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的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胺是指含有氨基(-NH2)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功能团。

胺类化合物根据氨基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三类: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本文将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和其它重要反应。

1. 胺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胺类化合物通常呈无色至黄色液体或固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一级胺和二级胺能形成氢键,使它们的沸点和溶解度高于相应的烃。

2. 胺类化合物的酸碱性质胺类化合物可看作是替代了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氨分子。

它们可以接受质子而表现出碱性,通常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盐。

3. 胺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胺类化合物在氧化剂存在下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一级胺可被氧化为相应的亚硝基化合物(亚硝胺)和亚硝酰化合物。

二级胺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为相应的亚硝胺。

4. 胺类化合物的重要反应4.1 胺的烷基化反应胺可以与烷基卤化物(例如溴烷)反应,生成N-烷基胺。

反应一般在碱的存在下进行。

4.2 胺的酰化反应胺与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胺酯。

该反应是通过胺的氮原子与酸酐的羰基发生亲电加成而进行。

4.3 Hofmann 消解反应一级胺与次氯酸盐(或次氯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氨。

这个反应通常用于检验胺的存在或从胺类化合物中有选择地制备氨。

4.4 Gabriel 合成一级胺与次氯酸钠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相应的无机胺盐。

该盐再与酰卤反应,生成相应的一级胺。

4.5 Diazotization 反应胺与亚硝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基胺,这是一种重要的反应,也常用于有机合成中。

除了上述的反应,胺类化合物还可以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等。

综上所述,胺与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功能团,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了解胺的性质和反应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为有机合成提供重要的反应途径。

有机化学(高级组)胺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高级组)胺化学性质

11/1/2019
(二)仲胺
脂肪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黄色油状或
固体的N-亚硝基化合物。
R2NH + HNO2
H N CH3 + HNO2
R2N N=O + H2O
NO N CH3 + H2O
N -甲基-N- 亚硝基苯胺(棕色油状液体)
N-亚硝基化合物又称亚硝胺,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N-亚硝 基胺类可诱发动物的多种器官和组织的肿瘤,也是人类某些癌症
的可疑病因。Mirvish等发现维生素C能阻断N-亚硝基胺类在体内 的合成。 11/1/2019
(三)叔胺 脂肪叔胺与 HNO2 作用生成不稳定易水解的盐,若以强碱处
理,则重新游离析出叔胺。
R3N + HNO2
H+ OH-
R3NH+NO2
芳香叔胺与 HNO2 作用生成 对亚硝基胺。
N(CH3)2+ HNO2
H R +N H
OH2 OH2
H OH2
>
R R
+
N
H H
OH2 OH2
>
+
R3N
H
OH2
仅考虑溶剂化效应,胺的碱性强弱顺序为:伯胺>仲胺>叔胺。
11/1/2019
3. 空间效应 N 原子上连接的基团越多越大,对 N 上孤对电子的屏蔽作
用越大, N 上孤对电子与 H+ 结合就越难, 碱性就越弱。
NH2
H2N
11/1/2019
O C
OCH2CH2N
C2H5 C2H5
+
HCl
H2N
O C OCH2CH2N(C2H5)2 HCl

胺的化学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1)碱性 胺和氨相似,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能接受一个质子形成铵离子,故胺具有碱性,能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放出游离胺。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Kb 或pKb 表示:如果胺的K b 值愈大或pK b 愈小,则此胺的碱性愈强。

胺的碱性强度往往可用它的共轭酸RNH 3+的强度来表示。

胺的碱越强,它的共轭酸越弱,Ka 越小,pKa 越大。

碱性: 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脂肪胺:在气态时和在溶液中所显示的酸碱性不同。

在气态时碱性为: (CH 3)3N > (CH 3)2NH > CH 3NH 2 > NH 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 (CH 3)2NH > CH 3NH 2 > (CH 3)3N > NH 3 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碱性越强。

在水溶液中,是电子效应与溶剂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从伯胺到仲胺,增加了一个甲基,由于电子效应,使碱性增加。

但三甲胺的碱性反而比甲胺弱,这是因为一种胺在水中的碱度不仅要看取代基的电子效应,还要看它接受质子后形成正离子的溶剂化程度。

氮原子上连有氢越多(体积也越小),它与水通过氢键溶剂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胺的碱性越强。

