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化酶的研究概述
淀粉酶,糖化酶

糖化酶糖化酶Gluco-Amylase 又称葡萄糖淀粉酶(EC3.2.1.3),是以黑曲霉变异菌株经发酵制得的高效生物催化剂。
糖化酶能在常温条件下将淀粉分子的a-1.4和a-1.6糖苷键切开,而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凡是以淀粉为原料又需糖化的生产过程,均可使用糖化酶以其提高淀粉糖化收率。
不含转苷酶将具有极高的转化率。
其系列产品有固体和液体两种类型,适用于淀粉糖、酒精、酿造、味精、葡萄糖、有机酸和抗菌素等工业.一、产品特性:1、作用方式: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它能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a—1,4葡萄糖苷糖,生产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 2、热稳定性:在60℃下较为稳定,最适作用温度58—60℃. 3、最适作用:PH4.0—4.5 4、产品质量符合QB1805.2—93标准.二、产品规格. 项目指标固体糖化酶液体糖化酶外观黄褐色粉末褐色液体酶活力5万、10万、15万10万、15万水份(%)≤8 细度(目)80%通过40目酶存活率半年不低于标定酶活三个月不低于标定酶活三、酶活力定义:1克酶粉或1ml酶液于40℃PH4.6条件下,1小时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mg 葡萄糖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
四、应用参考酒精工业:原料经中温蒸煮冷却到58—60℃,加糖化酶,参考用量为80—200单位/克原料,保温30—60分钟,冷却至30℃左右发酵。
淀粉糖工业:原料经液化后,调PH到4.2—4.5,冷却到58—60℃,加糖化酶,参考用量为100—300单位/克原料,保温糖化24—48小时。
啤酒行业:生产“干啤酒”时,在糖化或发酵前加入糖化酶,可以提高发酵度。
酿造工业:在白酒、黄酒、曲酒等酒类生产中,以酶代曲,可以提高出酒率,也普遍用于食醋工业。
其他工业:在味精、抗菌素等其他工业应用时,淀粉液化后冷却到60℃,调PH4.2—4.5,加糖化酶。
参考用量100—300单位/克原料。
淀粉酶生物学中文名称:淀粉酶英文名称:Amylase定义:又称糖化酶,是指能使淀粉和糖原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酶的总称。
糖化酶

我国糖化酶的研究概况糖化酶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酶类,介绍了糖化酶的结构组成、特性、生产、提取、活力检测以及提高酶活力的研究。
主要的内容包括:一、糖化酶的简介糖化酶是应用历史悠久的酶类,1 500年前,我国已用糖化曲酿酒。
本世纪2O年代,法国人卡尔美脱才在越南研究我国小曲,并用于酒精生产。
5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后,到现在除酒精行业,糖化酶已广泛应用于酿酒、葡萄糖、果葡糖浆、抗菌素、乳酸、有机酸、味精、棉纺厂等各方面,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酶类。
糖化酶是葡萄糖淀粉酶的简称(缩写GA或G)。
它是由一系列微生物分泌的,具有外切酶活性的胞外酶。
其主要作用是从淀粉、糊精、糖原等碳链上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水解a一1,4糖苷键,切下一个个葡萄糖单元,并像B一淀粉酶一样,使水解下来的葡萄糖发生构型变化,形成B—D一葡萄糖。
对于支链淀粉,当遇到分支点时,它也可以水解a一1,6糖苷键,由此将支链淀粉全部水解成葡萄糖。
糖化酶也能微弱水解a一1,3连接的碳链,但水解a一1.4糖苷键的速度最快,它一般都能将淀粉百分之百地水解生成葡萄糖。
二、糖化酶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糖化酶在微生物中的分布很广,在工业中应用的糖化酶主要是从黑曲霉、米曲霉、根霉等丝状真菌和酵母中获得,从细菌中也分离到热稳定的糖化酶,人的唾液、动物的胰腺中也含有糖化酶。
不同来源的淀粉糖化酶其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差异,对生淀粉的水解作用的活力也不同,真菌产生的葡萄糖淀粉酶对生淀粉具有较好的分解作用。
糖化酶是一种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的糖蛋白,分子量在60 000 到1 000 000间,通常碳水化合物占4% 18%。
但糖化酵母产生的糖化酶碳水化合物高达80%,这些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半乳糖、葡萄糖、葡萄糖胺和甘露糖。
三、糖化酶的特性1、糖化酶的热稳定性在糖化酶的热稳定性机理及筛选热稳定性糖化酶菌株上。
工业上应用的糖化酶都是利用它的热稳定性。
一般真菌产生的糖化酶热稳定性比酵母高,细菌产生的糖化酶耐高温性能优于真菌。
一株木薯生淀粉糖化酶菌株的分离及酶学性质研究

