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首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粮农组织背景文件

合集下载

模拟联合国介绍课件

模拟联合国介绍课件
一次模联会议是一个总体会议,它牵涉很多方面,如 军事、经济、环境保护等(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 DISEC , 法律委员会 LEGAL,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等等)这些都是子会议。
通常参加会议的一个学校代表一个国家,而这个学校 会由多名学生“delegates”组成代表团,分别参加不同的 方向的子会议。
Conclusion
2nd priority initiatives
Thanks for your time
1 Evaluate whether offer DT store more margin is possible 2 Together with other strong brands, communicate “Unilever” company brand more 3 Optimize our promotion pack allocation policy 4 Optimize island display in Northern area,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ason differences 5 Add more POSMs to more outlets. Using multiple ways to communicate with
①程序性问题(point of order) ②咨询性问题(point of inquiry) ③个人特权问题(point of personal privilege)
问题(points
正式辩论 Formal debate
3、提出问题(points)或动议(motions)
①有组织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 ②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 ③调整发言时间(change the speaking time) ④中止辩论(suspend the meeting) ⑤结束辩论(close the debate)

福建农林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奖项设置

福建农林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奖项设置

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奖项评选标准一.奖项设置A类(代表团奖)1.最佳代表团奖(1个国家代表团)2.最佳代表团提名奖(2个国家代表团)该奖项授予在委员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代表团,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还包括对代表合作协调能力的考察。

该奖项是最高的代表团荣誉。

B类(代表奖)1.最佳代表奖1位代表。

该奖项授予在委员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代表,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

该奖项是最高的个人代表荣誉。

2.最佳风采奖3位代表。

“最佳风采奖”是为了嘉奖委员会中有独特风格的代表们而设置的。

奖项得主应该熟悉所代表国家的外交、政策与风俗习惯。

3.最佳立场文件奖3名代表。

该奖项授予在整个模联活动中从始至终坚持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立场的代表,从立场文件、国家档案与会上的演讲及文件写作来进行考察。

二.评分标准1.演说辩论——立场阐述和有主持的核心磋商中的表现;2.角色扮演——是否立场明确的代表了本国的利益;3.会议贡献——是否积极发言,在提出动议和附议等举动中积极参与;4.团队协作——代表团内成员是否立场一致,是否分工明确;5.文件写作——提交立场文件格式是否正确规范。

是否积极参与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的起草;6.额外加分:是否有谈吐清晰的发言;是否独立提交工作文件;7.额外扣分:穿着不整洁;会议过程中有电话铃声或短信声;三.说明1.立场阐述中,脱稿和读稿评出不同的分数。

立场阐述是否明确评出不同的分数。

在正式辩论和非正式辩论中发言是否流畅、有理,评出不同的分数。

2.文件写作,以各国提交到邮箱的立场文件电子档格式作为评分依据。

同时辅之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来进行评分。

3.角色扮演,需要根据代表谈吐举止是否有外交家的风范,在重大问题上表现沉稳,并妥善解决国际争端等现场表现来评分。

4.会议贡献,是否在整个会议中积极提出推进会议进程的动议和附议;是否积极要求发言并发言得到与会国家代表的积极肯定;5.本次评分选取百分制, 每项25分。

模拟联合国1

模拟联合国1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中学生模拟联合国课程Model United Nations for HighSchool Students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模拟联合国校本课程目标•通过授课,积累学生的优秀论文和参赛经验总结。

配合教师授课教案,编写符合清华附中特点的模拟联合国校本课程教材。

•通过培训,为清华附中参加国内外模拟联合国活动积极培养和准备人才。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领袖素质,扩大清华附中素质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什么是模拟联合国(MUN )•我们的项目世界领袖训练营(Global Classrooms: Beijing )•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学生的角色•老师的角色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什么是MUN•模拟联合国就是模仿当今联合国或其分支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某一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

