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设计中的节能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浅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3质 量 控 制


1 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9一
兰 :垒 』 C iaNe e h oo isa d Po u  ̄ hn w T c n lge n rd c
建 筑 技 术
建筑结构设 计安全度分析
田 嵘
( 东城建项 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东 茂名 55 0 ) 广 广 2 0 0
设计 安全 度 的措 施 。
关键 词 : 筑结构 , 构设 计 建 结 中 图分 类号 : U 6 . [ 7 16 T 】 1建 筑结 构设 计 中 的安全 度 问题
文 献标 识码 : A
出现 的各 种作 用 , 且在 偶 发事 件 中 , 能保 持 可靠 性 , 这些 性 能的度 量 , 仍 对 即结 构在 规定 的 必 须的 整体 稳定性 ,即建 筑结 构 需具 有 的安 时 间内 , 规定 的条 件下 , 1 . 筑结 构设 计 安全 度 的涵义 1建 在 完成 预 定功 能 的概 从事 建筑 结构 设 计 的基 本 目的 ,是在 一 全性 。 率 , 为结 构 的可靠 度 ( 称安全 度 ) 称 或 。 定 的经济 条件 下 , 赋予 结 构 以适 当 的安全 度 , 11 在 正常 使用 时 具有 良好 工 作性 能 , .2 . 1 . 筑结 构设计 方法 2建 使结 构在 预定 的使 用 期 限 内 ,能 满 足所 预期 即建筑 结构 需具 有适 用性 。 自2 0世 纪 5 年 代 以来 ,我 国建 筑结 构 0 的各 种功 能要 求 , 一般 来 说 , 筑 结构 必 须满 建 1 . 在 正常维 护下 具有 足够 的耐 久性 的设 计方 法 , .3 1 经历 了容许 应力 设计 法 、 破损 阶 足 的功能 要求 是 : 上述 安全 性 、 适用 性 和耐 久性 , 建筑 结 段设 计法 、极 限状态 设计 法和 概率 极 限状 态 是 11 . 1能 承 受 在 正 常施 工 和 使 用 时 可 能 构 可靠 ( 安全 ) 否 的标 志 , 称 为结 构 的 设 计 法 的重大变 化 。 结构 设计标 准 中 , 全 . 或 与 总 在 安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与环保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与环保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与环保理念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

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们纷纷开展了各种与节能和环保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节能与环保理念的实践,并探讨它对于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

一、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目前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省能源费用。

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建筑外立面的隔热、能源装备的合理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首先,建筑外立面的隔热是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建筑外立面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考虑采用合适的隔热材料,如外保温系统、中空玻璃、太阳能反射涂料等,以减少传热和损失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其次,能源装备的合理设计也是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建筑设备时,应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如智能控制系統、新型壓縮機等,以此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最后,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可以使基于时间和场地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亦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隔热性和散热性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环保建筑环保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在不节约建筑用途的前提下,保护环境和自然的资源。

环保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建筑材料的环保性。

环保材料是指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的材料,例如竹木、红砖等可以回收的建筑材料。

环保建筑设计主要通过选用环保材料来减少建筑的环境负荷。

第二,建筑物的水资源的利用。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环保建筑设计要考虑采用合理的水资源策略。

例如,雨水的回收和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等等。

第三,建筑物的节约能源。

环保建筑的节能理念主要是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此来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同时,透过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情况控制和调节,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

第四,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建筑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形势,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的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在过去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忽视了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研究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和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够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而居住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费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舒适度。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建筑性能,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建筑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节能设计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为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滞后:许多建筑设计师仍停留在传统设计理念上,缺乏对节能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忽视了节能措施的重要性,造成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2. 能源利用率低:当前许多居住建筑在能源利用率方面存在问题,无法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施,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建筑节能设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然而,目前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例如:
1. 节能设计概念的不充分理解:许多人认为节能设计仅关乎使用节能设备和材料,
但实际上,这只是整个节能设计中的一部分。