在伯胺到叔胺之间,溶剂化效应占主导地位,使叔胺碱性比甲胺还弱。

(2)酸性 伯胺和仲胺的氮原子上还有氢,能失去一个质子而显酸性。

若碱金属的烷基氨基化合物,其烷基是叔烷基或仲烷基,如N,N-二异丙氨基锂,氮原子的空间位阻大,它只能与质子作用但不能发生其他的亲核反应,这种能夺取活泼氢而又不起亲核反应的强碱性试剂,称为不亲核碱。

这种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特别有用。

R NH 2+ HCl R NH 3ClR NH 2+ HOSO 3HR NH 3 OSO 3HR NH 3Cl + NaOHRNH 2 + Cl + H 2OR NH 2+ H 2O R NH 3 + OHK b =R NH 3 OHRNH 2pK b = lgK b(3)烷基化 和氨一样,胺与卤代烷、醇、硫酸酯、芳磺酸酯等试剂反应,氨基上的氢被烷基取代,这种反应称胺的烷基化反应。

胺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胺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胺的化学性质与应用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胺的化学性质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胺的化学性质胺是由氨基基团(NH2)取代烃基而来,根据氨基基团的取代位置和数量,胺可以分为原胺、仲胺和叔胺。

胺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1. 亲核性由于氨基基团的氮原子可以提供孤对电子,胺具有很强的亲核性。

它可以与电子不足的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如与酰氯反应生成胺的酰胺。

2. 碱性氨基基团的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在水溶液中可以接受质子,表现出碱性。

胺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如与盐酸反应生成胺盐。

3. 缔合性胺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可以与过渡金属形成络合物。

胺的缔合性使其在催化剂和染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胺的应用1. 药物合成胺在药物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药物中都含有胺的结构基团,胺的亲核性和碱性使其成为合成活性药物的重要原料。

例如,抗生素、抗癌药物和神经递质等都含有胺基团。

2. 去除污染物胺可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如氨基甲酸盐可作为二氧化碳的吸收剂用于煤电厂的烟气脱硫处理。

另外,胺也可用于废水处理,通过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

3. 表面活性剂由于胺具有亲油基团和亲水氨基基团,因此它可以用于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胺的表面活性剂应用广泛,例如用于润湿剂、去垢剂和柔软剂等。

4. 高分子材料胺也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

通过与环氧树脂等反应,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聚胺树脂。

聚胺树脂在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植物生长调节剂某些胺类化合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氮代胺类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

结论总的来说,胺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性质和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亲核性、碱性和缔合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药物合成、环境保护、高分子材料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简述胺的化学性质。

简述胺的化学性质。

引言概述:胺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从胺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正文内容:一、胺的结构1.胺的一般结构特点2.长链胺和短链胺的结构区别3.脂肪胺与芳香胺的结构差异二、胺的物理性质1.胺的气味特征及相关反应2.胺的溶解性和蒸汽压3.胺的密度和沸点随碳链长度的变化三、胺的化学性质1.胺的碱性及其与酸的反应2.胺的酸性及其与碱的反应3.胺的氧化性反应4.胺的亲电性反应5.胺的求电子性反应四、胺的应用1.胺作为重要溶剂的应用2.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3.胺作为螯合剂的应用4.胺作为催化剂的应用5.胺作为医药及农药中的应用五、胺的特殊性质1.胺的亲核取代反应2.胺的氢键作用3.胺的配位性质4.胺的键能及其影响因素5.胺的空间构型和活性总结:胺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

本文从胺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对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胺在化学领域的作用以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胺的化学性质有所帮助。

引言概述:胺是一类具有氨基基团(NH2)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氨分子上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有机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胺分子的化学性质包括它们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

正文内容:一、胺的酸碱性1.胺是碱性物质,氨分子能够接受质子形成胺的盐酸盐。

2.胺可以与酸反应胺盐,这是因为氨基团上的孤对电子能够与酸中的质子形成离子键。

二、胺的氧化性1.一些胺具有氧化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成氧化胺。

2.例如,苯胺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成苯酚。

三、胺的还原性1.胺具有还原性,它们可以将其他物质还原成较低的氧化态。

2.例如,亚硝胺可以还原成胺,同时氮氧键被还原成氮氢键。

四、胺的化学反应活性1.胺具有亲电性,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2.胺与酰氯、醛和酮等电子不足的化合物反应,酰胺、亚胺和烯胺等化合物。

