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敬父母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2. 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2)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 孝敬父母的表现(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2)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做出代价。
4. 如何正确理解孝敬父母(1)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2)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3)如果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5.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孝敬父母的长辈,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作出过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
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时,我们更要献上一片孝心。
6. 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
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而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对我们要求更加严格,而我们听不进去,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7. 我们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的差异。
孝敬父母的正确方式

孝敬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下面将从八个方面总结孝敬父母的方式:1. 物质供养物质供养是孝敬父母的基本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包括提供适当的衣物、食品、住房等。
同时,也要尽量满足父母的经济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 精神慰藉除了物质供养,精神慰藉也是孝敬父母的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情,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温暖。
3.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的隐私和空间,不干涉他们的生活,同时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
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尊重和理解。
4. 帮助父母当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包括陪伴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协助等。
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支持。
5. 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父母带来更好的生活。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让自己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6. 照顾父母当父母年迈时,我们应该提供适当的照顾。
这包括安排定期的医疗检查、安排美味的饮食、给父母一个温暖的家等。
同时也要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陪伴他们度过晚年生活。
7. 传承家风传承良好的家风是孝敬父母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包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让这些良好的传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8. 陪伴游玩陪伴游玩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温馨方式。
我们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温暖。
可以陪同父母一起旅游、参加亲子活动等,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总之,孝敬父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健康、意愿和感受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并且能够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同时也能为我们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人生财富。
孝敬父母要做的8件事

孝敬父母要做的8件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责任。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孝敬父母要做的8件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指导和启发。
首先,我们应该尊敬父母。
尊敬是孝敬的前提,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父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当学会尊重父母,不轻视他们的阅历和智慧。
第二,要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注重照顾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让他们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父母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以及休闲方式,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起笑一笑,放松身心。
第三,要尽力帮助父母,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和难题。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帮助父母面对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支持。
第四,要孝顺父母。
孝顺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
我们应该尽量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陪伴父母,关心他们的所思所念,并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
第五,要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
父母年纪渐长,体力和精力会逐渐减弱,我们要尽量分担他们的负担,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工作。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给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第六,要多陪伴父母。
陪伴是最好的孝敬方式,我们要尽量安排时间陪伴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
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电话、视频等,与不在身边的父母保持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意。
第七,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策。
父母是有主见和决策能力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不要擅自代为决策,尽量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沟通和表达,与父母进行真实、坦诚的交流,并尽量协商解决问题。
第八,要学会感恩。
父母是我们的恩师恩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成长的条件。
我们要时刻记住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感恩自己有这样的父母,并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观念之一,孝敬父母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
然而随着社会变化和文化差异的日益显现,不同的人对于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孝敬父母的内涵和重要性,以期引导人们落实这一伦理观念,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
一、孝敬父母的内涵孝敬父母是一种伦理观念,是指对父母的尊重、关心、爱护和照顾。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敬被视为人之常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