•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大会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影响力广泛的国际活动——模拟联合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北大率先建立永久性的“模拟联合国”组织并开展持续性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也将促进“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校园的发展,让“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扎根。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委员会•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Commission on Narcotics Drugs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Security Council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重要日期:9月初通知各入选学校9月底教师培训会议次年1月提交立场文件次年3月大会报道注册享受会议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国家和议题的准备和研究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历史和现状1945年建立总部设在纽约官方语言为英、法191个成员国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结构主要机构大会( General Assembly )安全理事会( Security Council)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EcoSoC)托管理事会( Trusteeship )国际法院(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秘书处( Secretariat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规划署与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 UNFEM )•联合国环境署( UNEP )其他重要机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UNCHR )•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组织( UNAIDS)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于旧金山签订宗旨和原则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关于委员会职责、使命、功能下属机构程序、规则曾通过决议和公约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议题背景介绍熟悉背景介绍后了解议题历史了解各方立场了解最新发展思考解决办法(建议:参考背景介绍上的问题)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参考资料网络报刊杂志图书馆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三、了解所代表国家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文化背景外交关系国家声明(Statements)时事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四、形成国家观点三步骤1.掌握国家基本情况地理位置(邻国、大城市)人口(民族、信仰)经济状况(贸易、自然资源、经济结构) 政治体系(政府结构、宪法、政党) 军事(国防支出、核武)曾签署的条约(日内瓦公约、京都议定书、核不扩散条约)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四、形成国家观点三步骤2.根据委员会对所代表国家作分类研究3.个人研究并形成国家观点记得并非个人观点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学生评价方式•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

模拟联合国竞选演讲稿

模拟联合国竞选演讲稿

模拟联合国演讲稿能源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对一个国家来讲,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和优质能源的开发增长迅速,而一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最近几年油价的不断上涨,能源的保障程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德国政府本着提倡节约型资源消耗、重视资源的开发效率、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的原则提出如下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开发长期规划从能源资源和人类技术发展情况来看,21世纪特别是前半叶人类利用的一次能源组成仍将以化石能源为主,但核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结合我国资源蕴藏的实际情况,应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分析世界经济和能源发展态势,制定国家能源长期开发计划,保障国家能源的长期安全。

2 制定化石能源可持续开采规划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一次性能源,所以化石能源的持续开采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发展开采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制定长期开采规划,避免超强度开采和布局上的不合理性,确保能源资源的远景接替,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低效开采、资源结构和布局上的不合理性。

3 着力能源资源新技术的研究大量研究和历史经验表明,解决上述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4 研究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资源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产量将逐步下降而消费仍将不断增加,可能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油气资源的争夺将加剧。

应通过国家能源安全模式研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力度,如核能、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储备。

德国必须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取代对石油和煤炭的进口依赖。

德国2000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促进法》从法律上保证经营者可获利,激发人们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热情。

德国几大企业宣布,将投入330至400亿欧元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

模拟联合国展示材料

模拟联合国展示材料

正式辩论 —发言及让渡时间
• 让渡时间(Yield Time) • 代表在发言时间内结束发言后,可将剩余时间让渡, 让渡分为如下几种: • 让渡给他国代表(Yield Time to Another Delegate) • 让渡给问题 (Yield Time to Questions) • 让渡给评论 (Yield Time to Comments) • 让渡给主席 (Yield Time to the Chair) • 注:所有让渡不得二次让渡
山东农业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体验模联活动照片
二、模联:当真才有意义
(一) “模联”需具备的条件和标准 1、兴趣:对世界兴趣。 2、语言:流利的口语 3、吃苦:吃苦的态度 4、心态:开放的心态 导演,剧本,演员。投入角色才能演好戏 熟悉角色:你所代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风俗等等,熟悉很久前就要做好准备,至少一个月,阅读海 量的资料—开始有自己的思考) 熟悉规则:联合国议事规则,和普通的辩论不一样。按 规则出牌。规则可以改变,但是不能随意破坏。 熟悉对方:熟悉其他国家立场观点。
会议中的文件
• • • • • • 背景材料Background Guide 立场文件Position Paper 工作文件Working Paper 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 修正案Amendment 决议Resolution
很多需要阅读 的文件
• 2007年-今,蓬勃发展时期。
• 每年都会由一所高校承办,其中不乏西部的民族院校。该会议旨在让学生们 了解联合国的同时深化对人权理念的理解。 外交学院主办的北京模拟联 合国大会始于2002年,会议得到得到联合国驻华系统、中国联合国协会以及 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参与者由最初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发展至全国范 围的大学生、 外交部领导对此项活动的开展一直大力支持,前部长李肇星(2002年、 2006年、2007年)、前部长助理沈国放(2005年)、前部长助理(现中联 部副部长)刘结一(2009年)、部长助理程国平(2010年)、中国联合国协 会会长、前驻联合国大使陈健、副会长庞森以及众多中国前驻外大使、各国 驻华大使、专家教授亲自莅临指导。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大使、现院长赵 进军大使也都全力支持。从2001年开始协会已经连续举办十届北京大学模拟 联合国大会, 在这一时期,联合国不仅在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更是深入了西部、 西南部地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国际活动中。

