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怎么做考勤表格 用Excel做考勤统计的详细方法
excel简单出勤统计表方法

excel简单出勤统计表方法Excel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办公软件,它不仅可以用来处理数据、绘制图表,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表格。
其中,出勤统计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表格,它可以用来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方便管理者进行考勤管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制作简单的出勤统计表。
一、创建表格首先,在Excel中新建一个表格。
在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中输入“姓名”,在第一行第二列的单元格中输入“日期”,在第一行第三列的单元格中输入“出勤情况”,如下图所示:二、填写数据在第二行及以后的行中,分别填写员工的姓名、日期和出勤情况。
其中,出勤情况可以用“√”表示出勤,“×”表示缺勤,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出勤天数,如下图所示:三、计算出勤天数为了方便计算出勤天数,我们可以在表格的最右侧添加一列,并在第一行的该列单元格中输入“出勤天数”。
然后,在第二行及以后的行中,使用Excel的“SUM”函数计算每个员工的出勤天数。
具体操作如下:1. 在第二行的出勤天数单元格中,输入“=SUM(C2:AB2)”(假设出勤情况列从C列开始,到AB列结束)。
2. 选中该单元格,将鼠标放在右下角的小黑点上,等待光标变成十字形,然后拖动光标至最后一行的出勤天数单元格,释放鼠标即可。
这样,每个员工的出勤天数就会自动计算出来,如下图所示:四、计算出勤率出勤率是考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员工的出勤情况。
为了方便计算出勤率,我们可以在表格的最右侧再添加一列,并在第一行的该列单元格中输入“出勤率”。
然后,在第二行及以后的行中,使用Excel的“IF”和“COUNTIF”函数计算每个员工的出勤率。
具体操作如下:1. 在第二行的出勤率单元格中,输入“=IF(COUNTIF(C2:AB2,'√')=0,0,COUNTIF(C2:AB2,'√')/COUNTIF(C2:AB2,'√','×'))”。
excel表格统计考勤的方法步骤

excel表格统计考勤的方法步骤Excel中经常需要统计考勤,在表格中具体该如何进行考勤统计呢?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excel表格统计考勤的方法,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统计考勤步骤1:不少考勤系统记录下来的每天考勤情况形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当天所有的出勤记录都在一个单元格内,无法进行有效统计。
因此,需要对这些考勤记录进行分列,去掉非加班记录,才能进行加班工时统计。
统计考勤步骤2:选中所有打卡记录,如下图所示,依次打开“数据”-“分列”菜单。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2统计考勤步骤3:接着,在文本分列向导里选择合适的文件类型。
一般各个记录之间是空格等分隔符号隔开,因此,需要选“分隔符号”。
然后单击“下一步”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3统计考勤步骤4:接着,根据记录数据的情况选择分隔符号,例如本文演示的数据里用的是空格。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4统计考勤步骤5:接着再选择分列后每列的数据格式,一般选“常规”即可。
至此,分列设置完成,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5统计考勤步骤6:分列后,把非加班记录去掉,保留加班考勤记录供随后的统计用,例如下图所示的F和G列。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6统计考勤步骤7:去掉非加班考勤记录后,把加班记录整理成加班工时统计表,接着就可以进行工时统计了,例如下图所示。
统计考勤步骤8:一般加班薪酬都是按小时计算的,而计算工时则是用半小时作为基准单位,不足半小时的部分舍去,例如加班50分钟只计算0.5个工时,而加班1小时10分钟只计算1个工时。
当然,具体的计算方法各个企业有不同的规定,本文以上述普遍规则来讲解,即以半小时作为工时计算基准单位。
excel表格统计考勤方法图7统计考勤步骤9:如下图所示,在D2里输入“=INT((HOUR(C2-B2)*60+MINUTE(C2-B2))/30)/2”,利用这个公式即可计算出编号为1001的员工的加班工时。
用Office Excel制自动考勤表

