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试题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专练

小学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专练

小学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专练小学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专练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

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下山用的时间:40*18/60=12(分钟)平均速度=(40*18*2)/(18+12)=48(米/分钟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40-2)x 89 加99 x 2】÷ 40=89.5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9.3。

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5,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3。

问:第五个数是多少?8个数总和是9.3*8=74.4,前5个总和是10.5*5=52.5,后4个总和是11.3*4=45.2,52.5+45.2=97.7,这个97.7中包括所有8个数,但只有第5个加了两次,所以第5个=97.7-74.4=23.3.4、王新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

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94×2=188数学成绩+外语成绩=88×2=176外语成绩+语文成绩=86×2=172所以,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188+176+172)÷2=268所以,语文成绩是268-176=92分数学成绩是268-172=96分英语成绩是268-188=80分5、芳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想品德94分,外语考试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

外语成绩[(87+96+93+94)/5-2]X5 /4=90五科平均90+2=926、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85.13分。

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答案)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答案)

初级奥数模拟试卷平均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五个人进行投篮比赛,分别投中3次、6次、6次、10次、10次,平均每人投中多少次。

()A、5B、6C、7D、8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饮料。

倒入的饮料高度不同,分别是4厘米,6厘米,6厘米,8厘米,那么这要使这四杯饮料的高度一样,应该是多高。

()A、6厘米B、8厘米C、7厘米D、4厘米3、甲、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乙、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丙比甲大几岁。

()A、8B、7C、6D、54、已知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4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36,去掉的数是多少。

()A、60B、79C、80D、815、有5个数的平均值为4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0,平均值为50,这个数是多少。

()A、20B、10C、50D、306、刘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5分。

那么她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A、90B、85C、95D、807、糖果店把3千克白糖,3千克的麦芽糖,4千克的水果糖混合成什景糖。

已知白糖每千克4.50元,麦芽糖每千克4.10元,水果糖每千克7.50元,那么什景糖每千克多少元。

()A、5.57B、5.58C、55.8D、5.568、某学校一次奥数测试,有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女生3人,平均成绩是92分,那么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93B、95C、94D、80.89、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A、36B、37C、38D、3910、小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是80分,自然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那么他的自然科学成绩是多少分。