胺的化性及制备

胺的化性及制备

胺的化学性质及制备Ⅰ、胺的化学性质C N H(R)N H(R)主要化性:1、胺的N 有孤对电子,具有一定的碱性;2、胺具碱性,亦具亲核性,可与卤代烃、酰化剂发生烃基化、酰基化反应(叔胺不可);3、各级胺可与HNO 2发生特殊反应;4、芳胺中存在共轭,N 的给电子作用使芳胺的碱性↓,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5、芳胺易氧化。

一、碱性NH 3 +HOH[NH 4]+ + OH -..RNH 2 +HCl3]+ Cl -..1、注:(1)胺是弱碱,不能使酚酞显色;芳胺由于N 上孤对电子参与了共轭,碱性更弱;(2)成盐可改善其水溶性,也可用于提纯胺。

例如:+NH 2COOCH 2CH 2N(C 2H 5)2 HClNH 2COOCH 2CH 2N(C 2H 5)2H Cl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局麻剂)例如:乙酰苯胺中常混有未反应完的苯胺,如何提纯?解:乙酰苯胺HCl苯胺不溶溶解分离固体洗涤、干燥2、碱性影响因素(1)电子效应:N 上ρe ↑,碱性↑; (2)空间效应:N 周围位阻↑,碱性↓;(3)溶剂化效应:N +的溶剂化程度↑,碱性↑。

溶剂化效应:溶剂分子与离子相互作用而累积在离子周围,提高了离子的稳定性。

氨的盐通过氢键可与四个水分子溶剂化,伯胺盐可与三个水分子溶剂化,仲胺盐可与两个水分子溶剂化,叔胺盐可与一个水分子溶剂化,因此,在水溶液中,溶剂化程度顺序是:NH 3>伯胺>仲胺>叔胺+R 2NH H ............O HHOHH+R 3NH ......OH H(4)综合上述因素,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大小顺序为:季铵碱>脂肪胺>氨>芳胺①脂肪胺碱性与R 数目无正比关系,一般的:脂环仲胺>脂肪仲胺>脂肪伯胺、叔胺(掌握:二甲胺>甲胺>三甲胺)②芳胺碱性规律:芳伯胺>芳仲胺>芳叔胺;取代芳胺碱性与取代基性质有关。

(5)综合前一章节中的酰胺、酰亚胺,则水溶液中碱性强弱顺序为:季铵碱>脂胺>氨>芳胺>酰胺>酰亚胺(脂环仲胺>脂肪仲胺>脂肪伯胺、叔胺; 芳伯胺>芳仲胺>芳叔胺)二、亲核反应 (一)碳酰化1、N 上ρe ↑,体积↓,酰化活性↑;叔胺不能发生酰化反应;2、芳胺因共轭活性差,只能与酰卤和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得到酰化芳胺,产物应用价值是: (1)酰化苯胺使N 对苯环亲电反应致活性降低、且指导后续亲电取代主要进入对位,水解又可复原出氨基;(2)苯胺易氧化,但酰化后进行氧化可不受影响,之后可复原为氨基,故常用于在反应中保护氨基。

胺的化学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

.含氮有机化合物第十三章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作用。

第一节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代后的产物。

(一)胺的分类.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1′R″R N R′—NH—R RR—NH2叔胺伯胺肿胺2.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NHR—NH Ar22芳香胺脂肪胺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为脂肪胺,与芳环直接相连为芳香胺。

.根据胺分子中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3—CHNH—NCH一元胺:CH——NH 二元胺:H—CH2232222例如:芳香胺脂肪胺NHNHCH2伯胺:23甲胺苯胺NHCHCHCH仲胺:NH332甲乙胺二苯胺CH3CH2CHNCHCHCH叔胺:N3322甲乙丙胺三苯胺1 / 22.请注意: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胺是根据氮原子上而醇则是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来分为伯所连烃基数目来分为伯胺、仲胺、叔胺,醇、仲醇、叔醇。

例如:CHCH33CHCHOHCNHC332CHCH33叔醇伯胺(二)胺的命名1.简单的胺以胺为母体,按烃基的名称称为某胺。

例如:NHCHNHCHCHCHNH2322322甲胺丙胺苯胺.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的烃基相同时,用二或三标明烃基的数目,写2在烃基名称前;烃基不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写出烃基的名称。

