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课件 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课件 沪粤版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怎么变化? 是用哪种方式改变的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内能改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温度的改变 2、晶体物质的状态改变
判断题:
1、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2、做功一定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3、物体放出100焦的热量,且对外做功20焦,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设问导读
(1)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是物体的内能呢,还是分子的内能? (3)“-20℃的冰没有内能,”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一壶水放在火上加热,其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变得——;(填“剧烈”或“缓慢”)内能——。(填“增大”或“减小”)
则物体的内能增加80焦。
4、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1.什么叫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
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温度跟内能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就增加;一个物
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就减少。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实质— 内能的转移
(1)热传递 内能改变的量度——传递的热量
(5)给你一根铁丝,想增大他的内能,采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火上烤,放入开水 中待一会,强烈的阳光下晒。另一类是:在石头上磨,来回弯折,用锤子砸等。第一类 的共同点是:都有热源—火、开水、阳光。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做热传递;另一类改 变内能的方法叫——。
(6)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和——。 (7)判断教材图14-3、14-4、14-5中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8)热传递的方式有——、——和——三种。 (9)举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再举两个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 (10)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11)完成教材69页“想一想”。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新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新课件
(2)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减少。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物体内能减少.
(3)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 一个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是它对外界做了功,也可能是它放出了热量.
2、单位:是 焦 。
3、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做 功: 2、 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
堂上练习
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 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 和。前者是利用 做功方式增加了手的内 能,后者是利用 热传递 方式增加了手 的内能。
4(2015•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D)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a)
热传导
(b)
(c)
热对流 热辐射
※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温度差。
2、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 内 能从高温物 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 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的 。
一 .什么是内能: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 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 教学课件

能。内
物理
2.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 d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d中水的质量和温度均最大

(2) a 杯中水与b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a和b中水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同,
a杯温度高但水的质量小 。
物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水壶,图乙、丙分别为电热水壶手柄上的蒸汽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的示意图,其中左端是感温
随堂训练
4.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 C)
物理
4.用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内 能对外做功, 将水蒸气的内 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 能。
物理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
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拉动绳子克
服摩擦做功,是将 机械能转化为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炽热的钨丝温度高达2500℃, 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多
液态空气的温度为-2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少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讲授新课
二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列情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用钻头在金属块上钻孔时,钻 头和金属块会发热
说法错误的是
(C )
A.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C.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图说“认识内能”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图说“认识内能”新版粤教沪版

图说“认识内能”一、内能图片课本P22 图12-1图12-1图片解读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同样地,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自由下落的苹果因和地球之间互相吸引,苹果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分子也具有势能。

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因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同理,分子之间相互排斥致使分子也具有势能。

由宏观物体具有的特性来推知相似的微观物体也具有同样的特性,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类比法。

例1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类比”、“模型”等,如图1所示的两个例子都运用了上述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图1解析运动着的乒乓球具有动能,分子不断运动,必然具有动能。

地球和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具有势能,而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采用类比的方法,说明了分子既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

答案类比。

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片课本P24 图12-4(b)图片解读迅速按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燃烧。

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图12-4(b)图2例2 (xx广州)如图2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解析迅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从而使硝化棉燃烧。

答案 D三、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片课本P24 图12-5(b)图12-5(b)图片解读烧水时燃料燃烧释放出热量,热量被壶底吸收,壶底又把热量传给水,水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水的沸点,从而使水沸腾。

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的。

泸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12.1认识内能-课件

泸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12.1认识内能-课件

2实质:内能的转化(内能与机械能 之间的转化)
3、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 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4、注意: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 能,而不是一定改变物体的内能。 (例如举高某物体)
※ (二)热传递
1.定义:温度不同的两个物 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 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 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 递。
有关。
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想想做做
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
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B、放在热水中烫 C、放在火上烧 D、放在手中捂
E、在石头上摩擦 F、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 (一)做功
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钻木取火 天冷了,搓搓手。哟!屁股真烫呀!
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式
热 传 递
做功
(机械功)
内能如何变化 能的种类
是否改变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_增__加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减__少__。
不变 (内能 的转移)
对物体做功, 内能_增__加__;
改变 (机械能与
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相互转
内能_减__少__。
化)
如何量度改 变了多少
传递热量 的多少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固体最小,液体较大, 气体最大)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了动能,物体由于 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势能
什么是内能?
类 比 法
物体内部所有的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 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当瓶塞跳飞出时,物是瓶体内水对蒸外气 对界_瓶_做_塞__功做功,,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2.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改变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内能概念。