第一届模拟联合国辩论会

第一届模拟联合国辩论会

第一届模拟联合国辩论会5月20日晚上6点,我校第一届模拟联合国辩论会在教学楼报告厅举行,决赛主题是“The canteen issue in our school(学校食堂问题)”,清华大学圆梦模拟联合国主席哈维?朝定先生、YBC中国国际青年创业计划导师梅峰先生和王鹏校长等人担任嘉宾评委。

在本次决赛中,每个班选中的优胜小组将代表学校的一个部门,分别为:教学部Teaching Department、德育部Moral Department、后勤部Logistic Department、财务部Finance Department、团委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和招生办Admissions Office。

此次决赛一共有七项流程:代表点名、正式辩论、多方会谈、非正式辩论、无组织性磋商和场下娱乐、投票、最终裁决。

会议成员包括主席团,由学校相关学生组成;陪审团,由清华大学圆梦模拟联合国主席哈维先生、知名品牌专家梅峰先生和我校王鹏校长等人,以及校内老师组成;辩论代表,由初赛和决赛中每个班的优胜者担任;志愿者,由我校学生自愿报名选拔产生,全场共七名。

晚上六点,辩论会正式开始。

第一个环节,每个部门派出一名代表用两分钟的时间向全体与会成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自由辩论,各部门之间的自由答辩很好地展示了我校同学的英语水平和知识素养。

在自由辩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为改进食堂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台下同学的积极提问与辩论代表的回答相配合,将辩论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娱乐环节中,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街舞和歌唱表演,辩论会的气氛持续升温。

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王鹏校长和殷铭荷老师首次献唱,一展歌喉,给大家带来了两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获得了全场喝彩。