()A、87B、88C、89D、9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一列数是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398,405,401,400,402,403,400那么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小学奥数---平均数(含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平均数(含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平均数一.选择题(共8小题)1.库里是美国NBA勇士队当家球星,在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了333分的高分.他在第11场得()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A.35 B.40 C.41 D.472.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最高的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3位的同学的分数至少是()A.94 B.95 C.96 D.973.有两组数,第一组三数的和为33,第二组数的平均数为7,这两组数中所有的数的平均数是8,那么第二组数有()个.A.3 B.5 C.9 D.74.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A、C的平均数是37.那么B、C的平均数()A.34 B.37 C.43 D.685.四年级(1)班50名同学帮助老师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平均每人抬()米.A.80 B.160 C.180 D.2006.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A.100 B.150 C.2007.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为78分,男生平均成绩为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1分,则班上男、女生人数之比为()A.5:4 B.6:5 C.7:6 D.7:58.有一些数(多于3个),它们的平均数是10,从中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9,再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8,问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A.0 B.2 C.1 D.3二.解答题(共7小题)9.小华有8个练习本,小明有7个练习本,小强没有,他付了10元从小华和小明购买了一些后,三人有相同数量的练习本,若每个练习本的价格都相同,则小华应得几元钱?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数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的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11.琳琳练习踢毽子,她已经踢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踢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55个;如果最后这次跳6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个.玲玲已经踢了几次?12.小强期末五门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7.5分,其中语文考了96分.如果小强语文只得了88分,那么他的平均成绩应是多少分?13.李春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93分.数学、科学两科平均成绩为97分,语文、科学平均成绩也有90分,李春语文、数学、科学各是多少?14.若干个数的平均数是17,加入一个新数2017后,这组数的平均数变成21,原来共有多少个数?15.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贵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贵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小学奥数---平均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库里是美国NBA勇士队当家球星,在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了333分的高分.他在第11场得()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A.35 B.40 C.41 D.47【分析】用前11场的平均分34乘11求出总得分,然后再减去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的333分就是第11场的得分.【解答】解:34×11﹣333=374﹣333=41(分)答:他在第11场得41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问题,关键是明确总数量、总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2.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最高的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3位的同学的分数至少是()A.94 B.95 C.96 D.97【分析】要求第三名同学至少要考多少分,知道六名同学的总平均分,能求出总成绩,用总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另四名同学的总成绩,要想第3个同学成绩最小,则第2个同学成绩取最大值为:98,进而求出另三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分”能求出另三名同学的平均分,继而分析、推导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解答】解:92.5×6﹣99﹣76=380(分),由于最高分是99分,所以第二个的最好成绩最多是:98剩余三人成绩和为:380﹣98=282(分),第3个同学成绩最小,第4、5个同学的成绩尽可能接近第三个同学的成绩,则这3个数相差为1,282÷3=94(分),则第三位同学至少是:94+1=95(分).答:第三名至少得95分.故选:B.【点评】此题做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成绩,用总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另四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分析得出第二个的最好成绩,进而求出另三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分”能求出另三名同学的平均分,继而分析、推导得出结论.3.有两组数,第一组三数的和为33,第二组数的平均数为7,这两组数中所有的数的平均数是8,那么第二组数有()个.A.3 B.5 C.9 D.7【分析】第一组都按8算:3×8=24,33﹣24=9,于是第一组多9,这就需要第二组少9,第二组一个数少8﹣7=1,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若第一组都按8算:3×8=24,33﹣24=9,于是第一组多9,这就需要第二组少9,第二组一个数少8﹣7=1.要少9就要有9÷1=9个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求出第二组少9是关键.4.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A、C的平均数是37.那么B、C的平均数()A.34 B.37 C.43 D.68【分析】因为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所有A、B的和是31×2=62,那么C=111﹣62=49,又因为A、C的平均数是37,所以B=111﹣37×2=37,进而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B、C的平均数.【解答】解:C=111﹣31×2=49,B=111﹣37×2=37,(49+37)÷2,=86÷2,=43,答:B、C的平均数是43.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B、C各是多少,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结论.5.四年级(1)班50名同学帮助老师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平均每人抬()米.A.80 B.160 C.180 D.200【分析】要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意思就是每一捆都要搬200米,那么20捆就总共要搬:20×200=4000(米),因为是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实际走了4000×2=8000米,因为有50人,根据“总路程÷人数=平均每人抬的路程”解答即可.【解答】解:20×200×2÷50=4000×2÷50=160(米)答:平均每人抬160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题意,先求出实际的总路程,然后根据总路程、总人数和平均每人抬的路程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6.