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的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归纳

合集下载

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第十九章热和能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属性(本章特指比热容)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感受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5、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8、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二、复习内容1、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中考复习热和能资料重点

中考复习热和能资料重点

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
做热效率。
Q

或者
Q

W 有
Q

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哪部分损失
的能量最多?
9、某种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为310g/(kW.h). 它的热效率是多少?
W有=1kw.h=3.6×106J
Q总=qm=4.6×107×0.31J =1.426×107J
W 有
Q
3.6106 J 1.426 107 J
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热运动 将停止,物体也没有内能
D.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三 物体内能的改变
1.做功 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会增大,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内能会减小,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 2、热传递 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有温度差。
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分 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2. 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物质状态、 体积及物质种类等因素有关。
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同形式的能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中考复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 、 能
一次能源: 化石能源、水能、风能、
可以从自 然界直接 获取的能源。
中考复习
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 都可以发生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16章热和能知识总结

16章热和能知识总结

九年级第十六章《热和能》复习提纲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7.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8.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9.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0.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相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相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12.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13.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14.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热和能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热和能

中考总复习-热和能知识网络重、难点聚焦1、内能、热量、改变内能的途径;2、比热容及其应用;3、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4、燃料的热值及热机效率。

知识要点回扣1、分子动理论中常考察扩散现象。

扩散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它是分子间的一种自发行为,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它们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例如固体很难被压缩。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例如掰开物体感到费力。

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从内能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的多少,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大小都有关,所以宏观上就表现为物体的内能受质量、温度、体积的影响。

4、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即温度改变内能就改变。

反之,内能改变了,温度不一定改变。

例如,冰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5、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A、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B、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C、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转移。

6、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

一般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而不能说“具有”或“含有”。

7、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温度及温度变化无关;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物质的状态改变,其比热容改变。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九年级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中物理课程中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知识点: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量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一种体现,单位是焦耳(J)。

-温度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温度取决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而热量是物体与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分子的碰撞传递能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如气体或液体)的传递,分子的运动带动周围分子一起传递能量。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如光、红外线)的传递,不需要介质。

3.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有热量的传递,称为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P(气压)、V(体积)和T(温度)表示,即PV=nRT(R为气体常数,n为气体的物质量)。

5.相变与内能变化:-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常见的有固体到液体的熔化、液体到气体的蒸发等。

相变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内能存在差异。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增减来描述。

6.功和功率:-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移动的能力,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

-功等于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数量,单位是瓦(W)。

7.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传递给其他物体。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用版初三物理中知识点复习——热和能

通用版初三物理中知识点复习——热和能

热和能【考纲要求】本专题主要包含两方面的知识一、要会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必须从定义人手,比如:热量的定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所以不能说某种物质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记住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二、记住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和计算物体温度变化时吸热、放热的公式。

从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不同,认识热值的概念,并分析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讨论与交流,并能提出提高燃料利用率的好方法。

【中考考点】本专题的内容主要突出了对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会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形式出现。

本专题内容是中考的重点章节,有热量、内能、比热容、热值等重要的热学概念,中考题中内能、比热容、热量计算这三部分内容出现的概率在90%以上.热量计算作为基本计算题多出现在热学或与电学综合,实验题中多以探究新问题的形式出现,本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在中考中多出现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和相关现象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必得分数。

【知识梳理】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的状态是由它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3)扩散:相互接触的不同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内能(1)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2)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快,内能增加。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5)在国际单位制里,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3热量(1)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2)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4比热容(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这一物质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和能的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归纳热和能的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归纳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
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
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
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o℃),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o℃),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o℃);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

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