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声音信号的获取与处理
声音传播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频率

改进措施及建议
提高测量设备精度
采用更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如高精度计时器、高灵敏度传声器等, 以减小测量误差。
优化实验环境
选择安静的实验环境,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噪音的干扰,如使用隔 音材料、降低背景噪音等。
改进实验方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改进实验方法,如采用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和分析方法等。
频率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分析折线图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加,声音传播速度也相应增加。这是因为高频声波具有更高的能量,能够更快地通过 介质传播。
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
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距离更近,相 互作用力更强,有利于声波的传播。而空气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进行实验测量
首先,发出声音信号并使用接收装置捕捉声音。然后,将捕捉到的声音 信号输入到音频分析仪或频率计中进行分析。音频分析仪或频率计将显 示声音的频率信息,记录该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测量步骤的结果,包括声音传播的时间、声源与接收 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声音的频率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分析至关
声音频率测量
01
准备实验器材测量声音频率需要备的实验器材包括音频分析仪或频率计、声源(如
音叉或扬声器)以及用于接收声音的装置(如麦克风或声音传感器)。
02 03
设置实验环境
同样选择一个安静且无障碍物的室内环境进行实验,以减少外界因素对 声音传播的影响。将声源和接收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准确捕捉 声音信号。
重要。
数据处理
声音处理部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声音处理技术是现代通信、媒体、教育等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声音处理,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降噪、压缩、合成等操作,以达到提高声音质量、方便传输、满足特定需求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声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声音处理技术,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如增强、降噪、压缩等。
3. 能够运用声音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内容1. 声音增强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噪声干扰严重的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增强效果。
2. 声音降噪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包含噪声的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降噪效果。
3. 声音压缩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压缩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增强实验结果:通过声音增强处理,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得到了有效抑制,声音质量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增强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幅度,使原本淹没在噪声中的声音信号得到突出。
在本实验中,使用声音处理软件的增强功能,可以有效提高音频信号的质量。
2. 声音降噪实验结果:通过声音降噪处理,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得到了有效抑制,语音清晰度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降噪技术主要是通过识别并去除音频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从而提高语音的清晰度。
在本实验中,使用声音处理软件的降噪功能,可以有效去除音频信号中的噪声。
3. 声音压缩实验结果:通过声音压缩处理,音频信号的存储空间得到了减小,传输效率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压缩技术主要是通过降低音频信号的采样率、量化精度等参数,从而减小音频信号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声音采集原理

声音采集原理
声音采集是指获取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声音采集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步骤:声音传感和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声音传感是指使用麦克风等设备将声音的机械能量转化为电能信号。
麦克风包含一个薄膜和一个线圈,当声音波传播到薄膜上时,薄膜的振动会导致线圈与磁场之间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模拟电信号。
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是指使用模数转换器(ADC)将模
拟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ADC首先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