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A.100 B.150 C.20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三次抬: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这样每个人就都抬了两次,所以3个人总共抬了(300×2)米,进而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平均每个人抬的米数即可.【解答】解:3个人总共抬的米数:300×2=600(米),平均每人抬的米数:600÷3=200(米);答:平均每人抬200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每个人都抬了两次,3个人就总共抬了2个300米,进而除以3即得平均每人抬的米数.7.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为78分,男生平均成绩为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1分,则班上男、女生人数之比为()A.5:4 B.6:5 C.7:6 D.7:5【分析】此题可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则男生总分为75.5x,女生总分为81y,那么全班平均成绩为(75.5x+81y)÷(x+y),根据“平均成绩为78分”,列方程为(75.5x+81y)÷(x+y)=78,然后通过计算,得出x:y=6:5.解决问题.【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得:(75.5x+81y)÷(x+y)=7875.5x+81y=78×(x+y)75.5x+81y=78x+78y2.5x=3y=x:y=3:2.5=6:5答:男、女生人数之比为6:5.故选:B.【点评】此题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关键求出两个未知数的比.8.有一些数(多于3个),它们的平均数是10,从中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9,再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8,问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A.0 B.2 C.1 D.3【分析】设原来有x个数,则它们的和为10x,去掉一个后,剩下的数和为9(x ﹣1),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和为8(x﹣2).于是去掉的这两个数分别为10x﹣9(x﹣1)=x+9,和9(x﹣1)﹣8(x﹣2)=x+7,所以,第一次去掉的数较大,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2.【解答】解:设原来有x个数,则它们的和为10x,于是去掉的这两个数分别为10x﹣9(x﹣1)=x+9,和9(x﹣1)﹣8(x﹣2)=x+7,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x+9)﹣(x+7)=2.故选:B.【点评】设而不求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二.解答题(共7小题)9.小华有8个练习本,小明有7个练习本,小强没有,他付了10元从小华和小明购买了一些后,三人有相同数量的练习本,若每个练习本的价格都相同,则小华应得几元钱?【分析】求出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每本练习本价格,可得小华应得的钱.【解答】解: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8+7)÷3=5(本),每本练习本价格为10÷5=2(元),小华应得(8﹣5)×2=6(元).故小华应得6元钱.【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每本练习本价格.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数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的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分析】先求出在考试中四人的总分,再求出甲抄错分数时四人的总分,最后求出两次总分之差;又因为在甲抄错分数后,平均分才变小的,所以甲原来的分数大于87,由此得出甲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解答】解:90×4﹣88×4,=360﹣352,=8(分),87+8=95(分);答: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95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求出总分,再根据平均数的大小,确定甲原来的得分.11.琳琳练习踢毽子,她已经踢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踢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55个;如果最后这次跳6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个.玲玲已经踢了几次?【分析】求出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得出跳的次数,即可求出玲玲已经踢了几次.【解答】解:由题意,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跳的次数=20÷5=4,所以玲玲已经踢了4﹣1=3次.答:玲玲已经踢了3次.【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得出跳的次数是关键.12.小强期末五门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7.5分,其中语文考了96分.如果小强语文只得了88分,那么他的平均成绩应是多少分?【分析】小强语文从96分降到88分,实际上就是他的总分减少了96﹣88=8分,这(8分)使五科平均成绩下降了8÷5=1.6分).【解答】解:87.5﹣(96﹣88)÷5,=87.5﹣1.6,=85.9(分);答:他的平均成绩应是85.9分.【点评】解答此题可以先求出语文成绩降低了多少分,再求降低的分使五科成绩下降多少分,这样就容易解决了.13.李春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93分.数学、科学两科平均成绩为97分,语文、科学平均成绩也有90分,李春语文、数学、科学各是多少?【分析】由题意可知:三科总分:93+97+90=280(分),然后减去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就是科学的分数,减去数学、科学两科总分就是语文的分数,减去语文、科学的总分就是数学的分数.据此解答.【解答】解:三科总分:93+97+90=280(分)科学:280﹣93×2=280﹣186=94(分)语文:280﹣97×2=280﹣194=86(分)数学:280﹣90×2=280﹣180=100(分)答:李春语文86分、科学94分、数学100分.【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求出语文、数学和科学三科总分,进而解决问题.14.若干个数的平均数是17,加入一个新数2017后,这组数的平均数变成21,原来共有多少个数?【分析】若增加的数是17,那么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变,2017﹣17=2000,求出2000使这组数(包括增加的数)的平均数增加的个数,可得这组数的个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若增加的数是17,那么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变,2017﹣17=2000,2000使这组数(包括增加的数)的平均数增加(21﹣17),则这组数的个数是2000÷(21﹣17)=500,500﹣1=499.所以原来共有499个数.【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运用平均数的定义是关键.15.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贵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贵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分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的价格乘3,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用它减去每个篮球、每个足球比排球一共贵的钱数,求出3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进而求出每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最后用每个排球的价格加上8,求出每个足球多少元即可.【解答】解:(36×3﹣10﹣8)÷3+8=(108﹣18)÷3+8=90÷3+8=30+8=38(元)答:每个足球38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问题,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小学生奥数平均数问题、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

