子坏了便找根绳子绑起来,累了就打地铺睡一会儿。

前来驰援的00后四川消防员成薛文说:“肯定一步都不能退,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一次次挺身而出、一场场连续奋战,构筑起万众一心抵御火灾的牢固防线。

在扑灭山火过程中,“摩托车骑士”让人印象深刻。

重庆山林茂密,山间林道狭窄崎岖,摩托车在运送救火物资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个越野摩托车骑手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赶赴一线支援。

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成为战胜困难的英雄。

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顽强的意志、不服输的血性,看到保卫家园的赤子情怀。

这是此次灭火战斗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幕。

8月25日晚,在北碚区缙云山,消防人员决定“以火灭火”,利用人工开辟的隔离带进行点烧。

山体另一侧,志愿者们在专业救援力量的带领和指挥下,以接龙的方式往山上运送灭火器、水等物资。

在救援现场,100多辆摩托车在飞奔,最多时有2000名志愿者同时在场;“在路上,马上到”“还有8分钟,等我”……微信群里,消息闪烁,更多微光被点亮。

困难面前每个人的热心和勇敢,都是守护身后万家灯火不可或缺的力量,带给我们最多感动。

“你守护山城,我守护你。

”爱与奉献的双向奔赴,同样令人动容。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石林中队指导员赵明奇说,这次来重庆参与灭火“长了见识”:“第一次在救火现场吃到冰糕。

课本剧导入词

课本剧导入词

伟大的查校长:
请验收,朕江郎才尽,有辱使命,如若不行,垃圾篓碎纸机伺候。

38小时,他在坚持,用双手创造了地震中的奇迹。

斑斑砾石划破手掌,但不屈的信念催促他勇往直前!化身于闪电,辟开层层砖瓦,用希望点燃了生命之火。

做为父亲,他永远会与孩子在一起!父爱,令我们折服,爱的国量足以震撼全世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现场,去感受一对父子在地震中演绎的动人故事。

(148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令人窒息的痛苦中,他没有放弃。

他在废墟中挺起了脊梁,他用如铁的大手,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他坚定一个信念,“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我们知道,他的名字叫——父亲
一场地震,一对父子,一个信念,38个小时,14条生命,一曲深情的颂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现场,去感受一对父子在地震中演绎的动人故事。

(180字)。

最新抗日战争英雄事迹演讲稿1000字

最新抗日战争英雄事迹演讲稿1000字

抗日战争英雄事迹演讲稿1000字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了“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那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英雄事迹演讲稿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抗日战争英雄事迹演讲稿1000字1#同志们、朋友们: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前,在那场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作用之巨,是举世瞩目的,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蒙受无数屈辱之后,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决不会忘记。

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肆虐,所到之处,城市破坏,村庄被毁,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死伤人数3500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5600亿美元之巨。

这真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人类浩劫。

今年,我们举国上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意义远大,无须我多说。

但是,在那场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空前的爱国热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不能不说,不能不使我们受到莫大的启迪和教育。

八年抗战,从祖国的白山黑水之间,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抛家别子,走向前线,有多少仁人之士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决心和信心,血洒疆场。

