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全册知
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资料 (全册知识点归纳)
目录
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 植物的组成部分
- 植物的生长过程
- 植物的繁殖方式
2. 第二章: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 动物体的组成部分
- 动物的生长过程
- 动物的繁殖方式
3. 第三章:材料与物体
- 常见材料的性质
- 材料的分类方法
- 材料的用途和保护
4.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
- 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向
- 物体的力和速度
- 物体的简单机械
5. 第五章:小动物与它们的生活
- 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 小动物的生活性
6. 第六章:身体的健康
- 身体的饮食营养
- 身体的运动锻炼
- 身体的卫生保健
7. 第七章:科学与生活
-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 科学知识的探寻与分享
总结
本文档是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的知识点。

内容涵盖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
繁殖、材料与物体、物体的运动、小动物与它们的生活、身体的健康以及科学与生活等主题。

通过阅读本文档,学生们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学生们还需要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

祝你学习进步!。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8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11.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植物的茎有传输的作用。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

(P20)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外壳变成红褐色并自行裂开,从里面弹出种子,颜色是黑褐色。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当蚕蛹变成蚕宝宝后,我们需要(准备蚕宝宝的食物)并将它们放在(蚕宝宝笼子)中。

2、蚕宝宝会经历(4次蜕皮)的过程,每次蜕皮后身体会长大一些。

2-2《蚕宝宝的生长变化》1、蚕宝宝的生长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

2、在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更换食物。

2-3《蚕宝宝变成蚕蛹》1、在蚕宝宝的第五个阶段,它们会停止进食并(吐丝结茧)。

2、蚕宝宝在茧里变成蚕蛹需要(约10天)的时间。

2-4《蚕蛹变成蚕》1、在蚕蛹变成蚕的过程中,需要(约2周)的时间。

2、蚕蛹变成蚕后,我们需要(为它们准备桑叶)作为食物。

2-5《蚕的繁殖》1、雄蚕和雌蚕在交配后,雌蚕会产下(卵)。

2、蚕卵经过(10天左右)的孵化后,变成蚕宝宝。

2-6《蚕桑产业》1、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它包括(养蚕、桑叶种植、丝绸加工)等环节。

2、蚕桑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动物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幼虫或幼崽会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大约为圆形,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比芝麻粒小许多。

4、刚产下的蚕卵一般为淡黄色,经过1-2天后会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过3-4天会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可以孵化成小动物。

2、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3、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提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动物,是生命的开端。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

蜕皮前蚕不吃也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3、蚕房搭的小架子是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

蚕的一生要蜕皮6次,但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只蜕4次皮。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作用是呼吸。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1-7《我们的“过山车”》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1、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2、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重点1 .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 .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 .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 .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 .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 .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 .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 .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 .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1.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气、四季的变化等。

2. 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特征。

二、认识和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 学习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三、物体的性质1.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以及常见物体的材质。

2. 探索物体的可拉伸性、可压缩性、可溶解性等性质。

四、生活中的力1. 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并能够观察并描述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学习合理运用力,例如:使用简单机械来减轻力的大小。

五、生活中的能量1. 了解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等能量的来源和传递方式。

2. 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天文地理知识1.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1. 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2.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八、科学实验与探究1. 培养对事物进行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九、学习与合作1.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学习与同学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合作。

综上所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涵盖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物体的性质、生活中的力和能量、天文地理知识、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科学实验与探究以及学习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2017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017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答: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抢救无效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怎样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答:冰在环境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成水。

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把冰块放在温度最高的地方;用手把冰块焐热,都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4、水在什么温度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6、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答:水在平常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等都会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7、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冰糕会“出汗”?
答:这是因为装冰糕的塑料袋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在它上面形成了小水滴。

8.水和冰的比较:
不同点水①会流动
②无固定形状、柔软
③温度高
④重(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相同重量的冰和水)水占据的空间小
冰①不会流动
②有固定形状、坚硬
③温度低
④轻(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相同重量的冰和水)冰占据的空间大
相同点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有重量,能占据空间
第四单元磁铁
一、填空:
1、磁铁有许多种形状,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块形磁铁、圆形磁铁等。

2、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 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4、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排斥。

5、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做同极,不相同的有磁极叫做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答:①把针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②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向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7、怎样制作一个磁针?
答: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同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次-30次,钢针就变成小磁针了。

8、磁铁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答: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我们可以用来定方向;磁铁有吸铁的性质,可以用来辨别铁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