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计算机基础部分复习提纲及题库
2020年山东春季高考计算机专业一模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考纲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系统组成和分类。
第一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知识脉络梳理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臵、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例如大容量磁盘、光盘阵列、打印机等),软件资源(例如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和数据资源(例如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等)。
对于用户来说,在访问网络共享资源时,可不必考虑这些资源所在的物理位臵。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1.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计算机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多为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允许每一个操作者通过只含显示器和键盘的哑终端来使用主机。
后来,为了支持远程用户和提高主机的使用效率,哑终端发展成脱机终端,脱机终端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在它本身完成对用户下达的任务之后以批处理的方式与主机通信。
2.远程终端计算机系统是在分时计算机系统基础上,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和PSTN(公用电话网)向地理上分散的许多远程终端用户提供共享资源服务的系统。
3.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的ARPA NET投人运行,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这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
4.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时期局域网系统的典型结构是在共享通信平台上的共享文件服务器结构,即为所有联网微机设臵一台专用的可共享的网络文件服务器。
这种基于文件服务器的网络对网内计算机进行了分工:微机面向用户,服务器专用于提供共享文件资源。
所以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6.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春季高考计算机word试题及答案

春季高考计算机word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所有“计算机”替换为“电脑”,应使用以下哪个功能?A. 复制B. 粘贴C. 查找D. 替换答案:D2. 在Word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段落格式设置的内容?A. 缩进B. 对齐方式C. 行间距D. 插入图片答案:D3.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斜体,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工具?A. 粗体B. 斜体C. 下划线D. 删除线答案:B4. 在Word中,插入页码的功能位于哪个选项卡下?A. 插入C. 引用D. 视图答案:A5.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表格行高调整为1厘米,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功能?A. 表格属性B. 表格样式C. 行高D. 列宽答案:C6.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红色,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工具?A. 字体颜色B. 背景颜色C. 字体大小D. 字体样式答案:A7.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加粗,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工具?A. 粗体B. 斜体C. 下划线D. 删除线答案:A8.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下划线,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工具?B. 斜体C. 下划线D. 删除线答案:C9.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双倍行距,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功能?A. 行间距B. 字体大小C. 段落间距D. 行宽答案:A10. 在Word中,要将文档中的文本设置为居中对齐,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工具?A. 左对齐B. 居中C. 右对齐D. 两端对齐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Word中,以下哪些操作可以插入图片?A. 通过“插入”选项卡B. 通过“布局”选项卡C. 通过“引用”选项卡D. 通过“视图”选项卡答案:A2. 在Word中,以下哪些操作可以调整段落格式?A. 调整缩进B. 调整对齐方式C. 调整行间距D. 调整字体大小答案:A B C3. 在Word中,以下哪些工具可以用于设置文本格式?A. 字体颜色B. 背景颜色C. 字体大小D. 字体样式答案:A C D4. 在Word中,以下哪些功能可以用于文档的排版?A. 插入页码B. 插入表格C. 插入图片D. 插入目录答案:A B C D5. 在Word中,以下哪些操作可以用于文档的编辑?A. 复制和粘贴B. 查找和替换C. 插入超链接D. 插入页眉和页脚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Word中,可以通过“插入”选项卡插入页码。
春季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春季计算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操作系统属于开源系统?A. WindowsB. Mac OSC. LinuxD. iOS答案:C. Linux2.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是指什么?A. 超文本传输协议B. 超级高速传输C. 超级硬件处理器D. 超级主机服务器答案:A. 超文本传输协议3. 下列哪个不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A. JavaB. HTMLC. PythonD. C++答案:B. HTML4. 在Excel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求和运算的公式是什么?A. SUMB. AVGC. MAXD. MIN答案:A. SUM5. 在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中,1 KB等于多少字节?A. 1000 字节B. 1024 字节C. 1048 字节D. 1050 字节答案:B. 1024 字节二、判断题1. 二进制是一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方式。
答案:正确2. HTML是一种编程语言。
3. Windows操作系统是开源系统。
答案:错误4. CPU是计算机的主要核心部件。
答案:正确5. SQL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编程语言。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______管理程序。
答案:核心2. 二进制数系统中,用来表示1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答案:位3. OOP是面向______的编程范式。
答案:对象4. URL是统一资源______的缩写。