他们当中有将军、有战士、有文人、有雅士。

吉鸿昌将军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成了千古绝唱,光照千秋。

杨靖宇、赵一曼、左权、魏振民的英雄壮举,激励着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

八年抗战,数不清的海外侨胞毁家纾难,捐钱捐物,源源不断地把抗战物资运往国内各战场。

南侨总会还动员由320--名司工,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护队,回国服务。

他们提出“抗战不达最后胜利,支援抗战的活动决不停止”。

人性光辉 照亮舟曲

人性光辉 照亮舟曲
难者人数 的阿拉伯数字 ,悲伤 的泪水挂满 了人们的脸庞 ……
脑子里一直萦 绕着 这样一个 电视灯损毁 , 险救 灾的部 抢
队官兵堆木点火 ,在 熊熊燃起 的火 光照耀下 ,面孔坚毅的支援者争分夺秒 ,抢救 出一个个被 困的灾民 …… “ 点火照 明”—— 时光仿佛 倒流到 了我们 的远古时代 ,本是我 们的先人 求生 图存 的办法 ,却 出现在 了 舟 曲救灾现场 。这个看似最原 始古朴的的方法 在 当时情况下也许是最 有效 的办法。在那个漆黑 的夜 晚 ,很 多人还挣扎在 山洪泥 石流 中 ,那一堆 堆明亮 的火光 让惊 魂未定 的灾民们看到 了希 望 ,看到 了光明 !感到 了
让我们 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
是 的 ,在 大 自然面前 ,人类 的力量的确太过渺小 ,但人性的光辉 却有有足够力量拯救世界 。法拉第 曾 经说过 : “ 希望你们 年轻 的一代 ,也能像 蜡烛为人 照明那样 ,有一分 热 ,发一分 光 ,忠诚而踏 实地 为人类 伟大的事业贡献 自己的力量 。” 让我们用爱心为舟 曲建设一座更加美丽 的家 园 ! 让 舟曲矫健 的骏马驰骋广袤草原 ! 让舟 曲娇艳 的格 桑花 绽放 高原雪域 !
人 性 光 辉 /'_舟 曲 昭 - I. 冗 l- l 口 _ I _
p re t e s n l y l h p h u e f c p ro a t u Z o Uu i t i g
打开 电视 机 ,依 旧在讲述舟 曲灾区的画面 , 旧是 那爱的故事 , 旧在继续着生命 的救援 。刺眼 的遇 依 依
温 暖和安全 ! 这幕 水火 交融的感人情景也深深地 印在 人们的脑 中。本不相容 的两 种物 质就这样被结合在一 起 ,那一刻让记忆定格 为永 恒 !
舟 曲,昔 日 “ 陇上桃花源 ”如今 变成 了水上孤 岛。但孤 岛不孤 ,正如英 国诗 人约翰多恩 的诗 篇所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死刑的召唤1994.2.3特大交通事故纪实山塘湾,一个小得除了当地村民,几乎没有别的人记住它、甚至提到它的地方。

它位于江西省寻乌县长安乡。

然而,在那深冬腊月里,这个小地方却发生了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惨剧:一辆大客车在这里坠入山谷,随即起火燃烧。

遇难者系距此几百公里外赣县、万安、乐安三县的农民。

他们高高兴兴地分别从广东梅县和平远县启程回家,谁也没有想到会归宿于这座大山深谷之中。

当100多么前来事故现场的家属跪在地上对着客车残体和燃焦的尸骸嚎啕大哭时,群峰默立。

山峰摇动着树枝,似乎是死者对生者留恋的鸣咽和对厄运的控诉。

1 1994年2月2日下午5时,广东梅县三角镇的公共停车场,一辆开往江西赣州市的峨眉山牌大客车正整装待发。

这辆车号位江西Si‐02802的客车,是华东地勘局264大队的,承包司机是吴先鸿、李少庚等人,乘客是急着回家过春节的江西万安县的“打工族”,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司机同意以收每人车费105元,把车开到万安县。

空间本来有限的车顶已全被各种行李包堆满,高达1米多,余下的行李只能随人一起塞到车厢内,使得车内的过道上、驾驶室旁边、车门口,全堆满了行李,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这40多名包车旅客才挤挤挨挨上了车。

