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易切削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浅析钢铁行业国内外标准差距与对策

浅析钢铁行业国内外标准差距与对策

浅析钢铁行业国内外标准差距与对策作者:暂无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第4期刘亮金晓石陈权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 年间,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以技术标准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愈演愈烈。

2007年以后,由TBT 造成的损失更是逐年增大。

2009年全国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 亿美元,比2008 年增加68.9 亿美元;企业新增成本246.25 亿美元,比2008年上升5.53 亿美元。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011 年9 月5 日晚公布的2010 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基本情况显示,2010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 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 亿美元。

对中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四位的是欧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7.32% 、27.02% 、6.10% 和5.73%。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行业中,钢铁行业所在的化矿金属分类紧随机电仪器之后,排名第二,在五个行业分类的直接损失总额中所占比例达18.55%。

一、发达国家钢铁产业标准现状钢材出口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国内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的提升,弥补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缺口。

但是,钢产品产量与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

其中,以技术标准为主要内涵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突出。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一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以及我国钢铁出口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钢铁产业标准现状。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47 年成立了第17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ISO/TC 17 钢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于日本。

易切削钢种类及其特性分析

易切削钢种类及其特性分析
夏 艳 花
( 武 汉钢铁 ( 集 团) 公 司研 究 院 湖 北 武 汉 : 4 3 0 0 8 0 )
摘 要 易切 削钢 与普 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素钢相 比 , 具有优 良的切 削性 能和 良好 的表 面光 洁度 , 介绍 了国 内外 易
切 削钢 的研 究现状 、 不 同 易切 削钢 种 类及 其 特 性 , 并 对 其 研 究 前 景 进 行 了展 望 。 关 键 词 易切 削钢 ; 研 究现 状 ; 特 性
已系列 化 、 标 准化 。在 美 国的 A I S I 及 S AE标准 中 , 仅硫 系易切 削钢 就有 3 O多种 , 日本 J I S标准 中有 2 0
多种 , 德 国 硫 系 易 切 削 钢 标 准 中有 1 5种 以上 l 1 ] 。
近年来 , 由于意识 到铅 易切 削钢对 环境 的污 染 , 各 国正在 积极开 展新 型不 含铅 的环保 型易切 削 钢 的 研究 , 如 以铋 代铅 、 以锡 代铅 等 。 目前 , 美 国一 家钢 铁公 司 已经 研 制 出一 种 以铋 代 铅 的不 含 铅 易 切 削 钢[ 3 ] 。 日本 神户 公 司对 铋在 易切 削钢 中 的应 用 也进 行 了研究 , 发 现铋 的加入量 不 到铅 的一半 , 但铋 易切 削 钢在材 料 切 削性 及 可 锻 性 方 面 均 优 于 铅 易 切 削 钢[ 4 ] 。Us s / K o b e 成功研 制并 顺利 生产 了 2 0 0 t 含锡 易 切削钢 , 日本爱 知 制钢 公 司 开 发成 功 号 称 当今 世 界 上切 削性 能最好 的无 铅 易切 削钢 , 即镁 硫 钙 三元
削钢 , 期 间两 次 审定 了易 切 削 钢标 准 ( YB 1 9 1 ) 。 1 9 8 8 年 制 订 了 我 国 首 部 易 切 削 钢 国 家 标 准 ( G B 8 7 3 1 ) _ 1 ] , 并 于 2 0 0 8进 行 了 修 订 ,目前 , 我 国

国内外易切钢研发及应用现状

国内外易切钢研发及应用现状

和高硫钢 : 一般低硫钢的 W S ≤00 5 , ( ) .2 % 有的甚
至达 到 ( )< . 1 ; S 0 0 % 中硫 钢 的 ( )= .4 S 0 0 %

