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术中流程
--选择性血管造影
标准的脑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的四血管造影, 有时为明确颅外动脉代偿或排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还需做包括双 侧颈外动脉的血管造影。但是,为减少导丝触碰动脉斑块导致斑块 脱落的风险,大部分情况下,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的四血 管选择性造影足以清晰地观察颅内外血管。 通常使用0.035英寸亲水导丝和单一弯曲造影导管(如 Vertebral导 管)可完成四血管造影。 操作要点: ①连接:单弯导管内衬导丝,尾端连接Y形阀,并通过三通管连接加压 滴注和高压注射器,排净管道内气体。 ②导管到位:导管在造影导丝的指引下经过主动脉弓进入升主动脉, 退出导丝,边旋转导管边缓慢后撤,直到导管头端弹入弓上一级血管 开口,这时前送导丝,使导丝的支撑力足以支撑前送导管,并且使导 丝头端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固定导丝沿导丝缓慢前送导管。颈动脉 造影时,导管头端应放置在颈总动脉分叉段以下2-3cm处;锁骨下椎动脉造影时,导管头端应放置在锁骨下动脉距离椎动脉开口12cm处。 ③造影:造影投射位置和高压注射器设置见表1、2。
术中流程
--动脉穿刺置鞘
Seldinger穿技术及其改良方法操作简便,损伤 小,同期置入血管鞘可避免反复置入造影导管损 伤血管,目前已成为DSA的基本操作技术。股动 脉是脑血管介入诊疗的最常用途径。股动脉不 适合穿刺时,也可根据经验选择桡动脉或肱动脉 作为穿刺点。相比股动脉,经桡动脉穿刺可降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穿刺点出血并发症。但 尚无对照研究比较血管入路对脑血管造影相关 并发症的影响。
术中流程
--复杂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常伴有动脉迂曲,增大介人操作难度。 可通过如下方法完成选择性造影: ①髂动脉或腹主动脉迂曲,严重影响导管操控性, 可改用长血管鞘拉直迂曲血管,增强操控性。 ②目标血管开口扭曲、成角较大,导丝难以进入, 可使用导丝塑形技术增大导丝头端弯曲角度。 ③目标血管远端迂曲,导丝可通过但导管前送困 难,可尽量将导丝送至血管远端相对安全区域, 如送至颈外动脉或腋动脉,推送导管时可稍加旋 转,也可要求患者将头部转向对侧以减少张力。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一、适应证与禁忌证DSA适应证: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②怀疑脑静脉病变;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②介入器材过敏;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④穿刺点局部感染;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二、术前准备(一)掌握一般情况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
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对比观察神经功能变化。
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建议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或CTA。
拟行桡动脉穿刺者,需行桡动脉触诊和Allen 试验[9]。
术前完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测。
如果已有血管超声、TCD、CTA等血管检查结果,可结合临床资料初步判断责任血管,以便术中着重观察。
如果已有主动脉弓结构信息,可在造影前预判可能的解剖变异或路径困难,提前做好介入器材和技术准备[10]。
(二)知情同意DSA术前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检查的必要性、简要操作过程,造影期间需要配合医生的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可能的不适感、可能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案。
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药物调整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DSA术前如何调整抗凝治疗方案,目前还缺乏研究结论。
理论上,口服抗凝药物会增加DSA等介入检查(治疗)的出血风险以及出血后处理的困难;术前直接停药,又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发生栓塞事件的风险。
对于一般手术,需要暂时停用口服抗凝药。
通常在术前5 d左右停用华法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降低至1.5以下[11];如存在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过渡治疗[12]。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 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 1 块垂直,第3、4 块手术巾与第1、 2 块成45 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 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 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 滴/min 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 x 2/3 =肝素量mg,1h 后给首剂1/2 量,以后再1h 给上次剂量的1/2 ,减至10mg 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 、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 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 投照③插入泥鍬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 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与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得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3 药物调整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二甲双胍主要经 肾脏排泄,能抑制肝脏中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导致乳酸蓄积甚至 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造影剂肾病,将会产生二甲双胍的累积和 潜在的乳酸酸中毒风险,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美国放射学会、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均建议肾功能正常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 双胍。结合我国的相关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造影前不需要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造影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 下停用二甲双胍2~3 d,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对于肾 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2 d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之后还 需停药2~3 d,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禁忌症
