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LKJ2000型监控装置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章习题答案-150

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章习题答案-150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某圆柱形固定床填充的催化剂直径为p d ,高为h ,试求等体积的当量直径及球形度。

解:h d d e 2p 346ππ=,32p 23h d d e = ()p 312p p 2322218)24(23d h h d h d d h d P P +=⋅⋅+⨯⎪⎭⎫ ⎝⎛=πππφ3-2 求20mm×20mm×25mm 的长方体颗粒的体积当量直径,表面积当量直径,比表面积当量直径及形状系数。

解:体积当量直径:mm V d ev 7.262520206633=⨯⨯⨯==ππ表面积当量直径:mm Sd es 8.282)252020202020(=⨯⨯+⨯+⨯==ππ比表面积当量直径:mm S V a d ea 1.232)252020202020(252020666=⨯⨯+⨯+⨯⨯⨯⨯=== 形状系数:86.08.287.26222222=====es ev es ev P s d d d d S S ππφ 3-3 由边长皆为2mm 的立方体,直径和高度均为2mm 的圆柱体及直径为3mm 的球体各10kg 组成的均匀颗粒床层,床层直径为0.2m ,高度为 1 m 。

已知颗粒的密度皆为1900kg/m 3,求床层的空隙率和颗粒的平均比表面积。

解: 床层体积:3220314.012.044m h d V b =⨯⨯==ππ颗粒体积:30158.01900310m V P =⨯= 床层空隙率:497.00314.00158.00314.0=-=-=bpb V V V ε 颗粒的平均比表面积:3球柱立a a a a ++=-13000002.0002.0002.06002.0002.0-=⨯⨯⨯⨯=m a 立 1223000002.0)002.0(4002.02)002.0(4-=⨯⨯⋅+⨯⨯=m a πππ柱 1322000003.066003.0003.0-==⨯⨯=m a ππ球 11 2.67676232000300030003---==++=++=mm m a a a a 球柱立 3-4 某形状近似球形的微小固体颗粒,其沉降运动处于斯托克斯定理区,试计算(1)该颗粒在20℃与200℃的常压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之比为多少?(2)该颗粒在20℃与50℃的水中的沉降速度之比为多少?[(1)1.44,(2)0.55]解:(1)20℃空气的粘度s Pa ⋅⨯=-51081.1μ,200℃空气的粘度s Pa ⋅⨯=-5'106.2μ,因沉降速度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ρρ>>p ,故()()()()44.11081.1106.2181855''''22'=⨯⨯=--=--=--μρρμρρμρρμρρs s s s t t g d gd u u (2)20℃水的粘度s Pa ⋅⨯=-3101μ,50℃水的粘度s Pa ⋅⨯=-3'1055.0μ,因沉降速度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并考虑到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故()()()()55.01011055.0181833'''''22'=⨯⨯=≈--=--=--μμμρρμρρμρρμρρs s p p p p t t g d g d u u 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温度的改变主要是通过粘度的变化而影响沉降速度。

选择研究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研究》第三章第一节讲义

选择研究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研究》第三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研究》第三章第一节讲义选择研究问题一、研究问题的概念指研究者想要回答的特殊疑问,它确定了研究中所需收集资料的类型,研究者一般是从较宽泛的领域中识别出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研究者通过实施研究所要达到的特殊效果,是为了解决问题或通过汇集相关信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课题是指一个已确立的科研题目,科研项目由若干个研究课题组成,是较复杂和综合性较强的研究题目。

课题与项目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课题规模较小,周期较短,而科研项目则周期较长,复杂程度和规模较大。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选择)护理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和尚待验证的理论很多,研究课题主要来自理论、实践、文献或他人建议。

一个研究问题的产生,常需经过较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主要从护理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新的想法,从而提出研究课题。

选题是一个严密的科学思维过程,也是科技工作者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

所以研究问题的产生需要有背景,需要有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遇到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设想和方法,从而提出要研究的课题。