孝敬父母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尊重。
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尊重。
虽然父母是自己的近亲,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
同时,对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不要随意贬低或者忽视他们的意见。
2. 关心。
孝敬父母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关心。
关心意味着关注、体贴、关爱,是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给予的情感。
对于年迈的父母,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同时,在父母的精神世界中,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感到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从而达到自我的安慰和扶持。
3. 爱护。
除了尊重和关心,爱护也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
爱护意味着照顾、帮助、保护,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关爱体现。
对于日益衰老的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饮食、居住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
同时,在他们身体较差、病情加重等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医疗资源,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身体疼痛。
二、在众多的家庭责任中,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1. 社会价值。
孝敬父母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
孝敬父母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孝敬父母能够传递出人类理解、尊重和关心亲情的精神内涵,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
因此,孝敬父母不仅是一个家庭成员的义务,更是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在中华文化中,孝敬父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敬父母不仅体现了对家庭伦理的尊重,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强调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弘扬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被奉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之一。
孝顺父母被视为对根源感恩的表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对祖先所进行的一种回报,对后代所进行的一种教育。
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维系家庭和谐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孝敬父母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核心。
当我们对父母表达敬意和爱心时,我们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孝敬父母还能够培养家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孝敬父母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我们孝敬父母时,我们在言传身教中表达出对尊重、关爱、责任和家庭价值的认同。
子女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后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义务,它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如果每个人都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
孝敬父母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仅仅是在个体层面上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五、提高个人自身素质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孝敬父母需要我们倾听和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人的需求。
孝敬父母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懂得付出,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了我们的品德修养。
六、传承孝道文化传承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任务之一。
孝顺父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将这一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并且让其变成一种习惯和自然的行为。
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精选13篇)孝敬父母篇1孝敬父母,从我做起我们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父母给予我们的最多。
首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供我们学习,给我们温暖。
我们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回敬我们的父母呢?当父母疲惫不堪的时候,为他们送上一句甜甜的问候:“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别太累了”,然后,递上一杯清香四溢的热茶,暖暖父母疲惫的心;当父母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主动伸出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父母分担一点点重担,让父母省省心;当父母淡忘自己生日的时候,及时献上一份小小的心愿,摆一桌丰盛的生日晚餐,送上一句诚挚的祝福。
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虚心好学,勤奋上进,以优秀的成绩博得父母的欢心,以高尚的品质减少父母的担心,以健康的体魄赢得父母的放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是啊,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多尽一点孝道,多尽一点义务和责任,让自己不要留下遗憾,一点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
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自己的父母,这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让我们学会分担,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吧!亲爱的同学们!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篇2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人,他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
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细心地呵护照顾着我们,不让我们受到一点伤害。
乌鸦尚能反哺,同样作为孩子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尽最大的能力对父母好,孝敬他们吗?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进家门,连叫了三声妈妈,可是没人回答。
我急忙推开妈妈的房门,喊着“妈妈,妈妈!”看到妈妈躺在床上,我猛地扑到了妈妈身上。
呀,妈妈的头滚烫滚烫的!这时,妈妈微微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静娇,放学回来了。
”“妈,您怎么了,快告诉我呀!”“没事,就是有点头晕。
”“妈,您别说了,走!我带您去看医生。
”我不由分说,半扶半背地搀着妈妈,向邻村的卫生室走去。
妈妈的身体好重啊,要是爸爸在家该多好啊,我咬着牙坚持着,看得出,妈妈也是出了浑身的力气,走到半路,我们的身体全都湿透了,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不能停,我一定行的!”好不容易来到了卫生室,大夫马上给妈妈做了检查,说:“你妈妈得了重感冒,必须马上打吊瓶……”看着药液一滴一滴地流进妈妈的血液里,我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如何孝敬父母

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假如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即使再成功,也不值一提,那已是无源之水了。
赡养父母生活方面容易,能够对父母关心倍至就很难做到了。
下面总结了6种孝顺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主动在衣食住行方面用心供养父母。
仔细观察父母有啥子需求,主动为父母一准备好,除非万不得已,父母是不会开口跟孩子要东西。