充分考虑建筑的方位、自然通风、日照和热
量分布是真正的节能设计思路。

2. 节能设计人员不足:由于对节能设计的理解不足及国内节能设计标准不健全,本
金数量和技能水平都称为制约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可能是成功的关键。

3. 设计中的不合理方案:许多节能设计方案在设计初期并未进行全面的设计考虑就
直接进行实施。

这样的设计方案可能并不实用,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建立节能设计专业人员的培训机制:从业人员应当受到系统的培训,以此提高其
对节能设计概念及技能水平的理解。

2. 加强标准制定: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节能设计标准,从设计初期就强制性执行,以此保证节能设计质量的有力落实
3. 科学制定合理方案:利用建筑模型进行大量模拟分析,选出合适的节能设计方案,以此为整个设计进行基础性考虑,从而确保节能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总之,改善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加强对节能设计的认识,加强标
准制定,严格执行以相应规定,也需要高效完善的建筑模型软件及模拟软件的进一步开发
和健全,使得整个节能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
重要目标。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攮 # - t ● l i 嶂  ̄ 轱 瓤 l ' I t - l 一 、 专 韭 t 一 件 : ‘ 孽 ≥ 蓬 l 瑚 棚 l 啪 i t 舶 l : 萎 瞻 捌 l _ : l j ; / / /
趱 撩 ‘ 采 用 黼 复 缔 ’
工 程科 技
刘 妍
( 阜新 市建筑设计研 究院 , 辽 宁 阜新 1 2 3 0 0 0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 速发展 , 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 建筑业也在迅速的发展 中。 然 而建筑业建设始终都在消耗 着能源 , 目前为止建筑业 已经成为 能耗 大户, 要 解决能源消耗 问题 , 必须采用相应的节能技 术 , 来调 节能源短缺 问题。节能住宅是最受A , , / J ' I 关心的 问题 , 与国家的 经济建设和人们的 生活水品提 高息息相关 , 它对建筑师提 出了住宅设计的新要 求。 关键词 : 住宅; 建筑 ; 节能设计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 国策 ,是 建设 节约型社会 的根本要求 。 披 ’ / 我国建筑用能 已超过全 国能源消费总量 的 1 /4 ,并将随着人 们生 靛 平 移 盏 置 拮 瞎 毋 鼙 ’、 l 簟 活水 平的提高逐步增加 到 1 /3以上。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 -●雠 迅速 发展 , 国家对环境保护 、 节约 能源 、 改善居住条件 等问题 高度重 一 粕 嘶 辱 薯 稚 . } / / / 视, 法制逐 步健全 , 相应制定 了一系列技 术法规 、 标 准和规范 , 辽 宁 抽 t 1 . - / /。 / 省也制定 了实施这些法规标准 、 规范的细则 , 这 对改善我省环境 、 节 蝴怫蕾 I / / 约能源 、 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重要作 用。 .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 区的南部 , 除辽南部分沿海市 、 县外 , 绝大部 分地 区累年的最冷月份平均温度都不 高于 一 1 0 ℃, 按全 国热工设计 图 1外墙 外保温墙体构造 分区全属严寒地 区。因此 , 建筑节能尤为重要 。 下面具体 从墙体设计 、 屋 面设 计 、 门窗设计这 三个方 面探讨严 寒地区住 宅的节能建筑设计。 1住宅外墙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 的主体 , 是建 筑室内外 热交换的主要介 质。 建筑节能 中有约 2 5 %是通过外墙 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实现的。 因 此, 墙体设计是不容忽略的一方面。 外墙的功能不仅是承重结构 , 而 且是 防水 、 防潮 、 隔热 、 保温 、 保护 室内温度 、 防止热量散 发的围护结 构。 因此 , 应考虑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 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 盥 墙体 中传 热性好部位应加设保温 隔热层 。 目前 , 常用 的几种外墙材 = ] — - 1 —= 料中, 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是烧结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 以及 复 = = 合墙体 。 复合墙体 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 、 玻璃棉 、 聚苯乙烯 9 7 . 9 . ’ . ‘ _ 。 o _ _ o -. 泡沫板 、 酚醛泡沫板等。严 寒和寒冷地区外墙要求应首选外墙外保 温构造 。 外墙外保温不会产生 “ 热 桥” 、 “ 冷桥” 现象 , 具有 良好 的建筑 节能效果 。 ( 如图 1 保温层 以酚醛泡沫板为例 , 此板燃烧性 能级别 为 A级 ) 。 此外 , 减少建筑物体型系数 , 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体形 系数是 指建筑物 与室外大气接触 的外表面积 与其 所包 围的体积 的 比值 。 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 , 依据严寒地区的气象条件 , 在 图 2 屋面构造 0 . 3 0的基础 上每增加 0 . 0 1 , 能耗增 加 2 . 4~2 . 8 %; 每减少 0 . 0 1 , 能耗 a. 控制住宅窗墙 比。 住宅 窗墙 比是指住宅窗户洞 口面积与住宅 约减少 2 . 3 3 %。因此将大量建造 的 6 ( 4~8 ) 层建筑的体形系数控 D B 2 1 / T1 4 7 6 — 2 0 1 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制在 0 . 3 0 左右 , 有利 于控制居住建筑 的总体能耗 。为了给建筑师更 立面单元 面积的比值 , 指出严寒地 区“ 北 向、 东 大的设 计灵活空间将 严寒 地区大于等于 1 4层 的居 住建筑体形系数 对不 同朝 向的住宅窗墙 比做 了严格的规定 , 南向窗墙面积比限值不应超过 0 . 2 5 、 0 . 3 0 、 0 . 4 5 。” 限值控制在 0 . 2 5 。 因此 , 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 , 也就是说 向和西向 、 b . 提高住宅外窗 的气密性 , 减少冷空气渗透 。 标准规定严寒地 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宽 的建筑 比窄 的好 , 高 的比矮 的好 , 外表 建筑 ̄ ' l - t q 窗 整齐的 比外表凸凹变化的好。 另外 , 从接收太 阳辐射热能考虑 , 应使 外窗及敞开式 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国家标准《 气 密 、 水密 、 抗 风压 性能分级及检测 方法> > G B / T 7 1 0 6 — 2 0 0 8规定 的 6 建筑物南 向墙 面的面积尽量大 ,其 他墙 面的外表面积尽可能 的小 ,