6点正,客车在暮色中缓缓开出梅县三角镇。

车灯的两道光柱把206国道照的雪亮,他们准备在天亮之前到达赣州市。

司机就像一头鼓足了冲劲的“公牛”,客车时速指针常常超过80迈。

客车行至广东平远县城时,公路边又站着一大群来自江西赣县的“打工族”在招手停车。

司机心头大喜,不顾强烈抗议,把车停住。

于是本来已经挤得难于动脚的车厢,又塞入了30多名旅客和他们的行李,此时,小山似的行李包上,都躺满了人,45个核定作为的客车已经挤下了旅客和司乘人员共71人。

一路上,不停地因拥挤引起口角争吵,蹲坐在驾驶室旁边的旅客,不时有行李包掉落在离合器上,惹得司机没好气地一顿臭骂。

由于车况太差,不是喇叭不响,就是上坡不来油,一路上停停开开,随车的两名修理工也被累得气喘吁吁。

从梅县到平远只不过七八十公里路程,竟连续停车修理达4次之多。

这样,这辆车从一开始就已笼罩在事故的隐患之中。

2 子夜时分,寒气袭人。

车入江西寻乌境内。

这是一条省级公路。

距赣州市200公里。

途径安远、信封、南康等县。

车驶入寻乌长安乡坡势陡峻的盘山公路。

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谷。

凌晨的风格外地冷,透过窗玻璃使人不住打抖。

司机已经疲惫不堪,体力不支,但双手仍紧紧地握住方向盘,不断地眨动眼睛。

行至该乡甲子乌塘湾,寻坪线26公里+228米下坡拐弯处时,因速度过快,车身严重超载带来重心不稳,当司机发现方向盘不灵时,已来不及补救了。

客车就像匹脱缰的野马,冲出“S”型的怪弯路石,翻动着坠入19.5米高的下坎公路上,随着司机“啊!”的喊声未落,接踵而来的边上“晃荡晃荡”的连续撞击声。

霎时,汽油箱溢出的汽油被燃爆起火。

约3分钟左右,被火烧醒的旅客本能地发生了绝命的呼叫:“救命啊!救命啊!”然而,此处山野无人烟,车窗和车门又被关死,任凭再大的冲撞力和呼叫声也难逃灭顶之灾。

熊熊燃烧的大火把他们吞没了。

据后来现场多方调查确认,此时刚好是1994年2月3日凌晨1时,距春节还有6天。

3 凌晨4时15分,寻乌公安局已接到这辆客车翻车,伤亡惨重的报告。

警情就是命令!正在值班的政委陈继华, 一边向上级领导汇报,一边立即通知交警、消防中队及局机关干警50余人到局里集结待命。

4时20分,公安局长钟兹森、交警大队教导员尹良耀、公安局副局长刘维烈3位领导,火速带领交警、消防中队指战员30余人,驱车赶往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和抢救伤员;公安局政委陈继华组织了秘书、通讯工作人员负责上下联络,保证信息畅通;公安局副政委潘其芬带领20多名干警感到县人民医院组织医务人员作好救护的一切准备。

5时30分,负责灭火和抢救伤员的干警感到了事故现场。

此时,客车还在燃烧,整个山谷滚着一团团浓密的黑烟,弥漫着肌体烧焦的怪臭味。

时间就是生命!消防中队全体指战员立马进行紧张的射水灭火,其余干警有的在搬运伤员,有的在为伤员止血包扎。

他们忍受着难闻的臭味和饥饿,战斗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的把火扑灭,把能救出来的伤员也全部救了出来。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这时,人们才看清楚现场的情景:客车四轮朝天,轮胎已被火烧光,剩下轮框,车厢扭曲变形,除车头上的车牌号码清晰可辨外,整辆车成了一堆废铁。

原来在车顶上对方的行李包,已压在车底下,被烈火化成了灰烬。

没有烧掉的行李包散落深谷的高坡上。

在倒立的车门边还摆着几辆被烈火烧坏的新自行车,偶尔还发现被烧毁的电视机、录像机的碎片。

未被摔死、烧死的幸存者,有的正在拼命地向公路中间爬行,满身血污和泥浆,一见到生人便拼命呼喊:“快来救我啊!”备货烧焦的尸体惨不忍睹,已无法辨认容貌。

有的没有头颅,只有下半身露出车外,有的光有上身却没有下身,有的光有腿和上身,却少了手和胳膊,有的什么也没有,剩下像一根又粗又短的黑炭棒,横七竖八堆在一起。

有两具尸体虽然能辨出容貌,但尸体身上像被谁用狼牙棒抽打过似的,浑身稀巴烂,血肉模糊。

4这起特大交通事故,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2月3日早晨6点,赣州行署副专员周英棠率领行署公安处、地区交警支队的负责同志先行出发。

