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技术概述..共29页
教案讲稿汽车涂装技术

教案讲稿-汽车涂装技术第一章:汽车涂装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了解汽车涂装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涂装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作用。
3. 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采用调查法,了解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准备PowerPoint 课件,展示汽车涂装技术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汽车涂装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第二章:汽车涂装材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掌握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涂装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要求。
2. 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采用调查法,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准备PowerPoint 课件,展示汽车涂装材料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运用。
教案讲稿-汽车涂装技术

教案讲稿-汽车涂装技术一、教案:汽车涂装技术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涂装技术的主要工艺和流程。
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汽车涂装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涂装技术的主要工艺和流程。
汽车涂装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的理解程度。
二、教案:涂料的分类和特性1. 教学目标:了解涂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涂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理解涂料选择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涂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用涂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涂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和样品等资料辅助教学。
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涂料概念、分类和特性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涂料性能的掌握程度。
三、教案:涂装前处理工艺1. 教学目标:了解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掌握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理解涂装前处理工艺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涂装前处理工艺的概念和流程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涂装前处理工艺的掌握程度。
四、教案:涂装设备及施工方法1. 教学目标:了解涂装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涂装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理解涂装设备选择和施工方法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涂装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涂装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涂装设备选择和施工方法的原则。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汽车涂装技术-1单元汽车涂装概述

三、汽车涂装的三要素
• 1.涂装材料 • 涂装材料的质量和作业配套性是获得优质涂层的基本保
障。汽车修补涂料和汽车制造涂料是不同的。 • 2.涂装工艺 • 涂装工艺是充分发挥涂装材料的性能,获得优质涂层,
降低生产成本的必要条件。涂装工艺包括涂装技术的合 理性和先进性;涂装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涂装环境 条件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等。 • 3.涂装管理 • 涂装管理是确保所制定的工艺的实施,确保涂装质量的 稳定,达到涂装目的和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涂装 管理包括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纪律管理、质量管 理、现场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
四、常用涂装方法
• 1.浸涂 • 2.喷涂 • 3.刷涂 • 4.辊涂 • 5.电泳涂装 • 6.刮涂 • 7.静电喷涂 • 8.搓涂
四、常用涂装方法
• 1.浸涂 • 浸涂是将经过表面处理的被涂物直接浸没在大量的液态
涂料中,利用涂料与被涂物表面的附着力使涂料附着在 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 • 2.喷涂 • 用特制的喷涂设备(主要是喷枪)将涂料雾化,并涂布 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 • 3.刷涂 • 用动物毛发或植物纤维制成的刷子将涂料刷在物体表面 的涂装方法。 • 4.辊涂 • 用棉制或化学纤维制成的辊轮,通过辊轮的滚动将涂料 均匀涂布在物体表面的涂装方法。
。
收集信息 二、车身用底漆
车身用底漆的分类
车身用底漆的品种甚多,按“汽车油漆涂层”的分组,底漆可以分为 优质防腐蚀性涂层;高级装饰性填充底漆;中级装饰性保护涂层;一般防锈 蚀保护性涂层底漆。按底漆使用漆料的不同分组,例如用醇酸漆料制成的底 漆称为醇酸底漆;同理还有酚醛底漆、环氧底漆等。又因底漆中含有的颜料 有铝、锌、铬等金属氧化物,所以底漆又带有颜料的名称,如铁红酚醛底漆 、锌黄醇酸底漆、环氧富锌底漆等等。
精选汽车涂装新技术概述