例如:)HN)CHNH (CHCH)N (C (32353632三苯胺二甲胺三乙胺CH3CH2CHNCHNHCHCHCHCHCH3223332甲乙胺甲乙丙胺.芳香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有烃基时,以芳香胺为母体,在烃基前标3上“N-”,以区别连接在芳环上的烃基。

例如:CH3N)CHN(NHCH233CHCH32N-甲基-N-乙基苯胺二甲基苯胺,N-N甲基苯胺N-4.多元胺可参照多元醇命名,二元胺称为某二胺。

胺
1,6-己二胺 苄胺
C H 2N H 2
环己胺
2. 比较复杂的脂肪族胺是以烃作母体,氨基作为取代 基来命名。
NH2 C H 2C H 2C H C H 3
1-苯基-3-氨基丁烷
3. 当氮原子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基时,命名时必 须在芳胺 名称前面加字母“N”。
N
CH3 C 2H 5
ON
N (C H 3 ) 2
(二) 烷基化反应
胺的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电子对,易发生亲核 取代反应,例如:
N H 2( 过 量 )
+
C H 2C l
。 N a H C O 3 ,9 0 C
C H 2N H
( 88% )
(三) 酰基化
脂肪族或芳香族伯胺和仲胺与酰氯、酸酐或 羧酸等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N-取代或N,N-二取 代酰胺。但羧酸的酰化能力较弱。
如果 -N=N- 基只与一个烃基相连,而 另一个基团不是烃基,这样的化合物称为 重氮化合物。
N N NH
N
N
NH
CH3
苯重氮氨基苯
N
+
苯重氮氨基对甲苯
+
N HSO4
N
NCl
氯化重氮苯
α-萘基重氮硫酸盐
苯重氮盐酸盐
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伯胺在低温(一般为0~5℃)和 强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 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
S O 2C l
R 2N S O 2
不 溶 于 N aO H
R 3N
N aO H 不反应 (可溶于酸)
该反应也称为Hinsberg 反应,可以用 来分离和鉴别伯、仲、叔胺。
(四) 与亚硝酸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亚硝基胺与稀酸共热,又水解出原来的仲胺。该性质可用于分离或提 纯仲胺。但N-亚硝基胺有致癌作用。 3、脂肪叔胺在强酸(PH<3)中不与HNO2不反应。 芳香叔胺则在芳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可用于鉴别伯、仲、叔胺,但由于亚硝基化 合物一般都有致癌作用,所以,不常使用。
氧化 氧化
芳香伯胺极易被氧化,把苯胺暴露在空气中,就能逐渐被氧化而变色。因此, 许多物质都能氧化苯胺。 苯胺被MnO2酸性溶液氧化生成醌。
AgOH I N CH3 H3C CH3
+ (CH3)3N + H2O
酰基化反应
伯胺、仲胺可与酰基化试剂(RCOOH、RCOCl、酸酐)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 N-烷基取代酰胺。
O R C Cl O R C O R C O RCOOH
HCl NH2R
用碱作缚酸剂
O R C NHR + RCOOH 用碱作缚酸剂 H2O
Zn
可逆
NH2 + CH3COOH
NHCOCH3 + H2O
叔胺的N上无H,不起酰化反应。 酰基化反应常用作保护氨基。
磺酰化反应 磺酰化反应
磺酰化反应常用来分离鉴定不同结构的胺[Hinsberg(兴斯堡)反应]:

