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门子PLC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

合集下载

应用PLC技术实现柔性制造系统(FMS)中运输机构的准确定位

应用PLC技术实现柔性制造系统(FMS)中运输机构的准确定位

1 引言柔性制造系统(FMS)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若干年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基于FMS的发展前景,作为为社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需拥有FMS 技术的教学条件。

现利用已有数控机床,购置相关硬件及设备,解决机械加工、物料储运、控制调度、检测监控等机械、控制、通信和管理的关键技术,研制出一套用于教学实验的柔性制造系统。

该柔性制造柔性制造系统。

该柔性制造系统山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主要的控制设备,通过编写PLC程序使数控机床、运输线以及机械手等硬件设备协调运动;计算机系统作为中央监控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对该柔性制造系统的检测,控制并实时采集传送加工数据。

物料自动输送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FM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使FMS物流畅通、高速运行的重任。

在该教学型FMS系统中,运输机构的主要功能为:实现对每个工件加工信息的管理;实现运送工件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实现对工件的分配。

本文介绍的是运输机构在工件运送过程中准确定位的一种技术。

该准确定位方法基于电动机的能耗制动原理,采用PLC和检测开关控制定位精度,其优点是经济可靠,定位精确。

2 总体机构柔性制造系统的物料自动输送系统为链式运输线整体机构,其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物料自动输送系统输送线采用链传动结构,能实现自动定位检测及启停控制,有效工作长度5000mm,速度1-3 m/min,定位精度1-3 mm;主传动山额定功率2.2kW,额定转速960r/min的交流电机提供,采用变频器实现速度连续可调。

3 精确定位原理三相交流电机的制动方式主要有三种:反接制动、反馈制动、能耗制动。

反接制动用于准确停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容易造成反转,而且电能损耗比较大;反馈制动虽是比较经济的制动方法,但是它只能在高于同步转速下使用;相比较之下,能耗制动可以较好地实现该运输机构的准确定位。

采用能耗制动时,将定子脱离交流电源(即1KM断开),立即在定子的两相绕组中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即2KM闭合),使定子产生静止磁场,旋转的转子导体切割定子的磁场感应电流,它与静止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与转子实际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转矩,在此作用下,电动机的转速迅速下降,此时运动系统储存的机械能被电动机转换成电能后消耗在转子回路的电阻中。

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

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

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与重视柔性自动化的相关研究工作。

通过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运用与完善能够更好的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要。

文章首先对柔性自动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PLC 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设计。

标签:PLC;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在制造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和重要作用。

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为产品的生产提供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同时促进产品质量与应变能力的提高。

当前,我国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要注重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借鉴。

1 PLC工作原理1.1 上电处理在PLC系统上电之后,上电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将硬件系统设置为默认状态;第二,对I/O模块装置的工作形式进行检查;第三,对系统的其他还原默认值进行处理。

这些上电处理工作都属于PLC的内部工作,在PLC 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了,与客户的程序控制之间存在的联系不大。

因此,PLC 上电处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其运转所需的时间也较短。

1.2 PLC扫描在完成上电处理之后要进行PLC扫描。

在PLC扫描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输入工作,在输入工作完成之后要正确处理PLC系统与外设通信体统之间的关系,及时实现时钟与寄存器的更新工作。

当PLC系统的CPU为RUN模式时,PLC 系统会进行反复扫描;当PLC系统的CPU为STOP模式时,PLC系统会进行自我检查。

PLC扫描步骤中又包括三个阶段:首先,输入采样阶段。

在PLC扫描的输入采样阶段中,首先应该对连接终端进行扫描,将连接终端的状态在相应的寄存器中进行保存,实现寄存器的更新。

寄存器仅在输入采样阶段实现内容更新,该阶段结束之后将处于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中,直到进入下一次采样阶段才会重新输入内容。

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的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的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的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制造业中,柔性生产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以其高效、灵活的特性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手段。

而自动分拣系统作为柔性生产线中的重要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研究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动分拣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自动分拣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PLC控制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自动分拣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PLC控制在自动分拣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PLC控制在提高自动分拣系统性能方面的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柔性生产线的特点,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本文还针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对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分拣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 柔性生产线的概念和特点柔性生产线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它通过将各种生产设备、工具和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柔性生产线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度灵活性、快速换线能力、高效率和低成本。

高度灵活性:柔性生产线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的布局和配置,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