2-3 g/m2 氧化锆转化膜重 : 附0着.0力2-0和.2耐g蚀/m性2 能与 磷化膜相当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2)省去表调、钝化处理,可在脱脂清洗 或酸洗后处理,磨层耐酸碱、机械性 能和热稳定性能良好,与原有涂装工 艺和设备基本相容,无需进行大的设 备改造
(3)槽液非常稳定且容易控制,平时生产 中只需控制好温度和pH值,而锌系磷 化每天都要定期检测总酸、游离酸、 促进剂以及锌、镍、锰的含量等许多 参数,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工艺管理 费用
应用:范围广,大多数零部件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静电喷涂 概念:在喷涂设备上加一定电压的静电电量, 使喷出涂料带有一定电压的静电,利用 静电吸附原理将涂料涂布于被涂物表面 的涂装方法
特点:涂料浪费较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 求不高、对喷涂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 影响较小
应用:大多数零部件
汽隔离雨水作用-雨淋后集聚的水珠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装饰作用 汽车涂装的装饰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色彩 、光泽、鲜艳程度和外观等。
不同角度变色漆的不同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特殊标识作用 标识作用通过涂料的颜色来体现。 在汽车上涂装不同颜色和图案以便区别不同 的用途。例如: 消防车涂成大红色; 邮政车涂成橄榄绿,字号车号为白色; 救护车为白色并做红十字标记等; 工程车涂成黄黑色相间的条纹,字号车号 用黑色等。
涂装的定义
涂装是指各种车辆的车身及其零部件的涂漆 装饰。根据涂装对象不同,汽车涂装可分 为新车涂装和修补涂装两大体系。
具体地说:涂装是将涂料涂覆于经过处理的 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一种表面处理 工艺。已经固化的涂料膜称为涂膜或漆膜 ,有两层以上涂膜组成的复合层称为涂层 。汽车表面涂装就是典型的多涂层涂装。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被处理钢材表面状态的影响 1)碳浓度大的钢材耐蚀性差,碳浓度高的部 位,磷酸盐结晶不能析出,造成磷化膜缺陷。 2)钢板表面将有不同的结晶方位,而结晶方 位的不同又直接影响着磷化性。 4.磷化前的表面调整处理的影响 一般采用磷酸钛胶体溶剂,使磷化的金属表 面改变微观状态,促使磷化过程中形成结晶 细小、均匀、致密的磷化膜,缩短磷化时间, 降低膜厚,同时也能消除钢铁表面状态的差 异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
1. 脱脂
零件上的各种油污不仅阻碍了磷化膜的形成,而且影响涂层的 结合力、干燥性能、装饰性能和耐蚀性,因此有必要对油污进 行清除。 (1)了解被涂物所带油污的性质和组成 (2)选择正确合适的脱脂方法和脱脂剂 脱脂方法主要有两种: 溶剂清洗:利用有机溶剂对油污进行浸透、溶解 碱液清洗:利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材料对动植物油的皂化 及表面活性剂的浸润、分散、乳化及增溶作用去除油污 (3)影响脱脂的工艺因素 I 脱脂温度 ii 脱脂时间 iii 机械作用 iv 脱脂剂
四.汽车涂装的常用方法
1.喷涂法: 靠压缩空气或高压扩散使涂料雾化,高速喷射 到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方法。 1)一般分为:a空气喷涂:冷喷涂、热喷涂、静 电喷涂 b高压无气喷涂:热喷涂、静电喷涂、空气辅 助喷涂热喷涂主要适用于稀释剂用量多的硝基 漆、乙烯系、氨基树脂系和水溶性涂料等加热 后粘度下降显著的涂料的涂装,不适用于油性 系涂料的涂装。
2. 涂中间涂层
• (1) 中间涂层本身的功能是保护底漆涂层, 增加底漆涂层和面漆涂层间的结合力,提高整 个涂层的耐水性和装饰性。 • (2) 一般采用喷涂法和自动静电喷涂法或 “湿碰湿”两道(即涂第一道漆后仅晾干数分 钟,在涂膜尚湿情况下就涂第二道漆)。 • (3) 中间层涂料应与底漆和面漆有良好的配 套性,并应具有良好打磨性,常使用的合成树 脂有醇酸树脂、环氧聚脂等。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资料

亚硝酸钠
40
功能
除去车身防锈油、泥沙、铁屑等异物,为后续工位提供清洁、合格的磷化
车身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6
汽车涂装工艺
汽车用涂装材料-电泳底漆
组成及分类
按一次泳涂膜厚 阴 极 电 泳 底 漆
按环保要求
薄膜型 中厚膜型 厚膜型 有铅型 无铅型
节能型
项目
主要组成
基础树脂 环氧聚酰氨改性或聚 脂改性树脂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27
主要工作职责
产品开发涂装SE分析 排水性
不同生产线由于出入槽角度、工装等不同排水工艺孔的位置可能有变化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28
主要工作职责
产品开发涂装SE分析
排气性
设置鼓包排气孔 外蒙皮
排气孔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29
主要工作职责
产品开发涂装SE分析
设计结构与防腐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4
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
涂装工艺
50年代,腻子+中涂+面漆 70年代,AED+中涂+面漆 80年代,CED+中涂+2C1B面漆 90年代,CED+中涂多色化+2C1B面漆 90年~,无铅CED+3C1B面漆 90年~,无铅CED+水性中涂+2C1B水性面漆 未来发展,环保、节能;一体化涂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R-NH+
R-COO-
电解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电泳
电沉积
电渗
阳极: 阴极:
22RHH-22NOOHX+-++2O4eHe---→→→2OR4-HH-N+H++x-H1O2↓2↑↑+ H2O
汽车涂装的概述范文

