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课堂实录薛法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凇》教学实录
执教: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
一
师:每位同学在上语文课前要准备好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
生:(纷纷拿出笔记本和笔)
师:(巡视检查)你准备的是“语文”笔记本吗?(一生用的是数学练习本,一生用的是英语练习本,另一生用的是一张白纸。)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记笔记,所以每堂语文课前都要准备好专用的笔记本,并且是打开的,随时准备记录,明白吗?
生:(齐)明白!
师:现在,请你在笔记本上听写词语,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
生:(一生默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检查。)
师:同学们默得很认真,老师决定奖励一下(生期待),再默一个(生大笑):遇冷凝结。(发现有学生默写不出)实在默不出的可以不默,当然,也允许你偷看一下。只能看自己的课文哦!(众大笑,非常愉快地看书,默写)
师: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位同学默写的词语。(指着“饱和的水汽”,众笑,因为字越来越小,最后一个小得几乎看不清了。)你看,这水汽就是这样,看不清。(众大笑)“遇”字写对了吗?你仔细看一下课文,自己的错别字自己修改。(生重写,仍然写错)你再看一看,写得最大就不会错了。(生写大字,发现中间部分是“竖提点”)啊,这次写对啦!你看,难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放大一倍,就看得清楚、写得正确了!
生:(齐读词语)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事物:水汽、雾气、霜花。根据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雾气”是怎么回事吗?生:雾气是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师:雾气是飘浮在空中的小小水滴。那么“霜”是怎么回事呢?
生:霜是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的冰晶,这就是霜。
师:霜,霜花是小小的冰晶。那么“雾凇”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寒冷的水汽在树枝上结成了冰花,就是雾凇。师:雾凇实际上也是一种霜花,但是这种霜花不是结在地上,而是结在哪里?
生:结在树上。
师:凝结在树上,树枝上就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形成了“树挂”,那便是——
生:(齐)雾凇。
师:谁能将“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之间的关系用几句话说清楚呢?
生:空气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就成了雾;这些水汽如果遇到很冷的空气,零度以下,就凝结成小冰晶,成了霜花。一般的霜花是结在地上的,而结在树上的霜花就成了雾凇,俗称“树挂”。
生:(复述,略)
师:你这样一说,就把本来模模糊糊的事物说得清清楚楚了,其实,这就是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这些都藏在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当中。
二
师:这篇课文把雾凇的形成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优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写了雾凇形成的经过。生:第二自然段。
老师:今天我们就集中学习第二自然段。雾凇形成一般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就写清楚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请前排的同学每个人读一句,一共几句话?
学生:(8个句子,每人读一个句子,略)
老师:这八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想一想,如果这八句话中只要留下一句最重要、最核心的话,应该是哪一句?如果你读的那一句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么请坐下。(几个学生迟疑了一会儿,就纷纷坐下。只有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学生还站着。)你们两个只能留一个!(众大笑,最后一个学生想了想,坐下了。师问第一个学生)你为什么要站着?
生:因为我最重要。(众笑)
师: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众大笑)
生:因为我读的句子最重要。
师:说说重要在哪儿?(生无语)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句子和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关系?(生仍不明白)我和你是什么关系?
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所以我领着你学习啊!(众笑)你看看你读的这个句子呢?
生:(恍然大悟)这个句子是领着下面的句子。(师插话:不是学习。)是总的说的。(师插话:下面的句子?)下面的句子是分开来说的。(师引导:所以是?)总分关系。(掌声)
师:这一句是概括说的,那么下面句子就是——
生:具体说的。
师:第一句是概括写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后面的第
七句是具体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过程。所以,这一个句子就是这一段话的——
生:中心句。
师:你发现了吗?你越学越聪明啦!
生:(微笑着坐下)
师:别急着坐下嘛!(众笑)请你读好这个重要的句子。生:(读得不流畅)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范读,略)
生:(再度,仍不流畅)
师:你先读好这个词组,跟着我读:饱和的水汽,过于饱和的水汽,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连起来读: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生:(读得很流畅)
师:你连读三遍,看能不能背下来。其他同学和他一起读吧!
生:(齐声朗读,并齐背)
师:重要的句子就是要熟读成诵。接下来的7个句子就是将雾凇的形成过程具体写出来了。第二排的同学每人读一句,看看你读的这一句是写水汽?雾气?还是霜花?雾凇?
生:(第二个学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有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一句写的是水汽。
师:水汽在哪里?
生:在江面上飘荡着。因为12月到第二年2月,松花江那里的气温都是零下十几度,(师插话:甚至零下几十度)4度左右的水排出时就会在江面上形成水汽。师:冬天你呼出的热气就成了白色的水汽,夏天就看不到了。道理是一样的!
生:(第三个学生)“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这句写的是水汽变成了雾气。
师:4度左右的饱和的水汽遇冷就在江面上凝结成了浓重的雾气。
生:(第四个学生)“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句写的也是雾气,笼罩在十里长堤上。
师:随着温度的下降,雾气就越来越浓。
生:(第五个学生)“树木被雾气淹没了。”这句写的也是雾气。
生:(第六个学生)“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句写的也是雾气。
师:(指着四个学生)你们读的句子都是写的雾气,有什么不同吗?
生:雾气越来越浓了。
生:雾气从江面上飘到了长堤上,又淹没了树木和其他的东西。
师:请你们每个人从各自读的句子中找出一个表示雾气变化的动词来?
生:(纷纷举手,并陆续写在黑板上)弥漫,笼罩,淹没,模糊。
师:你看,这些词语就准确地描写出了雾气的变化程度。说明性的文章用词要准确!
生:(第七个学生)“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句写的是雾气。
师:你再想一想,这里的雾气有什么变化吗?
生:变成了白银。(众笑)是霜花。
师:这里的雾气遇冷凝结成了霜花,这句里没有出现“霜花”这个词语啊?
生:“白银”就是“霜花”,是一个比喻句。
师:聪明!这里也没有出现“凝结”啊?
生:“镀”就是“凝结”。
师:对啊!洁白的霜花一层一层地凝结在松针上,就好像在金属上镀色一样。你再读一读吧!
生:(富有感情地朗读)
生:(第八个学生)“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句写的是雾凇。师:雾凇在哪里?
生:那些“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都是霜花凝结在树上的样子,都是雾凇。
师:这些词语还写出了雾凇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比作“白银、银线、银条、银松”呢?、
生:因为雾凇是白色的。
师:白糖也是白色的啊!(众笑)
生:白糖只可以吃,但是沾不上树枝的,要落下来的。师:白漆可以了吧?(众大笑)
生:(无语)
师:白银,白色的银子——
生:白银很珍贵,雾凇也很珍贵。
师:珍贵的东西就珍惜,就喜爱,就珍爱!这个比喻其实隐含着作者的感情?
生:喜爱雾凇。
生:赞美雾凇的美。
师:作者的比喻,背后藏着感情。因为喜欢它所以用这样美妙的比喻。把这两个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再读一读,感觉就不一样啦!
生:(感情朗读,背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