答案:定位器5.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采用______进制表示。
四、简答题1.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管理程序,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包括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2. 什么是算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有序步骤,它描述了如何将输入转换成输出。
例如,冒泡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它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来实现将一组数据按照升序排列。
春季高考第1章基础考试题

第一章计算机测试题(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A、1948年B、1946年C、1966年D、1968年(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A、CPU和内存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主机和外部设备D、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辅助存储器(3)与十进制数254等值的二进制数是()A、11111110B、11101111C、11111011D、11101110(4)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A、八进制数36B、十进制数32C、十六进制数22D、二进制数10101100 (5)十六进制数1AB对应的十进制数是()A、112B、427C、564D、273(6)某汉字的国标码是5650H,它的机内码是()A、D6D0HB、E5E0HC、E5D0HD、D5E0H(7)主要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属于( )。
A、第一代 B 、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8)液晶显示器简称为( )。
A、CRTB、VGAC、LCDD、TFT(9)当软盘被写保护后,它( )。
A、不能读写B、只能写C、只能读D、可读也可写(10)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
A、主板B、CPUC、内存储器D、I/O设备(11)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C、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12)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是( )。
A 、1、44MB B 、1、44KBC 、1、2MB D、1、2KB(13)动态RAM的特点是( ) 。
A、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存储单元内容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C、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刷新D、每次读出后需要刷新(14)操作系统是一种( ) 。
2024山东春季高考计算机专业考试大纲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计算机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山东省春季高考计算机专业考试是面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综合素质。
二、考试科目与形式1.科目:春季高考计算机专业考试科目包括专业知识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专业知识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形式:专业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技能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形式。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1.专业知识考试:(1)计算机基础: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2)编程语言:测试学生对编程语言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C++、Java 等语言的语法、程序设计和算法等。
(3)数据库系统:测试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掌握程度,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设计和SQL语言等。
(4)数据结构和算法:测试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掌握程度,包括常见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和算法分析等。
2.技能考试:(1)编程实践:要求学生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测试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数据库操作: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数据库系统,测试学生对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实践能力。
(3)计算机系统操作和维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安全与维护等。
四、考试时间与分值分配1.专业知识考试:150分钟,满分100分。
2.技能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五、考试标准与难度水平本考试标准参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制定,难度水平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水平。
提前备考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速览

提前备考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速览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备考计算机基础试题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提前备考,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答题能力,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速览,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1. 什么是冯·诺伊曼体系结构?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一种基于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原理,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和运算器。
2. 解释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包括控制器和算数逻辑单元)、存储器和外部设备。
3. 解释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特点。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特点包括存储程序和数据共享、指令流水线技术、微程序控制等。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1. 什么是栈和队列?栈是一种先进后出(FILO)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插入和删除数据;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在一端插入,在另一端删除数据。