汽车涂装的概述范文汽车涂装是指将颜色、保护涂料或者图案涂覆于汽车车身表面的过程。
由于汽车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消费品,因此涂装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也成为汽车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汽车涂装不仅提供了车身颜色和外观的美观性,还起到了保护汽车表面和延长汽车寿命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涂装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一、涂装的历史汽车涂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的涂装工艺相对简单,使用铅基油漆对汽车进行手工涂装。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涂装工艺也得到了改良和创新。
20世纪50年代,水性漆开始应用于汽车涂装,取代了传统的溶剂型漆。
近几十年来,专门涂装设备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涂装过程更精确、高效。
二、涂装过程汽车涂装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准备车身表面、底漆喷涂、面漆喷涂、干燥和抛光。
在涂装开始之前,车身表面需要清洁和打磨,以去除杂质和不平整的表面。
接下来是底漆喷涂,底漆起到了润饰车身表面、填平不平面和提供附着力的作用。
然后是面漆喷涂,面漆赋予汽车鲜明的颜色和光泽。
最后,通过烘干和抛光工序,使得涂装表面更加平滑和光亮。
三、涂装材料涂装中使用的材料包括底漆、面漆、清漆、溶剂和颜料等。
底漆通常由树脂、溶剂和颜料组成,负责填平车身表面的不平坑和提供与面漆的粘附。
面漆负责为汽车车身提供颜色和光泽。
清漆通常用于给涂层提供额外的保护和增加光泽度。
溶剂在涂装过程中起到稀释和帮助涂料干燥的作用。
颜料是给面漆提供色彩和效果的关键成分。
四、涂装技术与创新涂装技术和创新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水性漆和粉末涂料等更环保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引入使得涂装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自动喷涂机器人可以准确地控制喷涂压力、喷涂角度和速度,保证涂层均匀和一致。
此外,涂料材料的改良,如自愈合涂料和防刮附着力涂料等也为汽车涂装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
五、质量控制与问题解决汽车涂装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
汽车涂装的概述

• 如果选用的涂装工具、设备的涂着效率低,故障多, 则势必造成涂装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灰尘是 涂装作业的大敌,高级装饰性的汽车车身涂黄必须 在除尘、空调通风的环境中进行
• 世界上每年金属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可达钢产量的5分之1到 4分之1 在物体表面上的涂装会形成具有1定的耐水性、耐 候性和耐油、耐化学品等性能的涂膜,可获得保护物体,延 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 2 装饰作用:涂装可使被涂物具有色彩、光泽、 鲜映性、平滑性、立体感和标志等,给人以美的视 觉感受
• 3 特种功能:涂装能调节热、电等能量的传导性, 防止微生物的附着 杀菌 ,示温,控制声波的散发、 反射和吸收,产生夜光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起到 色彩对心理和生理的调节作用
汽车涂装工艺与设备
第1章 汽车涂装发展与概况
• 前言:
• 汽车已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1,其外观表明的90%以上是 涂装面,涂层外观、鲜映性、光泽、颜色
• 等的优劣是人们对汽车质量的直观评价,它将直接影响汽 车的竞争力 另外,涂装也是提高汽车产品的耐蚀性和延
• 长汽车使用的主要措施之1 因车制造的
涂装功能
•保护功能: 防蚀 耐用
•装饰功能: 美观 视觉享受 •特种功能: 调节器、电等能量的传导、杀菌、声光 反射 •特殊标识: 如救护车为白色,消防车为大红色
• 1 保护作用:保护被涂物,使其免受周围介质的侵蚀,起防 腐性、抗老化和耐各种介质的作用
• 如金属或金属制品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反 应,能使金属遭到腐蚀破坏,失去本来面目,金属制品丧失功 能而最终报废