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本文档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1. 鸡蛋的颜色是什么?A. 黑色B. 红色C. 白色D. 蓝色2. 什么材料是用来做钥匙的?A. 铁B. 纸C. 木头D. 羽毛3. 靠近太阳的行星是?A. 水星B. 土星C. 火星D. 金星4. 磁铁的颜色是什么?A. 蓝色B. 黑色C. 红色D. 绿色5. 静电的现象最常见的是?A. 电火花B. 风扇转动C. 电灯亮起来D. 水沸腾二、填空题1. 地球的形状是__球__形。

2. 植物通过__光合作用__来吸收阳光能量。

3. 电路中能够控制电流开关的器件是__开关__。

4. 水的三种状态是__固态、液态、气态__。

5. 石头、钉子等物体能被__磁铁__吸引。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线的传播形式和特点。

光线以直线的方式传播,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光线路径是最短的。

物体遮挡光线会产生阴影。

2.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从液态到气态再到液态的循环过程。

水蒸气升华成云,云经过降水形成雨水,雨水再回到大海、河流或地下水。

四、实验题1.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吸收水的过程。

实验步骤:将几根鲜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中,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

2. 实验结果:染料中的颜色会通过花的蒸腾作用被植物吸收,花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五、解答题1. 请说明一个风扇是如何工作的。

风扇通过电机驱动扇叶旋转,旋转的扇叶会通过空气的顶部吸入下面的空气,形成气流。

这个气流会使人感到凉爽。

2. 请简要描述太阳为什么是星星中最亮的。

太阳是星星中最亮的,因为它离地球最近,它能够向地球发射大量的光和热能。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试题和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3、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5、小番茄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小番茄在清水中_____,在盐水中_____。

6、日晷是用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7、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8、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用一个上下粗细一样的圆桶做了个泄水型的水钟,发现每分钟刻度间的距离()。

A.前大后小B.前小后大C.间距不变2、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B.滚动转变为滑动C.无法判断3、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石头B.拉开的弓C.被拉长的橡皮筋4、下列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A.自行车B.火车C.火箭5、乒乓球掉到地面上滚一会儿就会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A.重力B.摩擦力C.弹力6、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手电筒保持不动,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影子会()。

A.变大B.变小C.不发生变化7、跑或跳时人呼吸的次数比休息时()。

A.增多B.减少C.一样多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9、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10、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3.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4. 光是沿()传播的。

5.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8.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9. 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10. 地球表面有()、()、()、()、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 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 温度B. 水C. 光照3.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 黑暗、干燥B. 黑暗、潮湿C. 明亮、干燥4.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A. 氧气和食物B. 二氧化碳和食物C. 氧气和二氧化碳5. 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 微生物B. 植物C. 土壤6. 下列选项中,()不是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A. 食物B. 水C. 土壤7.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鹰→兔子B. 草→兔子→鹰C. 鹰→兔子→草8. 在“草→兔子→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那么()。

A. 草会茂盛生长B. 兔子的数量会增加C. 兔子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2、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3、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5、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

7、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________转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8、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______发生变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2、关于晨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早上空气新鲜,利于呼吸B.有助于心脏的发育C.天气凉爽,便于运动D.早上休息得好,今天才有力气3、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A.小猫B.小鱼C.水螅4、下面的()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B.水倒掉一些C.水里加纯净水5、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手电筒保持不动,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影子会()。

A.变大B.变小C.不发生变化6、人类探测月球的方式多样,可以做到最精细探测的方式是()。

A.望远镜观察B.无人绕月飞行器探测C.宇航员登上月球考察7、如下图,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水里,过一会汤勺的手柄也热了,这种传热方式我们称为()。

A.热传递B.热传导C.热辐射D.对流8、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空气B.琴弦C.喇叭9、下列()现象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B.水沸腾冒出气泡C.热气球升空和下降D.打开电风扇10、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各造甲、乙两艘船,甲船最多装了20个垫圈,乙船最多装了10个垫圈,那么谁的排开的水量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一.我会填:(40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种子发芽可以阳光,但生长阳光。

3、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4、生物之间像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

5、食物链中能食物的生物叫做,6、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7、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叫做。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10、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11、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2、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1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和。

14、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

光强温度,光弱温度1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光能力,表面温度就。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能力就,表面温度就。

16、地球表面地形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17、观察世界地形图,我们知道地球上多,少。

观察中国地形图知道我国西部多,东部多。

二.我能判断:(15分)()1.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3.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4.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6.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8.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0.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11、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

()12、光是可以以曲线形式传播的。

()13、影子总在物体的背面。

()14、光的速度是30千米每秒。

()15、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特点。

三:我能选择:(15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3、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2、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________。

3、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6、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

7、钟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8、水在4℃以上,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阳光下物体影子逐渐变长,发生在()。

A.上午B.下午C.全天2、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3、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A.正确B.不正确C.两种都不是4、下列对北斗七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B.如果从太空中其他不同的角度看北斗星,它们的形状会各不相同C.如果我们坐宇宙飞船绕这七颗星转动一周所看的景象一定相同5、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飞行无规律,这是因为()。

A.气球太轻 B.没有外力作用C.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6、冬天我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才感觉暖和,主要原因是()。

A.羽绒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B.羽绒服能吸收外界的热量C.羽绒服能阻止热量散发 D.羽绒服既能提供热量,又能阻止热量散发7、扳手拧螺丝运用了原理()。

A.滑轮B.轮轴C.杠杆D.斜面8、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手电筒保持不动,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影子会()。

A.变大B.变小C.不发生变化9、()倒钩可以控制齿轮上的齿,一次又一次转动。

A.摆钟 B.计时器 C.齿轮操纵器10、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设计实验时,需要分为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

