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陈植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建筑大师行业汇编(中)

中国历史上的建筑大师行业汇编(中)

天辰TCBCI 南杨北梁 ——杨廷宝
杨廷宝,1901(辛丑)年10月2
日—1982年12月23日,我国近代建 筑设计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创 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上,做出 了重大贡献。他多次参加国际建筑活 动,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 国获得荣誉。和梁思成被称为“南杨 北梁”。
天辰TCBCI 南杨北梁 ——杨廷宝
天辰TCBCI 南杨北梁 ——杨廷宝
建筑
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 南京中央体育场 南京大学老图书馆
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 修缮
沈阳东北大学
沈阳(奉天)车站
天辰TCBCI 南杨北梁 ——杨廷宝
教育
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建筑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战时期 仍坚持教学。
创作风格
聿铭留校受
聘为设计研 究所助理教 授
柴根道夫,
自立门户, 成立了自己 的建筑公司
1927年贝聿铭 回到上海就读青
1939年贝聿 铭以优异的成 绩毕业,还得
1944年贝 聿铭退役, 进入哈佛
1948年,被 房地产开发富
美国建筑界宣布 1979年为“贝 聿铭年”,授予 他该年度的美国 建筑学院金质奖 章
天辰TCBCI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
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天辰TCBCI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
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教堂的四面是不规则但左右对称均匀的
四边形,其围护结构的特点是实际运用
力学支撑,没有一根柱子作为支架,将 墙与屋顶融为一体,顶部合拢至仅留一 条狭窄的采光天窗,于是很自然的行成
天辰TCBCI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 ——吴良镛
水彩画家:举办过其次个人画展 专业著作:出

建筑大师陈植

建筑大师陈植

建筑大师陈植190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陈植(字直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2年,21世纪的钟声刚刚敲过,整整走过一百年人生旅途的建筑大师陈植,离开了他60多年前搬进去的上海淮海路中路一栋公寓里二室一小过厅的居所,病逝上海。

)教授学了硕士学位的赵深合作创办了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

1931年冬,“九一八”事变后,宾大同学、东大同事童寯流亡上海,应邀加入,遂于1933年改称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从1931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间事务所在上海、南京一带设计了不少建筑精品,如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大上海大戏院、金城大戏院、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浙江兴业银行等。

这些作品虽然在设计上各有其主持人,但应当说,都是华盖三巨头(赵深、陈植、童寯)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晶。

对于华盖的建筑创作指针,陈老1983年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同事务所的三人之间曾相约摒弃”大屋顶“。

只在某办公楼(铁道部购料委员会大楼———作者注)的设计中,由于要与原建筑相协调,不得不沿用古典形式。

”这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提倡“发扬国有文化”的上海、南京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当时,华盖的态度间,他经常是独自一个人亲临现场考察上海近代建筑,据说多达80余次,并提出了上海近代建筑保护名单。

那时,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作为近代建筑一级保护项目的达59项。

非但对上海,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陈老也十分关心。

195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经批准并已动工的情况下,他与上海另外4位教授(吴景祥、冯纪忠、黄作燊、谭垣)和建筑师赵深联名上书周恩来总理,陈述他们对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的意见。

周总理见信后通过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电召六教授晋京面谈。

在北京,周总理亲自出席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今,我们除了在个别人的回忆录中能够知道这份意见书的一些内容外,我还没有查到意见的原本,水能不引为憾事。

字介突出地方固有的风貌、表现建筑性质的特征、反映技术先进的内容和显示时代前进的步伐。

我认为,这5条原则千真万确,值得人们深思,刻意追求。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陈植先生(1914-1990)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学专家,他对中国造园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批判,为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植先生毕生致力于园林学研究,其研究成果丰硕,包括了大量关于中国园林史的著作,成为中国园林学的重要学术成就之一。

陈植先生首先对中国古代造园史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梳理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兴衰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各个朝代的园林特点和风格。

他在《中国造园史略》一书中,对中国古代造园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分析了不同朝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形式特点和影响范围,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造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在其所著的《中国园林史》中,陈植先生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兴起和演变,通过对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结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不同朝代园林建设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陈植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园林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和参考。

陈植先生还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和技术特点,通过对古代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和园林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进行系统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园林学的教育方面,陈植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园林学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园林学人才,为中国园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植先生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和教育工作,都为中国园林学的发展和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陈植先生在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和园林学的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园林史的系统性研究和园林学的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陈植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教育成就将继续为中国园林学界所景仰和传颂。