父母开始要东西了,就已经说明子女对父母不够用心了2,牢记父母的生日。
儿女的生日,父母什么时侯都不会忘,父母不一定想生日过得有多热闹,收到好多礼物,但你无论如何要记得给爸妈打个电话,说一声生日快乐记得父母每年的生日给他送上一声祝福3.经常和父母通电话,能守护在爸妈身边,那会更好,假如工作忙做不到,必须要要常常打电话问侯,爸妈不打给我们,是因为怕打扰我们的工作是因为怕打扰我们的工作,怕给我们添麻烦,能够和儿女摆龙门阵父母很开心的。
4,和爸妈说话要有耐心。
父田年龄大了可能耳朵有些背,如果听不清楚自己已经很难受了。
你就大点些或者多讲几次,一定不要有厌烦的表情,不能让爸妈伤心,想想我们小时候,爸妈何时厌烦过我们?5,常带媳妇孩子回家去看看。
爸妈眼中儿女不一定要多成功,只希望儿女能够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所以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常回家看看。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国团团圆圆6.要孝敬老婆的父母。
夫妻之间互相孝敬彼此的父母,老人才会安心。
对老婆的父母不好,媳妇心里有想法,影响夫妻感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都值得我们尊敬,大家都要去爱。
假如只爱自己的父母,不尊重他人的父母,别人又怎么会尊重我们的父母呢?父母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护,我们就不算是孝顺的儿女。
谈谈孝顺的重要性

谈谈孝顺的重要性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它是指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行为,通俗来说就是孝敬父母。
孝顺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视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来聊聊孝顺的重要性。
一、传承家庭美德从古今中外,孝顺都被人们视为一种美德亦或是一种传统。
家庭作为我们最早的社会群体,是我们成长最开始的地方。
传承家庭美德是家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
通过孝敬父母,我们也能够进一步传承并加深对家庭美德的理解,从而使得更加丰富的家庭文化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二、培养感恩之心孝顺是感恩的一种表现。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得失,我们都应该始终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身为子女,对于父母应有至诚感恩之心,深度感受他们“养育之恩”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做人处世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只有踏实、知足、感恩,才能在困苦和困难中“岁寒知无谷,春来知有香”,时刻保持内心平衡稳定。
三、促进家庭和睦孝顺能够促进家庭和睦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子女应该更多的沟通交流、体贴关心,为家庭和睦努力。
在家庭中,父母是一种权威的象征,长辈的意见往往具有一定分量,但是,孝敬父母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长辈的任何意见违抗而不顾,而是作为子女更应该尊老爱幼、心存感激,并适当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子女遇到挫折时,家长的关心是一份力量;当父母年迈时,子女的慰藉是一份感动。
多一分关心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次服务就会多一次和谐,孝敬父母,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温暖。
四、培养健康心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孝顺是家庭文化的代表。
家庭确实属于一个群体,一个集体,一个温馨的港湾。
身处于群体中无疑会使我们更感到温暖、被需要、被关注等,这些积极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而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孝顺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感。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并执行好孝顺的义务时,我们会更加幸福、自信、自尊,拥有更加健康的心态,更好的生活背景下,你会有更多精力去追求更好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浅谈孝敬父母浅谈孝敬父母作者:白莲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仅有条件敬近边的神灵,也有条件外出敬神。
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神,只看到大多数人在敬神——观音菩萨和财神爷等,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我们平安,祈求财神爷给我们带来财富。
人的信仰自由,我们喜欢敬神,求个平安和发财,无可厚非。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父母放在一边不管,只信神灵,就有必要反省我们的行为了。
在儒教中,百善孝为先。
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人,还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首先应孝敬父母。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这是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的第一个理由。
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是父母给的,无论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健康还是伤病在身,是勤劳善良还是好逸恶劳,作为子女的我们都应该孝敬父母。
从小要爱家,与父母多沟通,关心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到高兴和自豪。
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从我们身上的一举一动中,可以体验做父母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这幸福和快乐,父母不惜一切保护我们,给我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家。
因为有家有父母,任何时候的我们,受到任何委屈和挫折,都不会感到孤独和失望。
孝敬父母就是爱家,为我们的心灵安家。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成人,这是孝敬父母的第二个理由。
世上最讲奉献的是父母,他们在培养我们成人的各个阶段,从不讨价还价。
特别是母亲,十月怀胎之后一朝分娩,自己没吃任何东西,也要给孩子喂奶。
从喂奶、换尿布到穿衣、喂饭,再到牵着孩子的手教孩子走路,再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再从找工作到结婚成家,哪一个阶段哪个细节,没有父母的牵挂和无私奉献?正因为有父母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我们才有今天。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在父母面前做得越好,父母越高兴,我们的压力和负担越小,在工作及其他方面就越有干劲,也就是说,孝敬父母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良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和热情。
每个人都会象父母一样变老走上死亡,孝敬父母,就是积德,就是为健康长寿创造条件。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自然法则,要想长寿,就要有一个健康心身。
孝敬父母的一言一行不是做样子,而是从小养成的良好品性。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不管是在农村的老家,还是在大都市的别墅里,都会想尽办法,多抽点时间与父母团聚在一起,聆听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冷暖,为消除父母的病痛不惜金钱、时间和精力。
实际上,孝敬父母就是积德,为后代树立榜样,当自己年老体弱的时候,儿女们会像我们一样孝敬老人,使老人安度晚年,享受人世间的最后尊严和温暖。
有人说,长寿有遗传性,我想这长寿的秘密就是身心达到内外平衡。
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担心任何天灾人祸。
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心尽力孝敬父母,父母天年之后,就不会担心父母在天之灵来惩罚我们。
心胸宽广,淡泊名利,爱护家人和自己,父母长寿就是我们的福气。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如今,“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有关法律条文,这是针对现实而制定的孝敬父母的强制措施。
现代社会,手机、电脑普及了,我们与父母见面的时间就少了,亲情也淡薄了。
当心灵感到不安,或者遇到巨大挫折和打击时,我们常常采取去庙堂拜菩萨、敬神灵的办法来消灾祈福。
实际上,父母是最应该敬的神灵,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只有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才能唤醒我们的神智,做一个真正的正常人。
