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

合集下载

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蛋白质和胰蛋白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的溶液,此时;三组实验温度应设置为0℃、37℃、100℃,最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还原糖鉴定实验中,没有苹果和梨的时候,可用新鲜甘蔗汁代替C.用酒精洗去浮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与苏丹Ⅳ作用显橘黄色D.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3.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下图所示。

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的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

根据上述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酶a和酶b结构的区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B.油菜含量高的原因是因为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转录阶段C.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T,G-CD.从图形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花甜豌豆间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9:3:3:1C.若杂交后代性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D.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或9:7或1:05.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6.2011年9月25日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在武汉闭幕,中国队获得冠军并取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II 理科综合试题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II 理科综合试题

高三年级期中II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2页。

共3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试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Al-27 Na-23 Cu-64 S-32 Fe-56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图一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二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处于图一中AB段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2倍B.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BC段某一时期C.图二中,乙丙细胞处于图一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D.图二中乙细胞能发生基因重组,分裂后会产生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上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5.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选取叙述,错误的A.细胞膜的提取实验中,宜选用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内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避免了其他膜结构对细胞膜的干扰。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l 35。

5 Na 23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

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

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2.采用一定的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一般不会影响A.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中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的生长3.图一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时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为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种群密度 迁出率迁入率① ② ③ ④ 取决于 A .插入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 .替换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 .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 .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 .世博会期间,上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晶、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 .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淀粉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C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红外光谱法可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 4溶液与Ba(OH )2溶液反应至中性:H ++SO 42-+Ba 2++OH — = BaSO 4↓+H 2OB .NaClO 溶液与FeCl 2溶液混合:Fe 2+ + 2ClO - + 2H 2O = Fe (OH)2↓ + 2HClOC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NH 4+ + OH -= NH 3﹒H2OD.由碳酸镁制取阻燃剂氢氧化镁:MgCO3+2OH—= Mg(OH)2↓+CO32—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 1L 0。

福建省2012届高三质量检查试题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pdf

福建省2012届高三质量检查试题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pdf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拿破伦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树敌太多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
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
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像,讲述拿破仑的相貌及故事,而重要的是在1799年11大月9日(即共和历雾月18日)在资产阶级政客和一些军官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史称"雾月政变".并强调指出拿破仑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二、《拿破仑发典》
拿破仑掌握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了一套法国近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的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这部法典加以评价.营造自由讨论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开放性的结论.
三、滑铁卢的惨败
提问:"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你又是怎么评价拿破仑战争的 "通过讨论,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中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感: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12届高三校模拟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12届高三校模拟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州第三中学2012届高三校模拟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I 127 Mg 24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中,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的结果呈灰绿色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观察记录数据,然后制成坐标曲线C.用卡诺氏液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结果是滤纸上色素带分布由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寻找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2.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C.丙图可以表示肠脂肪酶受pH影响的示意图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兴奋性增强,胰岛B细胞的兴奋性随后增强3.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B.艾滋病能传给下一代,因此这是一种遗传病C.禽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能诱发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释放出抗体D.用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

下列四项趋势中,不正确的是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选项A营养结构简单复杂B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强弱C抵抗力稳定性5.;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甲×丁乙×丙乙×丁↓↓↓错误!错误!错误!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A.甲为BbX A Y B.乙为BbX a Y C.丙为BBX A X A D.丁为bbX A X a6.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

福州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物 理 试 题(3-5模块及其摸底考试)。

第Ⅰ卷(3-5模块共100分)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3592U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19519203802U n x Sr 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B .x 原子核中含有140个核子C .x 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D .该裂变反应前后质量相等2.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氢气上,处于基态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处于激发态,能发射光子。

现测得该氢气发射的光子共有3种,其频率分别为v 1、v 2、v 3,且v 1>v 2>v 3,那么入射光光子的能量E 值是(没普朗克常量为n ( )A .h (v 1+v 2+v 3)B .hv 1C .hv 2D .hv 33.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激发态的氢原子,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子;则这些光子中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是 ( )A .0.85eVB .12.75eVC .0.66eVD .10.2eV4.演示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当弧光灯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在弧光灯与锌扳之间加入一块厚的透明玻璃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不会偏转。

从该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使验电器指针偏转的是光电子B .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是可见光C .厚玻璃板能吸收红外线D .厚玻璃板能吸收紫外线5.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v 0为极限频率。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 .逸出功与v 有关B .E km 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 .v<v 0时,会逸出光电子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6.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a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说明了 ( )A .原子核中存在中子B .原子核中存在中子和质子C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D .原子中在很小区域内存在着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和全部正电荷7.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衰期就是原子核质量减小一半所需的时间B .半衰期就是10个原子核衰变剩下5个原子核所用的时间C .某放射性元素的化合物变为另一种化合物时,其半衰期不会变化D .把放射性元素加压,加热就能减小元素的半衰期8.质量为为m 的小球从某一高度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历时间t 1落到水平地面,以v 1速率与地面碰撞,碰撞后以v 2的速率反弹,碰撞地面所用时间是t 2,哪么小球撞击地面对地面的平均冲力是 ( )A .211mv mv mg t -+B .121mv mv mg t ++ C .122mv mv mg t ++ D .212mv mv mg t -+ 9.一炮艇总质量为M 以速度v 0匀速行驶,从船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v 沿前进方向射出一质量为m 的炮弹,则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 ( )A .0Mv mv M m --B .0mv v M -C .0mv v M m --D .0Mv m10.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福州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满分5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天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救。