1.研究者自选题来源 选题过程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阶段,如何发现和选择研究问题常是护理工作者的难点。

研究问题通常来自护士的临床实践、阅读护理文献、社会问题及已有的护理理论等。

不少人平时遇到的问题很多,但开始要做研究工作时,却又想不起来或感到很笼统。

选择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确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平时多观察、多看文献和思考。

目前护理研究问题大多为个人自选,由国家下达的研究题目还不多。

研究题目的方向常见有:①研究各临床护理专业问题。

②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③评价新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模式。

④护理教育。

⑤护理管理。

⑥发展和检验测量工具等。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sin(2000πt)+sin(4000πt)
故上边带信号为 SUSB(t)=1/2m(t) coswct-1/2m’(t)sinwct
10
《通信原理》习题第三章
=1/2cos(12000πt)+1/2cos(14000πt)
下边带信号为
SLSB(t)=1/2m(t) coswct+1/2m’(t) sinwct =1/2cos(8000πt)+1/2cos(6000πt) 其频谱如图 3-2 所示。
ω (t ) = 2*106 π + 2000π sin 2000π t
故最大频偏 (2)调频指数
∆f = 10* mf = 2000π = 10 kHZ 2π
∆f 103 = 10* 3 = 10 fm 10
故已调信号的最大相移 ∆θ = 10 rad 。 (3)因为 FM 波与 PM 波的带宽形式相同,即 BFM = 2(1 + m f ) f m ,所以已调信号 的带宽为
《通信原理》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习题
习题 3.1 设一个载波的表达式为 c(t ) = 5cos1000π t ,基带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 m(t)=1+ cos 200π t 。试求出振幅调制时已调信号的频谱,并画出此频谱图。 解:
s(t ) = m(t )c(t ) = (1 + cos 200πt )5 cos(1000πt )
因为调制信号为余弦波,设
B = 2(1 + m f ) f m ∆f = 1000 kHZ = 100 m'2 (t ) =
2
,故
m' (t ) = 0,
m2 1 ≤ 2 2
则:载波频率为 边带频率为 因此

第3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答案

第3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答案

2y 2
同理,
y=1
v3 0.240mol L-1 s1 k (0.20mol L-1 ) x (0.20mol L-1 ) y v2 0.060mol L-1 s1 k (0.10mol L-1 ) x (0.20mol L-1 ) y
x=2 三级反应
2
解:设 40℃时速率是 37℃时速率的 x 倍 lnx
50 103 J mol1 313K 310K ( ) 0.186 8.314J K 1 mol1 313K 310K
从 37℃到 40℃,该反应的速率增大 20%
x = 1.20
3-11. 判断题(对的记“√”,错的记“×”): (1)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故对简单反应不适用。 (2) 零级反应的速率为零。 (3) 活化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反应级数愈高,则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愈大。 (5)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也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 (6) 降低温度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 ) ( ) ( ) ( ) ( ) ( )
(3) Ac-(aq) + H2O(l)
θ 2+
解:(1) K [Ba ]r [SO4 ]r
pr (CO) pr (CO2 )
[HAc]r [OH - ]r (3) K [Ac- ]r
θ
pr (H 2 ) [Mg 2+ ]r (4) K [H + ]r2
θ
3-13. 已知下列反应:
C(s) + H2O(g)
3-15. 已知某反应△ rHmӨ(298K)= 20kJ·mol-1, 在 300K 的标准平衡常数 KӨ 为 103, 求反 应的标准熵变量△ rSmӨ(298K) 。 解:△ rGmӨ(300K) = -RTlnKӨ = -8.314× 10-3 kJ·mol-1× 300K× ln103 = -17.23 kJ·mol-1 △ rGmӨ) (300K) ≈△ rHmӨ - T△ rSmӨ -17.23 kJ·mol-1 = 20kJ·mol-1 - 298K× △ rSmӨ △ rSmӨ = 0.125 kJ·K-1·mol-1 = 125 J·K-1·mol-1 3-16. HI 的分解反应为 2HI(g) H2(g) + I2(g) 开始时 HI(g)的浓度为 1.00mol·L-1,

