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反思【第1篇】《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它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
课文中“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为此,我设计本课时本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组词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讲完课我感受颇深,反思如下:一、激趣导入,已猜谜语的形式进入文中上课前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引出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你发现了什么?之后我总结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而后再让学生来评价,来鼓励学生爱上写字。
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青”字家族的生字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自读儿歌圈出文中带有“青”的生字。
2.出示这些字:“清、情、请、晴、睛”,引导学生认读,后随文进行识记这些字的意思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异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初步识记;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的方法加强巩固。
如:读文中的句子随文识记,联系句子的意思识记,组个词再造个句识记,初步让学生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此时如果我能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游戏巩固检测生字采用挑战过关(认读生字)如:送字宝宝回家、编问答歌,同时本课我先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生字:小、青、蛙、在。
2.能够听说认读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认读新生字:小、青、蛙、在。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提炼主要信息。
2.运用生字认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具准备1.课文《小青蛙》图片或幻灯片。
2.生字卡片:小、青、蛙、在。
3.听力材料:录音机或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小青蛙”这个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生字:介绍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让学生跟读,重复几遍确保学生掌握。
3.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要求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4.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模仿不同角色的语音表达方式进行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5.图画理解: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描述小青蛙在画面中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6.课文讨论: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生字巩固: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认读和拼写练习,巩固学生对“小、青、蛙、在”四个生字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能够理解课文《小青蛙》中的故事情节。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七、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小青蛙》,熟练朗读。
2.复习生字“小、青、蛙、在”,写出拼音和意义。
3.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词语表达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的复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青蛙》是⼀⾸⼉歌形式的字族⽂识字,语⾔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的智慧、激发学⽣的想象。
以下是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识字第3课《⼩青蛙》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第3课《⼩青蛙》原⽂ xiǎo qīng wā ⼩ 青 蛙 hé shuǐ qīng qīng tiān qì qíng 河 ⽔ 清 清 天 ⽓ 晴, xiǎo xiǎo qīng wā dà yǎn jīng ⼩ ⼩ 青 蛙 ⼤ 眼 睛。
bǎo hù hé miáo chī hài chóng 保 护 ⽲ 苗 吃 害 ⾍, zuò le bù shǎo hǎo shì qíng 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
qǐng nǐ ài hù xiǎo qīng wā 请 你 爱 护 ⼩ 青 蛙, hǎo ràng hé miáo bù shēng bìng 好 让 ⽲ 苗 不 ⽣ 病。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识字第3课《⼩青蛙》教案 教学⽬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个⽣字,会写⽥字格⾥的“青、清、⽓、晴、情、请、⽣”等七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新课。
师:同学们,⽼师给⼤家带来了⼀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起学习,它是谁呢?⽼师说,请⼤家动脑筋来猜⼀猜:“⼩⼩游泳家,说话呱呱呱,⼩时没有腿,长⼤没尾巴。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 3 《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小青蛙》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字母和音节知识,现在需要加强识字能力。
《小青蛙》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用来帮助学生认识新的汉字和构建词语。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青蛙》。
2.能认读并书写生字:青、蛙、跳、瓣、腿。
3.能理解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
4.能说出《小青蛙》中出现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认读生字:青、蛙、跳、瓣、腿。
2.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 生字“青”初次认读可能存在困难。
2.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动作词理解需要帮助。
四、教学过程设计1. Warm-up(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入《小青蛙》的主题,让学生对小青蛙有一个初步了解。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出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2. Presentation(15分钟)•逐字逐句教学《小青蛙》课文。
•引导学生读课文,注重正确发音和语调。
•解释生字和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Practice(20分钟)•生字认读练习:听写生字,并在黑板上写出拼音。
•生字书写练习:请学生认真书写生字“青、蛙、跳、瓣、腿”并反复练习。
•利用图片和互动游戏巩固生字记忆。
4. Extension(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青蛙的故事。
•鼓励学生在课后和家长分享学习情况,强化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学生能否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否正确书写并写出生字。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测验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生字书写、词语拼读、对课文的理解等。
•可以进行听写、朗读等形式的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识字和语文学习。
以上为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小青蛙》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识字技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一目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
以下是整理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小青蛙》原文  xiǎo qīng wā 小青蛙héshuǐqīng qīng tiān qìqíng 河水清清天气晴,xiǎo xiǎo qīng wādàyǎn jīng小小青蛙大眼睛。
bǎo hùhémiáo chīhài chóng保护禾苗吃害虫,zuòle bùshǎo hǎo shìqíng做了不少好事情。
qǐng nǐài hùxiǎo qīng wā请你爱护小青蛙,hǎo ràng hémiáo bùshēng bìng好让禾苗不生病。
  【篇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3课《小青蛙》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小青蛙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01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03
02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
04
3. 了解小青蛙的特点,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小青蛙的特 点。
05