采样,即定期测量模拟信号的电压,并将其转化为离散值。
然后,ADC对这些离散值进行量化,即将其映射到离散的数值
范围内。
最后,ADC使用编码器将量化后的数值转化为二进
制数字信号。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声音采集系统将声音信号从模拟领域转换为数字领域。
数字化的声音信号可以进一步处理、存储和传输,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各种音频应用,如语音识别、音频编解码等。
信号资源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信号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信号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3. 分析不同信号资源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 提高信号处理和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背景信号资源在通信、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信号资源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信号资源的基本特性,掌握信号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 信号采集(1)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等。
(2)实验步骤: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基本信号。
2)将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
3)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确保采集到的信号准确无误。
2. 信号处理(1)实验设备:MATLAB软件、计算机等。
(2)实验步骤:1)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包括信号的时域波形、平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等。
2)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包括信号的频谱、功率谱、自功率谱等。
3)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等。
4)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和小波变换等。
3. 信号分析(1)实验设备:MATLAB软件、计算机等。
(2)实验步骤:1)分析不同类型信号的特点,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2)分析信号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通信、遥感、生物医学等。
3)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信号资源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时域分析(1)正弦波信号:具有稳定的频率和幅度,适用于通信、测量等领域。
(2)方波信号:具有周期性的脉冲特性,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等领域。
(3)三角波信号:具有平滑的过渡特性,适用于模拟信号处理、音频信号处理等领域。
2. 频域分析(1)正弦波信号:频谱只有一个频率成分,适用于通信、测量等领域。
(2)方波信号:频谱包含多个频率成分,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等领域。
(3)三角波信号:频谱包含多个频率成分,适用于模拟信号处理、音频信号处理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之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PPT课件( 75张)

常用音频采样率:8kHz、11.025kHz、16kHz、22.05kHz、44.1kHz 及 48kHz
2.2.2 数字音频获取
● 量化
量化概念
通过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函数 x(nT) 是连续的,为把 x(nT) 存入计 算机,就必须将采样值离散化,即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 x(nT)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 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 主要知识点
2.1声音概述 2.2数字化音频 2.3音乐合成与 MIDI 2.4音频卡 2.5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2.1.1 声音定义 ● 声音概念 ● 声音特性
2.1.2 声音基本特点 ● 声音传播 ● 声音频率 ● 声音传播方向 ● 声音三要素 ● 声音连续、相关及
实时性 声音具有实时性。对处理声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要求
2.2 数字化音频
转换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音频数字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采样、量化、编码
模 拟 信 号 的 数 字 化 过 程
100101100011101
音频信号处理过程流程
音
频采
开信 样
始
号 频
频 率
率
采 样
量 化
保 存 为 声 音 文 件
周期
用声音录制软件记录的英文单词“Hello”的语音 实际波形
2.1.2 声音特点
●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是依靠介质 ( 比如:空气、液体、固体 ) 的振动进行传播的 声源是一个振荡源,它使周围介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播 人耳感觉到这种传播过来的振动,反映到大脑,就意味听到声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和衰减速率都是不一样的
数字信号音频采样+频谱混叠

