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浅议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

浅议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的设计方式。
节能设计既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筑结构中的绝热设计是一种常见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选用合适的绝热材料和构造方式,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上形成有效的隔热层,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和室外热量的传入。
在炎热的夏季,绝热设计可以降低空调能耗,使室内保持较低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绝热设计可以减少供暖能耗,保持室内温暖。
此外,绝热设计还能减少热桥效应,避免冷热空气对流,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其次,建筑结构中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设置通风口、天窗、阳台等设施,利用自然风力和自然光线,降低人工供暖和照明的能耗。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自然采光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和能耗。
此外,自然通风和采光还能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增强居住者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第三,建筑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节能设计方法。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在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设备,将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能或热能,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建筑结构中的智能控制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安装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智能窗帘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进行智能化管理。
智能控制设计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光照强度、人员活动等因素自动调整室内的照明、空调、通风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规划、结构设计、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照明采光等多个方面。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_2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摘要:面临当代能源危机的挑战以及我国建筑业能耗过高的现实存在,建筑节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业需要完成的迫切任务。
建筑节能设计作为全面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从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措施、建筑节能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对建筑节能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注意事项;发展趋势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energy crisis and the exces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realit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al industry needed to complete the task.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s the important link, to reduc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a very positive mean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main measures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att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ndency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measures; attention; development trend在能源危机席卷世界的今天,能源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节能成为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阶段,采用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的形态,建筑物自身的热工性能,建筑中使用的设备等,而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建筑外部设施的改善,主体结构的优化,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建筑的形态对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
建筑的形态包括建筑的高度、体型、朝向、窗户的大小和位置等。
合理的建筑形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采光,减少照明的能源消耗。
建筑的朝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合理调整建筑的朝向可以降低空调和采暖的能耗。
建筑物自身的热工性能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
建筑的热工性能主要包括建筑的隔热性能、气密性能、保温性能等。
合理的隔热措施可以减少建筑外部和内部温度的传递,降低能耗。
建筑的气密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合理设计建筑的气密性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建筑中使用的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建筑中使用的设备包括空调、采暖、照明等。
在设计阶段,可以选择节能型的设备,合理的配置设备的容量,降低设备的能耗。
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如智能控制系统、热泵等,提高设备的能效。
节能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
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建筑外部设施的改善、主体结构的优化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外部设施的改善主要包括绿化覆盖、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利用等,可以降低建筑的冷热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
主体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墙体、窗户等结构的设计和选择,合理的主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能耗。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措施,选择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材料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高能耗建筑也非常多,并且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尽管国家的相关部门对节能作出了一个设计标准,但是现如今这一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节能的要求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提出新的节能标准,充分认识到建筑全面的节能势在必行。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各项综合节能方案设计,可实现未采取节能措施约50%的节能效果,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所有的建筑物都运用低碳环保节能设计,每年给地球节约的能源将非常可观。
下面主要就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呢展开详细论述。
一、建筑节能设计理论概述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保障建筑正常使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大前提下,用最少的建筑材料,建造出最好的房屋,换句话说就是合理、有效的运用国家能源。
具体包括:建筑在地址的选择、总体的设计规划、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的节能材料、设备和产品,以及建筑全面节能的执行标准;建筑节能设备运行管理的加强;周围结构热工性能的合理设计;制冷、照明、采暖、通风、排水等系统有效运行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建筑在设计上还没有卓有成效的节能手段;并且大多数建筑师还不很了解节能建筑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什么,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建筑材料技术和落后的经济条件下的被动状态,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往往裹足不前,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
有许多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的是容积率、日照间距、空间形态、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过于重视图案化,忽视规划给住区小环境、小气候带来影响变化。
往往把建筑的单体设计的节能措施墙体保温、屋顶保温隔热、采用密闭性好的门窗等作为节能设计的重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摘要: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筑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问题,既要提高人们对建筑的有效使用,同时还要避免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还要关注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范围,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建筑细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人们对建筑最大程度上的使用与满足。
设计人员要充分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绿色化作为建筑设计的终极目标,最大限度避免建筑设计中与自然环境中相冲突的部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的建筑迅速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能源资源的消耗。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已经占到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三成以上,由于每年的建筑面积都会有所增加,其中将近 90%的建筑耗能都非常高。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如果建筑行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建筑污染问题,那么就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许多的污染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纳入到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中。
运用新技术进行节能化设计与施工,不仅有利于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提高建筑建造效率。
二、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迅速,《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行及2005年7月1日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依据。