产生裂纹等缺陷。该钢种在 80—1 5 o范 围是 5 0 0 C
热脆 性 区 , 钢时要 尽 量避 免 在该 区间进 行 变形 。 轧
( .M t lri l ei n lnIstt o i n j n , abn1 0 4 hn ; 1 ea ugc s na dPa tue f l g ag H ri 5 0 0C i l aD g n i He o i a
2 .Me l ri l n tueo e o g a g t l g a Istt f i nj n ) au c i H l i
Ke W o d :re—c tn te ;ma ua tr g id sr ;s l rs e y rsf e ut gse l i n fcui n u t n y uf t l u e
现代制造业 以数控加工为主 , 实现 了加工 的
自动化 、 密化 和 高效 化 , 易切 钢 的切 削性 能 要 精 对
C p i fu d b o a i o f o n b r d s t so e o s o n y c mp rt n o mea d a o a t u ff e—c t n te ,S ss u o w r h i h a r u t g se l O a op t r a d t e i f d r ci n o e e me d ee t fd r p n . o
Ab ta t T ep p rit d c o rd cin p it o re—c tn te ,po e s ga d tp s sr c : h a e nr u e sme po u t ons ff o o e ut g s l rc si n y e . i e n

易切削钢的生产工艺及存在问题

易切削钢的生产工艺及存在问题

易切削钢的生产工艺及存在问题随着机械加工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精密仪表工业和家用电器的发展,同时考虑机加工成本是制造业零部件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达到零部件制造成本的40~60%),人们希望通过提高钢材的机加工性能来降低加工成本。

诸多因素促使易切削钢的产量和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易切削钢发展现状易切削钢于1920年在美国首次研制成功,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自1920年以来,美国、英国、原苏联、日本、法国等国相继生产和使用易切削钢。

在最近几十年,易切削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易切削钢超过400万t,但大部分由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耗,其中一半以上是在美国和日本。

以日本为例,1940年开始生产和使用易切削钢,1 954年的易切削钢产量为1.2万t,1970年跃升到43万t,1980年达到82.2万t,1982年为102.3万t,90年代就突破了200万t,平均年增长率都在10%左右。

近年来,在其年平均钢产量不足1亿t的情况下,易切削钢产量保持在100~130万t,2000年,其易切削钢产量为103.7万t,占特殊钢产量的6.6%。

大多数工业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易切削钢已形成标准化系列产品。

美国AISI标准中,易切削钢有31种(其中低碳钢18种,易切不锈钢9种)。

日本JIS标准中,易切结构钢14种(其中低碳钢9种,不锈钢9种)。

前苏联,在易切削钢研制方面,相对其它钢种来说比较缓慢,但在1975年标准中,易切削钢由7种发展到20种,除保留原有6种硫易切削钢钢号外,增加硒易切削钢钢号3种,硫-铅易切削钢钢号11种(其中合金钢10种)。

除易切削碳钢、易切削渗碳钢、易切削调质钢、易切削不锈钢外,各国正不断将易切削钢扩展到其它钢类(如模具钢、高锰钢、耐热钢、高工钢等)中。

近年来,经过各国不断努力研究,已开发出适应环保要求和具有优良切削性能的新型易切削钢。

例如美国一家钢铁公司和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研制出以铋代铅的新型易切削钢,美国以铋代铅的易切削钢主要化学成分为(%):C0.09,Mn1.25,P0.09,S0 46,Bi0 17,日本神户对以铋代铅易切削钢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发现,铋的加入量不到铅的加入量一半,却达到同样的切削性能和机加工性能;USS/Kobe成功研制并顺利满负荷生产了1炉20 0t以锡代铅易切削钢;日本研究开发出了以BN代铅来改善钢的切削性能;此外,日本爱知制钢公司还成功开发了镁硫钙三元易切削钢。

易切削钢生产工艺调研

易切削钢生产工艺调研
以上是 硫 系易 切 削钢 ,而且 钢号 少 、品种不 全 。国
尺寸精度高 ,广泛用 于家用 电器、仪器仪表、汽车 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一般地 ,通过刀具寿命 、 加 工表 面粗 糙度 、切削 抗 力 、切 屑处理 性 等几 项指 标 来综 合评 定其 切 削性 能优 越 程 度 。根据 含 易切 削 元 素 的不 同 ,大致 可 分为 硫 易切 削钢 、铅 易切 削钢 、 钙 易切 削钢 、钛 易 切 削钢 以及 复 合易 切削 钢 。根 据 其 用途 不 同 ,易切 削钢 又 分为 自动机 用钢 、结 构用 易 切 削钢和 特殊 易 切 削钢 f 钢 、不 锈钢 、工 具 钢 耐热 等 ) 年来 随着 全 球对 环 境 意识 的提 高 ,对环 保 的 。近 硫 系易 切削 钢需 求 越来 越 大 。
国外 易切 削钢 生产 工艺
万t ,生产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I 日 I标准 ” 本J 。 S 中 ,易 切结 构 钢l种( 中低 碳 钢9 ,易切 不锈 钢 9 4 其 种) 种 。我 国近 十 年来 先后 开 发 了广 泛应 用 于螺 栓 、螺 母、 管接头和弹簧座等非重要标准件的Y 5 用于制 1;

