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关于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三篇】

关于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三篇】

关于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三篇】【篇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目标通过培训使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卫生、膳食营养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自觉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食品卫生操作规范,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举办的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三、岗位基本要求1.食堂管理人员(1)热爱师生,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3)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4)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2.食堂从业人员(包括炊事员、采购员、保管员、服务员等)(1)热爱师生和本职工作,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3)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4)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食堂安全培训资料21.法律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

2.食品卫生管理知识(1)食堂建筑、设施与设备、食堂布局的卫生要求。

(2)水源管理以及环境卫生要求。

(3)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等。

(4)个人卫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1)食品采购与运输卫生要求;(2)食品验收入库与储存卫生要求;(3)食品加工烹饪与分餐卫生要求;(4)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与消毒卫生要求。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一、前言为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保障广大员工、学生的身体健康,特编制本食品安全培训资料,旨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本资料涉及内容十分详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二、食品安全常识1. 食品安全的定义2. 食品中的主要危害因素3.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4. 食品卫生法规和相关标准三、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2. 食品采购管理3. 食品加工管理4. 食品储存管理5. 食品销售管理6. 食堂健康管理四、食品安全控制1. 食品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2.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3. 在餐饮服务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五、突发事件处理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处理方式2. 食品召回管理六、食品安全培训1. 食品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2. 食品安全培训的对象和范围3. 食品安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4. 食品安全培训的评估和改进七、食品安全检查1. 食品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2. 食品安全检查的频次和时间安排3. 食品安全检查的记录和报告八、文档附件1.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手册2. 《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标准文件3. 食品安全监测数据记录表4.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方案5. 培训课件和考试试题九、总结1. 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 食品安全:指食品不存在致病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2) 食品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危害、生物学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三大类。

(3) 食品卫生法规和相关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4) 关键控制点:指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危害因素的关键节点。

2. 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食品安全法:国务院于2015年2月28日发布,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于2009年8月26日发布,旨在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等管理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1.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2. 确保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3. 增强食堂从业人员对卫生、营养、服务等方面的认识。

二、培训对象1. 食堂厨师2. 食堂服务员3. 食堂管理人员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知识(1)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和加工- 采购合格的食品原料,索取相关合格证明。

- 储存食品原料时,注意分类、分区、分层,防止交叉污染。

- 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熟透。

(2)食品卫生操作规范- 保持操作间、餐具、工具等清洁卫生。

- 严格执行食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

-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 食品营养知识(1)食物营养成分- 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 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下人群的营养需求。

(2)营养搭配-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膳食营养均衡。

- 推荐营养食谱,提高食堂菜品的营养价值。

3. 服务技能(1)服务态度- 保持微笑,热情主动地为师生服务。

- 耐心倾听,积极解决问题。

(2)服务技巧- 掌握点餐、结账等基本操作。

- 提高沟通能力,与师生建立良好关系。

4. 安全管理(1)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流程。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食堂安全管理- 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传授食品安全、营养知识和服务技巧。

2. 实践培训:组织实际操作,让学员亲自体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考核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五、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2天2. 实践培训:1天3. 考核评估:1天六、培训师资1. 邀请专业讲师进行理论培训。

2. 邀请有丰富经验的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实践培训。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范文五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范文五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范文五篇第一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 1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2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注: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棍、雪糕和食用冰;饮料包括固态饮料和液态饮料,如麦乳精、果味粉、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一大类清凉消暑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并逐渐向营养、健身方向发展。

因此,对其卫生质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选购冷饮食品要做到以下几点: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食堂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材料

食堂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材料

食堂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材料一、培训目的食堂作为餐饮服务的重要场所,其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健康。

本次培训旨在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卫生与营养安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师生饮食健康。

二、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卫生标准- 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与控制-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食品中毒的类型与预防3.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 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 食品储存与保鲜- 食品加工工具的清洗与消毒- 食品烹饪加工的要求- 半成品与成品的储存要求4. 食品卫生管理- 食堂环境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与防护用品的使用-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 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定5. 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的类型与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与处罚6. 营养知识与平衡膳食- 食物营养成分的基本知识- 膳食平衡的原则- 膳食指南与特殊人群的饮食需求- 食品安全与营养标签的解读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食堂从业人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两方面均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确保不影响食堂正常运营- 地点:食堂会议室或指定的培训场所五、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将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食堂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与岗位晋升的依据。

六、培训效果评估为保证培训质量,培训组织单位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问卷调查、实操检查和定期回访等,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

七、附录- 培训教材清单- 培训师资介绍- 考核标准与方式- 培训合格证书发放办法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期待食堂从业人员能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为创建安全、卫生、营养的餐饮环境贡献力量。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
检测项目和方法介绍
•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口感等。
检测项目和方法介绍
微生物检测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如平板计数 法、MPN法等。Fra bibliotek理化检测
使用专业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感官检测
由专业评委进行盲评,确保结果客 观公正。
异常结果处理流程明确
异常结果判定 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05
食品留样、检测与报告制度实施
食品留样程序和要求讲解
食品留样程序 在每次加工或进货后,对食品进行留样。
使用专用留样容器,确保清洁并标识清楚。
食品留样程序和要求讲解
01
留样量应满足检测需求,通常不 少于100克。
02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特殊食 品根据需要延长留样时间。
食品留样程序和要求讲解
食堂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相 关证件和票据,确保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可 靠。
查验供应商资质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其具备 合法经营资格和良好信誉,从源头上保障食 品安全。
建立进货台账
详细记录每次采购的原材料名称、数量、生 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储存条件设置和定期检查要求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与法律法规 • 食堂环境卫生与设施要求 • 原材料采购、储存与加工管理 • 员工个人卫生与操作规范培训 • 食品留样、检测与报告制度实施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活动组织
01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与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定义及重要性
合理设置储存条件
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合理 设置仓库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原 材料在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变质。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该企业的成功经验在于将食品安全管 理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中,特别是对 原料采购和生产环节进行了重点把控 。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食品安全培 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技能水平。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 食品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1.谢谢聆 听
学生和教职员工
需要了解食品卫生基本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常识等。
培训形式与时间
集中式培训
由专业机构或部门组织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培 训周期和时间。
定期式培训
根据季节变化和实际情 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 进行培训。
专题式培训
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事 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培训。
网络式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相 关人员进行在线学习。
食品采购环节的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审核制度
01
确保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和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引入不合
格或存在安全风险的食品。
实施食品采购的分类管理
02
根据食品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对食品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
采购标准和管理要求。
建立食品采购验收标准和程序
03
确保采购的食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防止不合格或存在安全
食品加工环节的管理措施
01
建立食品加工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防止食品污染、交叉污染和产
生有害物质。
02
实施食品加工环节的监控
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全面、实时监控,确保食品加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03
建立食品加工环节的应急处理机制
针对食品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
中国食品安全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法规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 体系。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 管,同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材料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材料