经过投票,选出了代表们提出的“指令文件”,由方天逸同学提交给王鹏校长,作为学校正式参考文件由学校审计执行。

文件提交完毕后,陪审团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现场颁奖。

世界粮食安全峰会 背景文件

世界粮食安全峰会 背景文件
今后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维持对能源资源的高消费,发展中经济大国对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加,全球粮食供求持续偏紧,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美元持续贬值等,可能导致通胀问题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此轮通胀中将承受更大压力,因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长存在较大刚性,且食品支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民众支出中仍占较高比重。
三,中国粮食也靠进口。世界粮农组织9月份发布的《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告指出,自今年7月份以来,玉米价格上涨了40%。最近玉米期货创下2年来新高。由于今年全球的极端恶劣天气和货币泛滥,再加上能源消耗对粮食的需求,预计国际粮价还会上涨。
这种局面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风险,以大豆为例,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中国食用油消费过半的大豆油,其原料大豆每年约65%-70%依赖进口,而中国进口大豆70%来自美国,因此美国的大豆产量和出口价格,对中国食用油的价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中国市场的粮食布局。事实上这种状况不仅是大豆,还有玉米、大米等大宗粮食商品都已经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这种局势下,粮食稳定对中国的物价起着关键的作用。可见中国的粮食安全,绝对不是“自给自足”这么简单。
A. 全球通胀下的粮食安全
I. 导语
全球还未从危机中真正走出,又迈向通胀时代。在全球货币总闸门被打开的大背景下,粮食的金融属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的农产品涨价风潮轮番上演,标准普尔高盛8种农产品价格指数(GSCI)2010年迄今上涨30%,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导致的粮食危机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对全球的又一次重大冲击。
在这一形势下,许多经济体的宏观调控重点已从应对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外延影响问题,转移到控制通胀上来。此前由于担心经济陷入衰退以及金融市场出现崩溃风险,美联储在过去九个月里连续七次降息,将利率下调到2%,但近期伯南克暗示,美联储下调利率已经告一段落,其目前最大的忧虑来自飙升的油价和美元贬值对通胀带来的压力。欧盟财长会议也传达出明确信息:遏制通胀将成为欧盟未来的重中之重。主要发达经济区的央行已开始考虑是否需要上调利率,而诸如中国、越南以及印尼等通胀较严重的亚太国家,从年初以来已不断采取加息等紧缩措施,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校园模拟联合国策划方案

校园模拟联合国策划方案

校园模拟联合国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校园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一种学生间进行国际组织会议模拟的活动形式。

通过参与MUN,学生可以扮演各国代表,讨论并解决全球性问题,锻炼自己的演讲、辩论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将为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提供相关方案。

二、目标和意义1. 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国际事务、培养领导力和才干的平台;提供锻炼演讲、辩论和协商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对国际事务的认识和思维;加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2. 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策划方案1. 活动形式:a. 开幕式: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邀请校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b. 分会场:按照联合国系统设置不同的分会场,例如安全理事会、经济社会理事会等;c. 代表角色扮演:参与者需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模拟真实联合国会议中代表们的角色;d. 辩论与协商:代表们按照议程逐项辩论并协商解决问题;e. 决议通过:各分会场根据辩论结果与共识,最终通过决议;f. 闭幕式:举行庄重的闭幕式,总结活动成果,颁布优秀代表、优秀团队等奖项。

2. 环境布置:a. 会场布置:根据联合国会议风格,悬挂各国国旗,摆放会议桌、椅子等设备;b. 资料准备:会场内提供相关资料、文件、相关国家背景介绍等;c. 设备配置:会场内设置电子屏幕、音响设备等,方便媒体报道和信息发布。

3. 参与者选拔:a. 招募方式:通过宣传海报、班级通知等方式,公开征集参与者;b. 参与条件:全体学生均可申请参加,以班级、年级为单位进行选拔;c. 名额限定:根据活动规模和分会场情况,设定参与者名额;4. 活动组织:a. 组织筹备小组:成立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与执行;b. 分会场主席团:根据分会场数设立主席团,负责会议的主持、纪律维护等;c. 角色指派:根据参与者的意愿和相关背景,指派角色和国家代表身份;d. 议程设置:确定会议议程和议题,为参与者提供准备时间;e. 时间安排:根据活动规模,制定详细的活动日程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f. 媒体报道:邀请校园媒体进行会议报道,宣传活动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一中首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粮农组织背景文件议题A. 生物燃料与食品安全一.篇首引子联合国出了一个问题问各大洲的学生:“请就其他国家食物短缺的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美国同学说:“什么是其他国家?”欧洲同学说:“什么是短缺?”亚洲的同学说:“什么是自己的看法?”非洲同学说:“什么是食物?”…………二.委员会介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FA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业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带头开展战胜饥饿的国际努力。

粮农组织以中立的论坛运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在该论坛上,所有国家均平等相处,共同磋商协议,讨论政策。

粮农组织也是知识和信息的来源。

我们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实现农业、林业和渔业现代化和发展,确保人人获得良好的营养和粮食安全。

它的拉丁文标志,fiat panis,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们有面包”。

截至到2008年8月8日,FAO有191个成员国和两个成员组织——欧盟和法罗群岛。

粮农组织1945年10月16日成立于加拿大魁北克市。

1951年,其总部由美国首都华盛顿迁往意大利罗马。

粮农组织由成员国组成的大会管理,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对本组织开展的工作进行审议并批准下两年度的工作计划和预算。