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建筑节能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建筑节能施工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设计问题在建筑节能的初期阶段,设计问题是一个关键的焦点。

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会导致高能耗和低效能的建筑,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节能目标。

解决方案:1. 建立合理的设计标准:制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确保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2. 强调整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综合考虑建筑的朝向、外墙保温、采光等因素,努力实现全面的节能效果。

二、施工问题建筑节能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质量不高、缺乏合理的施工方法等。

解决方案:1. 强化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2. 提供培训和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建筑节能施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材料选择问题建筑节能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节能效果。

不合适的材料选择可能导致建筑保温效果不佳,降低了节能效果。

解决方案:1. 优选绿色环保材料: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如绿色建材等,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注重材料的保温性能:选择具有较好保温性能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四、监督检查问题建筑节能施工中的监督检查不力,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建筑节能目标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解决方案:1.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施工监督机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强化监理力量:增加专业的建筑节能监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指导。

五、运维问题建筑节能施工完成后,运维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缺乏有效的运维措施和管理,可能导致节能效果逐渐降低。

解决方案:1. 定期维护与检查:建立健全的运维机制,定期对建筑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节能。

浅谈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技术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技术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技术措施摘要:我国是高能耗、低能效的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多,日本的6倍多,合理节约能源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型建筑普遍推行。

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要求,并详细阐述了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节能;房屋建筑节能;节能措施目前,我国拥有世界第三大能源系统,一次能源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但因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很低,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且不断加剧,未来建筑能源需求量很大。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以下详细阐述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一、墙体节能施工技术措施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