1996年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注(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些规范的颁布,也反应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轨迹:由北向南,由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范的条款未列入国家强制性条文范围内,各地也未发布政府令加以强调,所以执行力度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建筑舒适度和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的形状、朝向、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隔热、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
建筑的形状和朝向对节能设计有重要影响。
建筑的形状应尽量减少外墙面积,以降低热量传递和能源损失。
建筑的朝向要合理选择,利用太阳能进行被动式采暖和被动式冷却,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材料的选用也是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因素。
选择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材料,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在北方地区,经常使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
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耐高温的材料,防止建筑内部过热。
建筑的隔热、通风和采光设计对节能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适当的隔热设计,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量,降低能量消耗。
通风设计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
采光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窗户位置和面积,增加自然光的进入,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
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筑绝热层的加强,改善建筑外墙的气密性;采用热水、电、燃气等多种能源供热和供冷方式;合理设置门窗的数量和位置,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和低辐射玻璃等隔热材料;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者行为和生活习惯。
通过引导使用者节约用能、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结合建筑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的形状、朝向、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隔热、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
其措施包括建筑绝热层的加强、能源供热和供冷方式的改善、合理设置门窗的数量和位置、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
还需要考虑使用者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及建筑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达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能源的使用强度,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建筑的节能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能量需求和热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建筑节能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遮阳、通风等措施来降低建筑的热负荷;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保温、采暖等措施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建筑形式:建筑的形式对其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建筑形式会导致不同的外墙体积和表面积,进而影响建筑的换热性能和能量使用效率。
采用简洁、紧凑的建筑形式可以减少外墙面积,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可以适度提高建筑的高度,增加建筑的紧凑度,减少外围的墙体面积,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能耗。
3.建筑外围结构:建筑外围结构的节能性能对建筑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适当的外墙材料和绝热材料,合理设计外墙的隔热层和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流失。
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等开口部位,选择合适的玻璃和窗框材料,采用智能玻璃、窗帘和百叶等装置,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进出,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4.建筑空调系统:建筑空调系统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其节能效果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
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合理设置空调风口和回风口,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5.建筑照明系统:照明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浪费。
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合理设置照明亮度和照度,使用光感控制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6.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来替代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通过运用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等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空气中储存的能量来实现建筑的供热和供冷。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节能建筑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选择,还包括建筑设备的设计和使用等方方面面。
如何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实现节能的目标,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进行探讨,并就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1、减少能源消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供暖、空调、照明等。
而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存在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通过节能建筑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提高建筑使用效率节能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可以使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3、符合可持续发展节能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业的共识。
而节能建筑设计正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条件、隔热材料等因素,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北方地区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和采光条件,减少取暖设备的使用。
在南方地区,可以通过隔热材料和防晒措施,降低空调的能耗。
建筑结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2、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节能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如保温性能好、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也是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
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
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
总能耗的近一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
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2、合理群体规划布局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2.1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尽量减少太阳辐射。
2.2合理控制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就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0(m2)和其所包围的体积V0(m3)之比值。
单位建筑空间的外表面积越大,体形系数越大,能耗就越高,反之亦然。
因此,在考虑节能设计时,建筑平面外形不宜凹凸太多,力求完整,避免因凹凸太多增大而提高体形系数
3、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1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1.1屋面隔热保温与遮阳。
在夏季,屋面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屋顶外表面温度最高达到60~80℃,顶层室内温度受其影响会提高2~4℃。
在冬季,屋顶对外散失热量,又增加了室内的空调热负荷。
屋面隔热保温除采用倒置式设计外,蓄水屋面和种植屋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①蓄水屋面,就是利用屋面蓄水层蒸发带走太阳辐射热(蓄水层深度一般保持在
200mm为宜),从而有效地减弱屋面的传热量和降低屋顶内表面温度(可比一般屋面低2~4℃),具有明显的隔热效果。
②种植屋面,是一种生态节能型屋面,不仅能够提高屋面的隔热保温性能,还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实验数据表明,种植屋面使屋顶外表面最高温度下降32.4℃,内表面最高温度下降2.0℃,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屋面遮阳,主要采用遮阳构架、遮阳百页、膜结构、飘板等,有效遮挡太阳直接辐射屋面,同时也能结合立面造型,创造出有性格的建筑形象。
3.1.2楼板层的节能设计。
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空间,以及对楼板吊顶造型加以设计。
如将循环水管布置在其中,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3.1.3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节能设计。
目前,我国正提倡新型复合墙体自保温系统和外隔热保温技术,外保温的优点:建筑室内温度受室外温度波动影响小,有利于主体结构保护和避免热(冷)桥的产生。
常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保温砂浆、聚苯板、聚氨酯(EPS、XPS)和墙体自保温
四大体系。
其中,保温砂浆和聚苯板市场占有率较大,但保温性能较差;聚氨脂保温性能较好,但传统的聚氨酯硬泡板材不适用于复杂立面墙体保温。
市场新出现的聚氨酯现场发泡喷涂保温材料(如安健能全水基软发泡聚氨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憎水性,方便施工,适用于设计各种复杂外墙体保温和无接缝施工。
3.2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3.3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
如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在墙体屋顶中的应用,达到了更好的保温防潮效果;新型透光隔热玻璃(如Low-E玻璃等)在门窗中的应用,起到了更好的透光隔热效果;采用可调节的铝材遮阳板,达到遮阳的目的。
三、结语
建筑节能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国家已制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行业标准,对建筑节能做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在具体实践中还必须由设计、施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开发商、运行管理部门、用户等各个环节,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的规定,全面地、严格地采取节能措施,让每一位公民真正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将建筑节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宋德萱.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汪芳.查尔斯.柯里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