2. 解释线性表和链表的区别。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有限个数据元素的有序序列,可以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实现;链表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结构,数据元素通过指针相连,可以分为单链表、双链表等形式。
3. 解释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哪些。
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管理和维护大量有组织数据的系统。
2. 解释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关系数据库采用二维表结构存储数据,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进行操作;非关系数据库以键值对、文档、图形等形式组织数据。
3. 解释SQL语句的作用。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交互式查询和处理语言,用于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四、操作系统原理1. 什么是进程和线程?进程是程序在执行时的一个实例,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春季高考复习提纲及题库5

春季高考复习提纲及题库第五部分中文PowerPoint 20031.了解PowerPoint 2003的功能、特点和操作界面。
2. 掌握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术语:演示文稿、幻灯片、对象、占位符、幻灯片版式、母版。
3. 掌握用PowerPoint 2003制作常用报告和演示文稿的方法。
4. 掌握PowerPoint 2003各种视图下的基本操作。
5. 掌握应用设计模板的方法。
6. 掌握插入、编辑对象和超级链接的方法。
7. 掌握设置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8. 了解演示文稿的打印设置方法。
第五章细化(请务必掌握)1.了解PowerPoint 2003的功能、特点和操作界面。
(1)演示文稿包括()()()()四部分。
(2)演示文稿文件的扩展名是(),模板的扩展名是()。
(3)演示文稿自动播放需要保存类型为()。
2. 掌握PPt 2003的基本术语:演示文稿、幻灯片、对象、占位符、幻灯片版式、母版。
(1)一个演示文稿包含()张幻灯片。
(2)演示文稿包括()()()()四种视图以及()()()三种窗格。
(3)幻灯片窗格中为各种操作对象预留的虚线框成为()。
(4)母版包括()()()三种。
它的作用是()(5)调整幻灯片操作对象的布局方法是选择()。
3. 掌握用PowerPoint 2003制作常用报告和演示文稿的方法。
(1)创建演示文稿的四种方法是()()()()。
(2)确定主题,迅速完成演示文稿选择的创建方法是()。
(3)根据提示文字按照系统提供的背景、格式设计演示文稿创建方法()。
(4)设计具有自我风格的幻灯片,创建方法是()。
4. 掌握PowerPoint 2003各种视图下的基本操作。
(1)用户可以方便添加、删除、复制、移动幻灯片,并且以缩览图形式显示的视图方式是()(2)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11个命令分别是()()()()()()()()()()()。
(3)设置整张幻灯片的动画效果选择()。
2013春季高考计算机复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英文字母“B”的ASCII码,用十进制数表示为66,则字母“b”的ASCII码是十进制表示是982.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_ 硬件,软件 _3.存储容量一般用KB、MB、_ GB _和TB四种单位表示4.某显示器的分辨率为640×480,表示该显示器在水平方向能显示640 _个点,在垂直方向能显示480 _个点5.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最基本的硬件是_ CPU _6.音频数据数字化的过程主要包括_ _7.决定音频数字化质量的是_ 参数采样频率、采样数位/采样精度8.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_ CAI _9.CAD的中文含义是_ 计算机辅助设计 _10.就应用领域而言,用计算机进行的资料检索工作属于_ 过程控制 _11.E 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它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12.计算机的主要特是:运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能连续的,自动的运行程序13.首先提出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程序存储的概念的科学家是_ 冯·诺依曼14.数字“5”的ASCII码,用十六进制数表示的是_ _15.在24×24点阵字库中,每个汉字的字模信息需用_ 72 _个字节存储16.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西文字符编码是_ ACSII码 _17.标准ASCII码字符集采用的二进制编码的长度是_ 128 _位18.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CPU,它主要由_ 运算器和控制器 _组成19.磁盘的磁道是同心圆,而CD-ROM光盘上记录信息的光道是_ 螺旋线 _ 20.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由_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_五部分组成21.软盘的第_ 0 _磁道一旦损坏,该磁盘就不能使用了22.微型计算机的“只读存储器”英文缩写ROM _表示23.“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_ CPU _24.在计算机中,“二进制位”的英文名字是_ Binary _25.在计算机中,“字节”的英文名字是_ byte _26.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_ 汇编语言 _、高级语言3大类27.用_ 机械语言 _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28.显示器和打印机是计算机常用的_ 输出设备 _29.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一种_ 系统 _软件30.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鼠标器有光电式、光电机械式和_ 机械式 _3类31.256KB_ 256*1024 _字节32.科学计算程序、字表处理软件、工资管理程序、人事管理程序、财务管理程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辅助教学等软件都是_ 计算机应用领域33.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_ 应用软件 _两大部分组成34.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是以_ MIPS _为单位35.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和_ 主频 _36.用屏幕水平方向上显示的点数乘以垂直方向上显示的点数来表示显示器清晰度的指标,通常称为_ 分辨率 _37.按照打印机的打印原理,可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高考复习提纲及题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2.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进行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3.了解字符的ASCII码及汉字编码。
4.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特点,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基本配置.
