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专项习题及答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Page12
十里洋场的投机家
1919-1920年,蒋介石与张静江、陈果夫混迹于上海十里洋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场。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当经纪人,从事证券投机买卖。
2016/3/15 Page13
蒋介石深谙统御厚黑之术 ,在面对孙中山时屡屡得手。 他深知孙中山视其为军事人才 ,一次次以受到排挤为名表示 不满而辞职回乡或回上海,甚 至在军事斗争最需要他的时候 不辞而别,又在孙中山督责劝 慰下归军复职。 1918年-1922年间,蒋介石 历任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 令、第二军参谋长等职,一步 步获得孙中山的重视,与此不 2016/3/15 无关系。
贺衷寒
戴笠
推行保甲制度
结构: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
乡镇 实行:联保连坐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 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连坐就是1 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 坐罪。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 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 ‚反动宣传品‛; 批评国民党 = ‚危害民国‛; 对统治不满 = ‚反动言论‛; ‚他们的嘴就是法律,无理可 说。……一切刊物,除胡说八道的官办东 西和帮闲凑趣的‘文学’杂志而外,较好 的都要压迫得奄奄无生气的。‛——鲁迅
2016/3/15 Page7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少年蒋介石与母王氏 毛福梅、蒋经国与芬娜(蒋方良 )
姚冶诚与蒋纬国
姚冶诚是蒋介石从上海带回 的小妾,后来与毛福梅、陈洁 如一起被抛弃。
蒋介石故居陈列馆的介绍
2016/3/15
姚冶诚与蒋纬国邱爱伦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心 城市
朱德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聂荣臻
粟 裕
许 光 达
陈 赓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秋-1928年底
党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
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
怎么知道打仗呢? 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国共 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 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 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 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 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
思想路线
1937年夏
《实践论》、《矛盾论》
课后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 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 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做出最突出的贡献?对我们 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启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蒋介石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贯 彻 和 平 , 帅 帜 义 已 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肢解东北、图谋独占 遗 。 , 于 的诡计,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领土的完整; 年 ”服 即 志 实现国家统一,符合民心,顺应历史潮流。 , 从日 月 国起力 张学良 日 谋 民 宣 凌 统 “日方欺我甚,誓必易 晨 政 布 , 一 帜,即死于青白旗下, 、 吾亦甘心。”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6:1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中英南京条约》2、甲午中日战争3、镇南关大捷4、《海国图志》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什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1、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由此试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资政新篇》2、中体为用3、百日维新4、谭嗣同二、简答题1、简评《天朝田亩制度》。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简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三、论述题1、怎样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兴中会2、《革命军》3、保路风潮4、《临时约法》二、简答题1、简评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政纲。

2、怎样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三、论述题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历史教训是什么?2、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要性。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新青年》2、巴黎和会3、中共一大4、北伐战争二、简答题1、怎样认识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3、如何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及其特点?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4、遵义会议二、简答题1、如何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政治格局及其走向?2、简述1927年中共领导的三大伐蒋起义。

3、简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结论。

三、论述题1、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它对我们有什么历史启示?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卢沟桥事变2、一二九运动3、南京大屠杀4、延安整风运动二、简答题1、简析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0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0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典型案例与影视资料 ★逼上梁山——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走 上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秋收起义时的毛泽东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基本概念及内涵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2、基本观点与经典论述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给自足的地 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反动统治薄弱环节 的广大农村的存在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 级基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间接统治和相 互间的斗争所造成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 面,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中 国是一个大国,这使中国革命有广泛的回旋余 地。
2、基本观点与经典论述 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根本保证。
教条主义者照抄照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共产国 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不懂得也不善于把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而 使中国革命遭到重大挫折。毛泽东写作了《实践论》、 《矛盾论》、《论新阶段》等一系列著作,从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 露和批判了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 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 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党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从而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矛盾是把握 中国革命规律和赢得革命胜利的基本前提。中 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 社会的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就是在 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 阶段。五四运动以后的民主革命,已不同于旧 式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 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是否 由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所领导。新民主主 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 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和性格是什么?正确答案:(1)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资本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紧密,中下层规模较小,资金较少,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较少且矛盾较大。

(2)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涉及知识点: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2013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正确答案:(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这是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涉及知识点:辛亥革命3.(2010年10月)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流准备了条件。

(3)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5)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涉及知识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内容:(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2)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3)提倡科学,反对迷信;(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伸,以磅礴的气势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1937年夏, 毛泽东从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 的高度总结中 国共产党的历 史经验,科学 地阐明了党的 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
毛 泽 东 在 抗 大 做 演 讲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2、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年12月) 3、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 上讲话》(2006年10月22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和选民证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革命根据地 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发展重工业生 产和商业贸易。 的经济建设
鄂豫皖苏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革命根据地的文 化教育事业
保长印
军 统 特 务 头 子 戴 笠
李 公 仆
闻 一 多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大革命失败后 的艰难环境
两次反革命政变后,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 共产党被宣布为“非 法”,许多党员和干部 被捕被杀; 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退 党,有的投降变节;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左联文化运动
在军事上反“围剿”的同时,国统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 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的斗争,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左联)。