小学生奥数平均数问题、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

小学生奥数平均数问题、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1.小学生奥数平均数问题练习题篇一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这辆摩托车行驶的总路程:60×2+70×3=330千米,再求行驶的总时间:2+3=5小时。

所以,平均每小时行驶:330÷5=66千米。

2、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分,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92分。

这一组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分?思路导航:要求平均分,应用总分数÷总人数=平均分,依题意,总分数为:98+86+92×5=644分,总人数为:1+1+5=7人。

所以,这组学生的平均分为:644÷7=92分。

2.小学生奥数平均数问题练习题篇二1、小朋友折星星,第一组9人,共折118颗;第二组10人,共折113颗,第三组7人,共折81颗。

平均每人折多少颗?2、在一次比赛中,我们班5个选手的平均分是86分,如果不把张力的成绩算进去平均成绩是84分,张力多少分?3、张力花一周的时间读完了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她读了19页,接下来的四天每天读17页,最后两天读了53页。

他一周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4、从张力家到李华家距离是504米,张力去李华家每分钟走72米,回家时每分钟走了56米,求张力往返的平均速度。

5、山顶到山脚48千米,一辆车上山要4小时,下山只花2小时,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李平到学校每分钟50米要用18分钟。

放学回家每分钟走75米。

李平从家到学校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李华前几次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8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91分,问他这次是第几次测试?8、李华前几次的英语成绩平均90分,这一次99分,一下就把英语的平均分提高到了93分,这次是第几次?9、张力高134厘米,李华138厘米,李平比他们三人的平均身高要高2厘米,李平的身高是多少?10、三2班有学生62人,平均身高132厘米,其中女生28人,平均身高136厘米,男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3.小学生奥数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篇三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729+154+271②7999+785+215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②原式=7999+(785+215)=8999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8376+2538+7462+1624②997+95+548答:原式=(8376+1624)+(2538+7462)=20000原式=(997+3)+(92+548)=16403、求和:①3+4+5+…+99+100②4+8+12+…+32+36③65+63+61+…+5+3+1答:①原式=(3+100)×98÷2=5047②原式=(4+36)×9÷2=180③原式=(65+1)×33÷2=10894.小学生奥数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篇四①36+87+64②99+136+101③1361+972+639+28解:①式=(36+64)+87=100+87=187②式=(99+101)+136=200+136=336③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5.小学生奥数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篇五①506-397②323-189③467+997④987-178-222-390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123+11=134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1464④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6.小学生奥数加减法的巧算练习题篇六(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暑假4升5奥数专题:平均数问题(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暑假4升5奥数专题:平均数问题(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暑假4升5奥数专题:平均数问题(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单选题1.上周,妙想的妈妈每天在星星超市消费情况如下:60元,40元,50元,10元,55元,25元,40元。

她这一周平均每天在星星超市消费的钱数是()A.10元B.25元C.40元D.55元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七(1)班19名男生的总分为a分,16名女生的平均分为b分,这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分是()分。

A.19a+16b35B.a+16b 35C.a+b35D.19(a+b)353.2016年,王叔叔8月份的收入是3500元,9月份的收入是4500元。

算式(3500+4500)÷2求的是()。

A.王叔叔8月份和9月份共收入多少元B.王叔叔8、9月份平均每月收入多少元C.王叔叔9月份的收入比8月份多多少元4.明明数学、英语、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语文96分,数学是()分。

A.90B.95C.985.四个数,每次选出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来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64B.72 C.96 D.846.一幢办公楼原有5台空调,现在又安装了1台,如果这6台空调全部打开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只能同时使用5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台空调可使用()小时.A.20 B.24 C.18 D.16二、填空题7.已知四位数ABCD,甲、乙、丙三人的结论如下:甲:“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一半”:乙:“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1.5倍”;丙:“四个数字的平均数是4”。

根据上面的信息可得:ABCD=。

8.四个不同的整数由小到大排列,平均数为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三个数是奇数,它是。

