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及其亚铁盐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3)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Fe3+的检验方法,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的条件。
2、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认识。
3、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遇到问题→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学习重点难点:Fe3+的检验及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学习过程: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输送氧气,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降低。
脸色苍白,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影响到听课效率,成绩就会下降。
严重的贫血还会影响心脏形态,肾功能等,危害很大。
【思考】如果你是医生,打算如何给病人补铁?食物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哪些?药物补充:补铁药中补充的铁元素是什么形态?一、Fe3+的检验药店里常见的补铁剂有: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药品,有效成分都是Fe2+,因为亚铁血红蛋白可以输送氧气。
可是,实践表明Fe2+很容易变质,生成Fe3+,而高铁血红蛋白没有携氧功能。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检验补铁剂中有效成分Fe2+是否变质?请写出三种可能的检验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科学探究流程:“遇到问题→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补铁剂和维生素C同时使用有利于身体吸收?请你提出你的猜想?(资料显示:维生素C有还原性)【提供的试剂药品】:NaOH溶液、KCl溶液、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蒸馏水、铁粉、维生素C(提示VC 常用作抗氧化剂)、FeSO4溶液、FeCl3溶液、KSCN溶液上述试剂中有强氧化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强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高1.刚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久会由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B、苹果汁中含有Cu2+C、苹果汁中含有OH-D、苹果汁中含有K+2.小明同学第二天要做亚铁盐的相关实验,于是当天到实验室将FeCl2溶液配好,但第二天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时,发现溶液变红了。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 P57—— P58)二、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
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3+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 的两种方法:明 Fe3+和 Fe2+的性质。
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 Fe3+和 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3+2+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 Fe 和 Fe 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铁盐和亚铁盐》上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盐(Fe3+)和亚铁盐(Fe2+)
2024/8/30
2024/8/30
问题探究一 Fe3+的检验
❖ FeCl3溶液 ❖ 碘水和NaCl的混合溶液 ❖ NaCl溶液 ❖ CuSO4溶液 ❖ KMnO4溶液
问题探究一 Fe3+的检验
I2 + 2NaOH = NaI + NaIO + H2O
实验3 向FeSO4溶液加KSCN溶液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于实验室的FeSO4溶液, 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 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现象。
变红?!
实验3 向FeSO4溶液加KSCN溶液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于实验室的FeSO4溶液, 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
实验2 用KSCN溶液检验Fe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继续加FeCl3溶液 变成血红色溶液
一、Fe3+的检验
(1)黄色 (2)NaOH溶液 (3)KSCN溶液
硫氰化钾(KSCN)溶液简介
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溶液,遇Fe3+显 红色或血红色,可用于检验溶液中的 Fe3+。遇Fe2+无明显现象。 Fe3+ + 3SCN- = Fe(SCN)3
(碘水黄色)
(无色)
一、Fe3+的检验
(1)黄色 (2)NaOH溶液
实验1 用NaOH溶液检验Fe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鲁科版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鲁科版好嘞,今天我们来聊聊铁盐和亚铁盐。
嘿,你知道这两个家伙其实就像一对兄弟吗?虽然名字相似,但性格可完全不一样。
铁盐就像个老大,稳重而严肃;而亚铁盐呢,活泼得像个小弟,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常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比如说在日常的营养补充上,铁盐可是帮助我们补血的好手,尤其是对那些常常感觉疲惫的小伙伴们。
而亚铁盐呢,它则更温和,消化起来容易,像是一杯暖心的牛奶,适合小朋友和孕妈咪哦。
说到铁盐,你可能想到了什么铁锈的颜色。
对吧,铁盐的确是那种红棕色,十分扎眼。
想象一下,咱们把铁盐放到水里,它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开始一场华丽的“变身”!可是,嘿,亚铁盐可就不一样了。
它是个温文尔雅的小家伙,溶解在水里时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绿色,像春天里刚发芽的小草,清新而舒心。
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这两者之间的“性格”差异让人忍不住想多聊几句。
当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这些盐的时候,别忘了实验哦!小伙伴们,准备好实验器材了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把铁盐和亚铁盐分别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溶解情况。
这时候,别急,静静等待,看那水的颜色变化,简直就像魔法一样。
看到铁盐在水中沉淀,那种沉稳,仿佛在告诉我们它的分子结构多么牢固。
而亚铁盐则在水中舞动,轻盈得像在跳舞,真是可爱得让人心醉!哎,老师总是说,理解化学反应的背后原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咱们可以简单聊聊吧。
铁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这就是为什么铁锈会产生的原因。
而亚铁盐相对稳定,没那么容易被氧化。
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老而弥坚”和“年轻气盛”这两种人生哲学?人生的智慧总是能在化学反应中找到影子。
当然了,铁盐和亚铁盐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铁盐常用于工业,特别是那些铁的提取和加工。
比如,做个铁制的铁锅,嘿,这可是许多家庭的好帮手。
而亚铁盐呢,常常在药品和营养品中出现,特别是在补铁的时候。
有没有发现,补铁就像是给身体加油,别小看这过程,它能让你在运动时充满力量,轻松跑起来。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1)

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问题驱动 突出重点
实验探究 新知
【实验探究二 】 Fe2+转化为Fe3+的条件
实验原理
选取的试剂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现 象 与 结 论
加入具有______性 质的试剂。 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FFeeSCOl34溶溶液液, KSCN溶液
预期现象 实际现象
滴加氯水或KMnO4后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FFeeCCl3l溶3溶液液, KSCN溶液
加入铁粉或维C后
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红色褪去
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问题驱动 突出重点
实验探究 突破难点
分析归纳 总结提高
迁移应用 巩固新知
若
则
请同学们利用提供的试剂,分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问题驱动 突出重点
实验探究 突破难点
分析归纳 总结提高
迁移应用 巩固新知
【实验探究二 】 Fe2+转化为Fe3+的条件
实验原理
加入具有_氧__化___性 性质的试剂。 理由:
Fe2+转化Fe3+化 合价升高,需要 加化合价降低的 氧化剂。
迁移应用 巩固新知
【实验探究三 】 Fe3+转化为Fe2+的条件
实验原理
加入具有_还__原___性 性质的试剂。 理由:
Fe3+转化Fe2+化 合价降低,需要 加化合价升高的 还原剂。
选取的试剂
铁粉、 维生素C FeCl3溶液 KSCN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现 象 与 结 论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1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 教学目标:
(1)通过Fe 3+的检验实验及Fe 2+和Fe 3+的相互转化的条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物质及转化思路的认识以及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生活实际“维生素能促进铁的吸收”案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形成基于元素价态对物质性质进行检验的认识模型并建立物质性质与物质的用途的关联。
2. 评价目标
(1)通过对铁盐亚铁盐的外观认知及Fe 2+和Fe 3+的检验,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2)通过铁盐和亚铁盐分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交流与点评,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Fe 3+与维生素C ”的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让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4)概括并总结出Fe 2+和Fe 3+的的转化方式,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及转化思路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二、教学流程:
1. 在线学习与交流
【学习任务1】利用教材及学案,完成作业并讨论。
2.
