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

这些方面的研究,是通过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最早的不过四百多万年。〔由于这些化石大多残缺不全,只能通过零碎头骨、颌骨、牙齿等等进行研究〕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从古人类形成到发展常分为四个阶段:
①四个阶段距今大约年代。〔通过
化石推算〕
②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③脑容量〔单位:mL〕。
④其他体质特征。
⑤一些遗物。
小结:通过阅读概括归纳出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在体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这种划分已被大多数古人类研究学家所认可。
对于人类的发展问题以及有关人类进化更早期化石的研究,正等待同学们去发掘、探索。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都是两足直立行走,特别是南方古猿其他性状大都像猿,由于两足直立行走所以属于人而不是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也存在原始性状。随着人类祖先不断进化,他们身上的原始性状越来越少,逐渐形成人类的许多性状,特别是大脑日益发达,能制造、使用工具,获取生活资料,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将四个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列表〕:
投影片
〔表2〕
可选择古猿进化资料录象
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6页~77页进化条件: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地壳运动,使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在地形、气候巨变的影响下森林稀疏,林中空地扩大,被稀树草原取代。古猿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最终进化成人类;森林中古猿进化为类人猿。人类祖先由树上下到地面,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增强生存能力。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骼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为S形,这些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两足直立行走是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五个方面阅读自学。并将主要问题填写在表格内。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猩猩
黑猩猩
亚洲的加丽曼丹
非洲中部和西
和苏门答腊的热
部的热带森林
带森林中。
中。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影 想响一下想,:东非大大量裂的谷森地林区变原成先了的稀热树带草丛原林,,对有那一里
部 的—分森—变林使成 古得了猿一稀会部树产分草 生森原 什林么。古影猿响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稀树草原
森 地形
林 变化
古
气候 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直古立人行类走)→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臂行) →类人猿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__ 4、证据___化__石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提出人猿共祖的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 2.证据:地质学资料——环境的改变;
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说看:最早的“他” 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
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1.神创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达尔文 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 部和东部
七年级生物上册2012最新 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

人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 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 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 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 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臂行
人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人类是怎样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的呢?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现代人
臂行
Hale Waihona Puke 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Question:我们是怎么来的? 1.垃圾堆捡来的! 2.医院宝来的! 3.父母的脚指头变来的! 现在父母对孩子说!
黑猩猩生活在非 洲中部和西部的 热带森林中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 加里曼丹和苏门答 腊的热带森林中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 西部和东部赤道地 区一带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 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 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 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 什么共同点?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 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人教版生物)

导学案检查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2.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不猿得不 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 环境的改变和 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 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前肢 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备敌
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6.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C)
A. 鱼 B. 狗 C. 大猩猩 D.鸽子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类的起源学说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神学的创造论 的复制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
达尔文
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二、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比较
讨论:1.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分? 2.类人猿今天散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 3.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
却日益 减少呢?
长臂猿生活 在南亚、东 南亚地区以 猩生活在 亚洲的加里 曼丹和苏门 答腊的热带 森林中
黑猩猩生 活在非洲 中部和西 部的热带 森林中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早期人类足迹
尼安德特人生活想像图
现代人生活想像图
现代人生活想像图
北京猿人生活想像图
课堂小结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 4.证据__化__石___
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比较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树栖生活转到下地生活 环境变化 森林大量消失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人教版七年级下)