互动讨论
鼓励学员提问、交流心得,促 进学员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视频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食 品安全教育视频,使学员更加
直观地பைடு நூலகம்解食品安全知识。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培训的不足之处。
培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与学员的沟通与反馈,不断优化 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04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 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学校食堂的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 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食堂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和处置能力。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及时报告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堂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响应。
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餐饮服务人员、 食堂管理人员等。
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堂卫生管理、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储存与运输 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形式与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 使学员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
识和法律法规。
实操演练
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包括 食品加工、烹饪、储存等方面 的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实际 操作能力。
食品检验与监测
食品检验的定义
食品检验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检测标准,对食品进行感官、 理化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并将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以确
定食品质量的活动。
食品监测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将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如下: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应从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各个环节加强卫生管理。

1、食品的采购
(1)采购食品、食品原料应当尽量在信誉度高、管理规范、有合法经营证明(有效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的单位进行采购,索取供货商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存档,并按照《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台账。

(2)采购食品时应认真查验食品质量、标签标识、保质期等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及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采购进口食品须有中文标识。

(3)禁止采购的食品:
①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②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③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④未经动物检验机构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⑤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⑥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的食品。

⑦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⑧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泡发的水产品及动物内脏。

⑩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此外,为防病或其他特殊需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省人民政府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均不得采购。

2、食品的贮存
(1)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须严格按要求进行验收并详细做好进货登记(食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索证情况等),建立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台账,并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

(2)食品应按要求专库(一般分为主食库房、调料品库房)贮存,离地隔墙10cm以上,吊牌建卡,分类分架存放,食品库房不得放置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杂物。

需冷藏的食品必须在10℃以下,需要冷冻的食品必须在-18℃以下运输和储存。

(3)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及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保持库房的清洁卫生。

(4)食品仓库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采取有效防潮、防鼠措施。

3、食品的加工
(1)食品的加工严格按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粗加工→精加工→
烹调→配餐进行。

动物类、植物类食品原料应分别在各自的粗加工间内进行粗加工、清洗后才能进入精加工间进行加工、食品原料禁止存放在地面上。

(2)不得加工销售高危险性食品(如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煮熟的四季豆、外购直接入口熟食等)
(3)加工用具、设备用后须及时清洗干净,特别是绞肉机、和面机等食品加工机械和工用具。

白案案板用后须立即清洗。

动物类、植物类食品加工工具应分开使用且有明显标识。

(4)烧煮烹调食品要做到蒸熟、炒熟、煮透、炸透、凉透。

需要加热的食品特别是二次加热食品、大块动物性食品、炒饭等必须彻底加热,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食品从制作熟至食用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品临时存放应>60℃或< 10℃。

冷冻食品贮存应< -18℃。

(5)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不得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物质。

(食品添加剂用法、用量应严格控制,要有专用衡器、容器定量加入)
4、餐饮具的清洗、消毒、保洁
餐饮具的清洗、消毒与保洁必须有固定的场所和专用的卫生设施,从脏到净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

消毒方法:①流通蒸气消毒,100℃维持10 -15分钟以上;②煮沸消毒要求餐具完全浸入水中煮沸后保持5-15分钟以上;③电子消毒柜消毒(适用茶杯和少量餐具)须控制温度为120℃,消毒时间10 -15分
钟;④含氯消毒剂消毒(适用于不能高温消毒的物品)如:84消毒液,要求严格按说明操作,注意应将需消毒的物品浸泡在含有有效氯浓度250mg/L以上的密闭容器中30分钟,消毒后须用清洁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⑤使用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0℃以上,冲洗消毒时间应在40秒以上。

消毒好的餐具应放在密封专用的餐具保洁柜中保存。

5、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1)从业人员每年须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各单位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各自岗位的卫生要求,增强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

(2)服务人员应当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厨房操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并置于帽内。

要求做到“四勤三白”。

“四勤”即①勤洗手、剪指甲;②勤洗澡理发;③勤洗衣服被褥;④勤换工作服;“三白”即穿戴白工作服、白帽、白口罩,保持清洁。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不能留长发、长须,工作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会客、不得涂指甲油,不戴手饰,并注意手的消毒(在工作前、处理食品后、上厕所后、接触食品前都必须洗手消毒)。

(3)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吸烟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私人物品不得带入操作间。

(4)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管理,严格执行上岗前检查询问制度,岗
位领班每天应检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发现有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咽喉疼痛、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必须立即报告,并及时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岗位,待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后方可上岗。

6、加强安全防范,食堂作为单位食品安全的核心,非开餐时间应予关闭。

制作间、食品仓库及其他有关场所应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并定期组织卫生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二○一二年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