用Office Excel制自动考勤表一、基本框架设置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当然就是新建工作簿,在工作表中输入姓名、日期,制订考勤表的基本框架。
1.启动Excel,新建一个工作簿,命名为“员工考勤表”,在工作簿中建立12个工作表。
2.在当月工作表的A1、B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姓名”、“日期”,在A2单元格中输入第1个员工的姓名,接着选择A2、A3单元格,然后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将两个单元格合并为1个单元格,按照以上方法录入其他员工的姓名(如图1)。
图 1 Excel新工作簿3.在单元格C1中输入“7-1”,程序将自动转成“7月1日”(这里假定考勤从7月1日开始)。
用鼠标点选单元格C1,并移动鼠标到单元格的右下角,待出现实心“十”字的填充柄后,按住左键拖动到需要的位置,这样在7月1日后便形成了一个日期序列。
单击日期序列最后的“自动填充选项”智能填充标记,在弹出来的菜单中点选“以工作日填充”项,程序便自动将星期六、日去掉,不记入考勤日期。
或者选中“7月1日”所在单元格,选择“编辑/填充/序列”,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做如图2所示的设置,点击“确定”按钮。
图24.选中整个日期行,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点选“数字”选项卡。
在“分类”列表中点选“自定义”项,在类型框中输入“d"日"”,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5.选择“工具/宏/录制新宏”,出现如图3 所示对话框,在“宏名”下面的文本框中输入“返回当前时间”,在活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now( )”,然后按回车键,接着单击“停止录制”工具栏中的“停止录制”按钮结束录制。
图3 “录制新宏”对话框二、制作宏按钮1.单击“视图→工具栏→绘图”菜单项,调出“绘图”工具栏,接着选择“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自动靠齐→对齐网格”项。
2.单击“视图→工具栏→窗体”菜单项,调出“窗体”工具栏,然后单击“窗体”工具栏上的“按钮”,接着在单元格B2中拖动鼠标绘制一个按钮,Excel将自动打开“指定宏”对话框,点选其中的“返回当前时间”宏,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
excel自律打卡表

创建一个Excel自律打卡表,您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打开Excel,新建一个工作簿。
2.在工作簿中创建一张表格,包含以下列标题:日期、任务、完成情况、备注。
3.在“日期”列中输入每一天的日期,从您想要开始打卡的日期开始。
4.在“任务”列中输入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5.在“完成情况”列中输入当天任务的完成情况,例如用“是”或“否”表示。
6.在“备注”列中输入任何其他相关信息或备注。
7.根据需要自定义表格格式,例如字体、颜色和边框等。
8.如果需要,可以使用Excel的图表功能来可视化您的打卡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Excel自律打卡表,每天记录任务的完成情况。
记得每天更新表格,并坚持下去,以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如何运用Excel制作一个简单的员工出勤统计表

如何运用Excel制作一个简单的员工出勤统计表Excel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管理中,员工出勤情况的统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Excel正是一个非常方便和高效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Excel制作一个简单的员工出勤统计表,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员工的工作情况。
1. 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员工出勤统计表之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工作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员工名单,包括员工的姓名、部门、职位等基本信息。
其次,需要确定统计的时间范围,例如一个月或一个季度。
最后,需要确定统计的指标,例如迟到、早退、请假等。
2. 创建表格打开Excel,选择一个空白工作表,我们就可以开始创建员工出勤统计表了。
首先,在表格的第一行填写表头,包括员工姓名、部门、职位以及日期等信息。
然后,在表格的第一列填写员工名单。
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更多的列来记录不同的出勤指标。
3. 输入数据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将数据逐个填入表格中相应的单元格。
例如,如果某个员工在某一天迟到了,就在相应的单元格中填写“迟到”。
如果某个员工请假了,可以填写请假时间等。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和颜色来标记不同的出勤情况,以便于快速查看和分析。
4. 自动计算利用Excel的函数和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对出勤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和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COUNTIF函数来统计某个员工迟到的次数,使用SUM函数来计算某个员工请假的总时长。
对于常见的统计指标,可以事先设定好公式,然后应用到整个表格中,以快速计算出各项指标。
5. 图表制作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员工出勤情况,可以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制作各种类型的图表。
例如,可以制作柱状图来比较不同员工迟到次数的情况,制作饼图来显示不同出勤情况的占比等。
通过图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员工的出勤情况,并进行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6. 数据分析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方便地对员工出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Excel教程——制作考勤表,自动统计出勤天数