2、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________,他能够把________分解成麦芽糖。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5、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6、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________。

7、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_____。

8、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

A.高B.低C.一样的2、不同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列物体()传热很快。

A.泡沫塑料B.铜钥匙C.软木塞D.棉花3、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B.与岩石完全一样4、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6、下列描述气象的选项()。

A.风和日丽B.阳光灿烂C.雾D.狂风暴雨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8、大小一样的实心塑料小球和小铁球,放入水里浮的是()。

A.塑料小球B.小铁球C.两个都能9、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它会上浮的原因是()A.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10、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厚棉被,一会儿就觉得暖和了,这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2、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3、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

6、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7、马铃薯在________中会沉,在________中会浮,相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________。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大雨时,河水往往是黄色的,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2、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4、水钟能在()使用。

A.白天B.晴天C.任何时候5、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原因是()。

A.种子的胚被破坏,无法存活 B.外界条件不适宜C.感染虫子的病毒,无法生存 D.种子还在休眠期6、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中,是因为它对环境中的()要求很低。

A.水分B.阳光C.温度7、()会减缓土地侵蚀。

A.坡度小,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8、窗帘上一般使用(),能使我们很方便的拉窗帘。

A.轮轴B.动滑轮C.定滑轮9、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10、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所有的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河南省息县小学五年级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科学学科试题一、填空题1.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

2. 光是以__________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

光在传播中遇到_______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3. 夜视仪可以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_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 太阳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由许多不同颜色的_______组成的。

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_____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______、______、______、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5.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________、________、山地、丘陵、盆地等。

6.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7. 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8. 风力量会____________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9. “波光粼粼”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10. 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同学们会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旧黑板反射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_________。

(填“强”或“弱”)。

二、选择题11. 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解决的。

A. 宇宙飞船的速度和时间B. 光的反射原理C. 天文望远镜D. 平面镜12 制作彩色轮,需要配上哪三种颜色?()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红、黑、绿13. 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破坏B. 沉积C. 侵蚀D. 堆积14. 不能证明地球内部在运动的是()。

A. 岩石断层有褶皱B. 喜马拉雅山脉长高C. 火山喷发D. 海水是蓝色的15. 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A.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 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D. 美丽的洞庭湖三、判断题16. 在同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7. 表面不是很光滑物体也能反光,只是反光的能力比较弱。

()18. 三棱镜和潜望镜应用的都是光的反射原理。

()19. 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20. 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四、识图题21. 通过画图的方式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五、知识应用题22.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科考活动,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千米,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2)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河南省息县小学五年级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科学学科试题一、填空题1.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

【答案】①. 光源②. 太阳【解析】【详解】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

2. 光是以__________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

光在传播中遇到_______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答案】①. 直线②. 透明【解析】【详解】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

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3. 夜视仪可以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_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答案】①. 黑暗②. 光【解析】【详解】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我们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 太阳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由许多不同颜色的_______组成的。

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_____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______、______、______、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答案】①. 光②. 折射③. 黄④. 绿⑤.蓝【解析】【详解】太阳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当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或水棱镜时,光的前进方向会发生改变,把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棕、蓝、紫等7种不同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5.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________、________、山地、丘陵、盆地等。

【答案】①. 高原②. 平原【解析】【详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基本类型。

6.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①. 变质岩②. 沉积岩③. 岩浆岩【解析】【详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我们能在陆地、山地、海洋等地方找到岩石和土壤。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7. 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地壳运动【解析】【详解】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现象,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

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都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

不同点是:多数的地震是由地下的岩层断裂造成的。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它们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

8. 风的力量会____________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磨蚀岩石【解析】【详解】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9. “波光粼粼”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反射【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波光粼粼”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10. 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同学们会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旧黑板反射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_________。

(填“强”或“弱”)。

【答案】强【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同学们会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旧黑板反射出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出的光线强。

新黑板面比较粗糙,光发生漫反射,旧黑板面比较光滑,反射能力强。

二、选择题11. 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解决的。

A. 宇宙飞船的速度和时间B. 光的反射原理C. 天文望远镜D. 平面镜【答案】B【解析】【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光的反射解决的,用在地面发射一束光照射到月球后反射回来的时间乘以光速就可以计算出往返月球的距离。

12 制作彩色轮,需要配上哪三种颜色?()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红、黑、绿【答案】A【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制作彩色轮,需要配上这三种颜色13. 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破坏B. 沉积C. 侵蚀D. 堆积【答案】C【解析】【详解】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14. 不能证明地球内部在运动是()。

A. 岩石断层有褶皱B. 喜马拉雅山脉在长高C. 火山喷发D. 海水是蓝色的【答案】D【解析】【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

岩石断层有褶皱、喜马拉雅山脉在长高、火山喷发等都能证明地球内部在运动,D海水是蓝色的不能证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15. 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A. 富饶长江中下游平原B. 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D. 美丽的洞庭湖【答案】A【详解】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A选项,富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BCD的成因主要有火山喷发、地壳褶皱、地壳断层、外力侵蚀这四类。

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一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三、判断题16. 在同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解析】【详解】光的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

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7. 表面不是很光滑的物体也能反光,只是反光的能力比较弱。

()【答案】√【解析】【详解】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

表面不是很光滑的物体也能反光,只是反光的能力比较弱。

18. 三棱镜和潜望镜应用的都是光的反射原理。

()【答案】×【解析】【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三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19. 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答案】×【解析】【详解】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按产状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

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20. 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答案】√【解析】【详解】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

从火山和地震带给人们的信息中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