5・
《 易切削钢生产工艺调研 》
表 1 国外易切削钢生产 典型工艺流程 生产厂家 日本大同知多厂 工艺流程
7 t A — F R c ( 形 2流 ,30 m ×40 m 0 F L — H— c弧 E 7r a 8m )
0E — S — F R — C3 0 8mm或 1 5 m ×15 m) 8m 8m 日本爱 知知多厂 8 t AF V C L — H C (7mm×4 0 德国G MH 西班 牙 Sdnr ieo 15 CE FE T L - D C (O m ×20 ) t .A .B — F V - C2O m 4 mm 2 D

2024年高速钢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高速钢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高速钢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高速钢是一种具有出色切削性能和耐磨性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切削加工领域。

本文将对当前高速钢市场的分析现状进行探讨,包括市场规模、产量、价格、应用领域等方面。

2. 市场规模与产量高速钢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近年来高速钢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主要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工业生产的需求增加。

目前,全球高速钢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会有进一步增长。

与市场规模相关的是高速钢的产量。

目前,世界各地都设有高速钢生产厂家,其中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占据了主要份额。

高速钢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要。

3. 价格趋势高速钢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高速钢价格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态势。

供需平衡以及行业竞争激烈是价格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

然而,由于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波动,高速钢价格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 应用领域高速钢在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切削性能优异,可以用于制作刀具和钻头等加工工具。

同时,高速钢也被应用于模具制造、汽车零部件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高速钢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5. 市场竞争态势高速钢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家和品牌。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价格竞争等方面进行竞争。

不同地区、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存在差异,但整体上市场呈现出供应充足、竞争激烈的状态。

6. 发展趋势与机遇高速钢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并且出现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高速钢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该行业关注的重点。

加强环保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是未来高速钢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7. 结论综上所述,高速钢市场在近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应充足且价格趋于稳定。

首钢自主研发成功含锡易切削钢

首钢自主研发成功含锡易切削钢

i关 .西钢产品成分设计合理 , l " 完全 可以经受热锻
和 热 轧 的 考 验 , 批 量 生 产 创 造 了条 件 为 二. 屉精 蟓 与 连 铸 火 、要 , 高 梢 次 易 切 削 钢需 要 商硫 商 锡 . 产 、 转 炉 连 铸 生 产高 硫 } 国 内 外 可 借 鉴 的 资料 很 少 。 刊. 通 过 反 复 敞 验 , 钢 科 研 人 员 摸 索 出硫 的 加 入 时 机 出钢 温 度 控 制 建控 制 等技 术 手段 . 于闯 过 拙 终 r这 一 关 . 是热 轧 关 , 硫 钢 由 于 固 有 的 热 脆 : . i 高 . 轧 制 过 程 中 易 出现 劈 头 劈 尾 : 钢 采取 了强 化 轧 制 首 过 程 控 制措 施 , 有效 地 提 高 T轧 制 成 材 率 四 娃 冷 拔 材 表 面质 盛关 表 面 质 l 是易 削 钢 成 功 | 的 量 i雷 关 键 环 , 首钢 课 题 组 在 国 内 寻 求 合 作 , 冷拨 材 使
要 求 高 , 前我 『 婴从 I本 、 国. u 。 旧 际 E 此 主 j 德 i 』 f 而
生 产 的都 是 含 铅 易 切削 钢 . 在冶 炼 和 热 』 I过 中 川 具有 很 撮 的 毒性 . 害 人 体 健 康 .因此 际 卜 ・ 危 . 矗 在 研 发 环 保 型 替 代 产 品 早在 2 01 底 , 酋 钢 人就 开 始 r含锡 易 切 削 0 年
模工序。 改装置 的使 用可 简化产 品结 构 、 小机 型 、 缩
降低 造 价 、 善 外观 、 便 操 作 、 高精 度 , 关 性 改 方 提 有
能超 过 国外 同类产 品。
传 统结 构 工作 台 沿 X 轴 移 动 的

