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出现了大都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 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 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 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 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 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⑦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 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 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相关史事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 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 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 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 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 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 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 景象。
材料一反映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 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 店铺遍及大街小巷,商品种类繁多。
2.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宋代《耕获图》
3.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 面积迅速增长,由 越南传人的占城稻 ,成熟早,抗旱力 强,北宋时推广到 东南地区。
②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③由于朝廷的大 力提倡,南方的 水稻在北方得到 较大推广。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 粮食作物首位。
⑤当时,长江下游和 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 饶的粮仓,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或 “苏常熟,天下足” 的谚语。
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其
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1. 经济发展均衡:宋代经济在农业、商业、手工业和财政等方面全面发展,没有出现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经济整体均衡繁荣。
2. 商业繁荣:宋代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繁荣,贸易活跃。
商业活动的范围扩大,从国内贸易扩展到海外贸易,交易对象包括动植物、珍宝、货币等。
3. 货币制度完善:宋代形成了独特的货币制度,货币种类多样,
流通范围广,同时发行了官方货币和私货币。
4. 城市化进程加快:宋代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很大。
城市发展带来了商业、手工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
5. 财政制度完善:宋代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财政制度,形成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赋税、徭役、钱法、茶税等。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超过了其他封建社会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的经济发展

宋朝的经济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来探讨宋朝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宋朝时期,农业是经济的基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
首先,社会稳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成为发展农业的重点。
通过修筑水利灌溉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效解决了灌溉问题。
其次,对种植业进行了精耕细作,使用了新的农具和种植技术。
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手工业的兴盛宋朝时期,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丝织、陶瓷和造船业。
丝织业是宋朝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白色细腻的绸缎成为受欢迎的商品。
陶瓷业也在宋朝达到了顶峰,青瓷和哥窑瓷器成为宋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朝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贸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商业的繁荣宋朝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商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市场繁荣。
宋朝实行了“放牧行市”的政策,鼓励商业交易和贸易的自由化。
这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商人的利润也得到了保障。
同时,繁荣的市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许多大城市如东京(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迅速崛起。
四、金融的发展宋朝的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银行的成立,铸造铜钱的发行,为宋朝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朝还发行了纸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
这使得货币的流通更加方便,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总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
通过农业改革、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和金融的发展,宋朝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支持。
宋朝的经济繁荣不仅在当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业发展:宋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朝廷通过改善水利设施、推广新种优良品种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田的开垦和改良使得耕地面积得以扩大,农作物产量也得到了提高。
种植作物中,稻谷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和茶叶的种植也有较大发展。
2.工商业兴起:宋朝时期,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如纺织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和商业都取得了丰盛的成就。
城市规模的扩大,商业贸易市场的兴盛,都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宋代还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如设立专门负责商业事务的机构等,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3.海外贸易的开展:宋朝时期,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宋朝政府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出台了有利于海外贸易的政策,如设立海舶司和海船检验所等。
此外,宋朝还加强了对外交往和海上防御力量,进一步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安全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总体来说,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农业逐渐改善、工商业兴起和海外贸易发展。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宋朝经济相对较为繁荣,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得到显著繁荣与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政府的稳定统治、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都为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繁荣宋代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农田水利的改进与推广。
宋代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建造水车等措施不仅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的产出。
农田水利的改进不仅改善了江南地区的农田水利条件,也为南宋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农产品基础。
此外,人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也是农业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农民利用水力、畜力等动力手段,发展了水稻种植、棉花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改良农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等举措,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商业贸易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一方面,宋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商业政策,鼓励商人开展商业活动。
政府鼓励商人组织商会,为商人提供便利,简化税收制度等,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进入市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另一方面,宋代政府还实行了许多措施,保护商人的财产安全和交易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商业秩序。
同时,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为商业贸易的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代对交通运输的重视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修筑了大量的道路、运河以及港口,使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
这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业贸易的效率,推动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宋代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业革命。
宋代政府高度重视手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宋代政府鼓励手工业工匠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1、农业方面宋代时期,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并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