相信不少公司都没上考勤管理系统,因此员工出勤情况只能手工记录。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考勤表,通过录入每天考勤情况,可以实现自动统计出勤、事假、调休等天数。
考勤表样式如下:
第1步,制作“考勤”工作表
“考勤”工作表,内容和格式如下:
第2步,制作“类别”工作表“类别”工作表的内容如下:
第3步,设置输入数据有效性和公式
首先,选中“考勤”表中R7:AV26区域,然后选中“数据”-“数据工具”-“数据验证”选项,弹出“数据验证”对话框。
其中,允许下拉列表选择“序列”选项,来源选择或数据数据源“=类别!$B$2:$B$16”,如下图所示:
第4步,设置公式
设置正常出勤工作日公式,其中C7单元格公式为:
=IF(COUNTIF(R7:AV7,$E$27)>0,COUNTIF(R7:AV7,$E$27),""),其中E27表示正常出勤符号“√”所在单元格地址。
函数COUNTIF(R7:AV7,$E$27),"")表示R7至AV7区域值等于正常出勤符号“√”的个数。
再设置“加班”列公式,即D7单元格公式为:
=IF(COUNTIF(R7:AV7,$H$27)>0,COUNTIF(R7:AV7,$H$27),""),其中H27表示加班符号“J”所在单元格地址。
最后,将中班、夜班、……、出差列所对应的第7行分别设置公式。
然后选中C7:Q7单元格区域,往下复制公式到C29:Q29区域。
最终实现效果演示:。
Excel再也不怕奇怪的考勤表了,教你处理考勤记录

Excel再也不怕奇怪的考勤表了,教你处理考勤记录左边的考勤记录符合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分列,就可以进行统计和计算了。
如果你拿到的是右边的考勤表你是不是,先要冷静几分钟?然后还是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今天我们就来处理这样的奇怪的考勤表。
首先明确目标:转化成左边这样的表格就算成功然后是工具:如果你手拿Power Query的大棒,或者VBA及其熟练,请您略过本篇。
我们就用Excel最基本的函数,和一些操作技巧完成数据整理。
第一步:除去表头的数据复制到新表第二步:最前面插入一列命名为:工号,并使用公式自动填充工号=MROUND(ROW(1:1),2)/2公式不多解释了,就是自动序号,有兴趣可以向前翻阅,有专门的编号文章介绍。
生成序号后,复制粘贴成数值。
第三步:筛选工号,将筛选结果复制到新表并整理成员工工号---姓名名录先CTRL+T转变成表,然后筛选出只有工号的行,复制到新表并整理好备用第四步:回到筛选表,删除工号行,并进行逆透视删除工号行后是这个样子:逆透视:快捷键ALT+D+P呼出向导,第一步选择:多重合并计算NEXT选择全部区域选择新工作表,点击完成。
生成了一个透视表,直接找到总计交叉的那个位置双击Excel又自动生成了一个新表到此处,第一次的逆透视完成了第五步:合并合并前两列,时间固定宽度分列,进行第二次逆透视分列后的结果是这样开始第二次逆透视:ALT+D+P步骤同上,区域选择时从第三列开始选择这一次的结果出来是i这样的第六步:删除B、D列,第一列后面插入一列,第一列符号分列,用VLOOKUP根据A列工号取回员工姓名,删除时间列的空值。
至此全部整理工作结束有了这份数据就很容易统计打卡次数等数据当然还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计算:迟到,早退,加班等等。
excel员工考勤表