不少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在农村或小城镇,能够做事的我们就在外奔波。
不管我们在外奔波是多么辛劳,也不能忘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当我们有时间休息或享受长假的时候,还是回家孝敬父母吧,父母不仅把我们养大了,还要承担我们管教小孩的义务,于心何忍?不回家到外面消遣,就是心里不安的主要原因,再怎么敬神拜佛也是假的,不诚心的,那只是我们寻找安慰的扭曲的方式而已。
当我们考虑去求神拜佛的时候,先回家看看父母,孝敬父母吧!望穿秋水的父母就是我们心灵上最好的神仙,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睡好觉、吃好饭、做好事、行好路……篇二:浅谈如何培养子女孝敬父母浅谈如何培养子女孝敬父母浅谈如何培养子女孝敬父母尊敬、孝敬父母、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谁还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再者,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在家能孝敬父母,到社会中才会做到关心同事,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
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这种美德在如今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长的教育不当造成的。
对此,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子女孝敬父母。
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首先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庭的“一言堂”是不同的。
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时,一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地按他们的意见办事,家长不要独断专行地“一手遮天”;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管理家庭,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该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生活、学习。
然而,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却成了家里的“太阳”、“主人”,家长们却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为孩子包揽一切的“仆人”,这就为孩子的“霸王”性格的养成提供了土壤,这样长幼不分,任孩子在家胡闹逞能的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是很不利的,就更谈不上对孩子的孝敬父母的培养有益处了。
所以说,家长们首先要明白,自己是长者,对孩子的培养重任不可以建立在一味的“娇惯”的不负责任上,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既然生育了孩子,就应该从建立一个正常、健康的家庭关系上着手,宽严有度地教育他们,引导他们。
其次,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地辛苦,培养他们为此而感动的意识,对他们的孝敬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的孩子有好多都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加之一些父母在给孩子无私的关爱的同时,不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思想,使得这些孩子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都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意识指导下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感激父母呢?至今还记得一幅漫画直接揭露了这个问题,漫画中的母亲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让孩子吃鱼肉,因为孩子爱吃鱼肉,每次吃鱼都把鱼头和鱼刺留给自己,总骗孩子说自己就爱吃鱼头和鱼刺;孩子长大后仍然夹给母亲鱼头和鱼刺,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妈妈“就爱吃鱼头和鱼刺”,画面中的年老的妈妈见此情景露出了惊讶、尴尬的表情。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失败的例子,如果这位母亲在给儿子吃鱼肉的时候告诉孩子她也爱吃鱼肉的,不过,因为爱儿子,才把最好的让给了孩子,那么孩子还会如此“理所当然”地吃鱼肉吗?对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的工作辛苦告诉孩子,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告诉孩子,注意培养他们的感恩、报恩思想,孩子就会很自然地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孝敬意识,那,还会有不孝敬的孩子吗?第三,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的一般表现是:凡事先想着父母,顾及他们的健康,主动分担他们的忧虑,参与家务事等。
要想孩子拥有这些良好的孝敬习惯,就要注意从日常小事抓起,注重培养。
例如,凡事想着家长,关心家长方面,一些家长会利用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说:“爸爸的鞋子要换了,可是先给你买了书包,这是因为爸爸爱你啊,那你应该怎样回报我呢???”这样从正面教导孩子也应该从小事上主动关心父母,凡事都想着父母。
其次,应教导孩子承担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家长不能全包全揽,不让孩子动手,哪怕只是吃饭时摆摆筷子,洗洗自己的衣物等等,并对他们的劳动做具体的指导,耐心的训练,热情的肯定、鼓励,让孩子从家务劳动中享受劳动的喜悦的同时,感受父母的不易,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热爱家务劳动,珍惜自己的生活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养成体谅、孝敬父母的观念。
第四,父母本身要做孝敬父母的楷模,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指导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不孝敬自己年迈的父母,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居住,每餐都用小木碗送一些残羹剩饭给老人吃。
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啊,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
”中年夫妇猛然醒悟,忙扔掉那只小木碗,并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和自己一起居住,好吃的也总是先给老人吃,他们的儿子也因此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一些父母不孝敬自己的父母的事还是存在的,有些夫妇非但不照顾自己的父母,还想方设法地搜刮父母的钱财,这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想成为一个“孝子”都难。
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还要时刻不忘自己年迈的父母,绝不能添了儿子忘了老子。
利用一切可以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常领孩子去老人家看看,帮老人做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此日久天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举世所瞩目的,如何让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方面不让世人失望,教育者注重这方面教育的程度,教育方式、方法的合理都是分不开的。
总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长辈的良好习惯,不但是对做家长的老年生活负责的表现,还是对社会、国家的人才培养的负责。
)篇三: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马秀玲?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
我们提倡“孝”、“敬”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道德规范体系的需要,是落实孝老、尊老风尚的需要,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呢?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明理法。
利用典故、富有情趣的故事教育学生。
我充分利用晨会和班会课,讲述了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孝敬父母的典故来教育学生,象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张良取履敬老父,李密陈情报祖母等传说和故事,还讲了些名人敬母的故事,象郭沫若教子种“妈妈树”,让孩子寄托一片爱母之情,以祈妈妈早日康复,陈毅敬母为生病母亲洗尿裤之事,老舍的“母亲给我的是生命教育”;还讲了小学生张静贤孝敬父母,获北京市崇文区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
用从右至今孝敬父母的榜样来教育学生。
二、换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