临上车时,他又指示地区人民医院立即派出挽救小组赶赴寻乌参加抢救伤员。

接着省交警总队副队长蔡武英也赶到现场。

寻乌县委接到事故报告不久,即召开特别紧急会议。

研究部署抢救重伤员和尽快弄清死者姓名、单位等各项救援工作和善后事宜。

县委书记刘仁祺、县长雷良蝽反复强调:车子和死伤者虽然不是寻乌县的,但救死扶伤,发扬协作友爱精神是寻乌老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于是,由公安、交警、民政、保险、卫生、防疫等19个单位150多人组成的事故调查组,伤员救护组、尸体处理组、家属接待组、即刻行动了起来。

一切情义无价的救援战斗立时打响了。

2月3日早晨6时30分,33名伤员先后被救护组妥善送到县人民医院。

全院医务工作者已经守候在抢救室和事先安排好的病房内。

为了应付万一、该院还专门雇了4名输血员、4名护理勤杂员。

内科、妇产外科在家轮休的医护人员,闻讯主动赶回医院请战。

总护士长杜秀珍已批准休假,得知消息后吗,一大早又赶回医院上班。

当天下午2时,地区人民医院赴寻乌抢救组一行5人抵达寻乌。

他们一下车,水也没喝一口,就直奔医护室查阅伤员医案,审查手术方案,到各个病房检查伤员。

危重伤员陈齐英怀孕4个月,事故中造成左腿摔断和骨盆骨折,医生们经过认真诊断研究,采用新的复位牵引手术,不仅使陈齐英脱离了危险,而且成功地保住了胎儿,为她不幸的家庭留下了后代。

县民政局长何金彪、县交警大队长古建华负责家属接待工作,他俩带领的工作组员抚慰家属、慰问伤员,已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为了让轻伤者和他们的家属尽早回家团圆过春节,寻乌县民政局拿出了3000多元为19位轻伤员没人添置了一套新衣服。

对住院的重伤员也同时买了新衣服、毛巾、香皂、水果和营养品等进行慰问。

万安县窖头乡流芳村死者兰孟乾,一家7个亲人,全部遇难。

死者唯一的小弟兰小青悲痛欲绝。

工作组的同志热情抚慰。

兰小青终于挺起身流着泪说:“谢谢寻乌政府的关心,我一定记住大家的话,回去好好生活。

”赣县古田乡古田村死者许长清是独子,他那年迈的老父亲来到寻乌后,接待组的同志轮流到其住房探望。

使老徐深受感动,他连声致歉说:“给寻乌人民添麻烦了。

”农历12月28日,工作组事先与县汽车运输总公司取得联系,把来自万安的最后一批死难者的家属51人,直接送到了万安县的各个村,送到了他们家门口。

家属们虽然心情沉重,但感谢之词一个个出自肺腑:“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寻乌人民”,“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这起特大交通事故,经过地、县有关部门连续5天的调查核实,死亡39人(其中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受伤32人,其中6人继续留在寻乌人民医院治疗。

5天来,寻乌县为处理这起事故,各有关部门主动垫付食宿费、乘车费、医疗费、补助费达3万多元。

这起特大交通事故,虽然已成为一页惨痛的历史,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却是十分深刻的,作为客车所有的单位,对本单位的车辆管理以及存在的经营漏洞是否该来一次动真格的反思?作为维系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汽车驾驶员,是否也该从那种“为了捞钱,不顾安全”的罪恶魔圈里迅速彻底地摆脱出来?否则39条人命虽死不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