海派建筑:绽放文化奇葩——品读上海文化教育标志性建筑

海派建筑:绽放文化奇葩——品读上海文化教育标志性建筑
大 大 小 小 布 满 了展 室 , 下千 张 .工程 的细 致程 度 可 见 一斑 。 不
要做好 建筑设计 师 .不仅需要 高超 的专业技能 更需 要扎
实 的专 业素养 ,尤其是文 化素养 。唐 玉恩经 常教导年轻设 计师 的一句 话是 : 留心 处处 皆学问 。”谈 到未来 建筑 设计 的发展
说 .这 个 形 象 是 封 建 中 国 的一 种 写 照 . 不 是 向 上 和 积 极 的 。 苏
在 汪孝安 看来 ,做建 筑设计 师和 当作家 .画家一样 ,一定 要 对自己所从事 的事业 充满热情 ,而与作家、画家不一样 的是 . 建 筑设计 师受到 外因的制约比较 多 . 建筑要与生态环境相协 调、 要满足 方方面面 的功能 、要 在创新与传 承 中求得 平衡 ……建筑
年上海最 大的公共建筑工程。
汪孝 安从 事建筑 设计 3 O余年 , 凭着对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 、 对 专业领 域的深入 钻研 ,对传 统文化 的深刻领悟及 与现代 技术
的巧妙 结合 ,成为建筑设计领 域公认 的优 秀建筑 师。
有 一次苏联专 家为设计 东西两翼 的汉白玉雕塑 寻找 中国元 素 ,将 头戴瓜 皮帽 .身穿长袍马 褂 .梳着长 辫子的 中国小商贩 形 象画进雕 塑草稿 中,中方总设 计师陈植看 后向苏联 专家解释
开 始 就 采 用 设 置 现 场 项 目组 的 方 式 ,项 目 组 历 经 四次 搬 迁 ,
子压成很薄 的片 然后把金片弄碎 .制成金粉 .溶解在水银里 .
再 把 溶 解 了 纯 金 的水 银 用 刷 子 蘸 了 ,均 匀 地 涂 在 洗 干 净 的 铜 皮
办公地 点更换 了五次 且 一次 比一 次条件 差。从现场组 成立那

中国造园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陈植先生

中国造园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陈植先生

奠定7我目造目学 理论 础. 在2 世纪3 年代, 就 传播目外造园 术 想 制定我目第一个( O O 他 目立太湖公目计划> 他一 为 . 扬我目造自学 遗产, 研 究总 、 书, 不断 结 著 在目内外 影响深远。 关 键 词:风景目林 造目学 中目分类 : u 9 6 号 T 8
中国造 园学 的倡导 者和 奠 基人——陈植先生
Mr h n Z i h d o a n o n e fC iee Gad n Mo ig C e h te A v c f a d Fu d ro hn s re k e n
黄 晓 鸾

要:陈植先
我目著g 造目学、 林学教育家. 我目造目学的倡导者 奠 ^。他毕生数力于造目学理 ;屠 史 研 究一
h5wh e i n c s l u me p on oe b∞ k wi r c ig nle c i hi a d fr in ou r j ol l o d onl l s m t e any d u d wrl s t fr  ̄ hn i u n  ̄ n C n ho — f o n o e C o i g f  ̄
林 学。 他 怀着 为祖 国增 光 、 中国 留学 生 争强 的心 愿 , 为 勤奋 学 习, 成
园计 划委 员会 . 陵 园设计 集 思广 益。 陈植 先 生被 聘 为中 山陵 园计 为 划 委 员会 委 员, 与陵 园 设计 的研 讨和 陵 园设 计 方案 的确 定。 因陈 参 植 先生 在 陵园 规 划设 计 中所 作出 的贡 献 , 隹 被: 予参 加 12 年 6 1 99 月 E在 中山 陵举 行 的迎榇 奉 安大 典等 各 项倥 式。 几 十年后 . 3 陈植 先生

13 年 竣 工 , 程 共用 了 6 。 在 障墓 工程 进 行时 , 园 的园 林 建 92 工 年 陵 设 也 同步 进行 。 1 2 年 南京 国 民政 府把 整 个紫 金 山全 部划 八 陵园 98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陈植(1897年-1983年),字仲闻,号韶陵,湖南益阳人,是中国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造园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陈植在长沙滩尖书院读书时,师从钱进修习古文和书法。