5.掌握数据存储基本单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字长、内存容量、时钟频率等)。
6.掌握微机常用存储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移动存储器等)和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7.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方法。
8.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分类及六要素。
第一章细化(请务必掌握)
(一)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年,名字是()。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按照()划分,分为( )代,分别是( )()( )()。
(3)目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4)微型计算机产生于( )年,其产生的标志是( )和(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 ),中文名称是()或( )。
(5)计算机发展趋势是( )()( )()。
(6)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7)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是()()()()()().
(8)CAM()CAD()
CAT()CAI()。
(9)运算器负责( )和( )。
(10)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数据库属于()领域。
(11)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语言是(),另外还涉及两种语言是()()。
(1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是()( )。
(二)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进行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1)进制包括二进制用字母()表示,八进制用字母()表示十进制用字母( )表示十六进制用字母()表示。
(2)二进制由0、1两个数字构成,八进制由0—7八个数字构成,十进制由0—9十个数字构成,十六进制由0—9,A-F十个数字,六个大写字母构成。
(3)下面是考试中出现的十种会出现的进制转换方法,请务必搞清楚,尤其是2→10,8→10,16→10的转换方法务必要会算。
详见笔记上12道题。
(三)了解字符的ASCII码及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普遍的西文编码是()其中文名称是(),国际上通用的是()位码,可以表示( )种字符,其中数字0的十进
制ASCII值为(),小写字母“a”的十进制ASCII值为()大写字
母的“A”的十进制ASCII值为()。
(2)汉字编码包括()()()( )其中,输出码又称()( )()。
(3)区位码包括()和( ).
(4)10个32*32位的点阵需要()字节的空间存储。
(5)ASCII值大小排序: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6)已知小写字母“c”的ASCII值为99,那么大写字母“C”的ASCII值是()。
(四)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特点,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
基本配置。
(详见1-1表)
(五)掌握数据存储基本单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
技术指标(字长、内存容量、时钟频率等)。
(1)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用单词( )表示.
(2)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用单词()表示.
(3)计算机内存编址的单位是()。
(4)衡量计算机精度和运算速度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
(5)描述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是()。
(6)描述计算机一次处理数据能力的指标是()。
(7)计算机主频的单位是(),也称为CPU的( ).
(8)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包括B、KB、MB、GB、TB,其中相邻的两位之间后者是前者的( )倍.
(9)计算机主要的五个性能指标是( )()()( )()。
(10)256MB=( )B
(11)总线结构包括()()()。
(12)CACHE的意思是(),它是平衡()和()之间速度上的差异而存在的。
(13)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两个周期分别是()( ).指令包括()()。
(14)有序的指令集称为()。
(15)音频数字化的过程包括( )()()三个过程。
(16)裸机不包括().
(六)掌握微机常用存储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移动存储器等)和输入/输出设备(键盘、
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1)常见的外存包括()( )().
(2)常见的输入设备()()( ).
(3)常见的输出设备( )()()。
(4)打印机包括()()()其中( )属于击打式打印机,()效果最好。
(5)常见的显示器包括( )()对应的英文简称分别是()()。
显示器与()和主机相连。
(6)MODEM的中文意思是()。
(7)串行接口COM常连接( )()()等设备。
并行接口LPT常连接()。
(8)和显示器相关的三个参数是( )( )().
(9)VGA是()参数.
(10)CRT( )LCD()MODEM()
(11)PRINTSCREEN()
(12)ALT+PRINTSCREEN()
(七)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方法.
(1)计算机病毒的五个特征是()()()()()。
(2)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
(3)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和()
(4)计算机杀毒软件()于病毒的出现。
(八)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分类及六要素。
(1)多媒体五大类分别是()( )()()()举例分别是()()()()()。
(2)多媒体六要素是( )()( )()( )( )。
(3)MPC是()。
(4)UPS的中文意思( )。
(5)多媒体硬件计算机必备的两个设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