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

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

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

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施工质量。

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等。

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砌块的整体性和均匀性、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

在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点部位更需要重视。

二、门窗安装节能施工技术措施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探讨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探讨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探讨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房屋建筑被划归至基础性工程。

然而,房屋建筑能耗高且污染严重,通过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融合节能环保理念,可对能耗有效控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进而提高工程项目品质,为民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基于此,文章将房屋建筑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有关节能环保的相关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节能环保;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但是在发展经济中,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及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在房屋建筑设计工作开展期间,对于其科学合理性的重视度显著提高。

特别是环保节能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用可使项目质量提高,尽可能降低能耗,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十分有必要。

1.房屋建筑设计节能环保问题阐释1.设计理念有待转变在我国,房屋建筑项目的发展历史悠久,因而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现阶段,我国建筑观念更倾向于美观与实用,但并未给予建筑理念掌握度必要关注,直接影响了环保理念的应用效果[1]。

而且,很多房屋建设者掌握的环保理念不深入,加之实际建设期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将环保效果体现出来,均致使房屋建设无法突出节能环保理念。

1.生产模式过于粗放基于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但很多公共建筑与住宅建设仍采用既有生产模式,即投入大且效率低,实际能耗高、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了能源的利用率,在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

1.环保材料使用率低较之于发达国家,国内房屋建筑工程利用环保材料的效率并不高,主要是由于环保材料市场仍有待完善,且环保建筑材料的开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此外,大多数人缺乏节能环保思想,在建筑项目设计中仍以传统建筑装修材料为主,因而对环保型材料使用量较少。

1.节能环保理念应用于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房屋建筑的建设与使用均会消耗大量能源,所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的运用更有利于环保污染与能源消耗减少,使居住者居住体验得以提高,充分发挥建筑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物设计中的节能问题
摘要:建筑物节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强制性的推广政策。

随着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与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物节能标准的颁布,住宅节能评估对于节能工作的推广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物节能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物节能的设计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建筑物设计;建筑物节能;节能设计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s a of our country long-term mandatory promotion policy. along with our country region of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nd hot summer and warm winter area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standards promulgated, residential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uilding desig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正日趋枯竭,人类在以后将不得不转向开发成本较高的水利、生物能、风
力、地热、太阳能以及核能,而我国在能源方面面临的问题更严重。

我国的能源发展主要有四大问题:①人均能源拥有量和储备量较低;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约占75%。

全国年煤炭消耗量已超过1 3亿吨;③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短缺与农村商业能源的供应不足,由此造成西气东送、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④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这比发达国家要低1 0%。

同时,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我国建筑物能耗正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到全社会能源消耗的32%,再加上每年的房屋建筑物材料能耗约1 3%,现在建筑物总能耗已经达到了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5%。

当前我国建筑物面积约为400亿m2,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能耗建筑物,并且每年新建的建筑物近20亿m2,95%以上仍然是高能耗的建筑物。

如果我国继续实行节能水平比较低的设计标准,将会留下很沉重的能耗负担与治理困难。

因此建筑物行业的全面节能是势在必行。

全面的建筑物节能将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并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三、在建筑物设计中贯彻建筑物节能
1.整体和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整体和外部环境的设计是在综合分析建筑物周围的气候环境后,通过选址、规划以及外部环境与体型的朝向等设计,使建
筑物能够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来实现节能降耗。

(1)合理的选址
建筑物的选址主要是由当地的土质、气候、地形、水质和周围环境条件等综合状况来确定。

在建筑物设计中,不仅要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较为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以为建筑物节能来创造条件,还要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平衡。

(2)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确定建筑物位址之后,应当研究其微气候特征。

依据建筑物功能需求,应该通过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微气候环境,并创造建筑物节能的环境,主要方法包括:①在建筑物的周围合理布置植被和树木,既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遮挡风沙,还能降噪、遮阳,减少空调能耗;②创造人工的自然环境,例如在建筑物的附近建造水面,利用水平衡环境温度、减少风沙和收集雨水等。