3.概括反思和提炼
【学习任务3】讨论、汇报总结出Fe3+的检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讨论总结出Fe2+和Fe3+的的转化方法
4.学以致用
问题1.如何判断Fe2+中含有Fe3+?
问题2.如何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教学案例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铁盐和亚铁盐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性质”的纽带。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和深化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学好本知识点对学习金属及化合物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前,已在初中学习了“镁、锌、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高中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分类”学习了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初步掌握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清楚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思路,“构---性---位”“存在形式、用途、制法”关系,在此节课上可以继续加以运用。
三、设计思路化学新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要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分析现象,验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过程,让通过自主活动,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学会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讨论、比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解决以下问题:1.用多种方法鉴别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加碱法、加硫氰化物专用试剂法、转化法2.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根据氧化还原基本原理,提出有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的假设,设计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3.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常识:注意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有方向。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索中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复习]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讲解]Fe3+、Fe2+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颜色特征,可以作为检验Fe3+、Fe2+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Fe3+、Fe2+的性质。
[科学探究]课本P57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学生实验探究1]⑴Fe3+离子的检验:取3支试管,试管1加入4mlFeCl3溶液,试管2加入4mlFeCl2溶液,试管3加入FeCl3、FeCl2各2ml混合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铁盐和亚铁盐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
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生第一次用化学理论(氧化还原、分类方法)来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和分析,来体会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也为下一章非金属元素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介绍过铁的性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较多了解,知道很多铁的化合物,但缺乏系统性。
进入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是最后一个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有了第二章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自学能力。
但面对陌生物质性质时,缺乏认识角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主要性质,能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Fe3+的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提高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整理并获取结论的能力;(2)通过陌生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掌握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维度来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和转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评估“菠菜能否补铁”,体验综合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2)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运用二维图来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从铁元素在地壳和动植物体内的广泛存在和重要作用引入,顺势让学生写出所知的含铁化合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初步形成物质性质—价态二维图。
结合二维图,让学生大胆预测铁盐、亚铁盐可能的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落实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接下来攻克本节课难点——运用所学评估“菠菜补铁是真的吗”。
在这一复杂综合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学会从化合价角度来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体会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盐及其亚铁盐教案
教案标题:铁盐及其亚铁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铁盐及其亚铁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铁盐及其亚铁盐的常见实验室制备方法。
3. 理解铁盐及其亚铁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案大纲:
一、引入
1. 引发学生对铁盐及其亚铁盐的兴趣,例如展示铁盐的颜色、用途等。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铁盐和亚铁盐有什么区别吗?
二、知识讲解
1. 讲解铁盐及其亚铁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介绍铁盐和亚铁盐的常见性质和反应特点。
3. 解释铁盐和亚铁盐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铁盐的制备和性质观察
a. 准备铁粉和稀硫酸溶液。
b.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颜色变化。
c. 通过滤纸过滤得到铁盐的溶液,观察其颜色和溶解性。
d. 进一步观察铁盐溶液的酸碱性质。
2. 实验二:亚铁盐的制备和性质观察
a. 准备亚铁粉和稀硫酸溶液。
b. 将亚铁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颜色变化。
c. 通过滤纸过滤得到亚铁盐的溶液,观察其颜色和溶解性。
d. 进一步观察亚铁盐溶液的酸碱性质。
四、讨论与总结
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实验观察。
2. 引导学生思考铁盐和亚铁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盐和亚铁盐在水中会发生离解?
五、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应用领域,如水处理、农业、医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铁盐和亚铁盐的环境影响和控制方法。
六、作业
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关于铁盐及其亚铁盐的应用报告。
2. 要求学生列举出铁盐和亚铁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说明其原理和效果。
教案评估:
1. 实验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记录是否准确。
2. 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铁盐及其亚铁盐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3. 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铁盐及其亚铁盐应用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案拓展:
1. 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验,如铁盐和亚铁盐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2. 可以扩展讨论铁盐和亚铁盐的生物学效应和毒性。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铁盐和亚铁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教案指导:
1. 在讲解知识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2.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3.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4. 在评估环节,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