分 析 .初 步 鉴 定 属 于 黑 曲霉 ( p riu ie) 该 菌 株 用 2 生 木 薯 粉 培 养 基 摇 瓶 ,3 As e l s n r 。 gl g 7℃ ,2 0r i 养 3d 0 m n培 / 后 . 发 酵 液 葡 萄糖 含 量 为 9 0mg 7 / L,生 淀 粉 酶 活 力 为 4 50 / 。采 用 固 体 产 酶 培 养 基 ( 皮 : = : ) 养 , 9 .4U mL 麸 水 1 1培
热 带作 物 学 报 2 1 0 2,3 ( ) 2 9 1 4 3 7 :1 3 — 2 4
C iee J un lo rp c lC o s hn s o r a f o ia rp T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株木 薯生淀粉糖化酶菌株 的 分离及酶学性质研究
钟 坤 ,谭德 冠 ,孙 雪 飘 ,彭 明 , 张 家 明
中 国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院 热 带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农 业 部 热带作 物 生物 学与遗 传 资源利 用 重点 实验 室 海 南海 口 5 10 711 海 南 省 热 带 生物 质 能 源 _ 7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摘 要 从 腐 烂 的木 薯 中分 离 得 到 1株 降 解 生 淀 粉 能 力 较 强 的菌 株 IB C ,经 形 态 学 鉴 定 和 1S r N T BF2 8 D A序 列
I TBB FC2 a d I s En y a i n t z m tc Ch r c e ia i n a a t rz to
Z HONG n Ku ,T g a ,S e io E AN De u n UN Xu pa ,P NG Mig HANG Ja n n ,Z imig
糖化酶活力测定

3.取上述反应液5ml于三角瓶中,加入0.1N碘液 5ml,缓慢加入0.1N NaOH溶液 5ml ,(注意: 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 来不及氧 化C6H12O6 而歧化为不与C6H12O6反应的 NaIO3 和NaI ,使测定结果偏低) 摇匀,在暗处 放置15min后加入1N硫酸2ml;
测定糖化酶的方法有次碘酸钠法、兰–爱 农法(SP法) 、Schoorl法(DU法)和 对硝基苯酚葡萄糖法(NPG法)等方法。 本试验测定糖化酶活力采用次碘酸钠法。糖 化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反应,反应生成得葡萄糖用次碘酸钠法定量测 定。以单位时间内分解α–1,4糖苷键生 成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酶的活力单位。当酶 的反应条件不相同时,酶活力单位定义也有所 差别。糖化酶的最适pH范围是4~5,最适应温 度范围是50~60℃。
因此,1mol葡萄糖与1molI2 相当。
6.析出的;2Na2S2O3 =Na2S4O6 +2NaI
没有葡萄糖的情况
1.I2 与 NaOH作用: I2 +2 NaOH=NaIO +NaI +H2O
2、NaI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
3 NaIO=NaIO3 +2 NaI 3、总反应
6.析出的I2 可用标准Na2S2O3 溶液滴定之: I2 +2Na2S2O3 =Na2S4O6 +2NaI
三、试剂与器材
1.糖化酶试剂; 2.微量滴定管、滴定台、试剂瓶、试管、三角
瓶、pH计、电子天平; 3.试剂
2%可溶性淀粉溶液;pH4.6、0.1mol/L的醋 酸缓冲液; 0.1N碘液;0.1N氢氧化钠溶液; 1N硫酸溶液; 0.1N硫代硫酸钠溶液;0.5% 淀粉指示剂。
低温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低温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介绍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是许多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淀粉的生物合成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其中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解酶是最为重要的两类酶。
淀粉分解酶被广泛应用于淀粉工业中,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解效果和可控性能。
传统的淀粉糖化工艺一般要求高温,并且需要大量的碱化剂和其他的化学试剂,这些试剂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低温下可用的淀粉糖化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低温淀粉糖化酶是一种新型的淀粉分解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低温淀粉糖化酶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本文将主要介绍低温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一、低温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低温淀粉糖化酶是一种新型的淀粉分解酶,目前尚未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简单、经济、可行的分离纯化方法是极为必要的。
通常,淀粉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是草酸纤维素柱、磷酸纤维素柱、硫酸纤维素柱等离子交换柱对淀粉酶进行分离纯化的基础。
沿着离子交换柱逐步加入浓度逐渐增加的盐水或者酸性洗涤液,使得淀粉酶依次被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酶。
凝胶过滤技术则是利用凝胶过滤柱(如Sephadex G-25、Sephadex G-50等)对分子量不同的淀粉酶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柱子底部不同压力的控制,获得分成不同分子大小的淀粉酶,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酶。
亲和层析技术是利用配体(如亲和基团)与目标蛋白之间的亲和力,把目标蛋白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在低温淀粉糖化酶的分离纯化中,常用的配体有Ni2+、Cu2+、Co2+、Zn2+、Ca2+等金属离子,以及某些具有亲和性的化合物如查尔酮、AMP、NAD、ATP等。
二、低温淀粉糖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酶学特性是评价酶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酶活性、催化机理、热稳定性、pH值、温度稳定性等。
糖化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糖化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糖化酶在食品、医药、生物燃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糖化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碳水化合物水解反应的酶,其作用是将多糖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便于生物体吸收和利用。
据统计,目前全球糖化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研究团队通过对糖化酶的理化性质、工艺优化、生物学性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旨在探讨糖化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可行性,提高其研究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研究团队收集整理了关于糖化酶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糖化酶的分类、结构、功能和应用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理化性质分析: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手段对糖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酶活力、稳定性、耐热性等参数。
3. 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糖化酶的生产工艺,包括酶的培养条件、发酵工艺、提取纯化等环节。
4. 生物学性质研究:通过对不同底物的糖化酶催化反应进行实验,探讨其对多糖类底物的适应性和效率。
5. 应用潜力评价:根据研究结果,综合评价糖化酶在食品、医药、生物燃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可行性。
三、研究成果与讨论1. 理化性质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糖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稳定性,适用于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酶促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
2. 工艺优化: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发酵工艺,研究团队获得了高活力和高产量的糖化酶,提高了酶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 生物学性质研究:研究团队发现,糖化酶对不同多糖类底物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能够高效降解多糖为单糖,为生物体提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4. 应用潜力评价:综合研究结果,研究团队认为糖化酶在食品、医药、生物燃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可以用于生产果汁、酒精、抗生素等产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研究分析,研究团队获得了关于糖化酶的理化性质、工艺优化、生物学性质等方面的深入认识,揭示了糖化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可行性。
淀粉的糖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糖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淀粉糖化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淀粉在酶的作用下糖化的效果。
4. 掌握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在淀粉糖化过程中,淀粉首先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这一过程称为液化。
随后,在糖化酶的作用下,糊精和低聚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称为糖化。
实验中常用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糖化酶。
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分解成糊精和低聚糖;糖化酶作用于糊精和低聚糖的α-1,4-糖苷键,将它们分解成葡萄糖。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
在实验中,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来评价淀粉糖化的效果。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恒温水浴锅、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等。
2. 试剂:淀粉、α-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标准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锌溶液、苯酚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淀粉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淀粉,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
2. 预处理淀粉溶液:将淀粉溶液在60℃下加热处理30分钟,以消除淀粉溶液中的杂质。
3. 液化: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α-淀粉酶,调节pH值至最适值,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使淀粉液化。
4. 糖化:向液化后的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糖化酶,调节pH值至最适值,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使淀粉糖化。
5. 还原糖的检测:取一定量的糖化液,按照还原糖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液化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到,淀粉溶液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逐渐由透明变为浑浊,说明淀粉已发生液化。
2. 糖化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到,液化后的淀粉溶液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浑浊度逐渐降低,说明淀粉已发生糖化。
3. 还原糖的检测: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可以评价淀粉糖化的效果。
糖化酶生产原理及应用