音乐采样实验姓名:罗金桃学号:20104836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实验背景:声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在工程应用中是经常需要解决的题,如何实时采集声音信号并对其分析处理,找出声音信号的特征在科学研究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采样定理是信号处理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通过采样定理,可以确定对原始信号的采样频率及采样周期,确保在对已采样信号进行恢复时不失真,又不浪费频带。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采样定理进行初步验证,体会频谱混叠现象,并大致确定音频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
实验内容:本实验通过MATLAB软件,完成以下三项任务1、用fs=44100HZ采集一段音乐2、改变采样频率,用fs=5512HZ采集一段音乐,体会混叠现象3、录制一段自己的声音,试验当fs=?时,发生混叠实验内容如下:一、用44100HZ的频率对音乐进行采样,用如下程序对该音乐进行频率为44100HZ的采样:clc;[y,fs,nbits]=wavread('ww.wav'); %采样频率44100HZNFFT=2^nextpow2(length(y));fy=fft(y,NFFT)/length(y); %fft变换,p=2*abs(fy(1:NFFT)); %abs取幅度b=fs/2*linspace(0,1,NFFT); %b定义一个数组,作为图像的横坐标plot(b,p);sound(y,44100);图1,采样前二、用5512HZ的频率对音乐进行采样用实验一的程序对同一段音乐进行采样,将采样频率改为5512HZ,采样程序如下:clc;[y,fs,nbits]=wavread('ww.wav');y=y(1:1000000);y1=y(1:8:end);figure;NFFT=2^nextpow2(length(y1));fy=fft(y1,NFFT)/length(y1); %fft变换,p=2*abs(fy(1:NFFT)); %abs取幅度b=5512/2*linspace(0,1,NFFT); %b定义一个数组,作为图像的横坐标plot(b,p);wavwrite(y1,5512,'ww_0.wav');sound(y1,5512);图2,5512HZ采样播放音乐,与原始音乐相比,用5512HZ频率采样后的信号高频处有较多的杂音。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音频信号处理

图1 任务一程序流程图1、音频信号采集道,只取第一个声道进行处理,接着使用sound函数以fs频率进行音频回放。
2、音频信号频域分析以采样间隔T划分时域并绘制出signal信号的时域波形;调用fft函数,对signal 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用abs函数取傅里叶变换后结果的幅值进行幅频分析,绘制出频谱图。
在绘制频谱图时由于考虑到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只取序列的前半部分进行观察分析。
3、音频信号分解为了实现音频信号的分解及合成,先对原信号的频谱图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原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三个主要频率上,于是考虑用这三频率的正弦信号合成原信号。
为了求得这三个频率,先调用findpeaks函数找到频谱图上的各个局部极大值peak及其对应的位置locs,然后用sort对峰值点进行排序,找到最大的三个值,接着用find 函数找到这三个最大值在locs中的位置,也就知道了对应的频率。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最小的峰值频率并不是在sort排序后的第三位而是在第四位,需要有一个调整;确定了主要谱线后,使用text函数进行峰值标注;4、音频信号合成接着将这三个谱线还原回时域正弦信号,幅度的比例等于对应频率上的幅度比例然后然后叠加,得到合成后的信号,绘制出时域波形,与原信号波形进行比较,接着对两个正弦信号进行fft,绘制出他们的频谱,然后对合成的信号进行fft,做出频谱图和原信号的频谱图进行比较.5、音频信号回放用sound函数进行原信号和合成信号的回放,比较差异。
实验内容二:任意音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及数字滤波器设计通过对任务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建立出任务二程序框图如下,之后将对编程思想及思路进行介绍:图2任务二程序流程图1、音频信号采样自己录音频并另存为”ding.wav”后,先用audioread函数读取音频信号得到采样序列signal及对应采样频率fs,由于获取的音频信号是双声道,只取第一个声道进行处理。
2、时域采样使用audioread函数得到的采样序列signal及采样频率fs为过采样状态,此时我们对signal再进行等间隔采样,达到减少采样点数和降低采样频率的效果,进而实现合理采样状态signal2、fs2和欠采样状态signal1、fs1;使用sound函数分别对这两种采样状态进行回放。
八年级上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获取与编辑

目录重要提醒《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课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以为信息活动为主线,从实际应用出发,(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2)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3)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4)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第一单元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获取与编辑学习目标(1)掌握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获取方法与途径。
(2)了解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存储格式,学会播放和转换音频、视频文件。
学会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编辑。