1.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液2.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Ca2+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温度变化、氧气浓度、载体数量、光照条件B.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C.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D.载体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变化、氧气浓度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有关的指标,其中甲的变化引起乙、丙的变化,下列四个选项中甲、乙、丙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B.物种丰富度、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能力D.光照强度、五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4.下列哪项比例不符合1:3 ()A.人体细胞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CO2体积比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的数目比C.在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和AaBB杂交后代中出现隐性性状个体数和完全为显性性状个体数之比D.白化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一个孩子患病与正常的概率之比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6.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A12O3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高纯度的硅单质用子制作光导纤维C.铝热反应是炼铁最常用的方法D.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NO27.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

2024学年福州第三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福州第三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福州第三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大城市,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SIM 卡等,便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

用户仅需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APP )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时手机APP 上能实时了解单车的位置,骑行结束关锁后APP 就显示如图所示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单车和手机之间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B .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通讯卫星定位确定的C .由手机APP 上显示骑行距离849米是位移D .由手机APP 上的显示信息,可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 、B 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 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 2沿导槽匀速运动,则拉力F 的大小为( )A .mgB .μmgC .22212v v + D .12212v v +3、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 .122222122()R R E k x x R x R πσ=-++B .222212112()E k x x Rx R πσ=-++ C .122222122()R R E k x x Rx R πσ=+++ D .222212112()E k x x R x R πσ=+++4、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 .0.5 mB .2 mC .10 mD .12.5 m5、如图所示,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 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的半径为r ,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 可被水平抛出时,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为( )A . 12g r π B . g r C . gr D . 12gr π6、甲乙两汽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下列没有用到....
的是( )
A .牛顿第二定律
B .牛顿第三定律
C .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

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其前3s 的v —t 图
象如图所示,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 )
A .24m
B .25m
C .75m
D .96m
3.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则在开始的4s 内物体的 ( )
A .位移为40m ,方向向上
B .位移为200m ,方向向上
C .中程为200m
D .速度改变量为20m/s ,方向向下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在力F=0.5mg 作用下得于静止状态,
此时力F 方向与细绳垂直,则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为( )
A .30︒
B .37︒
C .45︒
D .60︒
5.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 、B 为原长相等,
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21k k ≠)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垫片向
右移动一段距离压缩弹簧后,下列关于判断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力之比F A :F
B =k 1:k 2
B .弹簧的长度之比l A :l B =k 2:k 1
C .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 A :x B =k 2:k 1
D .弹簧的弹性势能之比
E PA :E PB =1:1
6.如图所示,用皮带输送机以速度v 匀速将质量为M 的物块向上传送,两者间始终保持相
对静止皮带输送机倾角为θ;则下列关于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F f 的大小与物块质量M 无关
C .F f 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无关
D .皮带传送的速度越大,F f 越大
7.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
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如图所示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为P 0;若开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为v 0;若开一节动车带4节拖车时,最大速度v ,此时动车受到拖车的拉力是
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00
4,5P v v T v == B .000
34,54P v v T v == C .000
3,4P v v T v == D .00033,44P v v T v =
= 8.如图所示,物体在一个沿斜面的拉力F 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3/a m s =2,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以下法正确的有
( )
A .拉力F 比摩擦力小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 .物体动能的减少等于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
D .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9.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绳悬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2
处有一钉子P ,把小球拉至与悬点成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当细绳碰到钉子瞬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线速度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角速度突然增大为原来的1/2倍
C .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D .绳的拉力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10.一快艇要从岸边某一不确定位置处到达河中离岸边100 m 远的一浮标处,已知快艇在
静水中的速度v x 图象和流水的速度v y 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 )
A .快艇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快艇的运动轨迹为曲线
C .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的时间为25 s .
D .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经过的位移为100 m
11.光滑斜面轨道与光滑的圆轨道相切,如图所示,圆轨道半径为R ,当小球自斜面上h=1.5R
高的a 处无初速滑下进入圆轨道,则小球离开a 点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一定 ( )
A .等于h
B .大于1.5R
C .小于h
D .等于R
12.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
度为g ,其卫星的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v 0,那么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 ’和其卫星的环绕速度v 是
( )
A .018,18'v v g g ==
B .018,36'v v g g ==
C .06,36'v v g g ==
D .06,18'v v g g ==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l2分)
13.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外力F 、物体质量M
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
砝码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 表示
(1)M 与m 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
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 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用天平测出m 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mg a M
=求出 (3)另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 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
外力F 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组同学得到的a-F 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其可能的原因是: 。

A .实验中未平衡摩擦力
B .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过度
C .实验中为满足实验条件M>>m
D .平衡摩擦力时来取下盘和砝码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打出的纸带,如图,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
A 、
B 、
C 、
D 、
E ,测出A 点距起点O 的距离为xo ,点A 、C
间的距离为x 1,点C 、E 间的距离为x 2,交流电的周期为T ,
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
a= 。

(2)完成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
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
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
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写出名称和符号),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F= 。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

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t0=10s时撤去拉力,该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求:(1)物体在两段运动过程的加速度;(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3)物体在整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g取10m/s2)
16.12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最低点静止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现给小球一瞬间水平速度v0,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半径为R1,万有引力恒量为G。

求;(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v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轨道半径为2R 的环月卫星周期为多大?
17.(16分)如图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车长L=8m,高h=0.45m,质量为M=35kg车上左侧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小球质量为m=5kg.开始时,平板车与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0=6 m/s。

某时刻小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4 m/s2,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小车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

求:(1)小车刹车后经多时间长停下;(2)从刹车开始到小球离开小车所用的时间;(3)小球落地点距离小车最右端的水平距离;(4)刹车时,平板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地面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刹车时平板车轮子不滚动,g取10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