这使得企业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快速换线能力:柔性生产线具有很强的换线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结构的转换,从而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这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高效率:柔性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利用软件PLC实现的柔性化控制系统

利用软件PLC实现的柔性化控制系统

Do U Qi a n g , Z h a n g Ch i
( D a l i a n h o w s o n r h e t t e q u i p me n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C O , L T D. , L i a o n i n g Da l i a n 1 1 6 0 0 0)
汽牛实J H技
工 艺 装 备
A T O MO BI LE A l } ) i 1 l I )t EC ¨N 0L O GY
2 0 t 7 午 第6 埘
2Ol 7 KO.6
1 0 . 1 6 6 3 8 / j . c n k i . 1 6 7 1 — 7 9 8 8 . 2 0 1 7 . 0 6 . 0 1 6
i t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h a r d P L C i n f u n c t i o n , r e l i a b i l i t y , s p e e d , t r o u b l e s h o o t i n g a n 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o f t i l e u s e o f s o t f wa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c a n b e a s t a n d a r d i n d u s t r i a l P C c o n v e r s i o n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P I C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l e r . Wh i c h Wi n AC i s S I EM E NS ’ S l a t e s t P C b a s e d i n d u s t r i a l a u t o ma t i o n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wi t h P C p o we r t hl c o mp u t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P L C l o g i c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a l r e l i a b i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o f t wa r e P L C p r o d u c t s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o t f wa r e P L C i n BM W a u t o a s s e mb l y l i a e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 Wi n AC; F l e x i b l e ; S t a n da r d i z a t i o n ;P C

#AGV柔性制造系统基于PLC的运用

#AGV柔性制造系统基于PLC的运用
5、结语: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谢意 6、参考文献(资料) 7、附录:设备元件名细表;系统电气原理图、接线图;PLC
梯形图或SFC状态编程图。
七、进程安排
起止日期 2010.11-2010.12 2011.1.1-2011.2.1 2011.2.2-2011.3.1 2011.3.2-2011.4.15 2011.4.16-2011.5.1 2011.5-2011.5.15
工作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生产实习,了解和熟悉课题相关内容
课题设计,写出初步设计书 程序设计,进行系统模拟和调试
毕业设计定稿、完善
答辩及总结
返回
机械手
返回
传送带
返回
1、概述:系统基本情况(设备、工艺、原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拟改进的措施与办法)。
2、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构成的设想;组态控制、PLC设计的 依据、必要性、性能,系统构成方案(图)。
3、系统硬件设计:设备及元件计算与选择 、系统主电路及 控制电路的电流计算、设备选型;各种接线图设计及绘制。
4、系统软件设计: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即梯形图设计与调试, 绘制PLC梯形图或SFC状态编程图,讨论系统在各种控制情 况下的工作原理。
AGV柔性制造组态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徐绍坤(教授) 设计组员王礁2凯程200703050516
AGV柔性制造系统组态控制设计
一、主要内容
1、了解AGV柔性制造系统。 2、学习西门子S7-200编程及通信方法。 3、学习掌握“柔性制造生产控制系统”设备结构通信连接。 4、基于“柔性制造生产控制系统”完成“AGV搬运、分检”
子系 统设计。
AGV柔性搬运系统
二、主要任务
1、完成“分装、搬运、检测、分捡子系统的PLC 控制设计及通信。

基于 PLC 的柔性制造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 PLC 的柔性制造教学系统设计

中有 若干 逻辑 行 ( 梯级 ) , 形 似梯 子 . 梯 形 图信 号 流 向清 楚 、 简单、 直观. 梯形 图( L A D) 在 P L C 中 应 用 非常 普遍 , 通常各厂家 、 各型号 P L C都把 它 作为第 一 用户 语言 .
基于F X 2 N 的加 工 站梯 形 图如 图 5所示 .
社, 1 9 8 3 .
[ 3 ]P r i n t s c h o w G, S p u r G, We e k M.柔性 制 造 系统 的 控 制
技术 [ M] . 上海: 上 海 科 学技 术 文 献 出版社 , 1 9 9 4 :
1 5 4— — 1 6 8 .
图5 ; 0 n - r 站参 考 程 序
[ 4 ] 吴启迪 . 柔性制 造 自动 化 的原理 与 实践 [ M] . 北京:
清 华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7 : 5 8~ 6 6 .
3 系统 的 运行 和 测试
本控 制 系统 连接 硬件设 备 主要是 操 作 按钮 、
[ 5 ] 苏州瑞 思机 电科技有 限公 司.自动化 生产教 学 系统 [ R ] . 苏州 : 苏州瑞 思机 电科技有 限公司 , 2 0 0 9 .
7 9
[ 6 ]L e w i s R W.P r o g r a m m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u s i n g I E C 【 j ] .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E l e c t i f c a | E n g i n e e r s ,
( 3 ) 根据设 定 的是否 能够 正 常运 行 . 经 单站 调 试 , 该站 都 能独 立 完成相 应 的控制 功 能.