音频和视频信息是信息技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信息交流、生活娱乐及多媒体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在计算机中,可以播放和应用本机中的音频、视频文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外部的音、视频内容,并将其加到计算机中,实现音频、视频的数字化,方便我们的编辑、创作、应用。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音频、视频信息的获取与编辑,并利用这些技术创作音频、视频作品。
本单元知识框架第一课:音频信息的获取(2个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和CD光盘获取音频信息。
(2)自己动手录制音频信息。
(3)音频格式的转换。
(4)初步掌握播放音频文件的常用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实验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01学号:2009100979学生姓名:吕阳指导老师:李海峰2012 4月11日实验一声音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一.实验名称:声音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二、实验任务:了解音频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了解音频数据的特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声音编辑工具进行音频数据的录制、编辑和播放。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需要的硬件(计算机、声卡、话筒、音箱或耳机)和软件:(声音播放软件:风雷影音、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2、准备一段语音文件:朗读了徐志摩的诗,并从网络上下载了雨中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
3、语音的录制:打开Windows操作系统的录音机工具,单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
4、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对语音进行降低噪声处理的方法:首先,导入要处理的波形文件,在单轨编辑区内,点击波形水平放大按钮将波形水平放大,找出一段适合用来作噪声的采样波形,选中采样波形,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运用【复制为新的】命令,将采样波形抽离出来。
然后打开【效果】|【噪声消除】|【降噪器】,点按噪声采样按钮,单击关闭完成噪声的采样。
最后,重新在单轨编辑区选中全部波形,打开【效果】|【噪声消除】|【降噪器】,单击确定,即完成降噪处理。
4、添加混响:打开【效果】|【常用效果器】|【混响】,调节混响长度、起始缓冲、高频吸收时间、干湿声比例等值,反复调节试听,达到最佳效果为止。
5、淡入淡出处理:选取背景音乐波形的开头一部分或结束的一段,执行【效果】|【波形振幅】|【渐变】,打开波形振幅对话框,选中淡入/出选项卡,设置好初始音量值和结束音量值,点击确定完成淡入淡出处理。
6、混音:在单轨模式下分别对语音和背景音乐文件进行单声道处理,即选中一个声道(左或右声道)的波形,使用剪切命令删除。
然后在多轨模式下,使用【编辑】|【混缩到空音轨】|【全部文件】,试听新音轨上的声音效果,满意后再切换到单轨模式下保存。
7、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导入该语音素材,使用“另存为”命令分别以A/mu-Law Wave、Microsoft ADPCM、MP3格式进行保存。
四、实验结果:将处理好的语音和背景音乐分别以左、右声到进行混合,最后以MP3格式进行保存。
五.结果分析:MP3:是利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file,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
而且还非常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
A/mu-Law Wave: WAV:无损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
“*.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Microsoft ADPCM是对每个8bit的sample,用4bit来表示,也就是数据量压缩了一半。
adpcm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比如电话。
现在音频的应用很少,毕竟有更有效的压缩算法六.实验心得:通过对Cool Edit音频编辑软件的研究,我了解了音乐制作的过程,cool edit 的功能之强大,可以对声音加载各种效果,使声音变得更好听,可以消除杂音,使声音的音质变得更好。
也可以为声音加载各种效果,比如回声之类的。
我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制作出很好听的声音。
实验二静态图像的处理及GIF动画制作一.实验名称:静态图像的处理及gif动画制作二、实验任务: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概念及特效处理方法,理解和掌握帧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实现简单的动画创意设计。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实验的硬件(计算机)软件(Photoshop CS4)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为主题,创作一个课件的封面动画。
具体要求如下:2.自选一张图像,作为主要前景对象,保存为abc.psd,前景是白色。
3.字体的设置: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在文件窗口中输入大小为65,字体为方正粗倩简体文字,在图层控制面板中的文字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栅格化文字”命令,将文字层为图像图层。
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不透明度设置为100,距离为0,扩展为19,大小为13,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内阴影”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不透明度设置为50,距离为21,大小为25,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斜面和浮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大小设置为17,高度为70,将光泽等高线设置为环形,将高光模式的不透明度设置为100,将暗调模式选项设置为颜色加深,透明度设置为26,其他默认。