06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小 青蛙的特点,增长知识,增加识字量。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 教学内容:本课共有6个生字,分别是“青、清、气、晴、 情、请”。其中,“青”是本课最难写的字,需要重点指导 书写。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小青蛙课 件教学设计反思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 引言 • 教学内容分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实施过程与效果 • 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保护青蛙这一对环境有益 的动物也变得十分重要。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对青蛙的了解和 保护意识,本次教学设计以“小青蛙”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认识青蛙,了解其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应用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例 如,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沟通能力。
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如提问、讨论、反馈等,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 作用。
调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 求,调整教学目标,使教 学目标更加具体、可行和 有针对性。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青蛙》中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判断和推理。
4.能够感知和理解生字词“青蛙”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1.教学生字词“青蛙”的发音和书写。
2.教学生字词“青蛙”在课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PPT2.生字词“青蛙”的卡片或图片3.板书:青蛙4.学生课本和笔四、教学过程开场(5分钟)1.老师播放课文《小青蛙》PPT,并让学生聆听。
导入新知(10分钟)1.让学生看生字词“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它的含义。
2.教师解释“青蛙”一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明白。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青蛙》,并注重发音准确性。
2.再次播放课文PPT,让学生跟读。
拓展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用“青蛙”这个词造句。
2.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小青蛙》,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复习巩固(10分钟)1.老师提问“谁是课文《小青蛙》中的主人公?”2.让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背诵《小青蛙》的课文内容。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青蛙”这个生字词的认知较深,容易接受。
但在课文理解和复述方面,还需多加练习。
下一堂课可增加一些与“青蛙”有关的趣味游戏,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小青蛙》原文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
請你愛護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小青蛙》教案課前準備1、(1)課文相關圖片(2)輔助課件(教師)2、製作本課字卡(學生)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猜謎激趣。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書:小青蛙)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瞭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讀文識字(一)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
要求學生仔細聽,聽准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
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麼辦呢?(查字典、問老師、問同桌、借助拼音)讀完後,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
教師相機正音。
(二)隨文識字。
★學習第一句。
1、指生讀第一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領讀生字。
(2)先引導學生小組內觀察;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最後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3)彙報交流:預設一: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裏面都有青字。
①導學:猜猜它們是什麼意思。
我們把它們放回課文裏讀一讀,再看看圖,好嗎?預設:清,清水的清。
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導學: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誰還能說出帶三點水旁的字。
師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渾水,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小青蛙》原文
xiǎo qīng wā
小青蛙
héshuǐqīng qīng tiān qìqíng
河水清清天氣晴,
xiǎo xiǎo qīng wādàyǎn jīng
小小青蛙大眼睛。
bǎo hùhémiáo chīhài chóng
保護禾苗吃害蟲,
zuòle bùshǎo hǎo shìqíng
做了不少好事情。
qǐng nǐài hùxiǎo qīng wā
請你愛護小青蛙,
hǎo ràng hémiáo bùshēng bìng
好讓禾苗不生病。
【篇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第3課《小青蛙》教案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清、晴、眼”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裏的“青、清、氣、晴、情、請、生”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主識字,正確區分青、清、晴、請、情,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瞭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瞭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將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呢?老師說,請大家動腦筋來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沒有腿,長大沒尾巴。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小青蛙。
師:下麵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吧!(教師板書:《小青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你聽到的青蛙是什麼樣的?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
(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護、害、事、情、請、讓、病”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範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1、初讀課文。
師:全班齊讀課文,課文有幾句話?文章的主人公是誰?
生:文章有3句話,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讀課文,解析文章主旨。
師:讀第一句話,你知道小青蛙是什麼樣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師:誰還能補充一下生活中瞭解到的青蛙的樣子?
生:身穿綠衣裳,白肚皮,四條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師:讀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麼?
生:小青蛙吃害蟲,保護禾苗,是益蟲。
師:你還知道哪些益蟲?
生:貓頭鷹、蜻蜓、啄木鳥、壁虎……
師:讀文章第三句,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青蛙?
生:我們應該保護小青蛙。
3、課文小結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棒,青蛙是益蟲,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也就是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五、課堂練習。
正確區分下列字,並組詞。
青()晴()請()
清()情()睛()
六、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學會了什麼?
板書設計:
3小青蛙
大眼睛、四條腿
小青蛙
吃害蟲—益蟲
【篇三】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第3課《小青蛙》教學反思《小青蛙》是一篇特別有童真童趣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
所以,在教學前,我預設孩子們應該是很感興趣的。
課上的效果基本上還是滿意的。
只是我發覺,大了一歲的孩子們和去年不一樣了。
去年對他們而言新奇有趣的顯然已經不能刺激到他們了,創設情境更需要技巧了。
而圖片、影片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十足的。
與此同時,這學期我更關注自學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的體現之一就是,注重預習作業的回饋。
預習作業不僅要完成、要檢查,在課堂上,我也會抽出來時間和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彙報預習的結果,錯的及時糾正,對的及時表揚,正面強化。
期望在持之以恆
的努力下,孩子們的自學能力能夠有顯著的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能夠被調動起來。
在寫字教學上,本學期的生字突飛猛進到一課七個生字,很擔心孩子們接受起來會吃力。
所以我在講生字時採取了慢工出細活的做法。
我講一個,學生書空一個,待他們描紅書寫時,我會大致把孩子們的書寫過一遍,做到及時糾錯,及時表揚。
從這幾次的作業來看,書寫的品質比上學期有所提高。
平穩渡過了過渡期後,我想,生字教學可以僅做有重點的突破,對於簡單的生字,給孩子動腦動手,自己發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