装有适量冷、热水的烧杯(400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一、引入课题展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纳要点:⑴都需要燃烧燃料;⑵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引导:它们都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课本p22,交流讨论:(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探究点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内能也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汇报操作方法,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2)分析课本图12——3,12——4,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2)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

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演示实验:热传导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演示实验:热对流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

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

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
A.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B.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C.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D.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例 2】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含有的热量增多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定义: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温度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

影响内能的因素 质量 增大;物体的内能增大时,物体

体积 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改变内能的方式
做功 热传递
条件: 温度差 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
【例 1】 在完全相同的两只玻璃杯中,倒入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冷水 和热水,当同时向两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发现热水杯中的水 很快就变了颜色,但冷水杯中的水还没有完全变颜色,这说明( B )
转移到
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之间)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过程量,用“吸收、放出”来描述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通 常用字母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1)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 2)实验方案:
做功:用粗绳套住金属筒,来回摩擦 热传递:用火加热 3)不能判断,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5)这个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回答: 液化(填一个物 态变化名称).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 现象和这些类似?
二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果用钻头在金属上钻孔,钻头和金属会发热,这是为 什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感悟新知
知1-练
思路导引:(1)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筒内 气体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 内能增加。(2)往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体对瓶 塞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形成白雾,是液化现象,说明物体对 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用手来回搓动温度计,使温 度计的玻璃泡与泡沫不断地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 转化与图甲相同。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2 [ 本溪模拟] 在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慧 做几个小实验。
感悟新知
知1-练
(1) 如图3 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 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__硝__化__棉__被__点__燃__,说 明筒内气体的温度_升__高__。这个实验说明:_对__物__体__做__功_, 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内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内能的大
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不是分子的内能
类比模型 已知相似类比未知相似
感悟新知
3.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知1-讲
思维流程 根据内能的概念,推导的两种方式
知2-讲
寒冷的冬天,我们使手变暖经常用到的两种方法: 搓手和哈气。分别是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 的内能的。 1.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感悟新知
举例
摩擦金属块 金属块变热
弯折铁丝 铁丝变热
知2-讲
筒内装有浸透乙醚的 棉花,压缩空气,棉 花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 (2014•漳州)下列做法,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搓手取暖 B.烤火取暖 C.热水袋取暖 D.向手“呵气”取暖
3. (2D014•黄石)下列事例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在户外两手相互搓一会儿就感觉暖和 B.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核心考点: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课前预习 1.物体内所有的分子热运动 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同一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 的 温度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通过 做功 与 热传递的途径. 3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总是以 ( C) A.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质量大的物体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密度大的物体传递给密度小的物体 4.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B ) A.夏天,人在阳光下感到很热 B.用锯子锯木板时,锯条发热 C.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 D.冬天用热水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例2】下列现象中,主要用热传递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 的是( )
A.冬天天冷,通过搓手使手发热
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
【例3】(2014•龙岩)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的是( )
【练习2】(2014•柳州)如图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 内能的是( A )
4(2015•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D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3)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理解物体的内能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 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而是物体内部所有 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
粤沪版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
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通过类比机械能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
【练习3】(2014日照)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 内能的是( B)
A.将烧红的铁块投放到冷水中,水温升高 B.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的温度升高 C.夏天,柏油路被阳光晒热 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随堂检测
1. (2014•桂林)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根据分子运动理 论,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处于何种状态,是 何形状,体积多大,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 切物体在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 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形式的能量.例如:50℃的水具有内 能,降低到0℃时仍具有内能,就是变为-20℃的冰也同 样具有内能,只是对于质量相同的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 少了而已.
(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的 内能的具体数值.
知识链接: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例1】(2014•本溪)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练习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热的物体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B.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不具有内能 C.只有液体具有内能,而固体和气体都不具有内能 D. 任何物体无论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2)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减少。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物体内能减少.
(3)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 一个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是它对外界做了功,也可能是它放出了热量.
知识点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①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②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不 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③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 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在热传 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加;④热 传递的最终结果:若热传递过程结束,温度变得相同,若没有能量损失, 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等于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
课堂精讲
知识点1.内能
(1)分子动能
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着的 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 能,
(2)分子势能
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 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5. (2014•怀化)以下事例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A、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加热水.
B、冬天,搓手感到暖B和.
A
以上两种方式中, 是利用了做功改变内能, 是利用了热传递
改变内能.(选填序号“A”或“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