4.图片的下雪设置:启动Photoshop CS2中文版,选择菜单命令【文件】→【打开】(或双击Photoshop CS2窗口没有内容的灰色区域,或使用快捷键Ctrl+O),在【打开】对话框中找到刚刚保存的图片文件并将其选中,然后单击【打开】按钮。
复制图层确认现在【图层】调板中选中的是【调整色阶】图层。
选择菜单命令【图像】→【调整】→【色阶】(或按快捷键Ctrl+L),打开【色阶】对话框,拖动黑色与白色的三角滑块调整输入色阶,或直接输入数值,复制一个【调整色阶】图层,然后添加更多积雪的效果拖动【调整色阶】图层到【图层】调板右下角的【创建新图层】按钮,这时在【图层】调板中出现一个名为【调整色阶副本】的图层。
双击该图层的文字名称,然后输入新的名称【查找边缘】。
确认现在【图层】调板中选中的是【查找边缘】图层。
选择菜单命令【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对【查找边缘】图层进行操作:选择菜单命令【图像】→【调整】→【反相】,得到如图8所示效果。
然后在图层】调板中单击左上角的【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下拉箭头,从列表选择【变亮】,然后在【不透明度】文本框中输入49,产生了积雪效果。
首先单击【图层】调板右下角的【创建新图层】按钮,在【查找边缘】图层上方新建一个图层,双击图层名称,并输入“雪花”。
然后单击工具箱下方的【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图标(或按快捷键D,在按之前将输入法切换为英文),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默认的黑色与白色,确认现在【图层】调板中选中的是【雪花】图层。
选择菜单命令【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在【添加杂色】对话框中将数量设置为300,选择【高斯分布】,并选中复选框【单色】,如图11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选择菜单命令【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这里将【半径】设置为2。
为了使雪花看起来正在下落,接下来应用【动感模糊】滤镜。
选择菜单命令【滤镜】→【模糊】→【动感模糊】,然后在【动感模糊】对话框中将【角度】设置为-79度,【距离】设置为10像素。
5这时生成的新图像系列将作为一个动画的连续画面,要求新图像系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逻辑性。
6.运用Adobe ImageReady软件将上面处理好的图片按一定的顺序、速度连接、成帧动画,最后以.GIF格式保存文件。
四、实验结果输出图片:五.结果分析Gif格式特点•透明性Gif是一种布尔透明类型,既它可以是全透明,也可以是全不透明,但是它并没有半透明(alpha 透明)。
•动画Gif这种格式支持动画。
•无损耗性Gif是一种无损耗的图像格式,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对gif图片做任何操作也不会使得图像质量产生损耗。
•水平扫描Gif是使用了一种叫作LZW的算法进行压缩的,当压缩gif的过程中,像素是由上到下水平压缩的,这也意味着同等条件下,横向的gif图片比竖向的gif图片更加小。
例如500*10的图片比10*500的图片更加小•间隔渐进显示Gif支持可选择性的间隔渐进显示由以上特点看出只有256种颜色的gif图片不适合照片,但它适合对颜色要求不高的图形(比如说图标,图表等),它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我们会在后面中看到png是最优的选择。
Png格式特点•类型Png这种图片格式包括了许多子类,但是在实践中大致可以分为256色的png 和全色的png,你完成可以用256色的png代替gif,用全色的png代替jpeg •透明性Png是完全支持alpha透明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尽管有两个怪异的现象在ie6(下面详细讨论)•动画它不支持动画•无损耗性png是一种无损耗的图像格式,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对png图片做任何操作也不会使得图像质量产生损耗。
这也使得png可以作为jpeg编辑的过渡格式•水平扫描像GIF一样,png也是水平扫描的,这样意味着水平重复颜色比垂直重复颜色的图片更小•间隔渐进显示它支持间隔渐进显示,但是会造成图片大小变得更大Jpeg格式特点•透明性它并不支持透明。
•动画它也不支持动画。
•损耗性除了一些比如说旋转(仅仅是90、180、270度旋转),裁切,从标准类型到先进类型,编辑图片的原数据之外,所有其它操作对jpeg图像的处理都会使得它的质量损失。
所以我们在编辑过程一般用png作为过渡格式。
•隔行渐进显示它支持隔行渐进显示(但是ie浏览器并不支持这个属性,但是ie会在整个图像信息完全到达的时候显示)。
由上可以看出Jpeg是最适web上面的摄影图片和数字照相机中。
六.实验心得:我通过多photoshop的学习和了解,觉得这款软件的功能特别强大,可以对图片经行各种修改,可以设置各种字体,如火焰字和冰块字,可以为图片加载很多的效果,如下雨,下雪,刮风,等。
但是还没有学好,很多功能还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习。
实验三数字化电视节目的编辑一、实验名称:数字化电视节目的编辑二、实验目的:熟悉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功能和特点,学习在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 中初步合成视频及音频信息以及添加字幕和视频转场处理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实验的硬件(计算机)和软件(Premiere 7.0).从网上下载一段视频以及图片,及音乐2将视频和图片导入到Premiere 7.0软件中,对其经行编辑。
在视频中编辑一些文字和特效。
3视频插入音乐背景,并经行效果的设置。
视频输出为avi格式。
四.实验结果:五.结果分析:做这个视频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从百度上下载了一些动物可爱的图片,还下载了一些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电影,以及一些动物被人类杀害的照片,强烈的视觉对比,能够使大家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