糖化酶生产原理及应用
糖化酶是一种糖类代谢酶,主要作用是将淀粉、糖类等多糖水解成单糖,提高食品和饲料中的营养价值。
其生产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适量的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培养在含有淀粉等多糖的培养基中,经过合适的培养条件和时间,微生物能够自然地分泌出糖化酶,从而实现酶的生产。
糖化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食品加工中,糖化酶可以被用于酿酒、制醋、生产味精等。
同时,其也可用于肉制品等加工,以改善蛋白质结构,提高肉品品质。
此外,糖化酶还可以应用于医药生产中,作为代谢酶促进人体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其他多种应用领域,如农业、养殖等。
糖化酶的应用有多种形式。
其中最常用的是将糖化酶添加到食品或饲料中,使淀粉、糖类等多糖分子水解成单糖,增加食品或饲料的营养价值。
同时,糖化酶还能够改善口感及延长食品和饲料的保质期。
此外,糖化酶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例如,通过在种植时加入糖化酶,能够加速淀粉和糖类的分解,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业中,添加适量的糖化酶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速度,同时还能改善动物的肉质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总之,糖化酶作为一种糖类代谢酶,其生产原理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通过适当的添加和应用,可以增加食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糖化酶的研究概述
淀粉糖化酶(starch-hydrolyzing enzyme)是淀粉分解机制中重要的一类蛋白酶,它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糖类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几十年来,对淀粉糖化酶的研究发展迅速,它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1、酶活性的测定
为了有效地测量淀粉糖化酶的酶活性,研究者们应用了一系列诸如酶测定法、分子量测定、酶抑制测定等方法,以便对淀粉糖化酶的活性进行更准确的测量。
2、酶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淀粉糖化酶的结构及表达研究大多是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来完成的。
有了淀粉糖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和改造酶的活性,提高淀粉糖化酶的生产效率。
3、酶的抑制与修饰
抑制剂和修饰剂是控制淀粉糖化酶的活性的两种有效手段,研究者可以研究不同氨基酸或酰胺的抑制作用,以及其他活性物质的抑制效果,以便更好地控制淀粉糖化酶的活性。
4、生物合成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等方法,移植和表达淀粉糖化酶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的淀粉糖化酶来取代传统的淀粉糖化酶,或者将熟悉的淀粉糖化酶改良为一种新型的淀粉糖化酶。
总之,淀粉糖化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与淀粉分解机制密切相关,研究者们正在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探索淀粉糖化酶的机制,并从中发现改进技术,提高淀粉糖化酶的酶活性,以及有效控制其表达,最终实现其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