第三章 水轮机的空化与空蚀(10)讲解

第三章 水轮机的空化与空蚀(10)讲解

2g
2

p2 r

w22 2g

u22 2g
hk2
----(1)
Z2

p2 r

v22 2g
Za

pa r

va2 2g
h2a
--、2点很靠近,即
uK u2 , hK2 0 , 且令 Z2 Za Hs
由于
h2a
分析和推导空化系数是以翼型空化为基础, 计算出转轮叶片上最低点的压力值,若不发生 空化,则必须使最低点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该 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如图所示,设k点为转轮叶片背面靠近出水边的 压力最低点,求k点的压力值。
对k-2点,2-a点分别列能量平衡方程式
Zk

pk r

wk2 2g

u
z k
h 但是,用 表示水轮机空化性能还不太 v
合理,因速度与水头成正比,同一水轮机当工
h 作水头不相同时, 也不相同,这不便于用 v 同一标准进行空化性能的比较,为此,采用单
位水头下的动态真空值表示,即,动态真空相
对值
hv H

wk2 w22 2gH
w
v22 2gH
hv H

wk2 w22 2gH

pk r

pv r

pa r

pv r
Hs
H
则压力余量的相对值为:
pk

pv

pa r

pv r
Hs

rH
H

pa r

pv r H
Hs
p
称电站的空化系数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2.压力调节系统 为了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具有好的冷却能力,应 当将堆芯置于具有足够欠热度的冷却剂淹没之中。核 电厂在负荷瞬变过程中,由于量测系统的热惯性和控 制系统的滞后等原因,会造成一、二回路之间的功率 失配,从而引起负荷瞬变过程中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的 升高或降低,造成一回路冷却剂体积膨胀或收缩。 水经波动管涌人或流出稳压器,引起一回路压力升高 或降低。当压力升高至超过没定值时,压力控制系统 调节喷淋阀.由冷管段引来的过冷水向稳压器汽空间 喷淋降压;若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控制系统启动加 热器,使部分水蒸发,升高蒸汽压力。
3-5 稳压器
二、稳压器分类 按原理和结构形式的不同,稳压器分为两类, (1)气罐式稳压器:容积大,易腐蚀,淘汰 (2)电加热式稳压器:大都采用 三、稳压器本体结构(电) 结构图 现代压水堆核电厂普通采用电加热式稳压器。 这种稳压器是一个立式圆柱形高压容器。其典型 的几何参数为高13m,直径2.5m,上下端为半 球形封头,总容积约40m2,净重约80t。立式 安装在下部裙座上。
第3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和设备
动力工程系 余廷芳
主要内容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3-2 反应堆本体结构 ----------系统设备 3-3 反应堆冷却剂泵 3-4 蒸汽发生器 3-5 稳压器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一、系统的功能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又称为一回路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 (1)在核电厂正常功率运行时将堆内产生的热量载出, 并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路工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 发电机组发电。 (2)在停堆后的第一阶段,经蒸汽发生器带走堆内的衰 变热。 (3)系统的压力边界构成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环境中的 一道屏障。 (4)反应堆冷却剂作为可溶化学毒物硼的裁体,并起慢 化剂和反射层作用。 (5)系统的稳压器用来控制一回路的压力,防止堆内发 生偏离泡核沸腾,同时对一路系统实行超压保护。