(3)合理的体型设计和规划
合理的体型设计和建筑物规划能有效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包括对建筑物体型、建筑物整体体量和建筑物日照、建筑物形体组合和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对沿海湿热的地区,引入自然通风能有效的实现节能,在规划布局方面,可以通过建筑物背阴面和向阳面形成不同气压,即便在风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物体型的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里面回旋得到很好的通风效果,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

朝向和日照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同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同时防止太阳辐射。

但建筑物的方位、朝
向和建筑物总平面的设计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建筑物受地形、社会历史文化、道路、城市规划、环境等条件制约,要想让建筑物物的朝向均能满足夏季防热与冬季保温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找一个平衡点,选择这一地区建筑物最佳朝向与较好朝向,应尽量避免东西向太阳晒。

2.单体节能设计
单体节能设计,主要通过对建筑物物各部分节能构造设计、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合理分隔设计,和一些新型建筑物物节能材料与设备的设计和选择等,更好的利用建筑物物外部的气候环境条件,来达到节能以及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目的。

(1)建筑物各部位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物各部位节能构造设计,除了满足其作为建筑物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外,通过对建筑物的各部位(楼板、屋顶、门窗、墙体、梁柱等)的结构、造型、材料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设计,充分的利用建筑物材料自身特性,减少能耗并改善室内的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效果。

具体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1)屋顶的节能设计。

屋顶是建筑物和室外大气接触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筑物室内和外部空间发生能量交换,造成室内的能量损失的重要部位之一。

通常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节能措施:①屋面设保温层;②采用坡屋顶;③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包括蓄水屋面、架空隔热屋面、种植屋面等。

2)楼板的节能设计。

主要是利用楼板结构的中空空间,及对房
间顶板吊顶造型设计利用。

例如将循环水管布置在预制楼板的中空孔内或者现浇板面上,这样,夏季可利用冷水循环来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则利用热水循环来取暖。

3)建筑物外围墙体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物的室内和外部空间接触面积大,容易造成室内的能量损失的部位。

墙体的节能设计,除适应不同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做好墙体保温、隔热、防潮等措施外,还要体现在改善微气候环境的特殊构造上,例如被动式太阳房内各种蓄热墙体例如水墙设计、寒冷地区夹心墙体设计和国外采用较多的导风墙体设计。

4) 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对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各部位着手:①热桥部位应当采取可靠的保温和“断桥”措施,热桥部位主要是指建筑外的维护结构中传递热量较快的钢筋混凝土柱、梁、架空楼板等部位;②外墙出挑构件和附墙部件,如雨罩、阳台、靠外墙阳台栏板、附壁柱、空调室外机搁板、凸窗和装饰线等均应当采取保温和隔断热桥措施;③窗口外侧的四周墙面应当进行保温处理;④门、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当采用高效保温材料来填堵;
⑤门、窗框四周和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保温材料与嵌缝密封膏密封,以避免不同材料的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热工性能;⑥使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和楼板或梁与幕墙间的间隙,应当填充保温材料。

3.建筑物节能材料的选用
合理的选用建筑物节能材料是全面实现建筑物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物材料的选择应当遵循经济、健康、高效和节能的原则。

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大量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出来并且应用到建筑物设计中,起到了很好的节能作用。

如新型的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在屋面、墙体构造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保温防潮的效果;新型的隔热玻璃与框体材料在建筑物外门窗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隔热降耗效果;使用可调节铝材遮阳板,达到了遮阳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掘一些地方性节能材料,以更好地应用在建筑物节能中。

5.结语
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据着能源总消耗量的很大一部分,建筑行业的节能势在必行。

而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建筑设计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例如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按照国家节能政策与节能标准的规定,从传统民居中吸收营养,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从建筑物的整体与外部环境、建筑物单体设计、围护结构的整体以及细部构造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 柳孝图.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3] 项端祈.实用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