梯田、沙田、淤田等新型田地均在宋朝出现,这些都大幅度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北方农作物粟粟、麦、黍等来到南方,棉花、茶叶种植盛行,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
南宋时期,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以太平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2、手工业方面宋朝时期矿藏丰富,丝、麻、毛纺织业发达,造纸材料丰富,印刷业发达,宋代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传世稀少等闻名于后世。
并且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3、商业方面宋朝商业繁盛,成都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且宋代劳动力充足,工业迅猛发展,工商税收入占宋朝税赋总收入的70%,成为宋朝税赋收入的主体。
4、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州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
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
5、造船业位居世界首位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
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
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
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
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
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宋代,中国经历了繁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以下是宋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的详细介绍。
一、概况:1.贸易与商业繁荣:宋代是中国古代贸易与商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海运和陆路交通的便利,贸易活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在这里繁荣起来。
同时,宋代还开始使用纸币,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修以及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高产稳定的农业生产为社会增加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供应。
3.手工业的兴起: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手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
丝绸、陶瓷、纺织品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4.城市发展的兴起:宋代城市的发展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崛起。
南方的杭州、苏州、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二、原因:1.富庶的农业资源:宋代江南地区拥有富庶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江南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产品。
2.贸易与商业的繁荣:宋代贸易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
宋代与南洋诸国和中东、印度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
同时,通过陆路与北方各地的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3.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宋代政府对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在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纸币发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投资和。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人民参与商业活动,提供保护和支持。
4.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宋代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1. 概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产出和效益。
(2)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制造工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宋代农业经济发展宋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宋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伏牛式耕田法的普及,使得农田利用率大大提高;水力灌溉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填湖造田的技术创新,扩大了可开垦土地的面积等。
(2)粮食产量的增加:宋代采用新耕作制度,加强了耕地管理,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保障了人民的生产需要。
(3)农业技术的创新:宋代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农业技术创新,如:种植蚕桑技术的壮大,扩大了丝绸产业的规模和产量;研制新品种的水稻,改善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3. 宋代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宋代商业和贸易的繁荣表现在:(1)城市和市场的兴起:宋代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如:汴京、杭州等,商业活动逐渐集中于城市大市场,形成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局面。
(2)交通运输的发展:宋代大力改善交通运输设施,如大规模修筑官道、开发河道水系等,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市场的繁荣。
(3)货币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宋代通行铁钱、钞票等货币,促进了商品交换的便捷,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4.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手工业制造工艺的创新:宋代手工业制造工艺的进步,特别是冶铁、陶瓷、纺织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2)手工业结构的变化:宋代手工业结构的变化,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逐渐被商业手工业替代,丰富了商品结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市场需求的增加:宋代商业市场的繁荣,提高了市场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量,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发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史》中有句话“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所以才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现象说明两宋时期南方的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请同学们观看《耕获图》,图上分别展示了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杨场、入仓。
这展示的就是宋代农业的发展。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从书中寻找答案。
教师归纳: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⑴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⑵经济作物: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棉花的扩大种植促进了哪个行业的发展?(棉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丝织业:种类繁多,产量、质量和缂丝、刺绣工艺都远超前代。
民间还出
现了纺织专业户和纺织作坊。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2、制瓷业
①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辉煌时代。
②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 、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宋代商业繁荣的条件
教师简略介绍宋代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取得重大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2、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学生分组讨论:
第一组:市镇发展(地位、表现)
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表现:(1)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2)城市中沿街开设店铺;
(3)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出现了早市与夜市;
(4)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5)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地位、表现、影响)
地位:宋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表现:(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指导学生在P45《宋代海外贸易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
(2)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朝廷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影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组:纸币(原因、时期、地点、地位)
原因:(1)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时期、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地位:南宋时期,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
1、表现
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过程
3、原因
①政治方面: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②经济方面:1、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2、
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③自然方面: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学生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4、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巩固小结
四、板书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水稻茶树棉花
种植技术提高和发展区域变化
2、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业
技术提高和发展区域变化
3、商业:都市海外贸易纸币
二、经济发展因素
1、政治方面: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2、经济方面: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大量的劳动力;
3、自然方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