高等化工热力学-第3章

高等化工热力学-第3章

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2.多原子非极性流体 偏心因子 多原子非极性流体的分子大多数是非球形的。因此 分子间的作用力并不是两个分子中心之间的作用力。 而是分子各部分间作用力的总和。 Pitzer发现,在Tr=0.7处,简单流体的对比蒸汽压 恰好为0.1,而具有偏心力场的分子(偏心分子)的对比 蒸汽压比0.1低,且偏心度越大的分子这种偏差越大。 定义了偏心因子,用以表征非球形因子的偏心度。
19
第三章 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3.4 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的分类
主要有理论型及经验与半经验型 (1)理论型:是在分子间力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力学 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配分函数或分布函数导出状态 方程,维里方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2)经验与半经验方程:一类是立方型方程,是体积的 三次多项式,其中包含2-3个与温度有关的特征参数, 它们大多是对范德华方程的修正,使用方便;另一类 是在维里方程基础上的修正,其中包含大量的特征参 数,计算精度高,但计算的复杂程度也高。
5
3.3 对应态原理的统计力学基础和 压缩因子的普遍化关联式
第三章 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3.分子的内配分函数与体积无关,正则配分函数可因式 化为 Q Qext ( N,V,T ) Qint ( N , T ) 3 2 N 其中 2πmkT
Qext h
2

实际 ZC.Ar=0.290
Zc,Kr=0.291
Zc.Xe=0.290
10
3.3 对应态原理的统计力学基础和 第三章 压缩因子的普遍化关联式 一、压缩因子的普遍化关联式 1.球形的非极性分子——简单流体
Z
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由PCS可得
PV PcVc PrVr PV Zc r r RT RTc Tr Tr

3-2地基沉降典型范例

3-2地基沉降典型范例

3 地基应力和沉降典型范例【例3-1】有一矩形基础放置在均质粘性土层上,如图所示。

基础长度l=10m,宽度b=5m,埋置深度d=1.5m,其上作用着中心荷载P=10000kN。

地基土的天然湿重度为20kN/m3,土的压缩曲线如图所示。

若地下水位距基底2.5m,试求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

【解题思路】本例题是典型的利用现有地基沉降量计算规范法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算例,在计算中主要把握好规范法计算各个步骤,计算公式应用正确。

具体步骤可以见教材说明。

【解答】(1)基底附加压力由l/b=10/5=2<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压力为基底净压力为(2)对地基分层因为是均质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2.5m处,取分层厚度H i=2.5m。

(3)各分界层面的自重应力计算(注意:从地面算起)根据分界层面上自重应力,绘制自重应力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4)各分界层面的附加应力计算该基础为矩形,属空间问题,故应用“角点法”求解。

为此,通过中心点将基底划分为4块相等的计算面积,每块的长度l1=5m,宽度b1=2.5m。

中心点正好在4块计算面积的公共角点上,该点下任意深度z i处的附加应力为任一分块在该处引起的附加应力的4倍,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附加应力计算成果表 位 置 z i z i/b l/b Kc0 0 0 2 0.2500 170 1 2.5 1.0 2 0.1999 136 2 5.0 2.0 2 0.1202 82 3 7.5 3.0 2 0.0732 50 4 10.0 4.0 2 0.047432 512.55.020.032822根据分界层面上附加应力,绘制附加应力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5)确定压缩层厚度从计算结果可知,在第4点处有 ,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m 。

(6)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 (7)初始孔隙比和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层 次平均自重应力 (kPa ) 平均附加应力 (kPa ) 加荷后总的应力(kPa ) 初始孔隙比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Ⅰ 55 153 208 0.935 0.870 Ⅱ 94 109 203 0.915 0.870 Ⅲ 122 66 188 0.895 0.875 Ⅳ 150 41 191 0.885 0.873(8)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分别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然后累加即地基最终沉降量【例3-2】柱荷载F=1190kN,基础埋深d=1.5m,基础底面尺寸l×b=4m×2m;地基土层如图所示,试用《地基规范》方法计算该基础的最终沉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套CAN总线
双套VME总线
模块级冗余
主备机故障自动切换
数据记录的同步性
主讲:李小民
2014-9-8
CANA
CANB
Ⅰ 端 显 示 器 地面 信息 处理 通 讯 A 监控 主机 A 同步 通信 监控 主机 B 通 讯 B VME 地面 信息 处理 Ⅱ 端 显 示 事故 状态 记录 器
A
B
VME