后进入北京大学艺术系西洋画专业学习,师承梁树干、吴昌硕、许世英等先贤,学习中国画、建筑和设计。

毕业后,他通过获得北洋大学的奖学金,前往英国伦敦,进入罗伯特·稠尔斯建筑公司学习西方造园。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深入学习了英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受到英国花园城市运动的影响。

回国后,陈植担任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并于1926年创办了中国现代造园学的第一所正规学校——北京大学园艺学系。

他将西方造园学、生态学和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原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造园学理论,成为中国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学方法强调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陈植对中国造园史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国古代造园史》中。

这本书是陈植多年来对中国古代造园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中国现代造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他通过分析和总结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历史、思想理念和设计特点,系统归纳了中国古代造园的相关知识。

他提出了“发展主题”的概念,强调了古代园林建设和设计的整体观念,以及园林与自然、人文的和谐关系。

他的研究深入浅出、思路清晰,为后来的中国造园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陈植还积极参与中国传统园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他多次亲自参与了颐和园和圆明园的修复工程,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他注重保护古建筑和古树名木,提倡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力求保持古代园林的风貌和历史氛围。

陈植是中国现代造园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对中国造园史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中国现代造园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和实践经验,为后来的中国造园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陈植是中国著名造园史学家,他对中国造园史的研究成就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

陈植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造园史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阐述,为中国园林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植从事造园史研究的时间较长,他以其较强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造园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他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园林,包括古代园林、明代园林、清代园林等。

通过详细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陈植对这些历史时期的园林进行了全面全面的梳理和解读。

陈植在中国造园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多个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他的著作《中国造园史》中,他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脉络,从传统园林的起源、发展到传统园林的特点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园林进行对比分析,陈植还揭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成和演变机理。

陈植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通过对园林建筑材料、园林构造和园林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原则和艺术特点。

他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园林的空间布局和构造形式,还包括园林的景观布置和景观元素的表达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的深入研究,陈植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陈植还研究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他深入挖掘传统园林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蕴,揭示了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他的研究涉及到道家的自然观念、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教的禅意等方面,对园林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通过对传统园林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研究,陈植为传统园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
陈植(1922-2008)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史学者,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研究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造园史第一人”。

陈植在其一生中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园林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陈植的中国造园史研究成就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对中国园林史的重要贡献。

陈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中国造园史略》等著作中。

在这些著作中,陈植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类型、风格、规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他不仅在理论上对中国古代园林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亲自走访了大量的古代园林遗迹,为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地考察资料。

陈植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还对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古代园林保护和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他还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致力于提高人们对中国古代园林的认识和热爱,推动古代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陈植是中国古代园林研究的重要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园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陈植的学术精神,致力于中国古代园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大师陈植
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陈植(字直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2年,21世纪的钟声刚刚敲过,整整走过一百年人生旅途的建筑大师陈植,离开了他60多年前搬进去的上海淮海路中路一栋公寓里二室一小过厅的居所,病逝上海。

陈老出身于诗书世家,从童年起就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薰陶。

祖父陈豪是清末著名画家、诗人,父亲陈汉第擅绘松竹,是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的创办人之一。

1915年,13岁的陈植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念了8年,1923年毕业后官费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学。

1927年获建筑学学士后,又入研究院深造,一年后获硕士学位。

50年后,一位叫Roach的美国朋友还记得陈植,他说:陈植不像其他中国留学生那般拘谨内敛,陈与美国同学有较多社交,颇孚众望。

陈老在美国留学期间,不仅建筑学成绩非凡,于1926年获柯浦纪念设计竞赛一等奖,还师从费城科迪斯音乐学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霍康奈尔(HoratonConnell)教授学了4年声乐,1927年他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唱团成员在白宫受到美国总统柯立芝的接见。

1929年回国后即应梁思成之邀,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

除教学外,他还与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合作,规划设计了吉林大学。

1931年辞去东大教职,到上海接受了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设计任务,并与1923年取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学位的赵深合作创办了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

1931年冬,九一八事变后,宾大同学、东大同事童寯流亡上海,应邀加入,遂于1933年改称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从1931年到19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