5.添加计算字段:例如,你可以添加“出勤时间”列,通过下班时间减去上班时间来得出。
6.使用公式进行更复杂的计算:例如,要计算迟到或早退的时间,可以使用公式对“迟到”和“早退”列进行计算。
7.保存和分享:完成表格后,记得保存工作簿。你也可以选择分享或打印表格,以便其他人员查看。
excel员工考勤表
在Excel中制作一个员工考勤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打开Excel并创建新工作簿:双击Excel图标,选择“新建”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
2.设计表头:在第一行输入以下标题:日期、员工姓名、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迟到、早退、请假。
3.输入数据:在第二行开始,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员工的考勤信息。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例如,你可以添加更多的计算字段,如总出勤时间、缺勤时间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员工考勤表示例:
A
B
C
D
E
F
G
1
下班时间
迟到
早退
请假
2
2023-05-01
张三
09:00
18:00
00:30
3
2023-05-02
李四
08:45
17:30
4
2023-05-03
王五
09:15
18:45
请假
在这个示例中,你可以看到日期、员工姓名、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迟到、早退和请假等列。根据实际的考勤数据,在每个员工的相应单元格中填写数据。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公式自动计算迟到和早退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Excel做考勤统计的详细方法.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
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
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用Excel做考勤统计的详细方法
花了整整五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
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从零开始,边学边做,到最后终于可以用了,还是有那么点小小的成就感的。
下面将具体方法详述如下,欢迎提出建议
上班安排
假设某公司有甲、乙、丙、丁四个部门,以甲部门为例(因为其他部门的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时间设置不同而已),其上下班时间安排是
A班730-1630
B班1200-2100
C班1000-1900
D班830-1730
考勤规则上班时间后5分钟内打卡不算迟到,加班半小时以下不计加班。
首先,按名称整理好每个人的上下班的打卡时间(有电子打卡机的可以直接导入数据,手动打卡钟的就只能手动输入时间了)
第二步,在整理好的上下班时间工作表的第一行依次输入姓名(即A1格)、日期(即B1格)、排班(即C1格)、上班时间(后面的以此类推)、下班时间、考勤结果(上班)、考勤结果(下班),标准下班时间、加班时间、加班时间修正等行名
第三步,如果有几个部门,且每个部门的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则最好按部门将员工分类在同一个工作表的不同工作薄里,
第四步,设置单元格的格式
1、凡是用时间表示的,都用“hh:mm”的格式
2、记得在输入时间的时候关闭输入法
第五步,下面将进行具体的计算公式设置(以甲部门的A班为例,其他部门的不同班次,只是公式里的时间不同)
1、上班的考勤结果计算公式
=IF(AND(D2>=VALUE("07:35"))=TRUE,"迟到",IF(D2=0,"未打卡",""))
此公式的意思是,如果“D2”格,即上班时间列中的时间大于等于“735”,则显示“迟到”,如果“D2”格中无数据,即为“0”的时候,则显示“未打卡”,以上两个条件都不符合的时候,则显示为空白,即正常上班的意思;
2、下班的考勤结果计算公式
=IF(AND(E2>=VALUE("16:30"))=TRUE,"加班",IF(E2=0,"未打卡","早退"))
此公式的意思是,如果“E2”格,即下班时间列中的时间大于等于“1630”,则显示为“加班”,如果“E2”格中无数据,即为“0”的时候,则显示“未打卡”,以上两个条件都不符合的时候,则显示为“早退”
3、加班时间的计算公式
=IF((E2-H2)
此计算结果本来只需要“E2-H2”即可,即用“下班打卡时间”减去“标准
下班时间”即可,但这样的计算结果有可能会产生负数,比方说
员工早退的时候,以至于造成后面的计算产生错误,因此需要调整一下公式。
此公式的意思是如果“E2-H2”的计算结果小于“0”,则将计算结果显示为“0”,否则显示“E2-H2”的计算结果。
4、加班时间修正的计算公式
=IF(HOUR(E2)-IF(((E2-H2)*24)>=1,16,15)+(IF(MINUTE(I2)>=30,0.5,0))=1, 16,15)+(IF(MINUTE(I2)>=30,0.5,0)))
需要修正加班时间数的主要原因是,在统计公式里,会将每天的小于半小时的时间累加起来,导致计算结果偏大,违背了考勤规则,即半小时以内不计入加班,所以需要此公式来进行修正。
此公式比较复杂,因为有几层意思,分别解释如下
“IF((E2-H2)*24)>=1,16,15)”的意思是,如果“E2-H2”即“下班打卡时间”减去“标准下班时间”的计算结果乘上24后大于等于1,则其计算结果为“16”,否则为“15”。
这里乘上24的原因是需要将计算结果从时间数转换为小时数;
“IF(HOUR(E2)-IF(((E2-H2)*24)>=1,16,15)”的意思是,将“E2”格即“下班打卡时间”中的小时位上的数减去16或15
“IF(MINUTE(I2)>=30,0.5,0)”的意思是,如果“I2”即“加班时间”列中的分钟数大于等于30分钟,则计算结果为“0.5”,否则为“0”,此公式就是考勤规则的修正公式;
“(HOUR(E2)-IF((E2-H2)*24)>=1,16,15)+(IF(MINUTE(I2)>=30,0.5,0)”的意思就是将下班打卡时间上的小时数减去16或15(标准下班时间)再加上分钟数上的修正公式所得到的计算结果“0”或者“0.5”。
这样就会使计算结果符合考勤规则。
整个公式的意思,
如果
“(HOUR(E2)-IF((E2-H2)*24)>=1,16,15)+(IF(MINUTE(I2)>=30,0.5,0)”的计算结果小于“0”,则显示为空白,否则按
“(HOUR(E2)-IF((E2-H2)*24)>=1,16,15)+(IF(MINUTE(I2)>=30,0.5,0)”的计算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