9.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51,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10.张宁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是90分,数学成绩是92分,英语成绩考分就可以使这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为93分。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平均数问题(通用,含答案)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平均数问题(通用,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小学奥数思维训练-平均数问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数据1,3,5,7,9,11,13,15,17,19的平均数是( )。

2.5个数据的和为405,其中一个数据是65,则另外4个数的平均数是( )。

3.一段山路的400米,一人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下山时每分钟走80米,则该人的平均速度是( )。

4.张军,邓明,刘华三位小朋友储蓄钱数之比是1:3:4,他们储蓄的平均数是320元,邓明储蓄了( )元。

5.一次数学测验,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平均分为89,甲、乙、丙3人平均分为91,则丁的分数是( )。

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数变成了70,这个数原来是( )。

7.一组数据中,2出现了2次,3出现了3次,4出现了4次,5出现了1次,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二、解答题8.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9.某工程队铺一段自来水管道。

前3天每天铺150米,后2天每天铺200米,正好铺完。

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铺多少米?10.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11.一个水果店三种水果的单价平均是1.6元,已知香蕉比苹果贵0.2元,比柚子便宜0.5元,请你算一算每种水果的单价多少元?1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13.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加工了148个,后4天加工了167个。

王师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14.期中考试中,王英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外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3分,外语得了多少分?15.有四个采茶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乙、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16.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试题专项练习(一)一、填空题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___.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__分.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__.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_________.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年龄最小的没有小于18岁.那么最大年龄可能是_________岁.6.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1分,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得65分,那么居第三名的同学至少得_________分.7.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___米.8.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同学比女同学多_________人.9.一些同学分一些书,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还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学生_________人.10.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_________人.1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12.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结算,丙应付4角钱,那么甲应收回钱_________分.二、解答题1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1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A:23,B:26,C:30,D:33,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试题专项练习(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24.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根据“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可以求出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再根据“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又可求出余下的8个数的和是多少;进一步求出去掉的数是多少.解答:解:9个数的和:72×9=648,余下的8个数的和:78×8=624,去掉的数是:648﹣624=24.答;去掉的数是24.故答案为;24.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平均数先求出9个数与8个数的和,再进一步求出去掉的数.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89.5分.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先根据“平均分×人数=总成绩”分别计算出两名补考的学生总成绩和(40﹣2)名同学的总成绩,然后相加求出全班同学的总成绩,用“总成绩÷全班总人数=平均成绩”即可;解答:解:[89×(40﹣2)+99×2]÷40,=3580÷40,=89.5(分);答: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89.5分;故答案为:89.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全班同学的总成绩,用“总成绩÷全班总人数=平均成绩”即可;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135.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列式127×3求出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和,列式148×3求出从大端开始的3个数的和,相加可知为5个数的和+第三个数,再减去5个数的和即可求解.解答:解:127×3+148×3﹣138×5=381+444﹣690.=135.故答案为:135.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本题共5个数,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和+从大端开始的3个数的和=5个数的和+第三个数.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30.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由平均数是60,可以得出这5个数的总和是60×5=300,若平均数是70,那么总和就是70×5=350,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数比原来多了50,80﹣50=30.所以这个数原来是30.解答:解:80﹣(70×5﹣60×5),=80﹣(350﹣300),=80﹣50,=30;答:这个数是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灵活应用.