常用的磺酰试剂有:
SO2Cl
SO2NHR NaOH
H3C
SO2Cl
SO2NRNa 溶于碱
NH2
H2SO 4
NH3 HSO4 混酸
NH3 HSO4 NO2
NaOH
NH2 NO2
要在邻、对位引入硝基,可采用氨基保护法。
NH2 (CH3CO)2O
HNO3 NHCOCH3 H2SO4
NHCOCH3 H 3O
NH2
NO2 NO2 NHCOCH3 NH2 H3O HNO3 NO2 NO2 (CH3CO)2O
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
胺可与RX发生烷基化反应:
(1)RX NH NH 3 3 RX RNH3X RNH2 (2)NH3 (1)RX (1)RX R3N R4NX R2NH (2)NH3 (2)NH3
若最后产物为季铵盐,如R为甲基,称为“彻底甲基化作用”
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
霍夫曼消除反应
叔胺与卤代烃作用,就生成季铵盐。季铵盐与强碱作用时得季 铵碱,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NH2 Br Br 白 + 3HBr 可用于鉴别 和定量分析 Br 如果要制备一溴代苯胺,要先乙酰化: NH2 NHCOCH3 NHCOCH3 NH2 (CH3CO)2O Br2 H3O NH2 + Br2 (水) Br Br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2、硝化 若直接与混酸作用,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为了防止氧化,可先将苯胺溶 于浓H2SO4中,
R4NX + KOH
R4NOH
+ KX
季铵碱不稳定,加热时也易分解,当烷基中无-H时,分解成叔胺和醇。
(CH3)4NOH
(CH3)3N + CH3OH
当烷基中有-H时,加热则分解成叔胺和烯烃。
(CH3)3NCH2CH3
OH
(CH3)3N + CH2
CH2 + H2O
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
霍夫曼消除反应
综合各种因素,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 NH3 < 伯胺 < 叔胺 < 仲胺。
碱性
芳香胺的碱性比氨弱,由于芳香胺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苯环形成共 轭体系。从而使氮原子上的电子密度降低。
· ·
NH2
芳胺的碱性强弱是:伯胺>仲胺>叔胺(接近于中性)
此外,苯环上取代基主要体现了电子效应的影响。如硝基等吸电 子基团能使胺的碱性减弱,甲基等给电子基团则使碱性加强。
NH2
MnO2 + H2SO 4
O
O
H2
Ni
HO
OH
氧化 氧化
具有β—H的叔胺—N—氧化物在加热时,可发生Cope消除反应:
Cope消除是顺式消 除 Cope消除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不发生重排,因而是 合成特殊结构烯烃的一种好方法。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在苯胺中,-NH2是邻、对位定位基,并且是一个强的供电子基,其供电 子能力与酚羟基相似,故苯胺很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1、卤代
RNH2 R2NH R3N RNH2 R2NH R3N
SO2 Cl NaOH
SO2NR2 不溶于碱,为固体 不发生磺酰化反应,无现象 成盐溶于水 滤液 OH
SO2Cl NaOH
R2 NH OH RNH2
成固体沉淀 过滤 固体 不反应,沸点低 滤液
蒸馏 残液
得 R3N
与亚硝酸反应
------由于HNO2不稳定,常用NaNO2+HCl(或H2SO4)代替HNO2。 不同的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的产物也不同。 1、伯胺与HNO2作用生成重氮盐。
高,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5度 NH2 + HCl + NaNO 2
N2Cl + NaCl + 2H2O
与亚硝酸反应
------2、仲胺与HNO2作用生成N-亚硝基胺。一般为黄色油状物。
(CH3)2NH + HCl + NaNO 2 NHCH3 + HCl + NaNO 2

(CH3)2NH NO NCH3 NO
SO 3
谢谢!
当季铵碱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H时,主要产物是双键上烃基较少的烯烃。 这是季铵碱特有的规律,称为霍夫曼规则。 但是,若能产生共轭体系时,则优先生成共轭体系。 霍夫曼消除反应可用来推测未知胺的结构。
N H
过量 CH3I H3C
N
I AgOH CH3 H3 C
N
OH CH3 H3C
N CH3
CH3I
MY 胺 的化学性质
制作:钟黛云
RESUME
碱性
氨与胺的结构:
N
H H H R
N
H H
N均为SP3杂化,有一个未成键电子对占据杂化轨道上。因此,胺 和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电子效应:由于烷基的+I效应,使脂肪胺的碱性比氨强,且叔胺>仲胺>伯胺,而 (CF3)3N几乎无碱性。 空间效应:使碱性强弱顺序为伯胺>仲胺>叔胺 溶剂化效应:N上的H越多,溶剂化效应越大,形成的铵正离子就越稳定, NH3>伯胺>仲胺>叔胺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3、磺化
NH2
H2SO 4
NH3 HSO4
烘焙
NH2
NH3 内盐
180度-190度 SO 3H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晶体。熔点288℃。以内盐形式存在,是重 要是染料中间体和常用的农药(敌锈酸)。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热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分子呈弱酸性, 课溶于NaOH或Na2CO3溶液中。
RNH2 + HCl + NaNO 2
RN2Cl
N2
+ R + X
醇、烯、卤代烃等混合物
但脂肪重氮盐不稳定,即使低温下也会分解,放出N2气,生成碳正离子, 进而生成混合物,无制备意义,但能定量放出N2气,因此,可用于氨基的定 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芳香伯胺生成的重氮盐在低温(<5℃)时能稳定存在,反应活性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