大会选举49个成员国,组成理事会作为临时管理机构理事会,成员任期为三年,到期轮换。

大会还选举总干事,领导本机构。

FAO官方网站:(英语)三.议题简介1.世界粮食概况当前,世界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以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法国5个国家产粮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其中中国粮食生产约占世界1/5,为世界之冠。

但由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居世界首位,人均粮食不多。

而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5%,却生产了世界1/6以上的粮食,人均粮食比我国高3.5倍。

如果按粮食的商品性而言,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5国居世界前列。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不平衡,占世界总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只生产了全世界1/2强的粮食。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达3 000千克,又因人口少,人均粮食600千克~700千克,还有个别国家,人均粮食高达1 100千克~1 800千克。

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200千克以上,其中亚洲和拉丁美洲各为274千克和266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和30.4%。

非洲只有100多千克,个别国家只有几十千克。

2. 参考资料粮食产量粮食在联合国统计分类中称谷物,其中包括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麦和谷子等。

谷物总产量只包括以上谷物的产量,不包括薯类和大豆。

1991年全世界13.47亿公顷耕地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一半以上,粮食生产约占用世界劳动力总数的1/3。

在历史上,世界粮食生产基本上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世界粮食生产有以下两个特点:(1)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很快,但不稳定。

世界粮食生产总的趋势是不断地增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粮食生产发展很快。

从1946年到199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由5.33亿吨增加到1991年的19亿吨,增长2.5倍多,创历史最高纪录。

90年代初期比40年代中期,世界粮食总产量翻了两番。

世界人口由1946年的22.75亿增至1991年的53亿,增长了1.3倍。

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同期人均粮食增长65%。

世界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有些年份、有些地区由于世界性气候反常,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便大幅度减产。

粮食虽然增长很快,人均粮食较前有所提高,但由于世界各地生产水平差异较大,粮食对一些地区和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目前,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的人约有四、五亿之多。

(2)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不平衡。

第一,各大洲粮食产量不平衡。

亚洲产量最多,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次为欧洲,占1/4;北美洲占1/5。

第二,各国粮食产量不平衡。

当前,世界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以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法国5个国家产粮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其中中国粮食生产约占世界1/5,为世界之冠。

但由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居世界首位,人均粮食不多。

而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5%,却生产了世界1/6以上的粮食,人均粮食比我国高3.5倍。

如果按粮食的商品性而言,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5国居世界前列。

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不平衡,占世界总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只生产了全世界1/2强的粮食。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达3 000千克,又因人口少,人均粮食600千克~700千克,还有个别国家,人均粮食高达1 100千克~1 800千克。

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200千克以上,其中亚洲和拉丁美洲各为274千克和266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和30.4%。

非洲只有100多千克,个别国家只有几十千克。

世界各国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供国内消费,投入国际市场的比重不大。

战前为3%,70年代中期以后超过10%,80年代以来达14%。

1990年粮食出口贸易量达2.2亿吨,其中小麦8 970万吨,大米1 300万吨,粗粮(指小麦、大米以外的谷物)约1.1亿吨。

8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贸易有以下几个特点:a.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出口贸易迅速扩大。

粮食贸易量在二战后的初期只4 000多万吨,50年代为5 160多万吨,60年代为9 600万吨,70年代增至1.5亿吨,80年代以来增至2.2亿吨。

影响粮食贸易扩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国家间粮食生产严重不平衡,人均粮食占有量差距很大造成的。

世界粮食贸易迅速扩大,说明一些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粮食进口国愈加依赖国际市场满足消费,出口国则愈加依靠国际市场出口剩余农产品。

b.粮食出口国数目减少,粮食进口国愈来愈多。

战前出口粮食的国家很多,除少数发达国家以外,还有不少亚非拉国家,但是到70年代中,有余粮出口的国家减少到十几个,近几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粮食出口占世界的3/4,其中美国约占1/2,成为世界粮食出口的最大垄断者。