汉 川 机床 有 限 责 任公 司工 模 公 司 近 1开 发 出 3

炼钢短流程工艺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炼钢短流程工艺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炼钢短流程工艺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炼钢短流程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炼钢技术,近年来在钢铁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全面了解炼钢短流程工艺在钢铁生产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炼钢短流程工艺的定义炼钢短流程工艺,顾名思义,即指采用高效、快捷的生产流程,通过电弧炉、转炉等设备,将废钢、废铁等原料快速熔化,然后经过连铸、轧制等工艺,最终生产出优质的钢材。

相比传统的炼钢工艺,短流程工艺具有炼钢周期短、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三、国内外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1. 国内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从国内炼钢短流程工艺的发展历程来看,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我国在炼钢短流程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国内许多钢铁企业已经采用了炼钢短流程工艺,如宝钢、武钢等,他们在炼钢短流程工艺上的投入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国外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在炼钢短流程工艺领域的发展历史较长。

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力推广炼钢短流程工艺,目前已建立健全了一套成熟的炼钢短流程工艺体系。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在炼钢短流程工艺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四、炼钢短流程工艺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是推动炼钢短流程工艺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炼钢短流程工艺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新型的炼钢设备、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炼钢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炼钢短流程工艺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2. 绿色炼钢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绿色炼钢必将成为未来炼钢工艺发展的主流趋势。

炼钢短流程工艺作为一种清洁生产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钢铁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结语炼钢短流程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炼钢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对国内外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炼钢短流程工艺在钢铁行业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易切削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2005-7-20 12:36:55)摘要易切削钢比普通碳素钢有较好的切削性能和更好的产品表面光洁度。

随着自动化加工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易切削钢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电弧炉-二次精炼-连铸流程生产易切削钢。

工业化国家切削钢已形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并伴随连铸技术的广泛采用,使易切削钢具有均匀的切削性能。

现有易切削钢种为易切削碳钢、渗碳钢、调质钢和不锈钢,并不断将易切削钢扩展到诸如模具钢、高锰钢、耐热钢、高工钢等钢类。

在分析国内外易切削钢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易切削钢生产工艺、钢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易切削钢冶金工艺进展机加工成本是制造业中零部件制造成本的主要部分,有时甚至超过零部件制造成本的40%[1]。

因此,人们极希望通过提高钢材的机加工性能来降低加工成本[2]。

与组成相当的其它普通碳素钢相比,易切削钢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产品切削加工时易断屑,加工工具寿命长,产品表面光洁度好,刀具受力小及能耗小[3]。

例如,加工Y40Mn易切削钢比加工45碳结钢零件,切削效率提高50%,刀具寿命却延长4倍。

20易切削钢不但比20碳钢切削性能好,而且切削加工后产品的表面光洁度也更好[4]。

1 国外易切削钢研究现状1.1 易切削钢产量现状日本1954年的易切削钢产量为1.2万t,到1974年跃升到53万t(占当年钢产量的0.58%)。

1981年达88.8万t,1982年为102.3万t,1983年再提高到116.8万t,平均年增长率都在10%左右。

近年来,在其年平均钢产量不足1亿t的情况下,易切削钢产量却达到100~130万t,比弹簧钢、轴承钢的产量还高。

大同特殊钢公司知多工厂,其年产钢量为140万t,其中易切削钢产量达20万t,占14.8%,比其弹簧钢产量多7.4%,比轴承钢产量多3.7%。

由此可见,易切削钢的生产在日本特殊钢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2 开发新的易切削品种各主要工业国家通过80余年的努力,易切削钢已形成标准化系列产品。

美国AISI标准中,易切削钢有31种(其中低碳钢18种,易切不锈钢9种)。

日本JIS标准中,易切结构钢14种(其中低碳钢9种),易切不锈钢9种。

前苏联,在易切削钢研制方面,相对其它钢种来说比较缓慢,但在1975年标准中,易切削钢由7种发展到20种,除保留原有6种硫系钢号外,增加硒系钢号3种,硫-铅系钢号11种(其中合金钢10种)。