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年龄最小的没有小于18岁.那么最大年龄可能是28岁.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先求三个人的年龄和,再假设有两个年龄小的,则可以求出最大年龄的可能值.解答:解:三人年龄和:22×3=66(岁),设有两个人的年龄最小,和为19×2=38,所以,最大年龄可能是:66﹣38=28(岁).答:最大年龄可能是28岁.故答案为:2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含义.6.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1分,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得65分,那么居第三名的同学至少得95分.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先得到第一、二名最多可得100+99=199(分),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可得第三、四、五名的平均分为:(91×6﹣100﹣99﹣65)÷3=94(分),由于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可得第三名最少95(分).解答:解:100+99=199(分),(91×6﹣100﹣99﹣65)÷3=282÷3=94(分).故第三名最少95(分)..95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题得到除了前面两名同学和得65分外的三名同学的平均分是解题的难点,是竞赛题型,有一定的难度.7.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48米.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要求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多少米,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计算出从山下到山顶的路程;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下山的时间;因为根据上、下山的路程相等,继而用“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平均速度”,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答:解:(40×18×2)÷[18+40×18÷60],=1440÷30,=48(米);答: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48米.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往返路程不变这一条件,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平均数的求法进行解答即可.8.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同学比女同学多40人.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要求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先要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用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根据“平均分×人数=总成绩”,先求出全班总成绩为63×100=6300分;假设100人都是男同学,则总分为60×100=6000分;这样就比总成绩少了6300﹣6000=300分,因为一名男生比一名女生少考了70﹣60=10分,则女生人数为300÷10=30人;进而得出男生人数为100﹣30=70人,继而根据题意求出结论.解答:解:女生:(63×100﹣60×100)÷(70﹣60),=300÷10,=30(人),男生:100﹣30=70(人),70﹣30=40(人);答:男同学比女同学多40人.故答案为:4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根据平均数、人数和总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9.一些同学分一些书,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还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学生17人.考点:逻辑推理;盈亏问题.分析:因为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所以最后一人少9﹣6=3(本);因为原来最后还剩14本的,可是现在少了3本,所以又分出去了14+3=17(本);因为只有1×17=17;本.1个学生,每人又多分了17所以有.1=17(人);解答:解:(14+3)×17人;答:那么共有学生17.故答案为:进而通过推理,解答此题时应结合题意,分析要全面,点评:此题属于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题,得出结论.分,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10.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6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人.考点:盈亏问题.分析:找出对应量,利用盈亏分数的和除以平均分之差,即为参加考试的人数.解答:解:(13+5)÷(90﹣87)=6(人).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是明白盈亏分数的和除以平均分之差,即为参加考试的人数.1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48.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设这四个数为A,B,C,D,根据“平均数×个数=总数”,则:(A+B+C)÷3+D=86,(A+C+D)÷3+B=92,(A+B+D)÷3+C=100,(B+C+D)÷3+A=106,将这四个式子的左边和右边分别相加得:2A+2B+2C+2D=384;则A+B+C+D=192,(A+B+C+D)÷4=48;解答:解:根据分析得:(86+92+100+106)÷2÷4,=384÷2÷4,=48;故答案为:4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式子,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后来得到的四个数的和是原来四个数和的2倍,进而进行解答即可.12.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结算,丙应付4角钱,那么甲应收回钱35分.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要求甲应收回钱多少分,先求出每人分得几个面包,即:8÷3=个;丙付了40分钱(平均每人付的钱数),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个面包的单价,即40÷=15分;进而用15×5计算出甲实际付的钱数,然后减去40分即可.解答:解:4角=40分,每人分得:8÷3=(个);,40﹣5×÷40.=75﹣40,=35(分);答:甲应收回钱35分;故答案为:35.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二、解答题1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考点:盈亏问题.分析:据题意可知,那么10月份起超过5元,以5元为基数,前5月平均每月少5﹣4.2=0.8 (元),6月起平均每月增加6﹣5=1(元).用前五个月少存的总钱数除以从6月份多存的钱数,就得到再需要几个月平均储蓄超过5元了,即(5﹣4.2)×5÷(6﹣5)=4(个),6+4=10(月),所以从10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解答:解:(5﹣4.2)×5÷(6﹣5)=4(个);6+4=10(月);答:从10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求较为复杂的平均数问题.1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A:23,B:26,C:30,D:33,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根据余下的三个数的平均数:23、26、30、33,可求出A、B、C、D四个数的和的3 倍,再除以3得A、B、C、D四个数的和,再用和除以4即得4个数的平均数.解答:解:A、B、C、D四个数的和的3倍:23×3+26×3+30×3+33×3=336;A、B、C、D四个数的和:336÷3=112;四个数的平均数:112÷4=28.答:4个数的平均数是28.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就用基本数量关系来求,即总数量÷总份数= 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