柔性

柔性

研究背景及现状
• 自从1954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第一台数字控制铣床诞生后, 上世纪70 年 代初柔性自动化进入了生产实用阶段。几十年来, 从单台数控机床的应用逐 渐发展到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使柔性自动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柔性制造技术具有的高效、灵活的特性使其 成为实施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 且应用日 益广泛, 已成为整个机构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1‟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 ,竞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需求多样化、竞争差异化,传统的制造系统已不 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需求。迫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发生改 变,批量生产时代正逐渐被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生产系统所替换,这就使制 造系统的柔性越来越重要。为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振兴机械 制造业,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结合国情, 自行研制一些 先进而适用的柔性制造系统, 广泛应用在行业的各个领域, 取得了巨大的经 济效益。信息化是制造业在“十一五”中的发展机遇,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和形成创新体系为出发点, 继承和创新、引进消化,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柔 性制造系统体系, 发展会越来越迅猛。然而, 制约企业的柔性制造技术发展 的“瓶颈”的将是这方面综合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培养培训加工、维修、控 制、软件等方面综合人才的需求也会迫在眉睫。
方案设想
• 1、项目组成员首先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观察实验室现有8站FMS了解柔性制造系 统的工艺流程,并充实完善总体设计方案和控制 功能; • 2、细化项目组成员工作分工和任务,对每个项目 组成员制订具体的工作实施计划和要求,确保本 项目工作的正常开展; • 3、按照控制功能进行单站PLC的编程软件控制设 计与调试; • 4、利用s7-200通讯机制解决多机联网通信问题, 建立组态工程,完成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