v1.0 可编写可改正科目年级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知识、知识目标:能力1.说出人类发源于森林古猿;剖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实质差别、品德2.依据图片、资料概括人类在发源和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依据课文中的看法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会教能力目标:学目1.可以划分科学事实、看法和假说标2.采集信息并试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议论沟通中培育察看能力、剖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情和价值观目标:认可人类发源与发展的辨证唯心主义的看法、人类应该与自然和睦发展的看法以及科学是不停发展的看法教(重材点、对照察看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发源与发展的表示图,概括人类在发源和发分难点析)展过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课操作过程设计(要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时序; 小组议论 .课前采集的相关人类发源的资料;看图看资料剖析议论,得出初步结论前言 :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踪迹来研究人类发源的神秘。
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对于人类发源的争辩有数百年的历史,此刻仍有很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认识些什么呢1第1页共3页叙述:想认识人类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成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发源》。
1859 年达尔文《物种发源》发问:叙述:以后,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像处以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先人进化来的。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先人是什么呢人类和类人猿共同先人是森林古猿。
下边察看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联合生活经验回答以下问题:这些类人猿今日赋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域;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域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赖从森林中获得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品生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2张PPT)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 直立生活
人类
古 气候变化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猿
茂密森林
研究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少女“露西(Lucy)”
( kuān) 髋骨较宽阔 上肢骨较细 下肢骨粗长
运动方式: 直立行走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C、猩猩
D、森林古猿
B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
D 重要标准之一(
)
A.下肢增长 B.脊柱由弓形变成“S”形
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
A 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及我国的云南 部赤道地区 曼丹和苏门 和西部的热
省
答腊的热带 带森林中
森林中
食物、工具、语言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昆虫等食物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3.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语言文字交流。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运动 方式
制造工具 的能力
中物理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神创论 外来论 进化论
达 人类从哪里来? 尔 文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在仔细比较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
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 类古猿——森林古猿。
请你观察上面的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备作业)(人教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孟德尔B.罗伯特·虎克C.达尔文D.巴斯德【答案】C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长臂猿【答案】B3、促进古人类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的是()A.能使用工具B.丰富的语言C.能直立行走D.能制造工具【答案】B【解析】丰富的语言,使古人类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和合作,故选B4、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猕猴D.狒狒【答案】A【解析】黑猩猩和长臂猿是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比较近,其中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几乎没有差异,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故选A5、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C.人类起源是女娲创造的D.吃熟食,营养改善,促进脑的发育【答案】D【解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环境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吃熟食,营养改善,促进脑的发育,故选D6、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答案】A【解析】人类与类人猿亲缘关系最近,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故选A7、著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于 ( )A.山顶洞 B.小汤山 C.周口店 D.灵山【答案】C8、促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B.森林大面积减少C.天敌增多D.喜欢地面的生活【答案】B【解析】由于环境变化,森林大面积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故选B9、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学会了用火,用火的主要意义在于()A.取暖B.烧制陶瓷C.垦荒耕种D.吃熟的食物促进脑的发育【答案】D10、在漫长的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猿进化成人最关键的一步是()A.运用天然工具B.直立行走C.脑容量扩大D.产生语言和意识【答案】B【解析】直立行走,使得森林古猿的上肢解放出来,使得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且越来越灵活,慢慢进化成了人类,故选B11、(2020湖南郴州)从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古人类出现了许多区别于古猿的特征.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前肢越来越粗壮有力B.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前肢解放D.能够用火、产生语言【答案】A【解析】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并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人类。
高中历史:《人类进化的历程》(人教版选修)

第2课人类进化的历程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古猿到人猿相别森林古猿的特征;南方古猿的特征从森林古猿到晚期智人在体质、使用工具方面逐步进化的表现,以及发展过程反映出的特点探究影响从森林古猿到晚期智人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素运用图片直观反映运用地图表明遗址列出表格横向比较人类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逐步演进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从人猿相别到智人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生存时间和特征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人类进化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进化探究人类进化的意义体质变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物证比较人类进化与文化进化相伴随,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人类进化的进程。
难点影响人类不断进化的因素及主要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围绕“人类进化的历程”这个主题,用三个子目,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个方面,介绍“从古猿到人猿相别”“从人猿相别到智人”人类进化的粗线条发展过程;第二方面,介绍“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画龙点睛,揭示历史探究的现实功能。
本课内容与第一课一样,历史久远,资料匮乏,但由于人类进化本身就具有神秘性和吸引力,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议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的新发展,深入理解探讨人类进化的重大意义。
本课引言部分由示意图和文字组成。
示意图用形象的躯体形态勾勒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一方面,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就是从四足行走到上肢和下肢分离、直立行走的发展过程;同时,脑形的变化揭示了古猿到人的脑容量的变化。
文字部分是围绕“人类进化示意图”,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描述现代人与祖先的变化,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是在不断进化着的。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正文内容之前,充分运用引言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放大的、动态的图片或是投影演示人类的进化过程。
问题一:现代人与祖先从体质上对比,有哪些变化?允许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问题二:现代人与祖先的差别说明什么问题?导致这样变化的因素是什么?人类是如何进化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 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 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
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现代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1、就“露西”少女的骨 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 肢是否有区别?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1、“东非人”用 当作工具,用来 图中所示的石块 砍砸和削刮物体 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 具有制造和使 来推测,“东非 人”已经具有什 用工具的能力 么能力?
长臂猿生活 在南亚、东 南亚地区以 及我国的云 南省
大猩猩生活 在非洲西部 和东部赤道 地区一带
猩猩生活在 亚洲的加里 曼丹和苏门 答腊的热带 森林中
黑猩猩生 活在非洲 中部和西 部的热带 森林中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3.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别现 代 类 人 猿 与 人 类 的 根 本 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 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 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 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 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 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 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 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本课目标
一、人类起源于哪一类动物?
二、类人猿与人的区别 三、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
你了解到人类的起源 有几种说法呢?
我们人类是 从哪里来的 呢?
进化论
神创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 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 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古猿——森林古猿
上面显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 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 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重点 运动 方式 制造工 具能力
类人猿
现代人 直立行走
臂行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脑容量小 没有语言能力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 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 的程度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 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 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 说明了什么?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其他方面:大脑容量变大、功能增强,产生语言……
人类起源的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能够产生火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阅读书本第6页内容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观点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 人类化石。 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 化石 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观点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人类
类人猿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直 立 行 走
使 用 工 具 制 造 工 具
能 够 用 火
大 脑 发 达
产 生 了 语 言
体型、制造工具、是否着衣
人 类 变 得 越 来 越 强 大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制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