瞿秋白
聂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A.官僚买办资本家B.农民阶级C.民族资本家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A.民族革命B.政治革命C.社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A.新文化运动B.“二十一条”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A.军事路线问题B.组织路线问题C.政治路线问题D.思想路线问题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C.“民主联合政府”D.“苏维埃共和国”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16.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A.片面抗战路线B.积极防御的方针C.消极防御的方针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A.“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耕者有其田”18.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B.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以阶级斗争为纲D.发展生产力20.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对抗性矛盾D.主要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2.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A.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B.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始终不占地位C.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D.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有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其领导人为A.刘永福B.吴彭年C.杨泗洪D.刘铭传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A.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B.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C.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满汉民族矛盾7.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B.农民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D.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8.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害怕人民群众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9.辛亥革命前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重大意义有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D.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10.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主要表现在A.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B.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C.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D.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1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有A.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B.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C.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D.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1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还我青岛”D.“反对华北自治”13.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的工作有A.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B.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C.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D.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14.参加中共一大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有A.李达B.毛泽东C.何叔衡D.董必武15.国民革命失败后A.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D.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不断高潮16.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深远历史意义有A.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B.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C.开始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D.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7.抗日战争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关系是A.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B.阶级斗争高于民族斗争C.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是统一的D.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体现出来18.1946年1月10日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A.国民党B.共产党C.民主同盟D.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19.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A.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B.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C.使国民党处于全民包围之中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召集人民代表大会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人民民主专政2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决的斗争。
2013-4-20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为了复兴中国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 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总方针。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
爆发,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2 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 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013-4-20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1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
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中国人民要
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政权作坚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
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
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2013-4-20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8
三、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 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1935年12月毛泽东做了《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 问题。1936年12月,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 部著作,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 论》,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些理论 工作,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 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晋察冀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C湘鄂西根据地D鄂豫皖根据地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8.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9.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A资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C抗日民主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1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主观主义D宗派主义12.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1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4.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A吴起镇B会宁C懋功D甘孜1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16.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新阶段》C《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17.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问题逐一进行详细阐述的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 《<共产党人>发刊词》18.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古语作出全新解释的文章是()A《反对本本主义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C《改造我们的学习D《<共产党人>发刊词》19.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共产党人>发刊词》20.毛泽东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共产党人>发刊词》2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指导思想问题B发生的时代问题C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D革命的彻底性问题22.毛泽东全面论述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共产党人>发刊词》23.之所以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主要是指A.会议确认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B.毛泽东被选举为党的最高领导人C.会议独立自主地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D.会后由毛泽东掌握了军事领导权二、多项选择题1.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A周恩来B贺龙C叶挺D朱德E刘伯承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A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C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3.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A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B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C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D"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4.毛泽东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有()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E《战争和战略问题》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C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E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实行人民战争B主要斗争形势是长期的革命战争C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去农村,后占城市D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E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农村革命根据地D统一战线E党的建设8.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A思想问题B军事问题C组织问题D政治问题E政权问题9.1939年、1940年之交,毛泽东系统的阐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的主要文章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E《论人民民主专政》10.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基本武器是()A党的领导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根据地建设E土地革命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指()A马列主义B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D独立自主E统一战线12.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E《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3.1942-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的结果是()A 整顿了党风B整顿了学风和文风C对全党进行了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三、简答题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重要,可不背)3.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4.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不重要,可不背)四、材料题(1)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2)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极其分歧的实质。

(3分)(3)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4分)2.阅读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一组材料:请回答:(1)材料1 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围",而材料2 却又说"现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两种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2)阅读材料3 ,为什么说"'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3)综合材料1 、2 、4 ,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提法是否合理并简述其理由。

第五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B6.B7.D8.B9.D 10.D 11.B 12.B 13.C 14.B15.A 16.B 17.C 18.C 19.C 20.B 21.C 22.D 23.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CD3.ABCD4.ABCD5.BC6.BC7.ABC8.BC9.ABC 10.BC11.BCE 12.CE 13.ABCD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第一,必须建立一个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这是革命的立足点,是革命大本营,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重要依托。

第二,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一支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

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第三,必须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大农民。

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第四,必须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农村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就必然要吸收大量农民加入红军及一部分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这样就要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

第五,根据地的波浪式推进和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农村。

中国革命要进行长期的斗争,在农村积蓄和发展力量,争取最后胜利。

2.[答案要点]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一,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为红色政权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斗争,造成军阀的割据和混战,这是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空隙。

第四,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的回旋余地。

3.[答案要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占有决定地位的军事上的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此后,中国革命就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4.[答案要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党的建设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保证,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这"三大法宝"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四、材料题1.[答案要点](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