柔性生产线PLC控制系统

柔性生产线PLC控制系统
本任务主要以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为载体,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 利用PLC基本指令的综合运用,进行各种实训动作控制。可自行灵 活组合,实现更多的实训动作控制。
5
任务1 传送单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任务实施
1.任务要求 物料传送主站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6
任务1 传送单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3.物料传送的基本动作 (1)单机动作。
I/O接线图如图所示。
22
任务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5.软件设计 (1)顺序功能图。
如图所示为机械手控制系统自动程序 的顺序功能图。
23
任务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2)程序的总体结构。 如图所示为主程序总体结构,SM0.0的常开触点一直闭合,公共程序是
无条件执行。
24
任务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柔性生产线PLC控制系统
目录
1 任务1 传送单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2 任务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3 任务3 柔性制造系统的整体设计
任务C编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熟悉基本编程指令等常用指令的形式及作用。 3.熟悉控制程序的结构。 4.会利用基本指令对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编写较简单的程序。
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送,如图所示。 (3)全双工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送和接收,如图所示。
37
任务3 柔性制造系统的整体设计
串行通信的形式繁多。最简单的通信只需3根引线(TXD、 RXD、GND),如图所示。它可以实现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 RS-232C使用单端驱动、单端接收电路,如图所示。
4 字节的无符号的输入参数或输出参数。 4)整数和双整数型:该数据类型分别用于说明 2 字节和 4 字节的有符
号的输入参数或输出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 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视整个系 统的运行状态。系统网络结构如图 1 所示。
S7- 300 一类主站 PLC
PC 机 CP5611 STEP7 WIN CC
二类主站
PROFIBUS- DP
单元层
S7- 200 PLC
PC 机
S7- 200
STEP7 …… PLC
PC 机
S7- 200
1 柔性制造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三层式分层递阶控制结构, 含两个主 站、七个从站。可以自动完成一套完整的送料、加工、 检测、分拣、存储工序。其中主站相当于单元层控制系 统, 各从站组成工作站层, 各从站的传感执行器组成设 备层。
各从站与本站的传感执行器共同完成本站的控制 及加工功能, 分别实现工序中的一部分, 主站负责协 调整个系统的工作。主站之间、主站与从站之间可以 通信信要求, 但需要由主站发起, 从站只能响应主站 的通信要求。
柔 性 制 造 系 统 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是一个由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用于高效地制造 中 小 批 量 多 品 种 产 品 的 自 动 化 制 造 系 统 。 典 型 的 FMS 由加工设备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组 成。柔性制造系统要实现物流、设备、信息的三重控 制 功 能 , 通 常 采 用 分 层 递 阶 结 构 。 最 基 本 的 FMS 通 常采用单元层、工作站层和设备层三级分布式计算机 控制系统, 其中单元层控制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的核 心 [1- 3]。
系 统 采 用 双 绞 线 作 为 PROFIBUS- DP 传 输 介 质 , S7- 300 ( CPU315- 2DP) 作为一类主站, PC 机 作为 二 类 主站, 7 台 S7- 200 分别作为七个从站。CPU315- 2DP 集 成 了 PROFIBUS- DP 现 场 总 线 接 口 装 置 , 可 直 接 与 PROFIBUS- DP 现 场 总 线 连 接 , PC 机 插 有 CP5611 卡 , 通过该卡连接到 PROFIBUS- DP 现场总线, CPU226 通过 EM277 模块连 接 到 PROFIBUS- DP 现 场 总 线 上 , 并通 过 该模块与主站通信。
[4] 李正 军. 现场 总 线与 工 业以 太 网及 其 应 用系 统 设 计[M]. 北 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6- 133.
[5] 雷 霖. 现 场 总 线 控 制 网 络 技 术[M]. 北 京:电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165- 212.
[6] 崔坚. 西门子工业网络通信指南:上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4:326- 336.
2 柔性制造系统的西门子 P LC 实现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 鉴于现代制造业仍大量使用 PLC 控制, 且 SIEMENS 公司的 S7- 300 ( CPU315- 2DP) 、 S7- 200 ( CPU226) 工 作 可 靠 应 用 广 泛 , 本 系 统 采 用 了 这 两种 PLC, 其 中 S7- 300 用 作 一 类 主 站 , S7- 200 用 于 从 站 。 为 了 实 现 主 从 站 之 间 的 通 讯 , 采 用 了 SIEMENS 公司的 PROFIBUS- DP 现场总线及 EM277 通讯模块。对 各 个 从 站 分 别 配 有 PC 机 , 各 PC 机 均 安 装 有 SIMATIC STFP7 编 程 软 件 , 可 用 于 程 序 编 制 和 修 改 。 用 一 台 PC 机 担 任 二 类 主 站 , 该 PC 机 通 过 CP5611 连 接 到
应性强。通过对柔性制造系统结构的分析, 给出了一个简易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思路, 并阐