除易切削碳钢、易切渗碳钢、易切调质钢、易切不锈钢外,各国正不断将易切削钢扩展到其它钢类(如模具钢、高锰钢、耐热钢、高工钢等)中。

国外各主要钢铁企业正不断努力,以开发出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易切削钢。

如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以铋代铅的不含铅的易切削碳钢,其主要化学成分(%):0.09C、1.25Mn、0.09P、0.45S、0.17Bi[5]。

Uss/Kobe成功研制并顺利地满负荷生产了1炉200t含锡易切削钢[6]。

神户公司对以铋代铅的易切削钢也进行了系统研究[7],发现Bi的加入量不到Pb加入量的一半,但Bi易切削钢在切屑去除性及材料可锻性方面的均优于铅易切削钢。

1.3 易切削钢生产工艺研究国外易切削钢主要采用电弧炉熔炼+二次精炼+连铸工艺进行生产,该工艺成熟、产品质量可靠,已逐渐取代了电弧炉熔炼+模铸的生产方式。

国外易切削钢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如表1所示[8]。

表1 国内外易切削钢生产典型工艺流程对日本和德国进口钢材的解剖表明[9],用连铸工艺代替模铸工艺生产的易切削钢硫化物形态主要为纺锤形且分布均匀,切削性能与模铸钢材相当甚至超过模铸材水平。

该种工艺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1.4 易切削钢连铸和模铸工艺对比根据Nippon Steel Corp和Inland Steel Co在采用连铸和模铸工艺生产AISI1215易切削钢时所进行的研究,分别就采用两种工艺时硫化锰、氧化物等因素对切削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

AISI1215的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

表2 易切削钢AISI1215的化学成分/%采用模铸工艺时,硫的偏析是造成其切削性能不均的一个主要因素。

硫的偏析是造成其切削性能不均的一个主要因素。

硫在钢锭头部形成正偏析,在钢锭尾部形成负偏析,因此,在锭的不同位置,其含量偏差很大,而采用连铸工艺生产时不会有这种偏析出现。

连铸坯凝固速度快,因而硫化锰夹杂颗粒小(比模铸钢锭中硫化锰颗粒小)。

大断面的连铸坯由于凝固速度慢,因而其硫化锰颗粒尺寸与模铸钢锭的硫化锰颗粒尺寸接近。

易切削钢钢液中氧含量很高,故极易生成硬的氧化物质点。

在模铸锭中,氧化物易在底部集中,从而使钢材切削性能变化较大。

连铸坯不存在氧化物偏析问题。

对两种工艺进行的切削性能试验表明,低碳富硫易切削钢连铸材具有与模铸材相当的切削性能,并且连铸材削性能更均匀。

同时,采用连铸工艺可提高易切削钢冷拉材的表面质量,这是因为氧化物会导致冷拉钢材表面起皱或其它缺陷。

连铸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缺陷,从而在蜗流探伤时报废率较模铸材低。

从以上的讨论和测试结果可见,采用连铸工艺生产易切削钢使硫化锰夹杂物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钢材的切削性能也更加均匀,并且由于对氧含量及氧化物夹杂的控制不同,从而使用连铸工艺生产的易切削钢冷拔钢材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

2 国内易切削钢研究现状我国易切削钢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易切削钢年产量却不到2万t[10]。

随着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易切削钢需求量快速增加。

根据我国汽车产量的年增加量并以日本汽车工业用易切削钢的需求比例进行估算,到2005年,我国易切削钢需求量为40~50万t。

我国生产的易切削钢系列,虽经几次标准的修订,成为现行的GB8731-88的9种钢,但大部分却是沿袭前苏联1954年标准,能生产的品种也十分有限。

尽管如此,我国对易切削钢的研究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20世纪90年代,重庆特殊钢厂在国内率先开始进行易切削钢连铸工艺试验,同时,抚顺特钢公司开始了半镇静易切削钢生产工艺的研究[11,12],上海钢铁研究所研究用电弧炉配合电渣精炼炉生产高含硫量易切不锈钢的工艺[13];(2)成功开发了系列中碳易切削非调质钢,不但加工及使用性能较原来的调质钢优越,且经济效益显著[14-16];(3)用计算机模拟凝固过程及热加工过程中易切削钢夹杂物变形,及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类型的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7-19]。