其他粮食出口国有阿根廷、泰国、缅甸、瑞典、丹麦、匈牙利、南非等少数国家。

现在世界出口的粮食,绝大部分来自少数发达国家。

世界粮食进口国大量增加,其中包括许多过去不进口甚至出口粮食的亚非拉国家。

另外有些发达国家也大量进口粮食,如日本。

c.粗粮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已占主要地位。

长期以来,世界市场中以小麦为主。

战后由于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粮大增。

战后初期粗粮在粮食贸易中只占1/4(约1 000万吨),现在已占1/2以上(1亿多吨)。

目前发达国家粮食消费中,饲料占一半以上,美国饲料用粮占本国粮食消费的80%,西欧占70%,日本约占50%。

d.国际市场粮食供求不稳,粮价起伏急剧。

每次粮价上涨,都会给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的困难,他们没有大量外汇用来购进急需的粮食。

3. 议题分析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从世界粮食统计数字看到,粮食总产量在增长,并超过人口的增长,人平均粮食产量也在增加,但粮食问题却日趋严重。

粮食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粮食,本身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产量,也没有足够的外汇大量进口粮食。

因此,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

据统计,在70年代前发展中国家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有3亿多。

80年代以来,增加到5亿人。

另一方面是少数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又苦于粮食“过剩”,大量的粮食积压在仓库里,销售不出去。

而需要粮食的亚非拉国家又买不起。

粮食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粮食本身的不足,而主要在于分配。

由于世界粮食生产不平衡,各国人平均粮食占有量相差极悬殊,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近3/4,只生产不到世界1/2的粮食,人均粮食占有量只相当发达国家的1/3,成为严重缺粮地区。

二战后,世界上余粮的国家日益减少,余粮控制在极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而缺粮的国家却日益增多。

粮食问题的实质是贫困问题,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侵略造成的恶果还没有清除,是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旧经济秩序还没有彻底改变。

第三世界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单一经济,生产大量的农业原料、热带农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

这些国家独立后虽努力改变单一经济,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因长期经济落后,贫困,财力有限,没有能力进行彻底改革,也无能力大量购买粮食,另一方面人口压力也在增长,以致许多国家还是缺少粮食,人民处在忍饥挨饿的状态。

粮食问题前途如何?大致有两种看法:悲观派认为粮食问题极其严重,前景不妙,全世界将面临粮食危机,认为人口的增长是巨大的威胁。

乐观派认为历史证明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在增长,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仍很大,不能低估自己的力量和大自然的潜力,不必大惊小怪。

对前途作过分悲观的估计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

世界粮食出现供求紧张,主要是在1972年以后出现的,今后一段时间内,粮食出现短缺的形势,不会很快解决,因为有些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例如:(1)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粮食出口国大量生产粮食,并不是为了满足世界缺粮国家的需要,而是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扩大、还是限制生产,取决于保持最优价格。

因此,这些国家生产潜力虽很大,但不能充分发挥。

(2)广大发展中国家,虽致力于发展农业,取得不少成绩,但因经济实力不足,技术落后,粮食生产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3)粮食生产受自然的影响,生产往往是不稳定的。

(4)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很高,粮食消费量日益增多。

(5)土地的垦殖并不是无限的,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已为数不多。

4.推荐文献与网页:《“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粮食政治:"阴谋论"?》世界粮食安全峰会热点专题—生物燃料生物燃料—维基百科5. 问题解决思考方向a你所代表的国家的粮食状况如何?政府在粮食问题上的现行政策是怎样的?b你所代表的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是否存在粮食进出口贸易?如果有,你认为这对国家维护粮食安全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没有,那么是否有开展的必要?为什么?c你所代表的国家是否存在开发或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或意向?这对国家的粮食供应或粮食进出口贸易有怎样的影响?d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在粮食问题上的分歧在于什么?这些分歧与生物燃料油什么样的关系?e你认为粮食安全与生物燃料的开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