述了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和 PR OFIBUS- DP 现场总线技术实现该柔性制造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 现场总线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 6138( 2007) 03- 0031- 03
参考文献:
[1] 徐杜. 柔性制造系统原理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45- 68.
[2] 李 秘 . 柔 性 制 造 系 统 技 术 及 其 发 展 [J].PLC&FA,2006, (8): 11- 16.
[3] 党保华. 基于 PROFIBUS 现场总 线 的准 柔 性生 产 线 控制 系 统的设计[J]. 矿山机械,2006,(7):104- 105.
图 2 张力形成工艺示意图
32
第3期
李 玲: 基于西门子 P LC 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
在 PROFIBUS- DP 网 络 中 , 主 站 和 从 站 的 DP 地 址 都 是 唯 一 的 。本 系 统 将 一 类 主 站 DP 地 址 配 置 为 1, 七 个 分 站 DP 地 址 分 别 配 置 为 2、3、4、5、6、7、8, 二 类主站 DP 地址配置为 9。
系统通信过程如下: 令牌在一类主站和二类主站之 间循环, 得到令牌的主站可以控制总线, 可以向从站和 另一个主站发送信息或请求, 从站将请求信息与自身配 置参数相比较, 参数一致的从站响应请求信息, 执行相 关操作, 并反馈相应信息。
在二类主站上还装有 WIN CC 监控程序包, 它是一 个集成的人机界面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 可以通过组态 自 由开 发 出 自 己 的 监 控 软 件。WIN CC 与 从 站 之 间 不 能 直接通信, 只有当从站的数据采集到主站之后才能与 WIN CC 用户程序交换。
PROFIBUS 是作 为 德 国 国 家 标 准 DIN 19245 和 欧 洲 标 准 PREN50170 的 现 场 总 线 , 由 西 门 子 公 司 为 主 的 十 几 家 德 国 公 司 和 研 究 所 共 同 推 出 。 PROFIBUS 由 PROFIBUS- DP、 PROFIBUS- FMS、 PROFIBUS- PA 三 部 分组成 。本 系 统采 用 的 PROFIBUS- DP 现 场 总 线 用 于 分 散外设间的高速传输, 适用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考虑到 PLC 的 I/O 点数和内存容量有限, 且其软件 开发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显示能力都不及微机,
采 用 了 PLC 和 PC 机 双 互 补 主 站 。 其 中 S7- 300 一 类 主 站负责完成整体控制过程, 同 时 与 PC 机 二类 主 站 交 换 数 据 。PC 机 二 类 主站 则 运 行 组 态 软 件 包 STEP7 和 监 控 软件, 并对设备进行硬件配置、从站输入输出读入、组 态数据读入和从站地址更改等服务。
收稿日期: 2007- 04- 18 作者简介: 李 玲 ( 1980-) , 女, 湖北应城人,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 计算机控制技术。
3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5卷
PROFIBUS- DP 总线上, 可以通过 PROFIBUS- DP 总线与 一类 主 站 和 从 站 通 信 。该 PC 机 上 还 装 有 WIN CC 监 控
现场总线技术是用于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 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互连、多站点的串行通信技 术, 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局域网。它特别适合于组成分 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将各分散的测控设备编成网络节 点, 以现场总线网络为传输纽带, 实现节点互连、共同 完 成 自 控 任 务 [4]。
目前, 柔性制造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均已得到广泛 应用。将现场总线引入柔性制造系统中, 以现场总线作 为传输网络, 结合柔性制造系统思想, 组成全数字式柔 性制造系统网络不仅可行且兼具二者优点。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可大大减少接线工作量, 降低维护周期。本 文采用国内应用广泛的 PROFIUS- DP 现场总线作为传输 网络, 并利用西门子 S7 系列 PLC 作 为 控 制 站 , 实 现 了 全数字式的柔性制造系统。
创建一个 S7- 300 项目
添加 PTOFIBUS- DP 总线
配置 S7- 300 CPU315- 2DP ( DP master system ( 1) )
添加 PROFIBUS SUBENT
配置 PROFIBUS- DP参数
添加配置从站 EM277 1 ̄7
添加、配置 PC CP5611 ( DP Master Class2)
第5卷 第3期 2007 年 9 月
科技与应用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
基于西门子 PLC 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
Vol. 5 No. 3 Sept. 2007
李玲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广东 佛山 528333)
摘 要: 柔性制造系统能根据产品变化的要求, 在短时间内完成系统改造, 维护成本低, 适
3 结语
柔性制造系统采用了 PROFIBUS- DP 现场总线技术 与PLC 控制技术, 结构简单, 容易实现, 系统维护时间 短, 且转型简单, 更能实现柔性生产。本系统已成功实 现并应用于某高校实验教学, 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可 24 小时无人看管运行。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该系统还可以继续提高集成 度, 可以在设备层和工作站层之间运用设备级现场总线
STEP7 软件 可 以 实 现 硬 件 组 态 、参数 设 置 、编 程 、 测 试 、 调 试 和 文 档 处 理 等 功 能 。 用 STEP7 软 件 对 S7- 300 ( CPU315- 2DP) 进 行 配 置 时 , 应 将 S7- 300 ( CPU315- 2DP) 配置为 DP- Master ( 即一类主站) , 并分 配 好 自 身 PROFIBUS- DP 网 络 地 址 、 配 置 DP 速 率 、 协 议 类 型 、从 站 类 型 、从 站 DP 地 址 以 及 从 站 相 关 参 数 。 软 件 设 置 的 从 站 地 址 必 须 与 EM277 模 块 的 地 址 设 定 旋 转 开 关 设 定 值 相 匹 配 。配 置 二 类 主 站 时 , 要 将 CP5611 设置为 DP Master Class 2 ( 即二类主站) , 并与一类 主 站 从属于一个系统[6-7]。系统的配置过程如图 2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