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 ②介入器材过敏; 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 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准备
01 掌握一般情况 02 知情同意 03 药物调整 04 其他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1 掌握一般情况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4 其他
通常在造影手术前会要求患者禁食数小时。但是,DSA一般在局部 麻醉下进行,发生恶心、呕吐的可能性极小,吸入性肺炎更加罕 见。建议对于清醒且能够配合的患者一般不必要求术前禁饮食。
股动脉穿刺者建议双侧腹股沟备皮。如果预计手术时间较长或术后 不能配合平卧位排尿,可提前留置导尿,术前需建立静脉通道
2 术中流程
2 术中流程
术中流程 1 术中管理 2 动脉穿刺置鞘 3 主动脉弓造影 4 选择性血管造影 5 复杂血管造影 6 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2 术中流程
术中管理
大多数患者DSA术中不需要全身麻醉,给予最低程度的镇静治疗 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即可。可在术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或术 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地西泮。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血压、心率、呼吸、脉氧。
目
录
Contents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2 术中流程 3 术后及并发症处理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适应症
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 ②怀疑脑静脉病变 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 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
定型 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 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 有无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 对比观察神经功能变化。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如 有异常建议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或CTA。拟行桡动脉穿刺者,需行 桡动脉触诊和Allen试验。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1 掌握一般情况
2018年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出台情况
目前CT血管造影(CTA)、MRA基本 能够获得完整的头颈部血管图像,但 是,DSA可以动态观察脑血流和侧支 循环,并可同期完成介入治疗,仍是 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为规范脑血管造影术的操作流程,中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部分国内 专家,根据国内外流程规范和相关文 献的指导,制定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 范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2 术中流程
术中管理
为避免动脉穿刺置鞘处以及血管内的导丝、导管形成血栓,除外 活动性脑出血急诊造影等病因外,大部分DSA中应给予抗凝药物 。通常选择应用普通肝素。成年患者可首先给予半量肝素化(30 ~40 U/kg)静脉推注,之后每隔1 h追加肝素1 000 U。术中经导 管持续灌注肝素生理盐水(2~5 U/ml)。对于刚完成静脉溶栓, 准备桥接介入治疗的患者,造影时不再需要肝素静脉推注,但仍 应给予持续导管内肝素生理盐水灌洗。
2 术中流程
术中管理
造影剂建议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可显著减少过敏反应和肾毒 性。使用前可将造影剂预热至37 ℃以降低黏稠度。有报道称碘 克沙醇和碘海醇在碘含量140~150 mg/ml时仍能获得满意的造 影图像。需要控制造影剂用量时,宜将造影剂稀释后使用。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2018 2018-2-3
前言
FOREWORD
脑血管造影术由葡萄牙医生安东尼奥·埃加斯 · 莫尼斯于1927年首次在人体成功实施。最初需 要直接暴露颈动脉或经皮穿刺颈动脉、椎动脉 注射造影剂,此后引入经皮动脉穿刺置鞘技术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逐步发展为今天 成熟的经皮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术(DSA)。这 一方法最初用来探查颅内占位性病变。随着CT、 MRI等无创影像检查手段出现后,DSA目前主 要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3 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DSA术前如何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目前还缺乏研究结论。 对于一般手术,需要暂时停用口服抗凝 药。通常在术前5 d左右停用华法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降低 至1.5以下;如存在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 普通肝素过渡治疗。对于血管内介入操作(如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 治疗、起搏器植入术等),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继续口服华法林是安 全的,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建议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风险 -获益评估,来决定术前是否停用华法林。
术前完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测。如果已有 血管超声、TCD、CTA等血管检查结果,可结合临床资料初步判 断责任血管,以便术中着重观察。如果已有主动脉弓结构信息 ,可在造影前预判可能的解剖变异或路径困难,提前做好介入 器材和技术准备。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2 知情同意
DSA术前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检查的必要性、简要操作过 程,造影期间需要配合医生的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可能的不适感 、可能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 后,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