5V ±12V +15V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处理系统(运行曲线)
2014-9-8
主讲:李小民
主 要 技 术 特 点
1.采用32位微处理器技术 2.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 3.多级通讯结构 4.地面信息交换接口
2014-9-8
主讲:李小民
5.采用CAN通信网络
多主通信方式 CRC校验方式 高通信速率 短帧数据结构
国际上,各铁路强国也研制了各种类型的ATC、ATP装
置,如日本最新的数字化ATP 、法国的TVM300、TVM430 等,目前它们都在国外高速铁路上推广使用。 与国外装置相比,我国监控装置采用车载微机内存运 行线路参数的方式,设备简单、投资少,并有较强记录功 能,但在多机冗余配置及与地面信息功能方面比国外弱。
2014-9-8
主讲:李小民
速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双针速度表
速度传感器
2014-9-8
压力传感器
主讲:李小民
双针速度表
系统构成(地面部分)
2000型测试台 2000型转储器 地面开发系统 地面处理系统 微机网络 打印机
2014-9-8
主讲:李小民
便携式测试仪
LKJ2000型监控装置便携式测试仪可以通过模拟机车速

6.电磁兼容设计原则
满足EN50121-3-2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7.控制模式
可实现车载存储数据与地面传输信息 相结合。
2014-9-8 主讲:李小民
8.压力的采集和记录
增加对机车均衡风缸压力和制动缸压力的采 集和记录功能
9.采用屏幕显示技术
极大的改善了人-机界面,利于规范乘务 员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列车安全、正点的 需要。 10英寸高亮度彩色屏幕显示器 能以图形、符号、文字、曲线显示,增加 直观度 能预示前方信号机位置(种类)、桥梁、 隧道、坡度、曲线及道口等信息,有效提示乘务 员的操作
1、开/关机时相关参数记录。
2、乘务员输入参数(或IC卡输入)记录。
3、运行参数记录。 4、事故状态记录。
2014-9-8 主讲:李小民
显示功能(以数字或图形方式显示)
1、显示列车运行的实际速度及限制速度(或目标速
度)。
2、显示距前方信号机距离及前方信号机种类。
3、显示运行线路状态。
4、显示机车优化操作曲线。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基 本 功 能
监控功能
1.防止列车线路超速。 2.防止列车冒进关闭的进站信号机。 3.防止列车冒进关闭的出站信号机。 4.防止列车溜逸。 5.防止列车以高于规定的限制速度调车作业。 6.按列车运行揭示要求控制列车不超过临时 限速。
2014-9-8 主讲:李小民
记录功能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014-9-8
主讲:李小民
速度表根据量程分为:120km/h、140km/h、160km/h、
200km/h、250km/h、等。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014-9-8
主讲:李小民
谢谢
2014-9-8 主讲:李小民
1.采用32位微处理器技术

主处理器采用MC68332芯片
32位数据处理能力 16M寻址范围 高处理速度 高速输入/出接口 故障检测功能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采用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

双套插件
主要技术参数
参 数 主处理器 监控程序存储容量 地面数据存储容量 记录数据存储容量 转储器容量 系统通信速率 压力信号输入通道 控制输出
2014-9-8
93型 16位 32KB 128KB 256KB 1MB 9.6Kbit/S 1路 4路
主讲:李小民
2000型 32位 1MB 1MB 2MB 8MB 300Kbit/S 4路 8路
2014-9-8
主讲:李小民
系统构成(车载部分)

