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学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

合集下载

2013年化学中考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知识点

2013年化学中考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知识点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知识点归纳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无色无味持燃烧(氧化)
C、S、P、Fe、Mg、H2、CO等物质燃烧及现象
(1)一般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人呼吸。
(2)与水的反应
CO2+ H2O = H2CO3(碳酸饮料)
(3)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Ca(OH)2= CaCO3↓+ 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1)可燃性2H2+O22H2O
淡蓝色火焰
(2)还原性:CuO+H2=Cu+H2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用途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灭火、干冰制冷、温室肥料(光合)
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煅烧石灰石
实验室制法
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浓度、温度等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MnO2是粉末)
CaCO3+2HCl==CaCl2+H2O+CO2↑
石灰石粉末、碳酸钠粉末、稀硫酸不能制取。
要得到纯净的CO2,可将气体依次通过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稀硫酸不挥发,制得的氢气更纯。
要得到纯净的H2,可将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或碱石灰)
洗气瓶的使用 (具体见学案)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初中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氢(H)、氧(O)、碳(C)等。

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反映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和粒子个数比。

例如,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₂+ O₂点燃 2H₂O 。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氧气由氧分子(O₂)构成。

3、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钠离子(Na⁺)、氯离子(Cl⁻)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冰融化成水。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铁生锈。

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形如 A + B = AB 。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 + O₂点燃CO₂。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形如 AB = A +B 。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₂O₂ MnO₂2H₂O + O₂↑ 。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如 A + BC = B + AC 。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总结
(1)空气的污染分为有害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两大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为: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常见气体总结:
气体
基本性质
用途/影响

CH4
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酸雨(NO2)
NH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Cl2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


He
Ne
Ar
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保护气
·霓虹灯(电光源)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温室效应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有毒
N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保护气
·化肥
·冷冻麻醉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液态和固态呈淡蓝色,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支持呼吸,供给燃烧
·支持燃烧(气焊等)
·供给呼吸
H2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1、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气成分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包括氧气(O2)、氢气(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气(N2)、二氧化硫(SO2)、臭氧(O3)、甲烷(CH4)和乙烯(C2H4)。

一、氧气(O2)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C+O2 == CO2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S+O2 ==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3)4P+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4)3Fe+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3. 用途(1)供呼吸(2)炼钢(3)气焊二、氢气(H2)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1)可燃性2H2+O2 === 2H2OH2+Cl2 === 2HCl(2)还原性:H2+CuO === Cu+H2O3H2+WO3 === W+3H2O3H2+Fe2O3 === 2Fe+3H2O3. 用途(1)填充气球、飞艇(密度比空气小)(2)合成氨、制盐酸(3)焊接或切割金属(可燃性)(4)冶炼金属(还原性)(5)用作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三、一氧化碳(CO)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 化学性质:可燃性((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和毒性。

3. 用途(1)作燃料(2)冶炼金属①可燃性:CO+O2 == 2CO2②还原性:CO+CuO === Cu+CO23CO+WO3 === W+3CO23CO+Fe2O3 == 2Fe+3CO2注意:CO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初三氧气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氧气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氧气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它存在于空气中,维持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正常运转。

在初三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与氧气相关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氧气的知识。

一、氧气的基本概念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原子序数为8,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

它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约为21%,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二、氧气的生成与分离1.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释放出氧气供其他生物使用。

2. 高温分解:一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释放出氧气。

3. 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利用分馏法或分子筛吸附法可以分离出空气中的氧气。

三、氧气的物理特性1. 常温常压下,氧气呈气体状态,呈无色无味。

2. 氧气能被液氮液化,变成液体形态,然后进一步冷却至-218.79℃就可以固化。

3. 氧气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一些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很多物质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2. 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3. 氧气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

五、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维持生命运作:氧气是呼吸作用的最终接受体,它与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

2. 氧化分解有机物: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帮助生物体产生能量。

3. 氧气参与免疫反应:氧气可以通过单核细胞的剂量调节,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六、氧气的应用领域1. 医疗用途:氧气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原反应等。

2. 工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作各种焊接、切割以及氧化反应的氧化剂。

3. 食品保鲜:氧气可以用于食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保鲜作用。

综上所述,氧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的生成与分离、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都是我们初三学习的重要内容。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O2、H2、CO2、CO、C)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O2、H2、CO2、CO、C)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O2、H2、CO2、CO、C)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o2、H2、co2、co、c)o2、H2、co2、co、c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因具有疏松多空结构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毒气或除味、脱色等;焦炭用于冶铁。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不同单质)。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向下倾斜的试管做为发生装置。

如: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另外还有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co2;难溶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如:o2、H2;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只能用排水法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kmno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常用方法是:锌粒和稀硫酸(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常见反应方程式一、 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 2 点燃 2P 2O 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 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 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 2O 2 2MnO 2H 2O+ O 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6.加热氯酸钾:2KClO 3 2MnO 加热 2KCl + 3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二、自然界中的水: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2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六、金属(1)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铝耐腐蚀的原因: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及归纳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及归纳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及归纳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方法: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是指变化前后物质种类主要是化学式进行比较,两者不一致,不一致者即为新物质。

2.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解题对策:透彻理解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

不同元素的质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正确标准:①符合客观事实;②化学式正确;③已配平;④标足条件和箭头。

4.气体的鉴别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是常见气体,需要掌握其鉴别方法。

5.化学实验一)仪器的选用:熟悉中考指导书所述常用仪器的使用,特别留意铁架台、烧杯、酒精灯、试管、量筒、玻璃棒、长颈漏斗、漏斗、集气瓶、蒸发皿等。

6.化学计算化学计算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中考的必考点之一,也是得分点之一,掌握好化学基本计算对于提高总体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有时会要求排顺序)或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解题方法:单质的化合价为(不用计算),化合物用正负化学合价代数和等于进行计算;二)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即各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四)已知化合物质量,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五)已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

物质用途小结:CO2:气体,用于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制造等;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等;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漂白粉等;CaCO3:建筑材料;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等;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等;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等;NaOH:肥皂、石油、造纸等,固体可作干燥剂;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用于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知识点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干冰是CO2固体。

(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 ;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
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用于发令枪)
(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
(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C2H5OH+ O2
甲醇燃烧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可燃性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氧气充足)
C+ O2(氧气不足)
还原性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与碱反应: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
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除杂:
CO[CO2]
通入石灰水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aO[CaCO3] 只能煅烧CaCO3
检验:
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鉴别:
H2、CO、CH4
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
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
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