这意味着我国易切削钢研究从经验积累、感性认识阶段逐步转向数值分析和科学预测阶段。

3 我国易切削钢的研究方向易切削钢是世界三大难以连铸的钢种之一,其连铸工艺开发的难点主要在于:易切削钢的高氧含量、高硫含量大大降低了钢水的表面张力,使钢渣分离困难,从而造成钢渣混卷,形成大量表面及皮下缺陷,甚至造成漏钢,使连铸生产难以进行;易切削钢中锰、氧含量高,在高温下会与耐火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理化反应,使耐火材料浸蚀,在连铸生产中造成溢钢或中间包漏钢等现象;易切削钢钢液粘度大,流动性差,为保证其可浇性必须提高浇注温度,但同时易切削钢又是裂纹第三钢种,必须休用弱冷制度,这些相互矛盾的要求使易切削钢由模铸工艺转变为连铸工艺非常困难,一度成为连铸工作者的禁区。

因此,目前在易切削钢连铸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化学成分的优化控制,最佳氧含量的确定及脱氧制度的选择,耐火材料的研发或选型,连铸工艺参数尤其是温度制度和冷却制度的确定,结晶器保护渣的研制及合理的后续轧制制度的配合。

近年来,冶金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二次精炼、连铸技术及耐火材料、保护渣的飞速发展,为我国不断优化易切削钢生产工艺带来了新契机。

但迄今为止,还未见到国内钢铁企业成功开发出易切削钢连铸工艺的详细报道。

4 结论(1)预计到2005年我国仅汽车行业易切削钢市场需求量为40-50万t。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年易切削钢产量仅为2万t,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

(2)国外经验证明,用连铸工艺生产易切削钢可减轻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偏析,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及分布,提高钢材切削性能,是当前易切削钢的生产工艺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1 Vaccari J A.Free-machining Steels.American Machinist & Automated Manufacturiing,1986(8):1152 殷瑞钰,钢的质量现代进展(下篇)特殊钢。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4973 Jha G and Sharma S.Development of Free Machiining Steels.Tool & Alloy Steels,January 1990:54 Fastcut.20 and 45 Carbon Steels.Alloy Digest,August 19945 郭永铭,X00105易切削钢中以锡代铅,特殊钢,2000,21(1):576 李福秀,无铅易切削钢,湖南冶金,1995(2):647 Somekawa M,Kaiso M,Mstsushima Y,et,al.Free Cutting Steels Without Lead Addi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obe Steel Enginerring Reports,2001,138 干勇、王忠英,特钢连铸技术和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特钢技术和大方坯连铸研讨会论文汇编,2002,19 许俊、徐德生、李良策,国内外易切钢切削性能对比分析,汽车科技,2003(1):2810 张静纬,易切削钢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天津冶金,2003(3):5911 赵光,Y12b及Y15b易切削钢的研究,辽宁冶金,1997(3):2112 封顺怀、孙爱梅,半镇静易切钢的工艺特性,钢铁,1996,31(12):1813 Li B.Improvement to thd Themo-plasticity of Free Cutting Stainless Steel Containing High Sulphur Amount.Shanghai Metals,May 2001,1614 邱玉贵、周舰,易切削钢Y35TiS试验的研究,汽车工艺与材料,1993(2):2815 封顺怀、邱下贵、季立环,中碳易切钢Y35TiS的研制,特殊钢,1994,15(2):1716 刘焕牢,YF45V易切削非调质钢中MnS夹杂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机械开发,1998(2):2517 娄德春、崔崐、吴晓春,等,硫硫复合系易切削钢在凝固过程中夹杂物形成的计算机模拟,金属学报,1996,32(10):102818 娄德春、崔崐、吴晓春,等,硫复合系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热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机械工程材料,1997,21(1):1219 娄德春、崔崐、吴晓春,等,易切削钢中稀土夹杂物类型的预测,钢铁研究,1995,23(3):29王小红(1972-),女,讲师,199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