主机箱 显示器


事故状态记录器
压力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双针速度表
2014-9-8
主讲:李小民
系统结构框图(车载部分)
列车总线 控制输出 通用式 机车信号 Ⅱ端显示器 LKJ2000主机箱 Ⅰ端双针表
机车工况输入
Ⅰ端显示器
Ⅱ端双针表
压力传感器1 事故状态记录器
压力传感器2 速度信号(2路) 压力传感器3
2014-9-8
主讲:李小民
主机箱
电源 数字量 输入/出 通信 地面信息处理 监控记录
数字量输入 备用 模拟量输入/出
2014-9-8 主讲:李小民
主机箱之插件 监控记录插件
系统管理 制动计算 数据记录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
轨道电路绝缘节检测 轨道电路叠加信息处理
2014-9-8
主讲:李小民
本讲主要内容
技术背景
基本功能
系统构成
技术特点
可靠性及安全性 主要技术参数
2014-9-8
发展前景
主讲:李小民
技 术 背 景
在铁路运输的发展过程中,运输安全始终是人们最关 注的问题。自 95 年以来,全国所有的内、电机车上均安装 了JK-2H和LKJ-93型速度监控装置。
5、其他运行参数显示。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分析处理功能
将车载记录的列车运行数据经过翻译、整理, 以直观的全程记录、运行曲线、各种报表等形式再 现列车运行全过程,为机务的现代化管理及事故分
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2014-9-8
主讲:李小民
系 统 构 成
车载部分系统构成 地面部分系统构成
度、柴油机转速、机车管压力、16路DC50V输出、8路
DC110V输出、轨道信号等来完成对LKJ2000型、LKJ-93A型
和JK-2H型三种类型监控装置的性能检测。
测试仪可由交流220V 电源供电,也可由直流 110V电源供电。(严禁两 种电源同时供电)
2014-9-8 主讲:李小民
转储器
将车载记录数据进行转录,并传送到地 面微机处理系统。
第三级采用通信模块扩充通信接口。
2014-9-8
主讲:李小民
4.地面信息交换接口

车载数据与地面信息结合
轨道电路叠加

点式应答器
减少乘务员操作
提高控制安全性
2014-9-8
主讲:李小民
6.满足电磁兼容设计原则

输入/出信号全部电气隔离 高压信号经过压抑制电路处理 低压信号线采用屏蔽电缆 多层印制板及SMT工艺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1 当工作机与热备机同时故障时,产生报警输出,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得到切除装置操作,即产生紧
急制动输出
2.2 采用故障继电器控制制动输出 2.3 主CPU在检测到各类故障后进行相应故障处理
2.4 工作主机与热备主机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当输出
控制状态不一致时,重复进行自检和双向数据交
换,仍不一致时按自检正确的主机状态控制
2014-9-8 主讲:李小民
2.5 所有数字量输入通道具备自检回路,所有数字
量输出通道反馈输入
2.6 采用定时监视器
2.7 数据传输采用CRC检验方式
2.8 软件具备故障检测功能,并且在检测到故障后,
导向不使系统产生错误输出的安全状态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对 比
速度8-10倍
32倍 8倍 8倍 8倍 >30倍 4倍 2倍
发展前景
监控彩屏与机车微机彩屏互换, 建设标准司机操纵室 与列车总线控制接口,实现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是在LKJ-93型 监控装置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ATP及 ATC先进技术而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列车超速防 护设备,它是现有列车行车安全设备的升级 换代产品。
3.2 LKJ2000型监控装置系统组 成及工作原理
主讲:李小民 通号教研室
2014-9-8 主讲:李小民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机车信号车载设备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CTCS-2级列控系统 CTCS-3级列控系统 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
通用性
大容量(8M) 高速率 数据校验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开发系统(地面数据文件)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处理系统结构框图
网络服务器
转储器
出退勤
运用分析
设备分析
转储点
打印机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处理系统(文件查询)
2014-9-8
主讲:李小民
地面处理系统(全程记录)
5V ±12V +15V
+24V
电源
A
110V
数字量 输入/出 A
数字量 输入 A
模拟量 输入/出
模拟量 输入/出
数字量 输入
A
B
B
数字量 输入/出 B
电源
B
+24V
模拟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